❶ 怎麼從報表上看企業的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的分析是企業財務分析的重點,財務結構分析、償債能力分析等,其根本目的是通過分析及時發現問題,改善企業財務結構,提高企業償債能力、經營能力,最終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促進企業持續穩定地發展。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主要指對利潤率的分析。因為盡管利潤額的分析可以說明企業財務成果的增減變動狀況及其原因,為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指明了方向,但是,由於利潤額受企業規模或投入總量的影響較大,—方面使不同規模的企業之間不便於對比;另一方面它也不能准確地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因此,僅進行利潤額分析一般不能滿足各方面對財務信息的要求,還必須對利潤率進行分析。
利潤率指標從不同角度或從不同的分析目的看,可有多種形式。在不同的所有制企業中,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形式也不同。在這里,我們對企業盈利能力的分析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與投資有關的盈利能力分析
與投資有關的盈利能力分析主要對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指標進行分析與評價。
2.與銷售有關盈利能力分析
商品經營盈利能力分析即利用損益表資料進行利潤率分析,包括收入利潤率分析和成本利潤率分析兩方面內容。而為了搞好利潤率因素分析,有必要對銷售利潤進行因素分析。
3.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即對每股收益指標、普通股權益報酬率指標、股利發放率指標以及價格與收益比率指標進行分析。
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主要有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資產總額利潤率、資本金利潤率、股東權益利潤率。
(一)銷售利潤率
銷售利潤率(Rate of Return on Sale)是企業利潤總額與企業銷售收入凈額達比率。它反映企業銷售收入中,職工為社會勞動新創價值所佔的份額。其計算公式為:
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銷售收入凈額×100%
該項比率越高,表明企業為社會新創價值越多,貢獻越大,也反映企業在增產的同時,為企業多創造了利潤,實現了增產增收。
(二)成本費用利潤率
成本費用利潤率是指企業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它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耗費與獲得的收益之間關系的指標、計算公式為。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該比率越高,表明企業耗費所取得的收益越高、這是一個能直接反映增收節支、增產節約效益的指標。企業生產銷售的增加和費用開支的節約,都能使這一比率提高。
(三)總資產利潤率
總資產利潤率(Rate of Return on Total Assets)是企業利潤總額與企業資產平均總額的比率,即過去所說的資金利潤率。它是反映企業資產綜合利用效果的指標,也是衡量企業利用債權人和所有者權益總額所取得盈利的重要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總資產利潤率=利潤總量/資產平均總額×100%
資產平均總額為年初資產總額與年末資產總額的平均數。此項比率越高,表明資產利用的效益越好,整個企業獲利能力越強,經營管理水平越高。
(四)資本金利潤率和權益利潤率
資本金利潤率是企業的利潤總額與資本金總額的比率,是反映投資者投入企業資本金的獲利能力的指標。計算公式為:
資本金利潤率=利潤總額/資本金總額×100%
這一比率越高,說明企業資本金的利用效果越好,反之,則說明資本金的利用效果不佳。
企業資本金是所有者投入的主權資金,資本金利潤率的高低直接關繫到投資者的權益,是投資者最關心的問題。當企業以資本金為基礎,吸收一部分負債資金進行生產經營時,資本金利潤率就會因財務杠桿原理的利用而得到提高,提高的利潤部分,雖然不是資本金直接帶來的,但也可視為資本金有效利用的結果。它還表明企業經營者精明能幹,善於利用他人資金,為本企業增加盈利。反之,如果負債資金利息太高,使資本金利潤率降低,則應視為財務杠桿原理利用不善的表現。
這里需要指出,資本金利潤率指標中的資本金是指資產負債表中的實收資本,但是用來作為實現利潤的墊支資本中還包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等留用利潤(保留盈餘),這些也都屬於所有者權益。為了反映全部墊支資本的使用效益並滿足投資者對盈利信息的關心,更有必要計算權益利潤率。
權益利潤率(Rate of Return on Equity)是企業利潤總額與平均股東權益的比率。它是反映股東投資收益水平的指標。計算公式為:
權益利潤=利潤總額/平均股東權益×100%
股東權益是股東對企業凈資產所擁有的權益,凈資產是企業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後的余額。股東權益包括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和未分配利潤。平均股東權益為年初股東權益額與年末股東權益額的平均數。
該項比率越高,表明股東投資的收益水平越高,獲利能力越強。反之,則收益水平不高,獲利能力不強。
權益利潤率指標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它包含了總資產和凈權益比率、總資產周轉率和(按利潤總額計算的)銷售收入利潤率這三個指標所反映的內容。各指標的關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股東權益利潤率=利潤總額/平均股東權益=(總資產/平均股東權益)×(銷售收入/總資產)×(利潤總額/銷售收入)
為了反映投資者可以獲得的利潤,上述資本金利潤率和股東權益利潤率指標中的利潤額,也可按稅後利潤計算。
❷ 舉例說明企業盈利能力包括哪些指標
