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的油價為什麼這么便宜
國家給補貼!
--------------------------------------------
「漲價時與國際接軌、降價時講中國國情」,這話是針對國際油價一路下跌,國內油價卻遲遲不降說的,但挨批的石油石化企業也是一臉委屈:國際油價雖然降了,可國內油價還是比國際油價低得多啊,我們的煉油企業還是在虧損啊!
石油巨頭的抱怨肯定會招來一片罵聲,但某種程度上這的確是事實: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國內的價格都大大低於其他石油消費大國。讓我們比較一下上周北京和倫敦97號無鉛汽油的價格:北京是5.42元人民幣/升,倫敦0.9英鎊(合人民幣14元)。英國的油價與德法比荷意等歐盟國家相當。美國的油價大大低於歐盟,但也比中國高出20%左右。
按照常理,東西賣的便宜,企業的利潤就不應該很高。奇怪的是,國內石油公司的利潤率反而高過歐美同行,比如2005年中石油的利潤率是26.2%,埃克森美孚的利潤率只有10.6%。這一差距不可能用成本控制或技術先進等因素來解釋,僅舉一個指標,中石油的員工數量十倍於埃克森美孚,運營成本怎麼可能比後者低?
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了這種低價下的高利潤呢?奧秘之一是稅收,歐美石油公司要向政府交納高額稅賦,政府則將稅款用於公共服務。讓我們比較一下英國和中國燃油價格中的稅率,英國油價中稅的比例高達70%以上,而中國是30%左右。資源稅一項,中國公司每噸是14-30元人民幣,只有海外同行的幾十分之一(美國公司超過130美元/噸)。這些少交的稅款,就變成了國內石油巨頭的利潤。可以說,稅賦的差距是國內石油行業獲得暴利的決定性因素。
奧秘之二是國內公司可以用原油環節的利潤來彌補煉油環節的薄利或虧損。中石油中石化都是集勘探開采煉油銷售於一體的公司,各業務板塊間可以交叉補貼。成品油價格國內確實低於國外,但原油價格國內卻高於國外。比如8月份進口原油的到岸價摺合人民幣約4133元/噸,國內大慶原油價格則是4493元/噸。
國內石油巨頭的高利潤還得益於在行業中的壟斷地位,2000年左右中石油中石化曾經出現過曇花一現的競爭場面,雙方為了爭奪油站針鋒相對,各顯神通。但最近幾年他們視壟斷為正常,常常公開開會議論提價,制定行業准則,使得中國的石油市場幾乎成為中石油中石化系的天下。沒有競爭壓力,自然就沒有降價的壓力。
所以一方面是跟國際相比我們的油價低,有上漲空間,另一方面,就目前的油價而言中國的石油行業已經是暴利了,如果再漲價,豈不是推波助瀾?這一矛盾,只能通過資源價格改革和原油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來解決。中國目前的油價並非一個市場的產物,改革的方向,一方面要逐步讓市場來決定石油的價格,政府的調控手段應由直接定價轉向以稅收為主的間接調控。比如通過資源稅來調節中石油中石化這些公司的生產行為,促使他們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而醞釀已久的燃油稅應從需求方面調控廣大消費者的需求,減少非理性消費及浪費。
如果採用市場定價,中國油價的上漲將不可避免,因為中國石油儲量有限,石油消費卻高速增長,被人們寄予厚望的風能、太陽能在20年內又難以挑戰石油天然氣的能源消費主體地位。
面對如此前景,我們實在應當反省一下我們的生活方式。有過西方生活經驗的人都會感覺到,發達國家的富人和中國的富人生活狀態差不多,但中國的富人更具有炫耀性,對資源的消耗和浪費更厲害。發達國家的情況就有所不同,從油價這個方面來說,富人可以買車,但你要買很貴的油來繳稅,周一至周五進城還得交擁堵費,國家利用這筆稅費來治理環境,來讓窮人也能夠享受到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
所以,中國的油價到底是高是低,這並不是一個可以一言蔽之的問題
⑵ 中國油價什麼時候會上漲
這個要看國際油價什麼時候上漲了。
