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石油價格

石油價格

發布時間:2020-12-11 03:22:20

❶ 什麼是歐佩克與全球石油價格

資料來源:美國勞工部頒布的統計消費價格指數(CPI),2008年4月;《WER》,2008。

由於歐佩克國家中的稅收相對較低,所以零售價格遠低於絕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價格。

即使媒體上每天的頭條新聞都有對創紀錄的油價的哀嘆,美國實際上還是全世界油價比較便宜的地區之一。根據對全球155個國家與地區的調查,若從最便宜的地區排序,美國的油價位於第44位。如2008年4月後期的情況,這種差異也是令人束手無策的,美國的汽油平均價格為3.45美元/加侖,而絕大多數歐洲國家的油價則超過了8美元/加侖。美國一直努力保持低油價,目前爭論的焦點是政府方面如何努力使這種已令世人難以接受的油價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水準。但是,這些便宜的油價——美國正在實施的油價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卻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而這種便宜的油價也誘使美國人陷入了不斷購買大型轎車和更大住宅的循環中,似乎全球上漲的油價陰影距離美國人是遙遠的事。

價格的比較也不能一概而論。跨國的油價比較,或以不同的交換律比較總是件難事。與歐元相比,美元已大大貶值。加之人們的居住遠近不一,公交車就可派上用場,而繳納高油價的人也會從其他方面受益,如歐洲擁有較強的社會保險網,包括較為便宜的健康保健和較高的教育水準,這些就有一些是納稅人所繳納的油價中所含的稅金。

