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趨勢及對策分析
近年來,隨著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商業銀行不斷積極擁抱金融科技,推動數字化轉型,整體商業銀行經營穩健。在2020年,商業銀行重點關注風險能力,凈利潤5年來首次負增長,而綜合風險管理能力方面成效顯著。
整體經營良好,凈利潤首次下降
近年來,商業銀行不斷積極擁抱金融科技,推動數字化轉型,整體行業規模不斷擴大。2014-2019年,我國商業銀行總資產規模從130.8萬億元增長至232.34萬億元,持續平穩發展。
截至2020年末,中國商業銀行資產規模增長至265.79萬億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14.40%,發展態勢良好。
——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與行業授信策略分析報告》
『貳』 不良貸款率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警戒線是2%,也就是說等於或超過2%,就觸及到了警戒線。
根據預計,2019年商業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在1.9%以內,在部分領域仍舊存在較大的風險。不良貸款率如果能夠穩定或者下降,那麼對於商業銀行的盈利是非常有幫助的。
銀行要降低不良貸款率,主要是要加強自身的風控能力、審核力度等。
次級類貸款是指一些貸款機構向信用程度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貸款。
可疑類貸款的定義為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擔保,也肯定要造成較大損失。
損失類貸款定義為在採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後,本息仍然無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極少部分。對各項貸款進行分類後,其後三類貸款合計為不良貸款。
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是評價金融機構信貸資產安全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不良貸款率高,說明金融機構收回貸款的風險大;不良貸款率低,說明金融機構收回貸款的風險小。
『叄』 銀行年報「難產」,安永或成做空風向標
作者|Resin
2019年已經走到一半了,通常來說,這個時候企業基本在4月30日前就已按時披露2018年年報和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而這家公司延遲了兩個月卻依舊沒能按時披露年報,而不久前,這家公司的會計事務所突然提出了辭任。它就是錦州銀行(00416.HK)。
▲錦州銀行
5月31日,錦州銀行發布公告稱,董事會及其審計委員會於公告發布當天接獲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及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辭任函,提出即時辭任該行核數師。
那麼,錦州銀行年報「難產」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安永辭任函揭露問題
公告中除公告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辭任外,錦州銀行還公告公司已經委任國富浩華(香港)會計師事務所為該行新任核數師,並預期將在2019年8月底刊發該行2018年年度業績。
錦州銀行的公告一丟丟委屈中還帶有:我們的會計師事務所不幹了,所以我們可以名正言順把2018年年報再拖一拖了。
據錦州銀行公告顯示,這已經不是錦州銀行第一次延遲公告了。在今年4月1日,錦州銀行第一次發布公告稱,2018年年度業績和年報將延期發布,並且宣布暫停買賣。5月9日,錦州銀行收到港交所函件,要求其刊發所有為刊發財務業績及說明任何審核修訂情況,和重大資料供股東及該行投資者評估以復牌。而在一個多月後,錦州銀行於5月14日再次公告延遲刊發2018年年報。
▲錦州銀行5月31日發布的公告
不僅如此,事實上,就連2018年第三季度的財報,錦州銀行也尚未公布。
本以為事不過三,延遲了兩個月的年報該現身了,卻不想這次錦州銀行居然放出一個「大炸彈」——安永辭任。
錦州銀行的公告稱,安永辭任函中表示:
於進行本行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綜合財務報表審計期間,安永注意到有跡象顯示銀行向其機構客戶發放的某些貸款實際用途與其貸款文件中所述用途不一致。有鑒於此,安永已要求提供額外證明文件以證明客戶償還貸款能力(尤其是可被強制執行的抵押物)及該等貸款的實際用途,旨在評估該等貸款的可回收性(「未完成事項」)。
從公開的信息來看,安永也算是盡職盡責,但是關鍵是錦州銀行不配合。在安永提請錦州銀行管理層及審計委員會注意未完成事項後,到安永提交辭任函期間,「安永與錦州銀行未能就處理未完成事項所需文件范圍達成一致」。
那麼給錦州銀行提供審計服務的這家會計師事務所到底是什麼來頭呢?
曾接盤魏橋紡織和中國宏橋
據了解,安永會計師事務所(Ernst&Young)是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主要提供審計、稅務及財務交易咨詢等服務,其 歷史 超過百年,在全球范圍都享有盛譽。目前安永在全球150個國家共有辦事機構728個。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大樓
作為國際領先的專業服務公司,安永吸引了眾多國際知名品牌的青睞,其客戶遍布全球各個行業,保時捷、時代華納、希爾頓、可口可樂、亞馬遜、蘋果、谷歌、Facebook......這些各行業中的佼佼者都是安永的客戶。
而我國企業中,中國鋁業、寶山鋼鐵、中國銀行、北京銀行、中國人壽、太平洋保險、中信證券、三九醫葯、復星醫葯、網路、中興通訊等也均是安永的客戶。
雖然安永在業內名氣很大,但反做空研究中心發現,安永容易被做空機構盯上,尤其是安永擔任接盤俠從別的會計師事務所接下來的客戶。最為著名的是2017年被做空的中國宏橋和魏橋紡織,兩家公司在被做空前的會計師事務所都是安永。
▲中國宏橋
2015年6月12日,中國宏橋突然宣布,因審計費用未達成一致,將審計機構從2011年上市以來一直聘用的德勤會計師事務所換為安永。安永2015年從中國宏橋拿到的審計費為374萬,相對於之前的德勤一年490萬審計費而言,下降了100多萬。
一年節省100多萬審計費,對於普通的中小企業而言,更換審計機構看似是一個不錯的決定,但是對於中國宏橋——全球最大的電解鋁生產企業而言,僅因為想省下這100多萬的審計費而更換審計機構,這個理由完全不能說服股民和投資者。
這也成為沽空擊機構盯上中國宏橋的原因之一。2017年3月1日,沽空機構Emerson analytics(後簡稱「艾默生」)發布沽空報告,質疑中國宏橋財務數據造假。在沽空報告中,艾默生提到了2015年中國宏橋更換審計機構事件,直言「為了節省審計費用更換會計師事務所非常罕見,恐怕是德勤發現了財務違規的跡象」。
安永在為中國宏橋服務的近兩年中,並沒有發出中國宏橋有財務違規跡象的信息,而在艾默生發布沽空報告後不到一個月,安永拒絕對中國宏橋2016年年報的審計簽字,導致中國宏橋年報未能按時披露。2017年4月28日,中國宏橋公告稱,安永辭任核數師。
魏橋紡織和中國宏橋作為魏橋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中國宏橋被做空也拖累了魏橋紡織。中國宏橋受艾默生做空影響,股價多次下挫,還出現兩次停牌,魏橋紡織受影響也一同停牌,直到2017年8月14日才復盤,停牌時間長達5個月。擔任兩家公司審計機構的安永在宣布暫停中國宏橋年報審計暫停的同時,對魏橋紡織的年報審計也同時暫停,兩家公司的年報雙雙延遲發布。