中國是一個石油進口大國,但是並沒有石油定價權,石油全憑進口,那麼油價的漲跌就與進口價格有關系了,國際原油上漲的話,那麼進口成本會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國內油價的上漲了。油價的漲跌主要就看他的一些影響因素:
1.中國經濟。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並且已經在2013年底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液體燃料進口國。對於油價來說,更重要的一點取決於中國石油消費量在今後幾年的增長態勢。美國能源情報署預計,2020年中國的日均原油消費量將比2012年高出300萬桶,約占這段時間內全球新增需求的四分之一。盡管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但中國經濟剛剛送走了令人失望的第四季度。最終,中國2014年全年經濟增長率跌至逾25年來的最低點。中國經濟能否停止減速,這一點我們難以得知,但它的走勢將對2015年的油價產生巨大影響。
2. 美國頁岩油。截至2014年底,美國頁岩油日產量已經超過900萬桶,比2007年增加了80%。這些頁岩油是造成石油供給過剩的主要力量,而供過於求是2014年油價暴跌的誘因之一。總的來說,美國頁岩油開采公司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但關鍵在於,西德州輕質低硫原油(WTI)價格跌破60美元對它們有何影響?頁岩油鑽機數量不斷減少,相關開支也遭到削減,然而到目前為止,美國頁岩油產量依然穩定。按照當前油價,這個行業能否維持產出水平,或者說美國頁岩油產量會不會減少將對國際市場供應乃至油價產生重大影響。
3. 需求彈性。解決價格低迷的方法就是低價。這是老生常談,而且適用於供需兩個方面。超低的原油價格會刺激需求復甦嗎?某些國家對石油市場控制較嚴,低油價可能不會延伸到零售領域。印尼等國已經取消成品油補貼,這有利於國家財政,但消費者得到的實惠將減少。不過,美國汽油價格已跌破每加侖2.40美元,與2014年中期相比,降幅超過了35%。而此番降價已帶動汽油消費的攀升。2014年底,美國汽油日消費量創2007年以來新高。低價可以提升需求,而需求的增長則可帶動油價反彈。
4. 歐佩克的下一步行動。說到去年的油價暴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起了很大作用(或者說要承擔很大責任)。雖然許多評論人士都說歐佩克保持原油產量不變無關緊要,然而,僅油價在該組織11月份會議過後出現暴跌這一事實便充分證明了該組織對油價走勢的影響力。目前,歐佩克——更確切地說是沙特——仍在堅持己見,毫無下調生產配額的跡象。2015年這一情況是否會得以延續,仍有待觀察。
5. 地緣政治事件。不久之前,石油供應稍有差池,油價就會飆升。比如說2014年初,利比亞內亂造成該國石油出口中斷,油價應聲上漲。在伊拉克,極端組織ISIS領了部分地區,石油供應中斷的顧慮也造成油價急劇攀升。然而,自此之後,地緣政治事件對油價的影響大為減弱。2014年最後幾周,利比亞再現戰事。但市場僅在油價短暫上揚後便把這一問題拋諸腦後。不過,歷史一再證明,地緣政治危機是對油價影響最大的短期因素之一。
⑶ 國際油價和中國油價多少錢一升
中國的:(中化與中油價格差不多,不會有大的變化。中國油價相對於國際油內價只跟漲,不跟跌的):容140美元左右!//一桶=158.98升 //我們現在的油價=每升的價格(按93#汽油6.02元計算)*158.98升=985.676元人民幣=144.2523美元//現在最少是144.2523美元一桶
中國油價很貴的
所謂國際油價/:國際市場原油交易形成了3種基準價格,即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低硫原油價格、英國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北海布倫特原油價格和阿聯酋迪拜原油價格, 上述3種基準油價均分為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其中大致下一個月交貨的期貨價格因其交易量大而最具參考價值。
國際油價每時每刻都在變的。此時此刻比中國油價低多了!
