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元指數和人民幣匯率有什麼關系
人民幣匯率定義:「匯率」亦稱「匯價」,即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回種貨幣表答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
人民幣匯率就是人民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
人民幣匯率一般指的是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報價,即1人民幣或者100人民幣兌換成多少美元。人民幣升值相應的人民幣匯率升高了。
美元指數主要由美元對歐元、日元、英鎊等6種貨幣加權匯率計算得到的,跟人民幣匯率沒有對應關系。美元指數的上漲,意味著美元對非美貨幣匯率的上升,美元指數雖然和人民幣匯率沒有直接關系,但美元指數的上漲還是會影響到美元和人民幣之間的匯率。
而中國卻是持有美元最多的國家。所以美國單方面讓人民幣升值成本最低,獲利最大。 因為對人民幣貶值以後,美指至少暫時仍然看上去「堅挺」但是做為中國,如果美指沒有變化,升值後的人民幣其實是對所有的世界主要貨幣的升值。這相當於讓中國為全世界的金融危機「負責」, 中國就算是錢多人傻也是有心無力的。所以中國如果頂不住美國的壓力,也會想方設法對其他貨幣進行大幅貶值,最後結果還是要拉低美指。
2. 為什麼美元指數上漲,美元對人民幣卻下跌
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主要由國內的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供需所決定。版央行對匯率的干預,也會權影響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存在巨大的升值壓力,但是在央行的匯預下,人民幣對美元逆勢出現了下跌。下半年央行放棄了對人民幣匯率的干預,因此,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由市場供需所決定。由於上半年人為干預導致的人民幣匯率下跌,刺激了出口抑制了進口,下半年貿易順差連創歷史新高。國際收支仍能維持順差。在中國國內一個封閉的交易市場,國際收順差,意味著在境內拋售美元的力量大於買入美元的力量,人民幣與美元之間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不平衡,因此雖然下半年美元指數出現大幅上漲,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仍出現了上漲。
3. 美元指數上升意味什麼
美元指數上升意味著美元與其他貨幣的比價上漲,也就是美元升值。
因為國際上主要的商品版都是以美元計價,所權以所對應的商品價格是下跌的。
(3)人民幣升值美元指數擴展閱讀:
美元指數即USDX,是綜合反映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的匯率情況的指標,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它通過計算美元和對選定的一攬子貨幣的綜合的變化率,來衡量美元的強弱的度,從而間接反映美國的出口競爭能力和進口成本的變動情況。
4. 人民幣升值和貶值對股市給有什麼影響美元指數大漲表明美元升值還是貶值,表明人民幣升還是跌
人民幣升值說明當時兌換人民幣的量很大,對股市而言的影響不同時期影響內也不一樣,
早在容10年前人民幣一路上漲,國內的經濟形式也很好,吸引了大量國際游資進入中國市場。股票市場上漲。因為市場錢多了,價格自然就漲了。
但是貨幣上漲就是對該國出口產業狠狠的宰了一刀。必然會影響該國經濟的發展。不是長久之際,當無利可圖的時候,資本便會大量離開股市,導致股市下跌。
一般來說美元指數上漲美元會漲,不過也不是完全同步的。
5. 人民幣升值,美元卻在貶值,這是因為什麼
人民幣走強的原因主要是個方面:
一是美元指數走弱。
一般來說,美元指數強弱與人民幣等非美元貨幣具有反向關系,你強我就弱,你弱我就強。
數據顯示,今年5月下旬以來,美元指數開啟跌勢,近期更是一度跌破92,創下2018年5月初以來的新低。
由於美聯儲天量貨幣的投放,在市場對於美元貶值的預期下,美元指數持續下跌,包括人民幣在內的非美貨幣出現了升值的走勢。
美聯儲自疫情以來推出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貨幣寬松政策,同時美聯儲針對貨幣政策框架進行了調整,推出「平均通脹制度」。7月份,已經被壓低的美國債券收益率進一步下行,同時美元指數也基本是從7月下旬開啟了「美元荒」結束後的第二階段顯著下行。
二是中國經濟基本面持續改善。
中國疫情防控成效顯著,中國經濟也持續恢復改善,主要經濟指標在逐漸向好,二季度中國是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對於人民幣是有力的支撐。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經濟繼續穩定恢復,其中,7月份商品零售增速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出口增速達到兩位數。
而最新公布的8月份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這三大指數均連續6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