❷ 今日中國石油價格

問的是股票的價格今天的收盤價是11.31元人民幣

❸ 今日石油價格

5塊3毛4分

❹ 石油價格能夠反映正確的供需方向嗎

世界上有許多令人擔憂的大事,隨著能源供需矛盾的持續激化,石油價格很可能會在高位徘徊波動。我們的資源並不是已快用盡,但將能源送往市場的困難卻不斷增大,而且碳排放量也持續猛增。
2007年是人們對全球氣候變化起因關注的一個轉折點,2007—2008年資源消耗量增加最快的是煤炭,其消耗量比2006年度增加了4.5%,增長幅度最小的是石油,僅為1.2%,但這並沒能阻止油價的暴漲,一直飆升到2007年底的100美元/桶。到2008年,這一紀錄被再次刷新,油價一路飆升至147.25美元/桶。同時,即使在2007年就開始了向所謂的清潔能源開發技術進行投資——對這些新項目的投資高達1500億美元,但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和地熱能)在全球發電量中所佔的比例依然很少,不足1.5%。
「我們生活在一個商品和所有東西都處在高價位且價格波動極大的世界——油價會是個例外嗎?」
能源的廉價時代結束了嗎?布倫特原油價格已連續6年增長。這開創了石油工業歷史的先河,以往的低價石油可以上溯到美國內戰爆發時的1861年。很顯然,我們生活在一個不尋常的時代。目前,節節攀升的不僅是油價。自2003年1月以來,美國的石油價格上漲了23%,天然氣價格上漲了130%,而且呈加速上漲狀態。在石油與天然氣價格中,我們看到了一種相背離的現象。當絕大多數國家的石油價格上漲時,全球的天然氣價格並沒有隨著石油價格同步上漲。在美國,與燃料油相比,天然氣的價格反倒有所下降。除美國之外,全世界各地的煤炭價格都上漲了。然而,這種油價的陡漲態勢就是石油價格攀升到頂峰的標志,一些人會把這種漲價認為是一些短期因素——就是所謂的投機倒把商人,或者是美元的疲軟所致。但實際上,其原因卻可能是根深蒂固的:這是供需之間的一種非常嚴密的平衡狀態。對能源需求的主要驅動力最強的時期就往往是經濟增長最迅猛的時期。而且,非OECD成員對這種經濟增長的貢獻也是能源需求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因為這些國家的能源強度是OECD成員的3倍之多。2007年,生產1000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國內生產總值(GDP)或稱國內總收入(GDI)是對一個國家和一個特定區域的經濟產出的度量。GDP的定義為所有最終產品總的市場價值和服務業產值在一個給定的時間段內(通常為年)的總和。還可以認為,GDP是在一個給定的時間段內所有最終產品在生產階段(中間階段)的附加值與服務業產值的總和,以一種貨幣的數值表述。發展中國家用了4.1桶油當量(BOE),而OECD成員則僅用了1.4桶油當量的資源。
油氣的供給無法滿足能源需求量增加的渴求。在許多成熟的商業經濟體中,油氣產量一直在下降。對油氣供應的另一個沖擊來自俄羅斯——該國的油氣產量在21世紀的前十年,首次出現了逐年下降的趨勢。根據《全球能源統計》(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8年的統計,全球石油產量從2006年到2007年減少了0.2%(2007年的石油產量為8500萬桶/日),這是2002年以來的首次減產。在同一時間段內,天然氣的產量卻增加了2.4%,其中尤以美國的產氣量增加最為顯著。中國與卡達的天然氣產量也顯著增加。歐盟(EU)的產量下降了6.4%,英國的天然氣產量下降了9.5%,這是全球連續兩年最大幅度的下降。液化天然氣(LNG)的供應量增加了7.3%,其中絕大部分貢獻來自卡達與奈及利亞。針對向市場提供新的能源就需要更多投資的呼聲,筆者認為存在三大障礙:一些項目建設發展過快、資源的國有化進程與高稅收政策。雖然能源工業的花費顯著增加,但能源的供給鏈卻依然熱得燙手——那是一些「瓶頸」,設備的短缺和熟練工人的匱乏導致了油氣供應增加緩慢和價格的大幅度波動。
消費者們通過調整自己的需求量來適應高油價的局面。比如,全球石油的消費主體是燃料,它是油價增加的最大刺激因素,也是化石燃料中最薄弱的環節。油價猛漲導致的消費下降至平均水平已是連續第二個年頭了。實際上,全球石油消費的所有增加都集中在那些擁有價格補貼的國家中。在OECD成員中,2007年再次出現了能源消費量的下降,美國也出現了相同的情況。提供燃料價格補貼的國家有中國、印度和各產油國。這種補貼對消費者起到了保護作用,使他們得以免受油價上漲所帶來的更大沖擊,因此也會導致能源的恣意揮霍。然而,當油價維持當前水平時,許多國家的政府拒絕為所需的油氣繼續補貼撥款。
2007年,全球的一次性能源消費量為111億桶油當量,比2006年增加了2.4%,2008年則達到了116.5億桶油當量。歐盟的消費量下降了2.2%, OECD則增加了0.8%。其他一些經濟體(即EME組織——由中東、非OECD的亞洲國家,非OECD的歐洲國家,非洲和中南美洲國家組成)的能源需求量平均增加了5.5%。全球石油消費量在2007年增加了1.1%,達到8500萬桶/日,2008年則達到了8710萬桶/日(不同地區的差別很大)。歐盟的消費量下降了2.6%,OECD成員下降了0.9%,而EME國家則增加了4.4%。中東、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石油出口地區的石油消費量達到了全球增加量中的三分之二。天然氣的消費增加量異乎尋常地高達3.1%,為29220億立方米。然而,僅在北美、亞太地區和非洲就出人意料地大幅度增加了天然氣消費,EME成員的增加量高達4.1%。而在歐盟,天然氣消費下降了1.6%,主要原因在於那裡的暖冬氣候。
「我們的世界並不是正在將油氣耗盡。」
在可預見的未來,石油與天然氣資源量足以滿足人類的需求。受地緣政治(Geopolitics)的影響,尤其在那些國家主義盛行的地區,正在設立油氣供給的壁壘。我們的研究堅定地認為,全球擁有充足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資源。全球探明的石油儲量按照目前的產能可以保證41年以上的供給,而且近來全球油氣探明儲量仍在不斷地增加。然而,將這些探明儲量投入開采則是一件困難的事情。亞太經合組織的油氣產量下降表明,油氣資源在全球的開采並不是沒有受到什麼限制,一些油氣公司所控制的油氣資源往往會受到政策、貿易壁壘和高稅收等因素的制約。換言之,當上述公司的石油開采量加大時,就會出現一系列與勘探作業無關的問題。統計結果表明,截至2008年底,全球探明的油氣儲量為1.195×1013桶(2007年底為1.238×1013桶,比2006年底的1.240×1013桶略有下降),儲采比(R/P)為41.1年。天然氣的資源量為175.9萬億立方米(2007年為177.4萬億立方米,比2006年的176.2萬億立方米略有增加),其儲采比為60年。煤炭的資源量為8459億噸(2007年為8457億噸),儲采比為132年。
燃料中增長最快的是煤炭,它們的價格也較便宜,而且產地也往往就是消費地。此外,煤炭資源量也是所有化石燃料中最大的。所以,雖然清潔燃料的增加異常迅速(風能以每年28.5%、太陽能以每年37%的速度增加),但在未來,我們的能源仍將主要依賴化石燃料。全球迫切地需要更多的能源投資,而筆者也一直強調對石油、天然氣、煤炭、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所有類型的能源進行投資。簡言之,我們需要所有類型和多種來源的能源,同時也期待能源政策的調整,使石油的產量能得到實質上的增加。筆者樂觀地認為,全球應該開采更多的石油,以滿足日趨增加的需求量。