盈利能力指標主要包括營業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盈餘現金保障倍數、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和資本收益率六項。實務中,上市公司經常採用每股收益、每股股利、市盈率、每股凈資產等指標評價其獲利能力。
1、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100%
營業利潤率越高,表明企業市場競爭力越強,發展潛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強。
在實務中,也經常使用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等指標來分析企業經營業務的獲利水平。其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2、成本費用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其中:成本費用總額=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成本費用利潤率越高,表明企業為取得利潤而付出的代價越小,成本費用控製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強。
3、盈餘現金保障倍數盈餘現金保障倍數,是企業一定時期經營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的比值,反映了企業當期凈利潤中現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實反映了企業盈餘的質量。其計算公式為:
盈餘現金保障倍數=經營現金凈流量/凈利潤
一般來說,當企業當期凈利潤大於0時,盈餘現金保障倍數應當大於1.該指標越大,表明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凈利潤對現金的貢獻越大。
4、總資產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內獲得的報酬總額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了企業資產的綜合利用效果。其計算公式為:
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利潤總額/平均資產總額×100%
其中: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一般情況下,總資產報酬率越高,表明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益越好,整個企業盈利能力越強。
5、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凈利潤與平均凈資產的比率,反映了企業自有資金的投資收益水平。其計算公式為: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資產×100%
其中:平均凈資產=(所有者權益年初數+所有者權益年末數)/2
一般認為,凈資產收益率越高,企業自有資本獲取收益的能力越強,運營效益越好,對企業投資人、債權人利益的保證程度越高。
6、資本收益率資本收益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凈利潤與平均資本(即資本性投入及其資本溢價)的比率,反映企業實際獲得投資額的回報水平。其計算公式如下:
資本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資本×100%
其中:平均資本=(實收資本年初數+資本公積+實收資本年末數+資本公積年末數)/2
上述資本公積僅指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7、每股收益每股收益也稱每股利潤或每股盈餘,是反映企業普通股股東持有每一股份所能享有企業利潤或承擔企業虧損的業績評價指標。每股收益的計算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釋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的計算公式為:
基本每股收益=歸屬於普通股東的當期凈利潤/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
其中,當期發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權平均數=期初發行在外普通股股數+當期新發行普通股股數×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一當期回購普通股股數×已回購時間/報告期時間(已發行時間、報告期時間和已回購時間一般按天數計算,在不影響計算結果的前提下,也可以按月份簡化計算)。
稀釋每股收益是在考慮潛在普通股稀釋性影響的基礎上,對基本每股收益的分子、分母進行調整後再計算的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越高,表明公司的獲利能力越強。
8、每股股利每股股利,是上市公司本年發放的普通股現金股利總額與年末普通股總數的比值,反映上市公司當期利潤的積累和分配情況。其計算公式為:
每股股利=普通股現金股利總額/年末普通股總數
9、市盈率市盈率,是上市公司普通股每股市價相當於每股收益的倍數,反映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每股凈利潤願意支付的價格,可以用來估計股票的投資報酬和風險。其計算公式為: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價/普通股每股收益
一般來說,市盈率高,說明投資者對該公司的發展前景看好,願意出較高的價格購買該公司股票。但是,某種股票的市盈率過高,也意味著這種股票具有較高的投資風險。
10、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是上市公司年末凈資產(即股東權益)與年末普通股總數的比值。其計算公式為:
每股凈資產=年末股東權益/年末普通股總數
❸ 同樣的盈利能力和資金結構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價值有無差異
價值
差不多,但價格不一樣;在同一時間,
上市公司
的
股票價格
和
非上市公司
的
股份
轉讓價格不會一樣。
❹ 什麼是盈利能力什麼又是風險資金回收策略
一、盈利能力就是指公司的相對賺錢能力.如1塊錢的公司每年產生1塊錢的利潤,而另一個公司有總資產10塊錢,每年產生5塊錢的利潤,那前一個公司的盈利能力顯然好於後者.
