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問干黃姜的價格如何
黃姜市場低迷 發展宜謹慎
經過前幾年的高峰期後,我地黃姜2004年下半年每公斤干品收購價已降至0.6元~0.8元。其市場低迷、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1.供求失衡 2001年,我國黃姜種植面積近7萬公頃,按2年生隔年採挖計算,年可採挖近3.5萬公頃,以每公頃產鮮姜2.25萬公斤計算,可獲鮮姜75萬噸,摺合干黃姜22.5萬噸,可生產皂素4500噸。而皂素國內需求量為1600噸~1800噸,國際市場需求量為3600噸~3800噸。世界上產黃姜的國家有中國、越南、墨西哥等,僅中國一家產皂素已經超過了世界皂素需求總量。估計在近一二年內,很難改變這一供大於求的狀況,並將引發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黃姜價格下跌,種植黃姜的效益下降。
2.黃姜加工產品較單一 我國黃姜加工企業僅能生產皂素、雙烯等幾個品種,黃姜利用率低,產業鏈太短,且小規模企業多,只能生產中間體產品。德國先令公司已掌握合成雙烯技術,這勢必大大減少皂素、雙烯等激素葯物中間體原料的需求量,從而影響黃姜市場的國際供求關系。
3.人為炒作 前幾年,由於人為炒作,使黃姜種植過熱,種價抬高,導致黃姜市場價格大大超過其實際價值,形成一種市場繁榮的假象,最後結果是「種的時候是寶,種出來之後是草」。
黃姜是較好的葯用植物,從其地下根莖中提取的薯蕷皂素是醫葯工業合成激素的重要原材料,可以生產多種激素類葯物。隨著社會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以及人們對激素類葯物開發利用程度的不斷提高,黃姜開發前景依然被人們看好。通過市場的「冷」處理後,很大一部分姜農將退出黃姜市場。根據市場分析預測,黃姜生產從高潮進入低谷再到下一個高潮來臨一般需要四五年時間,2002年~2005年是低谷,2006年估計會有起色。
對現有姜地要加大培管力度,做好開溝排水、防病治蟲、施肥除草等工作。堅持科學布局,宜姜則姜,不要盲目擴大種植面積。在排水不暢或地下水位高的地塊不要種植黃姜。姜地還可套種玉米等旱糧作物,每667平方米能新增收入400多元,以實現以糧補姜。
乾薑價格有上揚空間
乾薑,別名白姜、川姜、淡乾薑、粉姜。它主產四川的犍為、宜賓、雙流,貴州的興義、安順、長順,雲南的文山,陝西的漢中,浙江的臨海,安徽的阜南,其次在廣東、山東、雲南、湖北亦產。
近日乾薑源源不斷從產區陸續運回葯市,從主產區反饋的信息顯示,產區今冬貨源仍顯不足。前去產區吸納乾薑客商絡繹不絕,不等烘全乾就被搶購一空,大貨供求趨緊,求購者眾多,需求量大。雖然新貨上市價格不降反升,由產新前的11~12元/kg,升為目前的16~19元/kg,盡管價格上揚,但投交量不減,導致乾薑由平轉暢,爭相搶購。乾薑價格上揚有三種原因:
一、社會用量日益擴大
前幾年由於生薑的價格偏低,在農貿市場僅2~3元/kg,造成生薑對乾薑價格沖擊的局面,導致乾薑價格在5~7元/kg徘徊。無論在南方,還是在北方的乾薑主產區,姜農種植乾薑的積極性受到嚴重的挫傷,乾薑產量急劇下降。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用量的逐步提高,乾薑又有出頭之日,價格略微抬頭。特別是2000年以後,調料廠、方便麵廠遍地開花,社會需求量直線上升。葯用量由80年代中期的120~150萬kg猛升為目前的200萬kg以上。食用量多用於加工調料粉面、火鍋調料、方便麵調料包以及十三香之類品種,加上食品行業的乾薑出口,食用量高於葯用,估計在300萬kg以上。
二、產區葯市庫存空虛
由於去年乾薑價格在11~13元kg,這個價位是歷年最高的。產區的姜農見價格高,怕以後價格回落。紛紛出售手中的乾薑。在2004冬乾薑產新前夕,姜農手中存貨為零。新貨上市後,各產區貨源供求趨緊,求購者眾多。今冬乾薑貨源不足原因有二:一為姜農承包地有限,直接制約著乾薑的擴種,影響產量的提高。二是姜農把鮮姜預留作明年的種苗,擴大種植或者出售。在亳州、安國等葯市新貨上市之前,乾薑的庫存量微乎其微。僅2003年春季就有幾家調料廠、食品廠等單位,在葯市吸納乾薑大貨,需求量之大,庫存足以見底。
三、乾薑出口轉暢,銷量突飛猛進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調料進入千家萬戶,用量猛增,而國際市場更廣闊,尤其韓國、日本及東南亞等國,乾薑需要量銳增,為加工調料姜粉和乾薑提取物之用,我國進口量迅猛增加,結束了90年代末期出口徘徊不前的局面。
綜上所述,乾薑(片)貨源供求趨緊,貨源明顯不足,產區價格上浮,葯市價格上升。社會需求量在葯用、食用上突飛猛進,日益銳增,產區葯市庫存非常薄弱。根據產區乾薑價格行情走勢和葯市供需實際情況判斷,估計乾薑在2004冬2005年春價格仍有上揚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