而在中國宏橋和魏橋紡織之前,一家在加拿大多倫多交易所上市的中國企業嘉漢林業也有類似遭遇。2011年,沽空機構渾水發布報告指責嘉漢林業財務造假,誇大林木資產。報告發出後,安永遲遲未完成2011年財報審計,最終在2012年4月辭任。
安永辭任或成做空風向標
安永辭任透露出一個信息:錦州銀行內部財務或出現問題。這也就意味著,將可能有更多的做空機構對安永辭任審計業務的公司下手,而接受安永服務的公司也會被投資者和媒體的眼睛緊緊盯住,因為從做空角度,這簡直就是一個金礦。
據錦州銀行2018年半年報顯示,該行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收96.72億元,同比增長13.4%;凈利潤為43.40億元,同比增長7.7%;資產總額為7483.92億元,同比2017年年末增長3.5%。
▲錦州銀行2018年上半年年報營收和凈利潤
僅從營收和凈利潤來看,錦州銀行的業績似乎還不錯。但對比往年總資產的增長速度,卻發現有明顯下滑。據此前錦州銀行年報顯示,錦州銀行資產總額每年保持較高增長速度,2013年至2017年平均保持在40%以上,其中2016年達到了近50%的資產增速,2017年資產增速較2016年有所下滑,但仍達到34.2%。相比之下,2018年上半年3.5%的增速有點不值一提。
▲2018年上半年錦州銀行資產總額/負債主要指標
此外2018年半年中,錦州銀行多個盈利能力指標出現下滑。平均總資產回報率為1.18%,同比2017年下滑0.18%;平均權益回報率為17.79%,同比下滑1.97%,凈利息收益率為2.51%,同比下滑0.29%,成本占收入比率為14.7%,同比下滑1.13%。
資產質量指標也不樂觀。2018年上半年不良貸款率為1.26%,同比上升0.22%;損失准備對貸款比率為3.06%,上升0.25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為242.10%,同比下降26.54%。
▲2018年上半年錦州銀行資產質量指標及資本充足率
從資本充足率角度看,錦州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7.95%,同比下滑0.49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57%,同比下滑0.67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為11.6%,同比下滑0.06%。按照最新的監管要求,2018年底系統性重要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及資本充足率要分別達到8.5%、9.5%和11.5%,非系統性重要銀行分別下浮1%。錦州銀行在三個指標都逼近監管紅線。
從財報的數據中可以看出,雖然2018年上半年錦州銀行資產質量指標、資本充足率等均出現下滑,但是具體下滑情況並不嚴重,但是資本充足率的三個相關數據均逼近監管紅線,說明錦州銀行內部的問題不是2018年才有的,而是在更早之前就已經出現。
『肆』 銀行不良資產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
不良資產處置行業市場格局再次引發關注 創新模式不斷出現
2018年末,不良貸款余額達到.03萬億,不良資產市場的市場格局再次引發關注。不良資產的市場隨著經濟周期的波動更迭,資產管理公司(AMC)從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公司處收購不良資產,然後處置回收。對於銀行等機構或公司來說,可以加速不良資產處置,快速收回資金,投入到正常業務中;而對於AMC而言可以折價收購不良,處置資產回收資金後賺取一定價差。
在行業蛋糕變大的同時,不良資產處置模式也在不斷革新,如債務重組、市場化債轉股、產融結合基金、不良資產證券化、互聯網+不良資產處置等創新模式不斷出現,拓展了不良資產處置途徑。
不良資產處置市場規模創近年高位水平
不良貸款余額在2018年末達到2.03
萬億元,較3季度末有所下降,減少68億元,但依舊處於近年來高位水平。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83%,較上季末下降0.04個百分點。
從全年趨勢看,不良貸款率從年初開始連續三個季度攀升,到4季度有所下降。1季度不良貸款率為1.75%;2季度不良貸款率升至1.86%,在連續9個季度穩定在1.75%左右之後首次出現上升;3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上升
0.01個百分點至1.87%;4 季度,隨著國家一系列防風險政策出台,不良率有明顯下降,為1.83%,仍處於近年高位。
商業銀行五級貸款方面,近兩年,正常類貸款佔比有小幅度提升,關注類貸款佔比則 一定程度的下降,不良類貸款佔比升高。2018
年四季度末,中國商業銀行正常類貸款余額105.02萬億元,關注類貸款余額3.46 萬億元,不良貸款余額2.03萬億元。
2011-2018年Q4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統計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不良資產供給角度看,夏雨認為,商業銀行三類貸款增速上,不良貸款增速開始抬頭,從2017年維持在12%附近,快速上漲到201·8年三季度的21.66%。未來不良資產包的形成或將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而保持較大的供給量。
從不良資產需求角度看,「4+2+N+銀行系」的不良資產市場格局基本確定,變數僅在「N」(民營未持牌資產管理機構)。隨著市場趨於飽和,未來不良資產經營機構的數量將保持在較慢的增長水平。
不良資產處置模式不斷創新
產公司可通過追償債務、租賃、轉讓、重組、資產置換、委託處置、債權轉股權、資產證券化等多種方式處置資產。
除了傳統的資產處置方式,不少市場人士認為未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應以投行的理念、工具、模式經營不良資產,通過債務重組、產融結合基金、市場化債轉股、不良資產證券化、「互聯網+」等創新方式積極參與運作,發現由於信息不對稱而暫時被低估價值的資產,並嫁接資本市場,提升其內在價值。例如,中國長城總裁、執行董事周禮耀曾表示:「面對新形勢,長城資產的不良資產處置模式,已經主要從政策性時期的『三打』模式實現了向商業化的『三血』模式轉變。」
目前,許多處置方式都在由傳統模式向投行化思維轉變。馬賽在采訪中也提到處置不良資產的兩個行業理論:冰棍理論和劈柴理論,所謂冰棍理論——「處置不良資產就像賣冰棍。冰棍在手裡時間長了,就融化了,不良資產也是如此。如果不能趕快處置,時間長了,就只剩下一根兒木棒了。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不良資產處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伍』 2015年四大國有銀行占整個國內銀行資產的多少
現在是五大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
中國五大銀行是指五個大型國有銀行,傳統意義上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 截至2018年底,以資產計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為中國第五大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簡介
中國工商銀行(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簡稱ICBC ,工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 總行位於北京復興門內大街55號, 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 也是中國四大銀行之一。擁有中國最大的客戶群,是中國最大的商業銀行之一,也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基本任務是依據國家的法律和法規,通過國內外開展融資活動籌集社會資金,加強信貸資金管理,支持企業生產和技術改造,為我國經濟建設服務。