❺ 國際石油價格走勢

一、未來國際石油價格走勢與合理價格區間

從長遠看,國際原油價格總體呈上升趨勢。未來幾年,國際原油價格仍將高位運行,主要集中在40~60美元之間。如果沒有發生重大的突發事件,如伊朗核危機升級等,油價達到100美元的可能性不大。

世界主要產油區原油成本均在15美元以下,僅個別地區達到24美元,因此,原油價格在25~45美元之間較為合理,在這個區間內,石油公司有可觀的利潤,消費者能夠承受,替代產品利潤微薄,對石油公司發展最為有利。

二、影響國際石油價格走勢的因素

不穩定因素還存在,不可預見因素還會突然出現,產生重大影響。影響國際原油價格持續攀升的因素有:美國、中國、印度等經濟發展迅猛,導致了石油需求的快速增加;歐佩克的「限產保價」;地緣政治、局部地區不穩定因素,自然災害的影響;國際投機資本的炒作;中國、印度、韓國等不斷增加石油儲備等。

制約國際原油價格下降的因素主要有:全球性經濟滯脹或經濟危機;替代產品開發利用的成熟;天然氣的大量開發利用會影響石油的價格;發現豐富的油氣資源;全球變暖。

三、投資的影響

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投資的多少,與需求因素、價格因素、儲采比因素有關。在石油需求強勁、價格居高、儲采比較低的情況下,石油勘探開發投資會穩定增長,這對探明儲量的增長起到了保障作用。而對於天然氣而言,目前儲采比很高,需求增長不快,價格偏低,石油公司為減少勘探資金的占壓,投資熱情較石油要低。

❻ 石油價格是如何形成機制的

國際原油價格體系 隨著世界原油市場的發展和演變,現在許多原油長期貿易合同均採用公式計演算法,即選用一種或幾種參照原油的價格為基礎,再加升貼水?現貨相當於期貨而言,升水就是期貨價格相對目前現貨價格來說低,市場預期普遍看好,貼水則反之。,其基本公式為:

其中參照價格並不是某種原油某個具體時間的具體成交價,而是與成交前後一段時間的現貨價格、期貨價格或某報價機構的報價相聯系而計算出來的價格。有些原油使用某個報價體系中對該種原油的報價,經公式處理後作為基準價;有些原油由於沒有報價等原因則要掛靠其他原油的報價。石油定價參照的油種叫基準油。不同貿易地區所選基準油不同。出口到歐洲或從歐洲出口,基本是選布倫特油(Brent);北美主要選西得克薩斯中質油(WTI);中東出口歐洲參照布倫特油,出口北美參照西得克薩斯中質油,出口遠東參照阿曼和迪拜原油;中東和亞太地區經常採用「基準油」和「價格指數」相結合定價,並都很重視升貼水。
(1)歐洲原油。
在歐洲,北海布倫特原油市場發展比較早而且比較完善。布倫特原油既有現貨市場,又有期貨市場。該地區市場發育比較成熟,布倫特原油已經成為該地區原油交易和向該地區出口原油的基準油。該地區主要包括:西北歐、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部分中東國家(如葉門)等。其主要交易方式為英國國際石油交易所(Internationa1 Petro1eum Exchange,簡稱IPE)交易,價格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成交非常活躍,此外,其他衍生品在場外交易。布倫特原油現貨價格可分為兩種:即期布倫特現貨價(Dated Brent)和遠期布倫特現貨價(15 day Brent)。前者為指定時間范圍內指定船貨的價格;後者為指定交貨月份,但具體交易時間未確定的船貨價格,其具體交易時間需賣方至少提前15天通知買方。
(2)北美原油。
與歐洲原油市場一樣,美國和加拿大原油市場也已比較成熟。其主要交易方式為美國紐約商品交易所(New York Mercanti1e Exchange Inc,簡稱NYMEX)交易,價格每時每刻都在變化,成交非常活躍,也有場外交易。在該地區交易或向該地區出口的部分原油定價主要參照美國西得克薩斯中質原油(West Texas Intermedium,WTI)。如厄瓜多出口美國東部和墨西哥灣的原油、沙烏地阿拉伯向美國出口的阿拉伯輕質油、阿拉伯中質油、阿拉伯重質油和貝里超輕油。
(3)中東原油。
中東地區原油主要出口北美、西歐和遠東地區。其定價中參照的基準原油一般取決於其原油的出口市場。中東產油國出口油定價方式分為兩類:一類是與其基準油掛鉤的定價方式;另一類是出口國自己公布價格指數,石油界稱為「官方銷售價格指數」(「官價」,OSP)。阿曼石油礦產部公布的原油價格指數為MPM,卡達國家石油公司公布的價格指數為QGPC(包括卡達陸上和海上原油價格),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為ADNOC。這些價格指數每月公布一次,均為追溯性價格。QGPC和ADNOC價格指數基本參考MPM指數來確定。官價指數是1986年OPEC放棄固定價格之後才出現的。目前亞洲市場的許多石油現貨交易與OSP價格掛鉤。從OSP的定價機制可以看出,以上三種價格指數受所在國政府的影響較大,包括政府對市場趨勢的判斷和相應採取的對策。
(4)亞太原油。
在亞洲地區除普氏、阿格斯石油報價外,亞洲石油價格指數(APPI)、印尼原油價格指數(ICP)、OSP指數以及近兩年才發展起來的遠東石油價格指數(FEOP)對各國原油定價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原油長期銷售合同中定價方法主要分為兩類:一種以印尼某種原油的印尼原油價格指數或亞洲石油價格指數為基礎,加上或減去調整價;另一種以馬來西亞塔皮斯原油的亞洲石油價格指數為基礎,加上或減去調整價。如越南的白虎油,其計價公式為印尼米納斯原油和亞洲原油價格指數加上或減去調整價;澳大利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出口原油,其計價公式由以馬來西亞塔皮斯原油的亞洲石油價格指數為基礎;我國大慶出口原油的計價則以印尼米納斯原油和辛塔原油的印尼原油價格指數和亞洲石油價格指數的平均值為基礎;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的出口原油既參考亞洲石油價格指數,也參考OSP價格指數。
國際成品油價格體系 相對來說,國際成品油市場的發展歷史較原油市場短,作價方式的國際化程度相對較低。目前國際上主要有三大成品油市場,即歐洲的荷蘭鹿特丹、美國的紐約以及亞洲的新加坡。各地區的成品油國際貿易都主要以該地區的市場價格為基準作價。此外,最近發展起來的日本東京市場對遠東市場的貿易也有一定的參考意義。隨著新加坡成品油現貨和期貨市場交易的日益活躍,遠東地區基本上所有國家成品油定價都主要參考新加坡成品油市場的價格。
4.石油現貨市場國際石油現貨貿易隨著世界石油工業的產生而產生,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石油現貨市場最初是為了解決石油公司煉廠產品同市場需要不完全相同的問題而產生的。這些石油公司不得不在市場上出售或購進一部分產品以求保持自己的產品平衡。這一時期的現貨市場價格是按合同價格(通常打一定的折扣或有一定的溢價)成交,對石油價格走勢不產生什麼影響。石油現貨貿易量也不大。據估計,第一次石油危機前,現貨貿易量大約只佔總交易量的5%。
20世紀80年代以後,石油市場結構和價格形成機制都發生了變化。市場結構日益多元化,市場供需參與者都增加了。石油價格較以前低迷而又多變。1986年和1998年西得克薩斯中質油的價格曾暴跌至每桶10美元以下,海灣戰爭期間又快速上漲。由於傳統的官價體系已不能反映發生石油沖擊後復雜多變的價格變動,更多的石油交易商從價格固定的長期合同轉向現貨市場交易。1985年,通過現貨市場進行的交易比例已增加到55%以上,具有規避風險作用的遠期市場也有很大發展。
世界石油現貨貿易市場的地方一般都擁有很大的煉油能力、庫存能力和吞吐能力。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現貨貿易市場有:歐洲的鹿特丹、美國的紐約和墨西哥灣海岸、中東的波斯灣、亞太地區的新加坡等。
西北歐市場 西北歐市場分布在ARA(Amsterdam—Rotterdam—Antwer,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安特衛普)地區,是歐洲兩個現貨市場中較大的一個(另一個是倫敦市場),主要為歐洲5個大國中的德國、英國、荷蘭、法國服務。這一地區集中了西歐重要的油港和大量的煉油廠,原油及油品主要來源於原蘇聯,來自原蘇聯的粗柴油供應占總供應量的50%,另外還有北海油田的原油和ARA地區獨立煉廠的油品。鹿特丹是西北歐市場的核心。
地中海市場 分布在義大利的地中海沿岸,供應來源是義大利沿海岸島嶼的獨立煉廠,另外還有一部分經黑海來自原蘇聯。地中海市場比較平穩,是這一地區重要的油品集散地。
加勒比海市場 該市場是一個較小的現貨市場,但它對美國與歐洲的供需平衡起到了很重要的調節作用。該市場的原油及油品主要流入美國市場,但如果歐美兩地差價大,該地區的油品及原油就會流入歐洲市場,特別是柴油和燃料油。
新加坡市場 這是發展最為迅速的一個市場。盡管只有十多年的時間,但它已成為南亞和東南亞的石油交易中心,主要供應來自阿拉伯海灣和當地新發展的煉廠所生產的油品。石腦油和燃料油在該市場佔有很大份額。
美國市場 美國是世界石油的消費大戶,盡管美國的石油產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三,但它每年仍然要進口大量的原油,於是在美國瀕臨墨西哥灣的休斯敦及大西洋的波特蘭港和紐約港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市場。

