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八十年代一美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人民幣匯改歷史回顧
匯率制度作為一國主要的經濟制度,在一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演化與改革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第一,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匯率制度(1949至1952年)。這時期的匯率制度基本上可看成是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主要根據人民幣對美元的出口商品比價、進口商品比價和華僑的日用品生活費比價三者的加權平均數來調整。因此,這時期匯率變動呈現劇烈波動的特點。例如,1949年1月18日,1美元兌80元人民幣(這里的人民幣均是指舊人民幣)。
第二,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匯率制度(1953至1980年)。這時期的我國匯率制度又分為兩個階段:(1)1953年至1972年。這階段,人民幣匯率變動呈現出基本穩定的特徵,匯率保持在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上。此階段,人民幣匯率不再充當調節對外經濟交往的工具,外貿盈虧全部由國家財政負擔與平衡。(2)1973年至1980年。這一階段,由於1973年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頻繁。為了適應國際匯率制度的這種轉變與現實中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有利於推行人民幣計價結算,便於貿易,為國外貿易所接受的原則,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為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l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了39.2%,同期英鎊匯率從1英鎊兌換5.9l元調至3.44元,英鎊對人民幣貶值41.6%。
第三,經濟體制轉軌時期的雙重匯率制度(1981年至1994年)。這一時期又可分為三個階段:(1)1981至1984年,初步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53.3%。(2)1985至1991年4月復歸單一匯率制度。匯率繼續向下調整,從1984年7月的2.30下調到1985年1月的2.80,之後又多次下調。這階段雖然恢復了單一的匯率制度,但在具體的實踐中隨著留成外匯的增加,調劑外匯的交易量越來越大,價格也越來越高,因此名義上是單一匯率,實際上又形成了新的雙重匯率。(3)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8.7。可見,這時期人民幣匯率制度演化與改革的特點是:官方匯率和調劑市場匯率並存、官方匯率逐漸向下調整。
第四,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後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匯率制度。1994年1月1日取消外了雙重匯率制度,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並軌,實行以外匯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1994年4月4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正式運營,各外匯指定銀行依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匯率,在規定的上下幅度內決定掛牌匯率,對客戶買賣外匯。這時期人民幣匯率有以下幾個特點:(1)人民幣匯率不再由官方直接制定,而是由外匯指定銀行自行確定和調整;(2)由外匯指定銀行制定出的匯率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並以此形成了統一的匯率;(3)亞洲貨幣危機後人民幣匯率處於超穩定狀況,並單一釘住美元
2. 1980年前後一美元能換多少人民幣
人民幣匯改歷史回顧
匯率制度作為一國主要的經濟制度,在一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演化與改革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第一,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匯率制度(1949至1952年)。這時期的匯率制度基本上可看成是浮動匯率制度。人民幣匯率主要根據人民幣對美元的出口商品比價、進口商品比價和華僑的日用品生活費比價三者的加權平均數來調整。因此,這時期匯率變動呈現劇烈波動的特點。例如,1949年1月18日,1美元兌80元人民幣(這里的人民幣均是指舊人民幣)。
第二,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匯率制度(1953至1980年)。這時期的我國匯率制度又分為兩個階段:(1)1953年至1972年。這階段,人民幣匯率變動呈現出基本穩定的特徵,匯率保持在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上。此階段,人民幣匯率不再充當調節對外經濟交往的工具,外貿盈虧全部由國家財政負擔與平衡。(2)1973年至1980年。這一階段,由於1973年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頻繁。為了適應國際匯率制度的這種轉變與現實中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有利於推行人民幣計價結算,便於貿易,為國外貿易所接受的原則,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為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l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了39.2%,同期英鎊匯率從1英鎊兌換5.9l元調至3.44元,英鎊對人民幣貶值41.6%。
