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商品的價格高低由誰決定
當經濟行為已經變成是一種全民行為的時候,人們逐漸發現了一個問題:商家的商品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降價。那麼,這里便自然而然地出現了一個疑問題:商品的價格究竟是靠什麼決定的?是由誰決定的?
從傳統意義上來講,商品的價格是由商品的成本決定的。但是伴隨 著成本的不斷透明化,人們逐漸意識到商品的價格還受到別的因素的影響。
一般來講商品定價的依據通常是市場條件和企業目標,此外,消費者的心理也是必須參考的條件。
在莎士比亞的名劇《哈姆雷特》中寫到,王子總被「生存還是死亡」這一問題困惑著。其實,類似的問題也經常困擾著很多企業。定價問題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點,定高價還是定低價?到底定多少才合適?這讓企業往往感到困惑。
同種物品向不同消費者收取同樣的價格,這種定價方式屬於單一定價。也就是說,只要是同一種物品,無論賣給誰都是一種價格。在有些市場,如壟斷市場、壟斷競爭市場上,企業掌握著定價權,往往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定價。對企業來說,確定產品的價位十分重要。很多企業為了增加產品的銷量,往往採取降低價位的辦法。比如進貨是0.8美元的東西,僅賣1美元的商家很顯然比賣1.2美元的商家的銷量要大。
因此,定低價或者降價成為企業競爭中常用的一個手段。不過也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並不是任何時候降低價錢就一定有好處,有時候反而不如抬高定價。到底什麼情況下定高價,什麼情況下定低價,這需要根據企業的目標客戶和競爭環境等因素來決定。
一般來講,如果企業的目標客戶是高收入者,並且市場需求也不大,那麼採用定高價的策略來實現目標銷售是容易成功的。
名牌產品一般採用的都是這種定價方式,比如某名牌皮帶的定價是每條2000元,市場銷售依舊很好。因為這是炫耀性的商品,購買它的人主要靠品牌來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價格低了反倒沒法炫耀自己了,高收入者一般也就不會去買。
高定價的產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價格缺乏彈性,供給相對有限。這個特點是很明顯的。還拿名牌皮帶來說,其對象就是極少數的高收入者,他們都希望用這種皮帶來顯示自己的身份,需求強度較高,並 且類似的替代品很少。特別是有的人對這種品牌具有一種特殊的偏好,他們寧願多花錢也要買這種皮帶,而不願意花低價去買別的款式,雖然別的皮帶也是名牌。對於這些高收入者來說,一條皮帶2000元在他們的總支出中所佔比例較小。因此,高收入者對這個品牌的皮帶就很缺乏彈性。而這種皮帶做工精細,供給很難增加,不必靠降價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這種名牌皮帶都是靠品牌而非低價來佔領市場的。一種缺乏彈性的產品,當降價時總收益會減少,當提價時總收益反而會增加。
由此看來,高定價還是低定價,首先要由市場條件來決定:產品是缺乏彈性還是富有彈性?目標客戶是哪一個收入階層?其次由企業目標來決定:企業追求在利潤率的最大化和利潤量的最大化之間是如何選擇的?一般的規律是這樣的,產品缺乏彈性,目標客戶人數少,卻是收入高者,企業目標是利潤率,就實行高定價;反之,產品富有彈性,目標客戶人數多,企業目標是利潤量,則實行低定價。因為高價必然和少銷有關,低價才能夠多銷。所以在確定價格目標以後,企業就要根據這個來決定產品的產量。因此企業在對某個產品定高價時要限量生產,在低定價時要增加產量。
另外,在定價時還要考慮到消費者的心理。國外大部分都用零數定價而非整數定價,例如有些產品定價為4.99元而不是5元。這正是利用了消費者的心理。還有一點要注意,很多人認為便宜沒好貨,有的產品一味降低價格,反而會失去消費者。例如,汽車價格過低,讓人懷疑它的質量也下降了,即使很便宜,也沒有人會去買這種既不安全又經常出毛病的車。
在現代社會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定價也不能墨守成規。所以,到底是高價好還是低價好,還需要看同類產品或者相近替代品的定價,在市場競爭中這點十分關鍵。
定價高低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但卻不能像哈姆雷特對於「生存還是死亡」那樣去冥思苦想,而需要在實踐中累積經驗。
Ⅱ a 178580639261的商品價格
該商品價格的
Ⅲ 商品價格的定義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所需要付出的貨幣量
Ⅳ 商品價格與商品價值的關系
當然是正比關系`商品價格圍繞商品價值上下波動`
供求關系影響價格`
Ⅳ 拼多多商品的價格怎樣合理的定價
拼多多的商品定價一般來說要考慮市場,同行,成本,消費者接受程度,這是都是需要數據支撐的,我定自己商品價格是用了多多情報通里的定價分析,這個功能就是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數據來提供的。
Ⅵ 分析商品價格變化的原因
分析商品價格變化的原因?影響商品價格變動的因素,主要是兩個內方面的因素,需求和供容給,當需求大於供給時,價格有上升的趨勢,當供過於求時,價格呈下降趨勢。但是現實生活中,價格的運行是相互關聯的,一件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補品的供需情況對這個商品的價格也會有影響的。另外,消費者的偏好和對未來的預期也會對價格產生影響。