中國工商銀行
經營狀況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1.8萬個機構網點和36萬名員工,自助銀行1610家,ATM機19026部。截至2018年末,中國工商銀行各項存款余額5,736,866,000,000元,各項貸款余額3,289,553,000,000元人民幣,2018年全年凈利潤達37,405,000,000元。截至2018年6月30日工商銀行擁有個人賬戶超過1.5億,公司賬戶超過250萬。2018年6月30日不良貸款比率為4.10%。工商銀行的各項指標符合巴塞爾協議的要求。
2018年末,工商銀行總資產達206,099.53億元,比2018年末增加16,922.01億元,增長8.9%;總負債190,726.49億元,比2018年末增加14,333.60億元,增長8.1%;全年凈利潤2,762.86億元,增長5.1%,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為1.4%,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為19.96%,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1.92%,一級資本充足率為12.19%,資本充足率為14.53%。營業收入6,588.92億元,增長11.7%,其中利息凈收入4,935.22億元,增長11.3%,非利息收入1,653.70億元,增長13%;營業支出2,922.80億元,增長18.5%,其中業務及管理費1,762.61億元,增長6.6%,成本收入比下降1.28個百分點至26.75%。
2018年末,工商銀行公司客戶509.4萬戶,比2018年末增加35.9萬戶,有融資余額的公司客戶14萬戶。根據人民銀行數據,2018年末,工商銀行公司類貸款和公司存款余額保持同業第一,市場份額分別為11.17%和11.64%。
2003年英國《銀行家》雜志按一級資本排序,中國工商銀行名列全球1000家大銀行的第十六位,連續五次入圍美國《財富》全球500強,並被美國《遠東經濟評論》評為中國高質量產品(服務)十強。2018年,獲評英國《銀行家》「全球最佳銀行」,蟬聯《銀行家》全球1000家大銀行榜首及美國《福布斯》雜志全球企業2000強全球最大企業。
中國農業銀行
簡介
中國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簡稱ABC,農行)成立於1951年,總行位於北京建國門內大街69號,[12-13]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14-15]也是中國四大銀行之一。[16]總行設在北京,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五百強企業之一,在「全球銀行1000強」中排名前7位,穆迪信用評級為A1。2018年7月15日和16日,農行A股、H股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總市值位列全球上市銀行第五位。2018年入圍由中國品牌價值研究院主辦的中國品牌500強第23位。
中國農業銀行
經營狀況
2018年末總資產88,825.88億元,佔全國銀行金融業資產總額的11.3%,是中國最具規模和實力的現代化商業銀行;各項存款74,976.18億元,各項貸款41,381.87億元,資本充足率10.07%,不良貸款率2.91%;凈利潤650億元,較2018年增長26.3%,2018年凈利潤949億元,利潤率增長率達到50%左右,凈利潤增長率居五大行之首。
2018年,中國農業銀行標准普爾評級為BBBpi;穆迪評級為A1/穩定。
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農業銀行整體改制(以下稱「改制」)為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股份公司」),注冊資本為2600億元。股份公司於2018年1月15日依法成立。
2018年完成「A+H」兩地上市,正式成為大型上市銀行。
股份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將完整承繼中國農業銀行的資產、負債和所有業務,並將繼續從事原經營范圍和業務許可文件上批准/核準的業務。中國農業銀行已有的營業機構、商標、互聯網域名和咨詢服務電話等保持不變,由股份公司繼續使用,各項業務照常進行。客戶毋需因改制而辦理任何變更手續。
2018年,中國農業銀行列英國《銀行家》世界1000家大銀行排名8位;2018美國《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127位。
2018年7月15日,農行公司網上發行的103.10億股在上交所掛牌交易;H股交易時間在7月16日在香港成功上市,至此四家國有大行全部完成「A+H」兩地上市。農行A+H股IPO在全球募集221億美元,成為歷史上全球資本市場最大IPO。
中國銀行
簡介
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簡稱BOC,中行)於1912年2月5日,經孫中山先生批准,正式成立。[18]總行位於北京復興門內大街1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19-20]也是中國四大銀行之一。[21-22]中國銀行是香港、澳門地區的發鈔行,業務范圍涵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和航空租賃,旗下有中銀國際、中銀基金、中銀保險、中銀投資、中銀香港等控股金融機構,在全球范圍內為個人和公司客戶提供金融服務。
中國銀行是國內唯一持續經營超過百年的銀行,也是國內全球化、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銀行,機構遍及中國內地及51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銀行主營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包括公司金融業務、個人金融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公司金融業務基於銀行的核心信貸產品,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創新的金融服務。個人金融業務主要針對個人客戶的金融需求,提供基於銀行卡之上的系統服務。金融市場業務主要是為全球其他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提供國際匯兌、資金清算、同業拆借和託管等全面服務。
中國銀行
經營狀況
1929年,中國銀行在倫敦設立了中國金融業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後,中國銀行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相繼開設分支機構。中國銀行擁有遍布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的機構網路,其中境內機構超過10,000家,境外機構600多家。1994年和1995年,中國銀行先後成為香港、澳門的發鈔銀行。
中國銀行所屬的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銀行(香港)」或「中銀香港」),於2001年10月1日正式成立,是一家在香港注冊的持牌銀行。中國銀行(香港)合並了原中銀集團香港十二行中十家銀行的業務,並同時持有香港注冊的南洋商業銀行、集友銀行和中銀信用卡(國際)有限公司的股份權益,使之成為中銀香港的附屬機構。中銀香港是香港地區三家發鈔銀行之一,也是香港銀行公會輪任主席銀行之一。重組後的中銀香港於2002年7月在香港掛牌上市。