第三,經濟體制轉軌時期的雙重匯率制度(1981年至1994年)。這一時期又可分為三個階段:(1)1981至1984年,初步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53.3%。(2)1985至1991年4月復歸單一匯率制度。匯率繼續向下調整,從1984年7月的2.30下調到1985年1月的2.80,之後又多次下調。這階段雖然恢復了單一的匯率制度,但在具體的實踐中隨著留成外匯的增加,調劑外匯的交易量越來越大,價格也越來越高,因此名義上是單一匯率,實際上又形成了新的雙重匯率。(3)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8.7。可見,這時期人民幣匯率制度演化與改革的特點是:官方匯率和調劑市場匯率並存、官方匯率逐漸向下調整。
第四,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後以市場機制為基礎的匯率制度。1994年1月1日取消外了雙重匯率制度,人民幣官方匯率與市場匯率並軌,實行以外匯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1994年4月4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正式運營,各外匯指定銀行依照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匯率,在規定的上下幅度內決定掛牌匯率,對客戶買賣外匯。這時期人民幣匯率有以下幾個特點:(1)人民幣匯率不再由官方直接制定,而是由外匯指定銀行自行確定和調整;(2)由外匯指定銀行制定出的匯率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並以此形成了統一的匯率;(3)亞洲貨幣危機後人民幣匯率處於超穩定狀況,並單一釘住美元(參見表一)。
縱觀我國人民幣匯率制度演化與改革的進程,不難發現它有如下5個特徵:(1)人民幣匯率制度的選擇並不僵化,匯率制度及其匯率的變動基本上是根據國內外情勢的變化而不斷調整的;(2)國內外物價水平變動或出口成本的變化,是人民幣匯率調整的主要依據;(3)匯率水平主要是向下調整,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4)雙軌制發揮了很大的影響,政府的干預力度比較大;(5)1994年以來匯率制度雖屬管理浮動,但事實上一直實行的是固定單一釘住美元的匯率制度,匯率形成機制不合理。
國際匯率制度的演化趨勢
在我國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過程中,國際匯率制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各國在選擇何種匯率制度上態度不一結果不同,但從國際貨幣基金的資料來看也呈現了一種趨勢,即更多的國家選擇了更加靈活的匯率制度。例如,在1999年IMF改變傳統的匯率制度分法前,實行釘住型或無彈性型的國家有64個,有限靈活或有彈性型的國家有17個,更加靈活或較高彈性型(包括按一套指標調整、管理浮動和獨立浮動)的國家有101個。1999年IMF對匯率制度進行了重新分類。無論按舊方法,還是根據新分類,在各國的實踐中選擇更加靈活匯率制度的國家和地區仍然是佔大多數的,同時也表明這是一國未來匯率制度選擇的一個重要取向或參考依據。
人民幣匯改特點與方向
2005年7月21日,我國對人民幣匯率制度進行了一定的改革,並向上調整了人民幣匯率,即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並根據對匯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測算,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本次改革至少有兩個特點:(1)「微改」。首先,表現在從原來實際釘住單一美元更為參考一籃子貨幣來調節匯率。籃子貨幣著重會在與我國國際經濟交易比較密切的國家和地區中選取,具體來說是綜合考慮在我國對外貿易、外債、外商直接投資等活動中占較大比重的國家、地區的貨幣,組成一個貨幣籃子,並分別賦予其在籃子中相應的權重。其次,表現為匯率水平向微調整2%。(2)重在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而非人民幣匯率水平在數量上的增減。完善匯率形成機制,既是現在也是將來我國匯率制度改革的重頭戲。(3)不屈服外界的壓力,主動改革的結果。應該說,本次改革保持了主體匯率制度不變,在這基礎上進行了局部但又很關鍵的改革,對防範單一釘住美元的匯率風險、完善匯率形成機制、維護對外經貿環境的穩定、促進我國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以及經濟的穩健發展等方面,將發揮積極的作用。
當然,改革不會就此停止。從國際匯率制度選擇的實踐和經驗來看,一國匯率制度是可以根據一國的具體情況,例如整體經濟發展狀況、市場開放與發展程度等,來具體確定、轉換,總的趨勢是更加靈活。我國也一樣。從上述分析可見,我國在匯率制度選擇與改革上並不僵化,今後可根據國際匯率制度選擇的趨勢和我國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改革匯率形成機制、完善市場匯率形成的環境,實施真正的可上下浮動的、有目標區間的匯率制度,由此漸進地過渡到更加靈活的匯率制度。這里特別強調,持續的、不計成本地維持一種匯率制度將隱藏著極大的風險,持續的、單邊的向上浮動或向下浮動也不是匯率調整的最優選擇。
3. 80年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匯率是多少
貨幣兌換
1美元=6.2092人民幣元
1人民幣元=0.1611美元
匯率查詢途徑:
1.在期貨外匯行情軟體上附帶外匯行情走勢;
2.各大財經網站也有外匯報價;