⑷ 中國的油價 為何那麼貴
三種原因,第一就是石油的進口成本,首先國內巨大的原油進口量及巨額的進口成本需要市場去回填缺口,所以原油成本高是一個重要因素。
3月13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2017年原油進口量為41,957萬噸,同比增長10.1%,進口金額11,002.86億元,同比增長42.7%,而2017年國內市場原油表現消費量為6.1億噸,國內原油產量為1.92億噸 。作為參考,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會(EIA)的數據顯示,2017年美國石油產量以每日1500萬桶排名第一,其次是沙特、俄羅斯、加拿大、中國、伊朗、伊拉克、阿聯酋、巴西和科威特,因此美國雖然消費量全球第一,但是本身也是一個很大的產油國。
2,止跌緩漲的調價方式
國內比較奇特的調價方式也是一個原因,止跌緩漲。16年1月13日,發改委下發《價格形成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指出,設置了油價調控上下限,上限為每桶130美元,下限為每桶40美元,當國際市場油價高於每桶130美元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不提或少提;低於40美元時,汽、柴油最高零售價不降低,油價的市場化成分會略小一些。
3,稅費,根據媒體的拆解報道示意圖(當時的92#油麥5.67元),美國油價含稅22%,國內油價含稅48%,不含稅也就是2.95元,跟美國跟多地區已經持平了,所以對於石油資源缺乏的中國來說,現在的油價並不算高,前提是不含稅的話。
而且隨著汽車的普及,汽車尾氣會加劇對環境的污染,再加上從現有發布的各種新能源汽車政策來看,為了電動車能夠更好的普及,國內汽油的價格也不會降的很低。
⑸ 中國汽油卻漲價,為什麼中國油價會高那麼多的
兩方面原因:
第一:因成品油定價機制導致的。國內成品油根據國際油價變回化進行調答整,每10個工作日(即兩周)調整一次。但10個工作日內,國際油價很可能發生巨大的變化。比如最近10個交易日,紐約原油期貨就從66美元一線跌到了54美元附近,跌幅大約18%。當然到下一個調價窗口,即11月16日24時,國內成品油價格肯定會下降比較多,跌破8元是確定性的事件。
第二:國內油價之所以一直在高位,還和油價包含的稅費太高有關。比如山東一些地方煉油企業的報價是:92號汽油含稅價是8100元/噸,不開票(不含稅)再減2000元/噸,換算下來不含稅的價格一升差不多便宜1.5元。
⑹ 為什麼中國汽油價格比美國高
最佳答案
中國油價不能跟美國比,美國是除了中東產油國以外油價最便宜的國家了。美國內油價便宜有容很多原因。一美國原油進價便宜,同樣的油美國買的就是比其他國家便宜。至於原因,很好理解,美國政府天天給中東送炸彈,美國大兵死了那麼多人能不便宜嗎,不聽美國的話,就像伊拉克一樣,炸回石器時代,而且國際油價由美元結算,美國有石油定價權,這是其他國家比不了的。
二美國政府給石油公司稅收補貼。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不但不交稅,還要政府倒給他們錢,所以最近奧巴馬也發話,威脅石油公司再漲價就要取消政府補貼,當然奧巴馬只是嚇嚇他們,這是不可能的,共和黨也不可能同意。
三美國是一個嚴重依賴石油的國家,根本就沒有什麼公共交通,除了紐約以外,沒有地鐵、火車之類的,公交車也很少,除了汽車就是飛機了,沒車都上不了班。而且不像中國生活那麼方便,家門口什麼都能買,他們買個菜都要開車,太遠了,所以必須保持油價便宜。
⑺ 中國的油價為何比美國的都貴
我想這是不是你要的答案:自2011年2月20日零時起,國內汽、柴油銷售價格每噸提內高350元。隨著這次價格的容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再度創下歷史新高,北京油價開始逼近8元時代,其中97#汽油的價格達到了每升7.93元。國內油價上調後,中東、北非局勢緊張加劇,國際油價再度坐上飛車,突破100美元關口。「照此下去,今年國內油價突破10元大關也不是不可能。」國內成品油行業分析師直言。兩年多前,當國際油價位於147美元歷史高位時,國內油價每升6.20元,為什麼現在高出這么多?未來油價還會繼續上漲嗎?為什麼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國的油價比美國貴?對此,本報記者采訪了發改委相關人士及專家。下面還有六個問題
⑻ 現在中國油價是多少
中國油價各地是不一樣的。
以下是今天全國各地主要地區油價。
⑼ 中國油價和世界油價現在分別是多少