❼ 石油的價格漲跌和什麼有關

1. 突發的重大政治事件
石油除了一般商品屬性外,還具有內戰略物資的屬性,其價容格和供應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勢力和政治局勢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生產國際化的發展,爭奪石油資源和控制石油市場,已成為油市動盪和油價飆漲的重要原因。
2. 石油庫存變化
庫存是供給和需求之間的一個緩沖,對穩定油價有積極作用。OECD的庫存水平已經成為國際油價的指示器,並且商業庫存對石油價格的影響要明顯強於常規庫存。當qi貨價格遠高於現貨價格時,石油公司傾向於增加商業庫存,刺激現貨價格上漲,qi貨現貨價差減小;當qi貨價格低於現貨價格時,石油公司傾向於減少商業庫存,現貨價格下降,與qi貨價格形成合理價差。
3. OPEC和國際能源署(IEA)的市場干預
OPEC控制著全球剩餘石油產能的絕大部分,IEA則擁有大量的石油儲備,他們能在短時期內改變市場供求格局,從而改變人們對石油價格走勢的預期。OPEC的主要政策是限產保價和降價保產。IEA的26個成員國共同控制著大量石油庫存以應付緊急情況。

❽ 石油價格為何一漲再漲

石油價格的猛漲,關繫到全球各個國家政治、經濟、生活、軍事和外交等各方面的問題,而石油價格的漲落牽動著世界的每一根神經,由此也演繹了一出出驚心動魄的故事。

石油,被人們稱為「黑色的金子」、「工業的血液」。在今天這個發達的時代,石油已經像血液一樣維系著社會生活的運轉、經濟的發展甚至政治的穩定和國家的安全。英國石油專家彼得稲·奧得爾曾這樣論斷:無論按什麼標准而言,石油工業都堪稱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行業,它可能是惟一牽涉到世界每一個國家的一種國際性行業。面對越來越緊缺的石油,各國都做出的積極的應對。但人們在採取措施的同時,是否真正的明白石油危機背後的真相。