作為中國金融行業的百年品牌,中國銀行在穩健經營的同時,積極進取,不斷創新,創造了國內銀行業的許多第一,在國際結算、外匯資金和貿易融資等領域得到業界和客戶的廣泛認可和贊譽。
在近百年輝煌的發展歷史中,中國銀行在中國金融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國銀行於1912年由孫中山先生批准成立,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37年間,中國銀行先後是當時的國家中央銀行、國際匯兌銀行和外貿專業銀行。中國銀行以誠信為本,以振興民族金融業為己任,在艱難和戰亂的環境中拓展市場,穩健經營,銳意改革,表現出了頑強的創業精神,銀行業務和經營業績長期處於同業領先地位,並將分支機構一直拓展到海外,在中國近現代銀行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
中國銀行全資附屬投資銀行機構——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銀國際」)是中國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的運行平台。中銀國際在中國內地、香港及紐約、倫敦、新加坡設有分支機構,擁有高水準的專業人才隊伍、強大的機構銷售和零售網路。中銀國際全球性的管理運作,可為海內外客戶提供包括企業融資、收購兼並、財務顧問、定息收益、證券銷售、投資研究、直接投資、資產管理等在內的全方位投資銀行服務。
中國銀行通過全資子公司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和聯營公司經營保險業務。其中,在香港擁有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及其六家分公司、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東亮保險專業有限公司和堡宜投資有限公司,在內地擁有中銀保險有限公司,澳門地區有聯豐亨保險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7月的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在香港保險市場經營一般保險業務,業務品種齊全繁多,業務量多年位居當地同業前列。
中國建設銀行
簡介
中國建設銀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簡稱CCB,建行)成立於1954年10月1日。總行位於北京金融大街25號,[27]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28-29]也是中國四大銀行之一。[30-31]主要經營領域包括公司銀行業務、個人銀行業務和資金業務,中國內地設有分支機構14,121 家(2018年),在香港,台灣,墨爾本等地設有分行,擁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賃、建信信託、建信人壽、中德住房儲蓄銀行、建行亞洲、建行倫敦、建行俄羅斯、建行迪拜、建銀國際等多家子公司,為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
中國建設銀行
經營狀況
經過近50年的改革與發展,建設銀行已經具備了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實力。到2004年6月末,資產總規模為37228億元,負債總規模為35223億元。資本充足率達到8.17%。按照境內外全口徑統計,全行不良貸款余額657.1億元,不良貸款率為3.08% ,達到了銀監會要求的3-5%的標准。境內外營業性分支機構15401個,其中有6個海外分行,2個駐海外代表處。全行正式員工26.3萬人。同時,全資擁有建新銀行,並持有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43.35%的股權,持有中德住房儲蓄銀行75.1%的股權。
2004年 9月15日,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上海寶鋼集團公司和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召開會議,決議共同發起設立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將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制為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簡稱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後,承繼原中國建設銀行商業銀行業務及相關資產、負債和權益,將引入戰略投資者,進一步實現股權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同時,將繼續全面推進各項管理改革,促進績效進步,努力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辦成一家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的現代化股份制商業銀行。從此中國建設銀行在發展歷程中開始了新的征程!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簡介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簡稱PSBC,郵儲銀行)於2018年3月20日正式掛牌成立,是中國第五大銀行,[32]是在改革郵政儲蓄管理體制的基礎上組建的國有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承繼原國家郵政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經營的郵政金融業務及因此而形成的資產和負債,並將繼續從事原經營范圍和業務許可文件批准、核準的業務。[33]
經營狀況
郵儲銀行擁有營業網點近4萬個,服務個人客戶超過5億人,擁有優異的資產質量和顯著的成長潛力。郵儲銀行打造了包括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銀行、電話銀行、電視銀行、「微銀行」等在內的全方位電子銀行體系,形成了電子渠道與實體網路互連互通,線下實體銀行與線上虛擬銀行齊頭並進的金融服務格局。2018年,郵儲銀行引入十家境內外戰略投資者,進一步提升了綜合實力。2018年,郵儲銀行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圓滿完成「股改—引戰—上市」三步走改革路線圖,正式登陸國際資本市場。在「2018年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中,郵儲銀行總資產位居第22位。
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金融改革縱深推進、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大背景下,郵儲銀行將緊抓戰略新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豐富業務品種、拓寬服務渠道、提升服務能力,為廣大客戶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金融服務,致力於成為最受信賴、最具價值的一流大型零售銀行。[34]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交通銀行
簡介