《華盛頓郵報》說中國油價低,美國《赫芬頓郵報》更聳人聽聞:「一加侖汽油在 北京 只賣2.6美元,還不到美國的一半。」美國的摩根士丹利的報告則說,中國現在是世界上油價最低的國家之一,只相當於美國的61%,***的41%、英國的28%。 咱們國內的媒體更是為成品油提價引經據典,某報報道:「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成品油價低於國際水平50%以上,國家對於油價的補貼去年已逾2200億元,佔GDP比重達0.9%。」。所有這些報道,都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忘記說明中國的油價里不含燃油稅。 全世界基本上都是不收養路費、過路費,而是放在油價里收取燃油稅。我們是分開收的。國外媒體不了解中國特色,我們可以向他們宣傳、解釋,給他們講清楚,這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國內的媒體不可能不知道我們另收養路費、過路費這個事情,只能說他們是別有用心,揣著明白裝糊塗。如果把養路費、過路費、過橋費都放進油價里,我們比美國油價低嗎?低多少?下面我們就算一算。 國外收取的燃油稅里大體包含我們的養路費、過路費、過橋費等。我們僅計算普遍存在的養路費、過路費分攤在油耗中的價格。車型按私家轎車計算。 1、過路費。 高速公路收費標准為每公里0.4-0.7元,按照普遍值0.5元計算。高速公路平均油耗按每100公里6升計算,即每公里0.06升。每耗0.06升油收費0.5元,每升油收費=0.5÷0.06=8.33元。 2、養路費。 私家轎車每月105元,全年1260元。按照平均每天跑40公里計算,全年行駛14600公里,綜合油耗每百公里8升,全年耗油=14600÷8=1168升,每升油分攤的養路費=1260÷1168=1.08元。 根據實際行車中收費公路所佔的比例,我們組合3種不同情況下的含稅費油價。凈油價按目前的93#油每升6.3元計算。 1、基本在高速路使用的車輛,按90%里程走高速路計算。 含稅費油價=(凈油價6.3)+(過路費分攤油價8.33×0.9)+(養路費分攤油價1.08)=14.88元。 2、一半里程在高速路使用的車輛。這是大部分車輛的使用情況。 含稅費油價=(凈油價6.3)+(過路費分攤油價8.33×0.5)+(養路費分攤油價1.08)=11.55元。 3、基本不在高速路使用的車輛,按10%里程走高速路計算。 含稅費油價=(凈油價6.3)+(過路費分攤油價8.33×0.1)+(養路費分攤油價1.08)=8.21元。 根據上面「一加侖汽油在北京只賣2.6美元,相當於美國的61%,***的41%、英國的28%。」的報道,按照5月30日人民幣和美元匯率6.9472:1計算,當時每升油的各國油價為:中國=(6.9742×2.6)÷3.785=4.79元(每加侖=3.785升);美國=4.79÷0.61=7.85元;***=4.79÷0.41=11.68元;英國=4.79÷0.28=17.11元。 從以上計算可以看出,我們在基本走高速路的情況下含稅費油價僅次於英國;大部分車輛的含稅費油價和***持平;極少走高速路的車輛含稅費油價也高於美國0.36元。這還是沒有考慮我們的工資收入沒有和國際接軌的現狀。如果加入我們的工資只是以上國家的10%――20%的因素,相對含稅費油價=8.21÷0.15=54.73元,是英國的3.2倍、美國的7倍。 國內的石油巨頭哭窮喊虧,那是企業的本能。他們進口的小賬虧一點也是事實,但是國內自產石油這塊不是大賺嗎?畢竟自產石油佔一半。伊朗自產石油,國內油價合每升人民幣1元多,我們自產石油賣給消費者是多少錢?按含稅費油價絕對值計算是世界第二貴;按國民收入水平計算,是世界最高價的3.2倍。
希望採納
⑽ 中國汽油價格多少合適
第一,現在的社會是資本家和有產階級說了算。。。優越性?無產階級和窮人靠邊站吧。
第二,這位領導的話,是在96年說的,當時我國進口石油比例大概是32%,也就是70%可以自給。。。現在的需求和96年相比,有多少差距。。給你些數字,目前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費國,07年進口石油近2億噸,對外依存度,大概是46%,保守預計到2010年會超過50%,2020年會超過60%。與此同時,我們國家仍然在向日本、朝鮮、古巴、巴西、巴基斯坦、新加坡等國出口石油,雖然數量逐年遞減。。其中對日出口石油已經30年了,目的是換取技術和設備,和器材。
第三,上面的一些推測,是按照現在的人口數量增長率以及經濟增長率來推測的,但是問題在於,隨著人類對石油依賴越來越高,以及中國經濟增長的速度越來越快,中國對石油的消耗越來越大,如果2030年至2040經濟持續增長的話,國際能源機構預測,中國原油產量大概能剩下1億噸,需要進口5億噸之多,那意味著對外依存度將達到87%。
第四,雖然石油價格降了,但是中國目前這樣的以犧牲環境和能源的代價來達到那10%的經濟增長率,早晚會爆發能源及成本危機。。不過在這當中,機動車對汽油的使用遠遠低於工業用油的使用量。。因此,汽油價格確實該降,不過不可能低到1,2元。而且過路過橋費根本就不可能降低,畢竟那牽扯到了太多地區政府的財政收入,能少一些亂收費就不錯了。
最好的解決辦法,是打破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壟斷經營模式。不能國際油價漲,我們也漲,國際油價跌,我們不跌。。要不然就完全同步,真的國際油價到了200美元,那我們汽油價格收20塊錢,至少也公平。要不然就穩定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比如4-5元,國際上漲跌,我們不變,這樣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