人民幣匯率走強也是對中國經濟基本面的反映。從製造業PMI指數的表現來看,在經歷了2月份的斷崖式下跌後,中國經濟景氣程度持續修復,世界銀行以及國際貨幣組織均預測中國將是今年少數能夠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因此疫情後國內基本面的表現給人民幣匯率提供了重要支撐。
三是人民幣資產吃香。
中國正在持續推動金融市場的開放,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的前景和人民幣資產,國外資本持續流入中國的資本市場,有利於人民幣的升值。
國家外匯管理局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外資凈增持境內上市股票和債券規模同比增加1.4倍,外匯儲備余額連續4個月正增長。
在全球央行維持寬松的背景下,中國央行在疫情期間貨幣政策保持謹慎、維持定力,中美利差維持高位,人民幣資產的吸引力明顯增強,這也推動了人民幣匯率的走強。
截至8月28日,具有代表性的中美10年期國債利差已超過230個基點,中美利差擴大、人民幣資產較高的收益吸引外資不斷流入,對人民幣匯率升值起到助推作用。
(5)人民幣升值美元指數擴展閱讀:
人民幣匯率的走強或仍將延續,但考慮到後續可能存在的風險,包括全球避險情緒、中美關系以及不對稱的資本管制,人民幣匯率或呈現為斜率放緩的升值走勢,短期人民幣匯率區間或為6.7~6.8。與此同時還應注意到,匯率的持續升值或對中國出口和製造業帶來一定的沖擊。
央行8月份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彈性,發揮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作用。穩定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6. 美元指數上升 對人民幣有多重要
美元升值意味著人民幣相對於美元貶值,人民幣貶值的話不利於進口,但有利於出口。由於版連續的貿易順差,權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超出了正常國際支付所需的水平。所以目前人民幣升值預期比較大。
此外,如果美元長期大幅度升值,而人民幣長期處於貶值狀態,可能會導致國內資金撤離進入美國市場(因為美元資產上漲,投資回報必然很大),會對國內經濟活性造成不利影響。
7. 美元對人民幣匯率跟美元指數的升跌關系是什麼情況
匯率走勢需要具抄體情況具體分析襲。通常可採用基本面分析與技術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如某一國家公布的重要數據、重要的經濟事件及政治事件等都可能對其匯率產生影響;同時,根據趨勢、圖表、形態、指標等技術分析方法也可對匯率走勢的判斷起到一定的輔助。但是不同貨幣對經濟數據、經濟事件的反應程度均有所差別。
如您有進一步了解專業金融市場本外幣資產配置方案,隨時享受交易、行情、咨詢、策略、金融日歷等眾多金融服務,可在應用商城搜索並下載「E融匯」,即可享受全方位個人資產管理優質服務體驗。
8. 人民幣升值對美元指數的影響
美元指數(USDX)是衡量美元全球走勢的最直接的參照指標,它是參照1973年3月份6種貨幣對美元匯率回變化答的幾何平均加權值來計算的,並以100.00點為基準來衡量其價值。USDX是綜合反映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的匯率情況的指標,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它通過計算美元和對選定的一攬子貨幣的綜合變化率,來衡量美元的強弱程度,從而間接反映美國的出口競爭能力和進口成本的變動情況。在1999年1月1日歐元推出後,這個期貨合約的標的物進行了調整,從10個國家減少為6個國家,歐元也一躍成為了最重要、權重最大的貨幣,其所佔權重達到57.6%,因此,歐元的波動對USDX的強弱影響最大。
人民幣升值對美元我看是利好 因為中國持有的美元債權將得到貶值,如此一來美國長期和短期國債都會受積極影響,另外,美元相對貶值促進美國出口,拉升GDP,長期利好美元。
9. 人民幣指數的美元指數
最早的貨幣指數是1985年紐約期貨交易所(NYBOT)推出的美元指數,加之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的與眾不同的影響力,使得美元指數類似於道瓊斯指數,成為市場人士十分關注的市場風向標。
美元指數(USDX)是綜合反映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整體強弱的指標,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從而間接反映美國的出口競爭能力和進口成本的變化情況。美元指數是主要國際貨幣對美元匯率相對於基期變化的幾何加權平均值。在最初推出時,美元指數由十個樣本貨幣構成,它們分別是德國馬克、法國法郎、義大利里拉、荷蘭幣、比利時法郎、日元、英鎊、加元、瑞典克朗和瑞士法郎。在1999年1月1日歐元推出後,歐元一躍成為最重要的權值貨幣。
最終,美元指數的樣本貨幣調整為六種,並根據各種幣種在市場中的影響和份額不一樣給予各成份貨幣的權重分布。這六種貨幣及權重分別為歐元(57.6%)、日元(13.6%)、英鎊(11.9%)、加元(9.1%)、瑞典克朗(4.2%)和瑞士法郎(3.6%)。