全球頻頻爆發石油危機

石油危機是由於世界經濟或各國經濟受到石油價格的變化,所產生的危機。1960年12月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立,主要成員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內瑞拉等國,而石油輸出國組織也成為世界上控制石油價格的關鍵組織。自從石油時代開始以來,全世界已燒掉約8000億桶石油。據估計,約有1萬億桶到1.6萬億桶石油埋藏在可以廉價開採的地層中。按目前世界石油消耗速度看,1.6萬億桶石油大約60年就會消耗光。而且世界石油消耗速度並未停滯,而是在逐年增加。目前全球每天消耗石油量已達7100萬桶,幾乎每年增加2%。以每年這個增加數字計算,到2010年,全世界將消耗掉從經濟到技術上都容易開採的全部石油的一半。地球上的石油到底還能供人類用多久?隨著一次又一次的石油危機的出現,人類開始越來越關注這個問題了。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輸出國組織為打擊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其成員國阿拉伯在當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標價權,並將石油價格由原來的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價猛然上漲了兩倍多,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持續三年的石油危機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在這場危機中,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所有的工業化國家的經濟增長都明顯放慢。

◆1978年,在世界第二大石油輸出國伊朗的政局發生了劇烈的變化的情況下,再一次引發的石油危機。從1978年底至1979年3月初,伊朗停止輸出石油60天,這造成了油價動盪和供應的緊張。與此同時,又爆發了兩伊戰爭,全球石油產量受到了嚴重影響,從每天生產580萬桶驟降到100萬桶以下。隨著產量的劇減,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多,這次危機成為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西方經濟全面衰退的一個主要原因。

◆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佔科威特以後,伊拉克遭受國際經濟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應中斷,國際油價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點。美國、英國經濟加速陷入衰退,全球GDP增長率在1991年下跌2%。為此,國際能源機構啟動了緊急計劃,每天將250萬桶的儲備原油投放市場,以沙烏地阿拉伯為首的歐佩克也迅速增加產量,並使世界石油價格逐漸穩定下來。

除了這三次大的石油危機外,2003年國際油價也曾暴漲過,原因是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發生暴力沖突,中東局勢緊張,造成油價暴漲。這幾次石油危機對全球經濟都造成了嚴重沖擊。可見,石油資源在國計民生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是社會發展和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資源。石油、天然氣等是重要的能源資源。在現代社會,如果沒有了能源,一切現代物質文明也將隨之消失。冷戰結束以來,全球面臨經濟發展與能源緊缺的雙重壓力。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人口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短缺已成為世界性問題,能源安全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重視。也正是由於石油在人類社會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國對全球能源資源的爭奪,正在塑造著新的戰略聯盟,而舊有力量也將被重新洗牌。

從近幾十年來國際關系的現實可以看出,石油資源已經成為國家間發生戰爭和沖突的主要因素,特別是謀求對石油資源的控製成為國際斗爭的焦點之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巴以沖突,非洲一些國家的內戰、日本阻撓中俄「安大線」石油管道項目,以及涉及中國主權的南沙群島問題等等,在這些問題背後無不存在著深刻的能源因素。過去半個世紀中,由石油引發的沖突已經有無數起,並且大多數還演變為武裝沖突。伴隨著石油資源的緊缺,能源對經濟發展的制約作用也將更加突出,以各種形式出現的全球能源爭奪戰也將愈演愈烈。

國際油價大幅上漲

2004年,國際油價不斷上漲,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在2004年1月初,紐約商品交易所石油期貨價格為每桶32美元左右,而到了10月,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居然達到了每桶55.67美元,漲幅達73%!這給世界經濟發展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算,油價每上漲5美元,將會使全球經濟增長率下降約0.3個百分點。不斷攀升的油價給消費者帶來了影響,使家庭在能源支出方面大大增加,而不得不削減其他開支。油價持續上揚還使得企業成本增加,盈利空間縮小,尤其是航空、汽車等領域的企業,受之影響更大。在居高不下的油價面前,盡管亞洲經濟增長沒有明顯的減緩,但由此帶來的通貨膨脹壓力已顯而易見,亞洲經濟潛伏著滯脹的危險。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首次爆發石油危機後,民眾第一次意識到石油短缺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今天的中國同樣遭遇了史無前例的「石油危機」。