Ⅶ 微商商品價格怎麼確定
微商商品當中的定價一般是四種:
第一種就是50塊錢以下的基本就是用來引流的,或者是與客戶建立關系,建立信任的一種產品。
第二種就是臨近100塊錢的產品
第三種是150到200。第二跟第三種,也就是臨近一百和150到200塊錢的,這是最受歡迎的。相對來說客戶在這樣的價位之內,需要思考的成本比較低,不需要想那麼多。
當然如果說你的客戶在這樣的價位之內,還需要考慮很久買不起,甚至是覺得貴的話。那你的價值感是很低的,你的圈子是需要提升的,你的個人品牌塑造是不好的,這要考慮提升一下了。
在互聯網上50塊錢到200塊錢,我們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也就是我們的時間精力,其實都是一樣的。所以如果說你的產品是50塊錢一盒,或者是50塊錢一組,你完全可以適合的賣。比方說適合50塊錢的,那我們可以給它定價188,198。那這樣其實可以很大的節約我們的成本,也就是我們的時間精力。
第四種就是200塊錢以上的產。如果說你的產品單價太高,根本就沒有辦法便宜。按照微商的產品定價邏輯,那你是不是可以拆分?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如果說你的產品是300塊錢,你是不是可以拆分為兩個160、180甚至199來銷售。這樣利潤還會更高一點。
微商商品定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才能有效地控制盈虧。有句話說「吃不窮,穿不窮,不會算計就受窮」,對數字的精心安排是微店賣家「脫貧致富」的法寶。
Ⅷ 商品價格怎麼定
定價要考慮幾個因素:
1、你要對商圈進行調查,看看同商圈內的其他競爭對手的價格
2、你要確定你的價格形象,你是希望你的價格都比競爭對手高還是低,低多少。一般少低點就行,低多了店內的毛利就會太低。
3、你進貨的產品的大概的毛利空間,比如說飲料可能毛利空間就比較低一般10個點左右,食品裡面的休閑食品毛利就可以稍微高點20個點左右都可以。
一般就根據這么幾個角度考慮。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參照競爭對手。
(8)商品價格擴展閱讀:
商品價格的影響因素:
1、價值決定價格。價值是價格的決定因素。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商品價格越高。例如汽車的價格高,自行車價格低。
2、供求影響價格。當供給大於需求時,商品價格下跌;當供給小於需求時,商品價格上漲。
3、國家政策影響價格。即國家通過宏觀調控的行政手段強行規定價格。當商品價格過高時,考慮到消費者的承受能力,政府會採取最高限價,例如葯品價格。最高限價一般低於均衡價格。
4、消費心理影響商品價格。當消費者受攀比和從眾心理影響時,商品的需求量會大幅增加,這是銷售者可以成績提價。房價的炒作便是這樣。受求實心理影響,則商品不容易賣高價錢。
5、地域條件、天氣、生產條件等等也是影響價格的因素。例如,各種節日前,雞蛋的價格會上漲;節後又趨於正常。
Ⅸ 商品的價值與價格的關系是
商品的價值與價格的關系是: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商品價值,是商品與貨幣交換時,一定商品量交換貨幣的多少。單位商品量交換貨幣的多少是單位價值(單價),非單位數量交換貨幣的多少是總價值(總價)。馬克思認為商品的價值(單價)是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商品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形態。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這種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又無法直接表示商品價值,而只能間接地和相對地表現在某種商品同另一種商品交換的比例上。
(9)商品價格擴展閱讀:
商品價格的制定原則
價值規律告訴我們,商品價值是生產商品所花費的社會必要勞動,商品價值是商品價格的本質,商品價格只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
用馬克思的話說就是:「商品的價格只是物化在商品中的社會勞動量的貨幣名稱。」生產商品花費了無差別的抽象勞動(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才形成價值;商品有了價值,才能用貨幣形式來表現,從而產生價格。
因此,生產經營者應遵循價值規律,依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確定商品價格。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單位商品所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從而減低商品的價格,使商品變便宜」。
Ⅹ 商品價格是什麼
商品的價格一般是由其內在價值所決定的,政治經濟學認為價格是商版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在權實際中一種商品的定價是由其內在的生產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潤來確定。但這不是絕對的。商品的供求關系、質量、品牌及公眾對商品的認知度都是決定商品價格的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