美元指數選擇1973年3月作基期。1973年3月,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浮動匯率製取代了固定匯率制。從此,外匯交易進入市場化階段,進而外匯市場發展成為全球最大而且最活躍的金融市場。美元指數基期的取值為100.00。
以100為強弱分界線,當前的美元指數水準反映了美元相對於1973年基準點的平均值。歷史數據表明,到目前為止,美元指數曾高漲到過165個點,也低至過80點以下。一般而言,如果美元指數下跌,表明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貶值;相反,美元指數上漲,則說明美元對其他主要貨幣升值。
美元指數的一大功能是揭示美元匯率對黃金價格和原油價格的影響,從而指導黃金市場和原油期貨市場的交易。普遍認為,國際金價與美元指數成負相關關系,即美元指數上漲,國際黃金價格下跌;美元指數下跌,國際黃金價格上漲。通過把握美元指數與黃金價格之間的負相關關系,為判斷黃金價格未來走勢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國際上,黃金一直以美元計價。因此,美元對黃金價格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美元作為國際黃金市場上的標價貨幣,與黃金價格呈負相關關系,即假設黃金本身價值沒有變動,美元下跌,此時黃金在價格上就表現為上漲;另一個方面,黃金作為美元資產的替代投資工具,當美元走勢強勁時,投資美元升值獲利的機會增大,投資者自然會追逐美元;相反,當美元走勢疲軟時,投資者又會趨向於投資黃金,黃金價格就強勁。美元匯率對原油價格的影響與黃金市場類似。
但美元指數的意義並不只是風向標,以美元指數為標的的衍生產品已經成為外匯市場參與者的投資和套期保值工具。紐約期貨交易所的下屬分支機構金融產品交易所(FINEX)於1985年推出美元指數期貨交易,並於次年推出了美元指數期貨期權交易。這給那些需要進行匯率風險規避的跨國公司、機構投資者等提供了方便的工具和渠道,使投資者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管理匯率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在市場上存在的美元指數不止一個。2003年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推出自己的美元指數期貨。該指數包括上述六種貨幣再加上澳大利亞元,也是一幾何加權指數。然而,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美元指數期貨比紐約期貨交易所的美元指數期貨晚了18年,所以前者交易活躍程度遠低於後者。
10. 美元指數與人民幣的關系
1、美元指數:美元指數(US Dollar Index®,即USDX),是綜合反映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的匯率情況的指標,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它通過計算美元和對選定的一攬子貨幣的綜合的變化率,來衡量美元的強弱程度,從而間接反映美國的出口競爭能力和進口成本的變動情況。
2、美元指數與人民幣關系:
2005年7月之前,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關系是固定關系,1美元兌換8.3人民幣基本不變,然而,2005年7月之後,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關系就比較混亂了,在世界金融危機期間,基本上又回到了固定關系,而其他時間則是單邊升值的關系。「匯改」以來,人民幣與美元之間似乎還沒有找到感覺,不知道屬於什麼關系。
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匯率制度,人民幣單邊升值不是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目的,為此,我們必須重視人民幣與美元關系的研究,確立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關系。
首先,人民幣與美元之間不再是固定關系,否則就是開倒車。2005年「匯改」後,從理論上來講,人民幣與美元就應該脫鉤了,不再是固定關系;然而,在金融危機期間,人民幣匯率收窄,使「匯改」成果大打折扣。
其次,人民幣與美元之間不能總是升值的關系。人民幣匯率不能總是單邊上揚。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不斷升值,這給人們一個不好的印象:似乎人民幣只能升值,不能貶值。人民幣升值調足了人們的胃口,於是美國獅子大開口,施壓人民幣升值。人民幣何時才止住升值?如果管理層不改變思維,人民幣永遠沒有止住升值的那一天。
再次,美元波動,人民幣也必須波動。世界主要貨幣波動,必然帶來其他貨幣的波動,可是,在美元大幅波動,歐元大幅波動,日元大幅波動的情況下,人民幣從來不波動或者波動微乎其微,這就不正常了。應放寬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加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幅度,也讓人民幣上躥下跳起來,當然,人民幣匯率波動,既有人民幣在某一階段的大幅升值,也有人民幣在某一階段的大幅貶值,只有這樣,世界人們才會認為人民幣升值已經到頭了,人民幣不會再升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