3.通過手機自帶的外匯查詢工具也可查詢匯率情況;
4.手機期貨行情軟體大多也帶有主要貨幣匯率行情;
注意事項:
匯率是不斷變化的,使用時請參考自身所需當日當時匯率,在銀行櫃台和網銀上兌換時依據的是當時的實時報價。
參考:http://www..com/s?ie=utf-8&f=8&rsv_bp=1&rsv_idx=2&tn=home_pg&wd=美元對人民幣&rsv_spt=1&rsv_pq=834b270000011a54&rsv_t=d080gWWcMIbAqfw%&rsv_enter=0&inputT=1373&rsv_sug3=23&rsv_sug1=19&rsv_sug2=0&rsv_sug4=2449
4. 1980年前後一美元能換多少人民幣等於現在多少美元
八零年的1美元兌換1.498人民幣。現在1美元能換6.9954元人民幣。
5. 80年代的1萬元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80年代的1萬元相當於2020年的25萬元
以2020年來計算,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舉例,比如在1980年的時候平均工資大概在40元左右,而2020年在平均工資大概在5000元左右,如果按照平均工資來算的話,兩者相差了125倍,也就是說80年代的1萬元相當於2020年的125萬元。
再比如在80年代豬肉的價格大概在1元一斤,現在的豬肉價格在25元一斤左右,如果是按豬肉價格來計算,兩者相差了25倍,也就是說80年代的1萬元相當於2020年的25萬元。
再比如茅台酒的價格,在80年代茅台酒在8塊錢左右一瓶,而2020年茅台酒價格在2500元左右,兩者相差了312.5倍,如果按這個來計算的話,80年代的1萬元相當於2020年的312.5萬。
還有一種對比很重要,就是房價。在80年代房子是不值錢的,當時在北京買房子的話每平方大概在100元左右,而且是在中心區域,而2020年北京房價中心區域大概在10萬元每平方左右,兩者相差了1000倍,如果按照房價來計算,80年代的1萬元相當於2020年1000萬了。
因此,如果通過不同的商品來測算,可以得出不一樣的結論,但是可以說的是,當時的萬元戶確實是非常令人羨慕的了。
(5)80年一美元等多少人民幣擴展閱讀:
討論80年代的1萬元相當於某時代的多少,或者現在的100萬相當於20年後的多少時,除了理論上的購買力以外,還包含了隨經濟發展而不斷膨脹的財富觀。
至於現在100萬,在以後意味著何等的財富,則更難回答。需要提醒的是,從78年到現在,經歷過價格闖關,經歷過92年之後的經濟過熱,經歷過政府手中缺錢,不得不發鈔以應付赤字的階段,所以,某種程度上,用過去的通貨膨脹推斷未來並不準確。
更重要的是,從80年代到現在,中國一直處於經濟增長與人口紅利之中,但在未來,這些持續性的利好會逐步消失,轉型的壓力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
6. 80年1美元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多少
按美國的通脹率來算,約等於現在的兩倍(增幅不大吧,可見中國通脹率之高).另外80年美國的物從處於峰值,石油達到過80美元/桶.
7. 哪位高人能指點一下 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 一美元等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你好,1900年美國頒布《金本位製法》之後,1盎司黃金可兌換20.6美元。
而2011年的金價回大約是1盎司黃金1800美元答左右,摺合成人民幣就是11300元上下。
通過計算可知,1900年的一美元相當於現在的550元人民幣。考慮到1900年的美國物價,1美元的消費能力應當高於現在的550人民幣。
8. 80美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貨幣兌換
1人民幣元=0.1610美元
1美元=6.2110人民幣元
以上數據僅供參考,交易時以銀行櫃台成交價為准 更新時間:2014-04-11 23:39
所以80美元相當於496.88元人民幣。
9. 1980日元摺合多少人民幣
時間:2020年1月六日。1日元=0.06444人民幣,1人民幣=15.5178日元。1980日元等於.5954人民幣。
日元匯率在金本位制前趨跌,制定金本位後較穩定。1884年與美元比價是100日元等於100美元。禁止黃金輸出期間,匯價基本在100日元合49美元。1930年1月11日,黃金輸出禁令解除,恢復舊平價的金本位制。
1949年4月25日規定1美元等於360日元,1日元等於2.46852毫克黃金,1971年8月29日日本政府決定日元浮動。70年代以後,日元匯價幾經波折,在1979年~1982年間,一直是1美元兌210~270日元,80年代以來,日元在國際市場上日趨堅挺。
日本鈔票正面文字全部使用漢字(由左至右順序排列),中間上方均印有「日本銀行券」字樣。
背面則有用拉丁文拼音的行名「NIPPON GINKO」(日本銀行)、貨幣單位名稱「YEN」(圓)字樣。各種鈔票均無發行日期,發行單位負責人是使用印章的形式,即票面印有紅色「總裁之印」和「發券局長」圖章各一個。
(9)80年一美元等多少人民幣擴展閱讀:
綜觀日元總會在經濟大幅衰退時暴跌(貶值),且極易受到亞洲地區和世界其它地區金融動盪的影響,但日元的升值卻往往與經濟基本面關聯性不高,通常日元升值的時候,日本經濟並不理想,往往剛走出谷底。
而且日元升值幅度大,通常一次連續攀升 10% 以上,這與日本經濟特性與國際匯市關系密切。
另外日本每次波動後經過一段時間,一般會回到1:120日元(約1日元:0.83美分)附近,主要因為日本、美國和歐洲其它主要國家的經濟實力對比,從80年代後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因此從中期來看,日元再波動一段期間之後,通常會回到長期的均衡價位。
10. 美國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美元的購買力相當於現在人民幣多少錢的購買力
七十年代末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是1:1.6左右,到八十年代末升到了1:4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