交通銀行(Bank of Communications,簡稱BOCOM,交行)始建於1908年,總行設在上海,是國有商業銀行,[35]也是中國近代以來延續歷史最悠久的銀行之一,近代中國的發鈔行之一。
中華民國成立後,交通銀行受中央銀行委託,與中國銀行共同承擔國庫收支與發行兌換國幣業務。1928年,國民政府立法院通過《交通銀行條例》,交通銀行成為扶助農礦工商的專責銀行。交通銀行成立之初,總行設在北京。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交通銀行上海分行接管了位於上海公共租界外灘14號的德華銀行的文藝復興風格的4層大樓。1928年,隨著全國政治中心從北京轉移到南京,交通銀行也將總行遷到上海外灘14號。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交通銀行將總行遷到重慶。戰爭結束以後,1946年-1947年,上海總行重建為藝術裝飾主義風格的6層大樓。
交通銀行總行於1951年遷回北京,上海外灘14號行址由上海市總工會進駐。1958年除香港分行仍繼續營業外,交通銀行國內業務分別並入當地中國人民銀行和在交通銀行基礎上組建起來的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現稱中國建設銀行(港交所0939))。為適應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1986年7月24日,作為金融改革的試點,國務院批准重新組建交通銀行。1987年4月1日,重新組建後的交通銀行正式對外營業,成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江西中路200號(原金城銀行大樓);現時,交通銀行總行已遷往上海浦東的銀城中路188號。2004年,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投資了近17億美元,收購了交通銀行19.9%股權。2018年6月23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港交所03328發行價為2.5港元。2018年4月2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發行價7.90元人民幣,股票代碼601328。2018年5月15日上市。2018年,交通銀行迎來了百年華誕。
交通銀行
經營狀況
作為中國首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交通銀行自重新組建以來,就身肩雙重歷史使命,它既是百年民族金融品牌的繼承者,又是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先行者。交通銀行在中國金融業的改革發展中實現了六個「第一」,即第一家資本來源和產權形式實行股份制;第一家按市場原則和成本-效益原則設置機構;第一家打破金融行業業務范圍壟斷,將競爭機制引入金融領域;第一家引進資產負債比例管理,並以此規范業務運作,防範經營風險;第一家建立雙向選擇的新型銀企關系;第一家可以從事銀行、保險、證券業務的綜合性商業銀行。交通銀行改革發展的實踐,為中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對金融改革起到了催化、推動和示範作用。
2004年6月,在中國金融改革深化的過程中,國務院批准了交通銀行深化股份制改革的整體方案,目標是要把交通銀行辦成一家公司治理結構完善,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百年民族品牌的現代金融企業。在深化股份制改革中,交通銀行完成了財務重組,成功引進了匯豐銀行、社保基金、中央匯金公司等境內外戰略投資者,並著力推進體制機制的良性轉變。2018年6月23日,交通銀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國內地商業銀行。交通銀行已經發展成為一家「發展戰略明確、公司治理完善、機構網路健全、經營管理先進、金融服務優質、財務狀況良好」的具有百年民族品牌的現代化商業銀行。
『陸』 2019年國內貸款業務發展如何
2019年小貸公司正經歷著「生死劫」
延續2018年的頹勢,2019年小額貸款公司(以下簡稱「小貸公司」)行業仍處於「低沉期」。7月15日,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開年至今僅有55家小貸公司成立,這一數量較2018年同期新增的64家再次縮減,不足2017年同期新增數量的一半。隨著潛在風險的加速暴露,監管機構也在逐步加大對此類企業的管理力度,小貸公司正經歷著「生死劫」。
小貸公司正迎來優勝劣汰高峰期:開年以來僅10家公司「開店營業」
小貸公司正迎來優勝劣汰的高峰期,7月15日,北京商報記者根據天眼查披露的信息不完全統計後發現,排除已注銷和正在注冊的公司,2019年開年以來新成立的小貸公司數量急速縮減,僅有55家公司成立,其中10家公司經營狀態為「在業」,45家公司經營狀態為「存續」。這一數量相較2018年同期有所下滑,不足2017年同期新增數量的一半。
時間線拉長來看,2018年同期,新成立的小貸公司共有64家,其中經營狀態為「在業」的公司有13家,經營狀態為「存續」的小貸公司有51家。2017年新成立的小貸公司共有123家,其中經營狀態為「在業」的公司有24家,經營狀態為「存續」的小貸公司有99家。
激活民間資本、扶助「三農」和小微——曾被寄予厚望的小貸公司每況愈下,除了新增小貸公司數量急速縮減外,新三板掛牌的33家小貸公司日子也並不好過,據麻袋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33家小貸公司發放貸款及墊款余額合計108.1億元,同比下降2.7%。發放貸款及墊款平均值為3.28億元,2017年該值為3.37億元。從近五年的財務數據看,33家小貸公司中,2017年實現盈利的有32家,2018年下降到28家。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小額貸款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3至2015年,中國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快速增長,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截至2015年末,全國小額貸款公司達到了最高峰8910家,從業人數達到11.73萬人,貸款余額達到9411.51億元。2015-2018年,小額貸款公司行業風險頻發,虧損面加劇,發展日益艱難,機構數量逐年下滑。截至2018年底,全國小貸公司共有8133家,較2017年底的8551家減少418家,降幅達4.89%;從業人員90839人,較2017年的103988人減少13149人,下降12.64%;貸款余額9550.44億元,較2017年的9799.49億元減少249.05億元,下降了2.54%。
2013-2018年全國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余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看來,影響小貸公司發展的主因,是其法律地位不明確,導致其資金來源及融資額度等面臨諸多限制,進而導致經營過程存在規模不經濟的問題;其次是小貸公司客群以「三農」和小微企業為主,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時,逾期上升,計提的資產損失准備相應大幅上升,嚴重侵蝕了小貸公司的營業利潤。
多地小貸公司迎整治「風暴」
隨著小貸公司風險加速暴露,監管機構也在逐步加大對此類企業的管理力度。今年以來,包括吉林省、河南省、四川省、山西省在內的多地都開啟針對小貸公司的整治「風暴」。
7月12日,江蘇省金融辦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小額貸款公司監管工作的通知》,從審批管理、股東資質、外部融資、實際利率、貸款管理、不良資產清收、業務合作、涉案涉訴多個方面重點排查小貸公司的違規內容。