2004年,高昂的油價問題似乎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石油危機給我們帶來的威脅絕非危言聳聽。在2004年下半年國際油價不斷攀升的3個月中,中國僅進口石油一項的外匯損失就高達3億美元。甚至有專家預言,中國的現代化之路將因能源短缺而被迫中斷。石油儲備將是一個昂貴的過程。為維護國家石油安全,中國正在有計劃地建立石油儲備制度,逐步發展和完善符合中國國情的戰略石油儲備體系。中國四大戰略石油儲備基地已經開建,分別為浙江鎮海、杭州灣附近、山東黃島、廣東大亞灣。整體體系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建立石油儲備基地的硬儲備;另一個是通過參與國際原油市場操作,達到套期保值的軟儲備。

美國能源信息部發布的「2007年12月份短期能源前景」報告顯示,預計全球兩年原油的平均需求量將達到創紀錄的8716萬桶/天,在兩年的水平上增加138萬桶/天,增幅為1.6%。此前一月預期為增加146萬桶/天,預期增幅為1.7%。

報告還預計,美國2月原油需求為2100萬桶/天,比以前原油需求高24萬桶/天,增幅為1.2%。預計美國兩年原油需求增幅為0.3%。全球兩年第一季度原油需求預期平均將達到8744萬桶/天,比兩年同期增長2.1%,美國兩年第一季度原油需求預期比一月之前的預期增加3萬桶/天,比去年同期增長1%,達到2099萬桶/天。這些驚人的數字,無不在向人們警告,人類將會面臨能源危機。

人類對能源的爭奪戰,使世界面臨著能源危機。從石油資源的供求分布來看,「不平衡」一詞可點破其中的根本特徵。也正是由於這種不平衡,才從根本上導致了國際上各種因石油問題而產生的糾紛甚至是戰爭。

縱觀全球,因石油問題而引起的戰爭和地區紛爭愈來愈多,如美國借口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對伊發動軍事行動,就是一個明證。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石油資源不斷走向枯竭,幾十年後,使用石油將成為歷史。今後國際石油市場將充滿更多的變數。世界能源危機是人為造成的能源短缺。石油的蘊藏量也並不是無限的,容易開采和利用的儲量已經不多,剩餘儲量的開發難度越來越大,到一定限度就會失去繼續開採的價值。在世界能源消費以石油為主導的條件下,如果能源消費結構不改變,就可能會引發能源危機。

石油價格的上漲,最後都將影響到終端消費品上,通貨膨脹的上升將會抬高中央銀行的利率,從而使企業的財務成本增加,加劇經濟蕭條。石油價格上漲是一場陰謀,從國際方面來看,油荒被人為誇大。隨著美元的持續下跌,世界范圍的貨幣泛濫,導致以石油為代表的實物資產接連跳空上漲。

在人類對石油能源的無休止的掠奪下,在不久的將來,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最終都會面臨石油危機。

自從20世紀50年代以後,石油危機的接連爆發,對世界經濟造成巨大影響,並開始引起國際輿論對世界「能源危機」問題的關注。因此,地球是「不平」的,石油能源危機是不爭的事實。許多人甚至預言:世界石油資源將要枯竭,能源危機將是不可避免的。面對危機,我們人類如果再不做出重大努力去合理地利用和開發各種能源資源,那麼人類在不久的未來將會面臨能源短缺的嚴重問題。

❾ 石油價格走勢

國際原油價格體系隨著世界石油市場的發展和演變而變化,通過分析不同情況下的原油價格走勢,可以預測原油的變化趨勢。 一、通過底部區間分析 在原油價格走勢沒有突破前一段時間的底部或頂部時,原油投資者千萬不能過早斷定大勢或小趨勢已經出現了變化。在市場看漲的情況下,原油期貨的價格下跌不久就將反彈,並且下跌的幅度也不會很大,形成位於底部之上的雙重底或多重底。但一旦原油價格跌破原有的底部,就表示在出現一些重要反彈之前,原油價格將要下跌至更低點。織夢內容管理系統 二、通過頂部區間分析 再出現雙重頂或者多重頂,但價格並未漲破原有頂部時,即便是牛市也不應該過早進入。一旦價格漲破原有頂部,在其回落之前,價格常常會出現明顯的上升跡象,這是進入做多才會更好。 一切以假亂真的價格變動經常出現在牛市或熊市的最後階段,投資者應該在有明確看漲或看跌信號出現後再進行交易操作。 三、分析狹長波動區間 在原油狹窄的交易區間,如果原油期貨價格持續數周或數月後,原油價格突破了原有的底部或頂部,這很大程度上意味著大勢已經發生改變。並且原油價格在該狹長區間停留的時間越長,突破該區間後變動的幅度也將越大。 四、分析回落時間長度 時間長度是判斷大勢是否變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其具體規則是,在大行情經過了一段時間後(即到了勢頭蕭條的階段),蕭條階段出現回落的時間超出了之前最長的回落時間,這時往往是大勢開始出現變化。 在原油投資交易中,只有擁有清醒的頭腦,才能進行正確的原油價格走勢分析,通過分析不同情況下的原油價格走勢,來預測原油的變化趨勢。