二、你說的是風險投資的退出機制問題。
你能夠問這個問題就說明你已經懂得了「風險資金」這一概念。我就不再為你解釋這個概念了
風險投資的目的是為了所謂風險投資的退出機制,是指風險投資機構在其所投資的風險企業發展相對成熟後,將所投的資金由股權形態轉化為資金形態,即變現的機制及相關的配套制度安 排。資本退出機制是風險投資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為風險資本提供了持續的流動性,而且也為風險資本提供了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一般的風險投資的退出方式有以下幾種
(一)首次公開上市退出(IPO)
首次公開上市退出是指通過風險企業掛牌上市使風險資本退出。首次公開上市可以分為主板上市和二板上市。採用首次公開上市這種退出方式,對於風險企業而 言,不僅可以保持風險企業的獨立性,而且還可以獲得在證券市場上持續融資的渠道。而對於風險資本家來說,則可以獲得非常高的投資回報。根據美國的調查資料 顯示,有三分之一的風險企業選擇通過股票公開上市退出,最高投資回報率達700%左右。因此,首次公開上市退出被認為是最佳的退出方式。但是首次公開上市 退出方式受到資本市場成熟度的限制比較大,我國目前大多數風險投資中中小企業就不符合我國公司上市的相關要求。
(二)並購退出
並 購退出是指通過其他企業兼並或收購風險企業從而使風險資本退出。由於股票上市及股票升值需要一定的時間,或者風險企業難以達到首次公開上市的標准,許多風 險資本家就會採用股權轉讓的方式退出投資。雖然並購的收益不及首次公開上市,但是風險資金能夠很快從所投資的風險企業中退出,進入下一輪投資。因此並購也 是風險資本退出的重要方式。特別是近年來與國際新一輪兼並高潮相對應,採用並購方式退出的風險資本正在逐年增加。從事風險企業並購的主體有兩大類:一類是 一般的公司,另一類是其他風險投資公司。
(三)回購退出
回購退出是指通過風險企業家或風險企業的管理層購回風險資本家手中的股 份,使風險資本退出。就其實質來說,回購退出方式也屬於並購的一種,只不過收購的行為人是風險企業的內部人員。回購的最大優點是風險企業被完整的保存下來 了,風險企業家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動權和決策權,因此回購對風險企業更為有利。
(四)清算退出
清算退出是針對投資失敗項目的一種退 出方式。風險投資是一種風險很高的投資行為,失敗率相當高。據統計,美國由風險投資支持的風險企業大約有20%~30% 完全失敗,60%左右受到挫折,只有5%~10%的風險企業可以獲得成功。對於風險資本家來說,一旦所投資的風險企業經營失敗,就不得不採用此種方式退 出。盡管採用清算退出損失是不可避免的(一般只能收回原投資的64%),但是畢竟還能收回一部分投資,以用於下一個投資循環。因此,清算退出雖然是迫不得 已,但卻是避免深陷泥潭的最佳選擇。清算有三種方式:解散清算、自然清算和破產清算。
你可以參考我的導師張中華教授編寫的〈〈投資學〉〉教材
❺ 營運資金管理對盈利能力的影響
營運資金管理水平高,企業的內部成本就低,這樣自然就能提高盈利能力。
❻ 盈利能力分析能夠看出企業的什麼問題
可以按照會計基本要素設置銷售利潤率、成本利潤率、資產利潤率、自有資金利潤率和資本保值增值率等指標,藉以評價企業各要素的盈利能力及資本保值增值情況。
1、主營業務毛利率
主營業務毛利率是銷售毛利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之比,其計算公式為:
主營業務毛利率=銷售毛利÷主營業務收入凈額×100%
其中:銷售毛利= 主營業務收入凈額-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毛利率指標反映了產品或商品銷售的初始獲利能力。該指標越高,表示取得同樣銷售收入的銷售成本越低,銷售利潤越高。
2、主營業務利潤率
主營業務利潤率是企業的利潤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主營業務利潤率=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凈額×100%
根據利潤表的構成,企業的利潤分為:主營業務利潤、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四種形式。其中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包含著非銷售利潤因素,所以能夠更直接反映銷售獲利能力的指標是主營業務利潤率和營業利潤率。通過考察主營業務利潤占整個利潤總額比重的升降,可以發現企業經營理財狀況的穩定性、面臨的危險或可能出現的轉機跡象。主營業務利潤率指標一般要計算主營業務利潤率和主營業務凈利率。
主營業務利潤率指標反映了每元主營業務收入凈額給企業帶來的利潤。該指標越大,說明企業經營活動的盈利水平較高。
主營業務毛利率和主營業務利潤指標分析中,應將企業連續幾年的利潤率加以比較,並對其盈利能力的趨勢作出評價。
3、資產凈利率
資產凈利率是企業凈利潤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它是反映企業資產綜合利用效果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
平均資產總額為期初資產總額與期末資產總額的平均數。資產凈利率越高,表明企業資產利用的效率越好,整個企業盈利能力越強,經營管理水平越高。
4、凈資產收益率
凈資產收益率,亦稱凈值報酬率或權益報酬率,它是指企業一定時期內的凈利潤與平均凈資產的比率。它可以反映投資者投入企業的自有資本獲取凈收益的能力,即反映投資與報酬的關系,因而是評價企業資本經營效率的核心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1)凈利潤是指企業的稅後利潤,是未作如何分配的數額。
(2)平均凈資產是企業年初所有者權益與年末所有者權益的平均數,平均凈資產=(所有者權益年初數+所有者權益年末數)÷2.