這也是繼2018年12月,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宣布終止全省89家小貸公司相關經營資格後,該地區針對小貸公司專項整治的又一舉措。除了江蘇省外,多地小貸公司也出現被限期整改、取消業務資格的現象。4月吉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透露,將省內110家小貸公司列入限期整改,304家小貸公司列入清理整頓,預計到2019年底前,吉林省小貸公司數量將壓降至420家左右。根據央行此前公布的數據,吉林省2018年末小貸公司數量為488家,這意味著2019年將關閉68家左右。1月8日,河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融資擔保處連續發布13則公告,取消18家小貸公司的試點資格。
在經濟增速下行和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勢頭不減的沖擊下,小貸公司發展明顯後勁不足,在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薛洪言看來,經濟增速下行帶來的影響是小貸公司不良率攀升,利率下降;金融科技的影響是巨頭下沉,模式變革。雙重影響交織下,龍頭尚可勉強應付,中、小貸公司則漸漸跟不上節奏。
監管政策鼓勵並購重組
在數量縮水、貸款余額負增長的狀況下,小貸公司的轉型發展迫在眉睫。在王詩強看來:
首先,在對小貸行業進行清理整頓和風險出清後,監管部門應對傳統小貸公司的法律地位予以「扶正」,在中央統一政策加強監督的前提下按屬地原則進行監管。
其次,給予小貸公司的涉農、涉微貸款收入更大稅收優惠和政策補助,鼓勵小貸公司在「三農」和小微貸款領域與其他金融機構錯位競爭。他進一步指出,當前,小微企業和個人融資依然面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特別是三四線城市,建議監管出台政策時,不要一刀切。對於部分欠發達地區,對合規經營的小貸公司給予更多的融資支持。
「小貸公司大型化,是時代變遷的結果。再深一層看,小貸公司大型化也是科技重塑金融的必然要求。科技打通了時空界限,消解了小貸公司『小而美』模式的生存空間,大型化疊加科技化,是小貸公司的一條可行出路。」薛洪言強調,「站在監管機構的角度,可出台鼓勵小貸公司並購重組的政策指引,疏通小貸公司的退出渠道。」
『柒』 支行的不良貸款率
本行的不良貸款率為4.70%,不良率從2017年底的1.98%上升到4.70%,晉江農村商業銀行是一家位於福建省晉江市的農村商業銀行,分別為2017年的65.32%和10.78%數據顯示,2019年,民營銀
本行的不良貸款率為4.70%,不良率從2017年底的1.98%上升到4.70%,晉江農村商業銀行是一家位於福建省晉江市的農村商業銀行,分別為2017年的65.32%和10.78%
數據顯示,2019年,民營銀行不良貸款率最低,為1%,但增速最快;民營銀行、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低於平均水平;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均高於平均水平,且不利壓力較大。
截至2019年底,福建農業銀行存款計劃總資產387億元,較2018年同行減少1.5%;債務總額353.72億元,比年初減少13.18%;不良率從2017年底的1.98%上升到4.70%,撥備覆蓋率從240.43%下降到150.91%;9月1日,營業收入9.1億元,凈利潤3831.91萬元,分別為2017年的65.32%和10.78%。
根據晉江農村商業銀行1月8日發布的2019年中國貨幣同業存單發行計劃。截至2018年9月底,本行的不良貸款率為4.70%,比2017年的1.98%增加了一倍多,達到137.37%。
晉江農村商業銀行是一家位於福建省晉江市的農村商業銀行。截至2018年9月,本行注冊資本為17.69億元。在福建省晉江市設立23家支行(含1家總行營業部)、19家二級支行和58家下屬支行,並投資設立福建大田金農上村鎮銀行有限公司福建泰寧金農上大金湖村鎮銀行有限公司。,福建新羅金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泉州台灣投資區金農上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每日經濟新聞》的記者注意到,與長城西岸類似。
『捌』 銀行不良貸款壓力有多大2017不良率見頂
2017年1月10日,銀行業年度數據亮相。初步統計,截至2016年12月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81%,是自2009年二季度以來,不良率的「峰值」。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了解,一些商業銀行專門負責不良貸款處置的部門總在加班。
2017年,銀行不良貸款率有何變化?
對於這個問題,業界觀點不一,最樂觀預計是,2017年銀行不良貸款率。
如何化解這一難題?
目前,銀行主要通過清收和核銷進行管理,資產證券化和債轉股等工具也已經被逐步使用。
某商業銀行研究院商業銀行研究中心負責人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結合銀行業175.5%的撥備覆蓋率看,總體來看,銀行不良貸款可控。
不過,一位國有大行負責公司業務人士告訴記者,「在經濟換擋期,銀行業不良貸款壓力還將持續數年。
特殊資產部總加班
「特殊資產經營部的同事總在加班。」某商業銀行總行工作人員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告訴記者,「今年壓力確實很大,畢竟不良資產多了,報表不好看。一些銀行會主動降資產不良率,由特殊資產經營部進行剝離。」
這種說法也得到了另一位行業內人士的認可,「主動、有效壓降不良佔比,應該是大部分商業銀行都會做的,不過不會大張旗鼓。」
很寫實的一個情景,前述商業銀行總行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了一個細節,「某行下浮15%放貸款,我們問,為啥這么做?畢竟這樣什麼都賺不到,為什麼放?答:做大分母。」
「當前中國經濟結構處於轉型過程之中,在去杠桿和去庫存的大背景下,部分行業和部分企業還會有信用風險事件發生,這對於銀行業而言也會帶來不良的壓力。」溫彬稱。
此次銀監會並未公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此前官方數據是,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余額為14939億元。
以國內商業銀行不良率最高的農業銀行為例,根據2016年三季報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按照貸款質量五級分類,不良貸款率2.39%;縣域不良貸款率為3.04%,比上年末上升0.02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發布的研報認為,小微企業、產能過剩行業仍將是商業銀行信用風險主要因素,大型企業債務違約和房地產市場深入分化風險正在發展。
工商銀行公司金融業務部總經理崔勇透露,在工行整個融資盤子里,現在小微企業的融資余額達到20367億,比去年同期增長8.2%,增加余額達到1500億。「從這個數據來看,在整個工商銀行內部小微企業占我們整個公司融資的比例已經達到了將近三分之一。」
建行信貸部一位人士告訴記者,「我們行出現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小微企業上,大中型客戶很少。」
不過,也有些大客戶令銀行頭痛。
僅以天津濱海新區為例。2016年第三季度,新增3000萬以上不良貸款大戶10戶,共9.48億元。其中,中太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平安銀行大港分行的一筆2.7億元借款,因其國外建設項目出現大額索賠,加之資金鏈緊張,已無法歸還銀行貸款。
2017不良率見頂?