❿ 石油價格對我國經濟的影響

國際油價上漲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表現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個方面。油價上漲也將對我國能源政策產生較大影響

油價上漲的影響

國際油價大幅上漲,對世界經濟造成了較大影響。世界銀行行長沃爾芬森指出,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每上漲10美元/桶並持續一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就會減少0.5個百分點,其中發展中國家減少0.75個百分點。

國際油價上漲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表現為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兩個方面:直接影響表現為外匯支出增加、凈出口減少,進而降低GDP增長率,並拉動物價上漲。間接影響主要表現為產品出口面臨著下降的潛在危險:一是以石油為主要燃料、原料的產品,因生產成本上升導致產品競爭力下降,從而使出口面臨下降的潛在危險。二是出口對象國因油價上漲使國際收支出現困難,進而降低其進口能力。

國際油價上漲也將對我國能源政策產生較大影響,主要表現為:

高油價促使人們在可替代能源中進行選擇,由於消費剛性作用,潔凈煤、天然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可供選擇的品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促進能源結構的優化,但能源結構的跳躍式發展勢必增加能源供應系統成本。

由於石油價格處於高水平,石油消費者必然採取措施節約和替代石油,對促進提高能源效率、節約石油資源具有積極作用。

高油價促使世界各國進一步增強對石油資源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對石油資源的勘探開發,因此我國石油公司「走出去」的競爭環境將更加激烈,經營風險增加,成本上升。

高油價使我國增加石油儲備大大增加了儲備成本。油價每上漲10美元/桶,儲備油采購支出就可能增加上億美元,目前40多美元/桶的油價顯然遠遠高於一般的價格預期,為我國增加石油儲備帶來了一定困難。

多管齊下積極應對

面對國際油價上漲,我們應採取多方面措施積極應對:

一、提高石油利用效率,節約石油資源;大力開發、推廣石油替代能源,降低國民經濟對石油的依賴程度。

二、加強國內石油勘探開發,增加國內石油供應,減少對國際石油的依賴程度。

三、多元化進口石油,降低由於地區局勢造成的油價波動。

四、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力爭掌握更多的國際油氣資源,提高抵禦高油價風險能力。

五、多方式進口石油,兼顧現貨貿易和期貨貿易,穩定進口石油價格。

六、建立國內石油期貨市場,參與國際石油期貨交易,提高在國際石油定價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七、加快國家石油儲備體系和石油安全應急體系建設,鼓勵和支持企業進行商業儲備,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

八、加快石油工業體制改革,逐步建設石油市場體系,逐步形成統一規范、競爭有序的市場機制。

閱讀全文

與石油價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網上股票交易軟體下載 瀏覽:337
華能融資 瀏覽:930
四川信託應屆生 瀏覽:966
100元人民幣挽多少美元 瀏覽:969
會稽山黃酒6年特釀價格 瀏覽:862
認證淘寶就能貸款的口子 瀏覽:5
勁勝精密股票代碼 瀏覽:123
170泰銖兌多少人民幣 瀏覽:55
中國郵政基金登錄 瀏覽:354
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 瀏覽:308
挖財投資2019 瀏覽:878
梧桐樹投資平台騙人 瀏覽:721
710多少人民幣 瀏覽:967
融資問題現狀分析 瀏覽:806
華信信託地址 瀏覽:865
單小鋪融資 瀏覽:808
3月21號資金流入前二十名 瀏覽:577
撿人融資 瀏覽:548
買貨幣基金和余額寶 瀏覽:572
今日人民幣對美元買入賣出價 瀏覽: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