凈資產收益率是評價企業自有資本及其積累獲取報酬水平的最具綜合性與代表性的指標,反映企業資本營運的綜合效益。該指標通用性強,適用范圍廣,不受行業局限。在我國上市公司業績綜合排序中,該指標居於首位。通過對該指標的綜合對比分析,可以看出企業獲利能力在同行業中所處的地位,以及與同類企業的差異水平。一般認為,企業凈資產收益率越高,企業自有資本獲取收益的能力越強,運營效益越好,對企業投資人、債權人的保障程度越高。
5、資本保值增值率
資本保值增值率是企業期末所有者權益總額與期初所有者權益總額的比率。資本保值增值率表示企業當年資本在企業自身努力下的實際增減變動情況,是評價企業財務效益狀況的輔助指標。其計算公式如下:
資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權益總額÷期初所有者權益總額
該指標反映了投資者投入企業資本的保全性和增長性,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的資本保全狀況越好,所有者的權益增長越好,債權人的債務越有保障,企業發展後勁越強。一般情況下,資本保值增值率大於1,表明所有者權益增加,企業增值能力較強。但是,在實際分析時應考慮企業利潤分配情況及通貨膨脹因素對其的影響。
(二)社會貢獻能力分析
在現代經濟社會, 企業對社會貢獻的主要評價指標有兩個:
1、社會貢獻率是企業社會貢獻總額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值。它反映了企業佔用社會經濟資源所產生的社會經濟效益大小,是社會進行資源有效配置的基本依據。其計算公式為:
社會貢獻率 = 企業社會貢獻總額÷平均資產總額
社會貢獻總額包括: 工資 (含獎金、津貼等工資性收入)、勞保退休統籌及其他社會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凈額、應交或己交的各項稅款、附加及福利等。
2、社會積累率
社會積累率是企業上交的各項財政收入與企業社會貢獻總額的比值。其計算公式為:
社會積累率=上交國家財政總額÷企業社會貢獻總額
上交的財政收入總額包括企業依法向財政交納的各項稅款,如: 增值稅、所得稅、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其他稅款等。
❼ 2、公司盈利能力越強,是否意味著公司可用資金就越多
公司盈利水平提高,是在實現利潤的前提下,可用資金才會越來越多。
❽ 為什麼國營企業要麼虧損嚴重,要麼盈利能力太差太差
提問以偏概全有違客觀事實喲。
4月26日,財政部發布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態勢良好,利潤實現較大增幅,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比上年同期均有所提升,利潤總額達7110.4億元,同比增長16.7%,利潤增幅高於收入7.8個百分點。鋼鐵、煤炭、石油石化、電力等重點行業利潤大幅增長。
國有企業公營事業涉及公共服務部分,擔負有更多的社會服務責任,例如邊遠山區海島的水電通信等公共基礎服務往往是虧本的,一些貧困少數民族地區的綠皮火車、公交票價低廉.......都是私企不願投注經營的......
例如國企中國郵政就業人數94萬1211人位列2017年世界500強就業榜第3名,排在沃爾瑪、國企中國石油之後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gsnews/2017-07-20/doc-ifyihrmf3059296.shtml 社會貢獻完全蓋帽京東順豐等物流快遞私企。國企央企還劃撥股份支撐全國社保基金.
同樣的消費服務價格,盡量首選國企。日前用中國郵政4.2元掛號信郵寄單證,兩天已投遞簽收,遞送不慢還安全可跟蹤且收費厚道經濟,非特急件建議首選國企中國郵政的給據郵件,沒必要用價格高昂的EMS或最貴的22元起步的私企順豐,性價比蓋帽私企快遞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
當然特色年代也有些國企搞改制,缺乏職工民主監督,有管理層人為弄虧,以便便宜改制私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