2017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用了六個「嚴」字來體現監管層對於風險的重視,「嚴控不良貸款風險,嚴盯流動性風險,嚴管交叉性金融風險,嚴防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貸款風險,嚴治互聯網金融風險,嚴處非法集資風險。」
東方證券分析師唐子佩分析,根據2017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的部署,需要注意幾個要點,首先,2017年工作任務突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次,強調嚴控不良貸款風險,「預計銀監會將加大不良貸款監管力度,推進不良貸款加快處置,這有助於增強銀行賬面不良貸款率的真實性」。
中金公司研究部分析員黃潔表示,「看好2017年銀行不良周期反轉,甚至不良率的絕對水平也有可能見頂。即使經濟下滑,但只要不加速下滑,銀行不良形成率回落依然有宏觀上的支撐。」
黃潔認為,自下而上地分析,長三角是本輪不良周期的領先指標,領先全國約2年。長三角不良形成率2013年上半年見頂,而全國是2015年上半年。而長三角的不良率絕對水平已於2015年下半年見頂,以2年時滯推算,2017年下半年全國不良率或見頂。
不過,對於不良率的預判有不同看法。
「2017年要確保『三去一降一補』取得實質性進展,中小微企業風險可能進一步暴露。」前述某商業銀行研究院商業銀行研究中心負責人預計,2017年銀行貸款不良率可能繼續提高。
一位國有大行負責公司業務人士告訴記者,「在經濟換擋期,銀行業能夠維持這樣的不良水平是很不容易的。」但他坦言,在這樣的背景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壓力還將持續數年。
傳統處置方式飽和
目前銀行主要通過清收和核銷的方式處置不良貸款。
清收和核銷,從財務角度看,要考慮利潤、撥備和資本。
作為逆周期調控手段,撥備面臨較大壓力。自2009年開始引入「動態撥備制度」以來,商業銀行前瞻性地在經濟上行和利潤較好時期多計提拔備,截至2012年末,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為295.51%,達到歷史最高點。
受銀行盈利水平下降和核銷不良資產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持續下降,12月末為175.5%,個別銀行甚至一度低於150%的監管紅線。
作為當前銀行利用外部資源處置不良資產的主要途徑,資產管理公司(AMC)在上一輪國有銀行不良資產處置中發揮了關鍵的主導作用。目前中國已初步形成了「全國+省級+地市」的三級AMC體系,包括華融、信達、長城、東方等4家國有資產管理公司、28家省級資產管理公司和4家地市級資產管理公司。
不過,溫彬認為,AMC處置不良資產的容量不能滿足市場需要。按照監管規定,AMC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12.5%,也就是說AMC的杠桿率在8倍左右,照此測算,AMC大概還有1萬多億元的不良資產處置空間,處置能力相對有限。
中國工商銀行信貸與投資管理部總經理魏學坤告訴記者,「目前工商銀行董事會已經通過了設立資管公司的方案,正在和監管部門保持密切的溝通,按照監管要求推進報批工作。」
『玖』 數據查詢篇24:工行、建行、農行和中行之不良貸款匯總篇
本文是關於國有四大銀行的 利潤、收入、存貸款、不良貸款 方面數據查詢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前文已對四大銀行的利潤、收入、存貸款進行了統計分析,本文將對最後一項—「 不良貸款數據」— 進行統計和分析。
關於「不良貸款」,分類組成如下:
不良貸款可分為: 公司類不良貸款 、 個人類不良貸款 、 票據貼現不良貸款 和 海外和子公司不良貸款 。
這些不良貸款數據可以從 公司年報 中查詢到,年報的查詢方式在之前的文章有介紹到,這里不再進行贅述。
下面介紹從年報中查詢到的 不良貸款數據 進行統計分析。
1、先來看看國有四大銀行在2017年的「 不良貸款金額 」和「 不良貸款率 」。
2017年,工行、建行、農行和中行的「不良存款金額」分別是2860.75億元(佔比為 34.4% )、1922.91億元(佔比為 23.1% )、1940.32億元(佔比為 23.4% )和1584.69億元(佔比為 19.1% ),共計 8,308.67 億元。
2017年,國有四大銀行中, 不良貸款率最高的是工行 ,其不良貸款率為 2.01% ; 不良貸款率最低的是中行 ,其不良貸款率為 1.45% 。
2、再來看看國有四大銀行在從2009年~2017年「 不良貸款金額 」和「 不良貸款率 」的變動情況。
從2009~2017年國有四大銀行的「不良貸款金額」數據來看:
在2009年,國有四大銀行的「不良貸款金額」相差不大,最高的農行為1,202億元,最低的建行為722億元。
從2009年~2017年, 增長最快的是工商銀行 ,從885億元增加到了2,861億元, 增加了2.23倍 ;
從2009年~2017年,除工行外的三大銀行不良貸款增長速度,建行從722億元增加到了1,923億元,增加了 1.66倍 ;農行從1,202億元增加到了1,940億元,增加了 0.61倍 ;中行從747億元增加到了1,585億元,增加了 1.12倍 。
從2009~2017年國有四大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數據來看:
四大行的不良貸款率在2009年~2017年間都經歷了 先減少後增加 的過程;
其中, 工行和農行的變動最大 ,工行從2009年的1.54%,減少到2012年的0.85%,增加到最高點,即2015年的2.79%;農行從2009年的2.91%,減少到2013年的1.22%,再增加到2016年的2.37%。
建行和中行的變動最小 ,不良貸款率基本在 1%~1.5% 之間。
1、2017年不良貸款金額:共 8,308.67億元 ,其中,工行佔比為 34.4% ,建行佔比為 23.1% ,農行佔比為 23.4% ,中行佔比為 19.1% ;
2、2017年不良貸款率:不良貸款率最高的是 工行 ,為2.01%;不良貸款率最低的是 中行 ,為1.45%;
3、2009~2017年不良貸款金額: 增長最快的是工商銀行,增加了2.23倍 ,其次是建行,增加了1.66倍,再次是中行,增加了1.12倍,最慢的是農行,增加了0.61倍;
4、2009~2017年不良貸款率:變動都 先減少後增加 ,其中, 工行和農行 的變動最大, 建行和中行 的變動最小。
『拾』 信用卡貸款規模增速下降明顯
受監管趨嚴和部分資產信用風險暴露等影響,多家上市銀行2019年上半年的信用卡 貸款 規模增速下降明顯,同時,在發布信用卡資產數據的8家上市銀行中,有7家銀行在該領域的不良率上升。分析人士認為,這與消費共債以及宏觀經濟的波動相關。
海通證券(600837)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表示,信用卡貸款質量一方面與去年以來P2P等 網貸 平台「爆雷」有關,另一方面受去年整體信用偏緊影響,信用卡背後的主體中,資質較差、信貸資源獲取能力較弱的部分發生兌付困難。特別是2017年我國信用卡業務迅速擴張,發卡量攀升背後也伴隨著一定的客戶資質下沉,增加了這部分資質較差借貸主體的比例。
不過,他強調,近年來我國信用卡貸款發展較快,對比國際經驗,當前我國信用卡指標仍處於較安全水平。
增速整體呈收縮態勢
具體來看,大行的發卡量和透支金額增速明顯放緩,僅農行上半年發卡量超過1億張。其他銀行方面,交行境內行信用卡在冊卡量(含准貸記卡)7147萬張,上半年減少了8萬張;上半年累計消費額約1.42億元,同比下降2.90%;透支余額4546.77億元,比上年末下降10%。工行上半年新增發卡345萬張,信用卡透支6281.73億元,比上年末微幅增長0.27%。建行、中行上半年新增發卡分別為660萬張、767萬張,信用卡透支分別為6721.48億元、4576.76億元,分別增長3.19%、7.35%。
全行業方面,央行近日公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包括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內的 銀行卡 應償信貸余額為7.23萬億元,相較年初的6.85萬億元增長5.55%。而2018年,銀行卡應償信貸余額的全年增速達到23.33%。而信用卡貸款余額這一數據,從2009年末的不到0.25萬億元快速增至2018年6月末的6.26萬億元,年均同比增速達50%。
在談到原因時, 招商銀行 (600036)副行長汪建中表示,招商銀行信用卡增幅略微慢一些,但達到預期目標,這是因為招商銀行基於風險形勢,從去年四季度開始便採取了主動適當控制信用卡增長的策略。
不良率有所攀升
信用卡規模增速出現收縮,部分原因與銀行主動調整有關,但也有風險抬頭等因素的影響。
《2019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 信用卡逾期 半年未償信貸總額再破800億元,達到838.84億元,環比增長5.19%,占信用卡應償信貸余額的1.17%。事實上,這一苗頭在去年四季度就開始暴露,不少銀行基於此調整信用卡業務收入結構和控制信用卡貸款增量。
具體到不同銀行,交行信用卡透支不良率2.49%,比上年末大幅提升0.97個百分點;信用卡貸款不良率2.38%,較上年末增長0.57個百分點。浦發銀行(600000)信用卡不良率上升也較快,該行信用卡交易額1.04萬億元,同比增長25.69%;信用卡業務總收入282.99億元,同比增長2.49%;信用卡貸款不良率2.38%,較上年末增長0.57個百分點。
探究背後的原因,在多家銀行的中報中「共債」被多次提及。
「受到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共債風險上升等外部因素影響,消費金融全行業的風險都有所上升,但整體風險表現仍維持在相對較低水平。」平安銀行(000001)表示,該行自2017年年底開始提前進行風險政策調整,重點防範共債風險,同時針對共債、高負債及高風險地區客戶採取額度管控、謹慎授信等措施,有效控制並降低了高風險客戶佔比,新發放業務的資產質量穩中向好。預計這些管制措施的優化效應將會在2019年下半年逐漸顯現。
信用卡不良率唯一下降的是中信銀行(601998)。該行信用卡不良貸款余額86.78億元,不良率1.74%,較上年末下降0.11個百分點。不過,該行在中報中依舊提到「兩重因素疊加,致使信用卡業務風險有所上升」。
2018年以來,現金貸、互聯網消費貸、P2P平台等市場放貸主體日益增多,債務風險不斷集聚,市場共債客群資產質量波動明顯,此類風險有向信用卡行業傳導的趨勢。同時,隨著產業結構不斷調整,部分地區及行業從業者的就業及收入穩定性受到一定影響,導致部分客戶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降低。
監管關注信用卡風險
針對信用卡業務出現的各類風險,監管已開始強化。不久前,北京銀保監局發布《關於加強銀行卡風險防控的監管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13條措施中有5條直指信用卡業務,足見重視的程度。
《意見》指出,轄內各銀行應加強對信用卡大額透支和現金分期業務的資金流向監控,確保個人信用卡透支用於消費領域,不得用於生產經營、購房和投資等非消費領域;同時加強對信用卡小額多筆循環套現還款、境外套現等新型套現風險特徵的分析,採取有效措施防範信用風險延期暴露、共債風險向銀行集聚以及跨境洗錢等風險。
加強授信額度管理方面,《意見》稱,轄內銀行應至少每年一次對客戶授信額度進行檢查,同時合理設定臨時額度的調升頻率、有效期和時間間隔,單次臨時調升額度不得超過一個賬單周期。對此,北京銀保監局人士表示,該要求主要防範單次調升臨時額度時間過長、連續多次調升臨時額度的問題。
而在此之前,上海銀保監局在7月份連開7張信用卡業務相關罰單,處罰原因都涉及「未遵守總授信額度管理制度」。
有地方監管人士向記者透露,對信用卡的監管加強,一方面為了防止信用卡一類的資金違規流向其他領域,另一方面則是警惕共債風險與推高居民杠桿率。
對此,廣東銀保監局提示個人消費者:一是不應輕易泄露個人資料給陌生人,防止被非法使用;二是正確用卡、理性消費,以免產生還款糾紛;三是如對銀行卡賬務有疑問,應通過官方渠道進行溝通;四是發生糾紛要通過正規渠道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