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民幣兌換美元歷年數據
過去幾年有一個現狀很明顯,美國屢屢針對中國金融市場,感覺像是貿易戰輸了以後又想玩點什麼陰謀詭計。
我們給大家一組數據,再看背後的邏輯,2018年和2019年的第二季度,一個是美國威脅要對我國加關稅,一個是落地加征10%-25%的關稅。
這兩次加關稅人民幣都出現了比較明顯的貶值(離岸價格),從6.4-7以及6.7-6.9,中間開了一個G20峰會人民幣出現短暫的升值。
當時,市場出現了兩種不同的聲音,一個是說我國為了對沖貿易戰的影響,主動匯率貶值,另一個是關稅恐慌,引發資本外流。
最後根據公布的金融賬戶出入情況找到了答案:
2018年3月底,美國開啟貿易爭端之後,我國剔除儲備資產後的金融賬戶差額出現了快速的下降。
2019年5月份中美貿易談判遇阻以及2000億美元關稅的提升, 2019年二季度金融賬戶(剔除儲備資產)差額大幅度下跌,並且轉入深度負值。
由此可以看出,帶有恐慌的資本外流應該是人民幣貶值的主要推動因素,由此也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如果說貿易戰是山姆大叔的陽謀,那麼引發資本外流則是徹徹底底的陰謀。
所以說,本輪無論是人民幣貶值還是股票的下跌,都是金融市場需要的,完全符合我們金融服務實體的宗旨。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痛肯定是有的,但時間不會很長,而且千萬不宜跟風,尤其是外資的走向,要知道這些資本回來抄底的時候比誰都快。
最後一句諫言:財富是美好的,得到財富的過程可能是「悲壯的」,且行且珍惜吧。
","force_purephv":"0","gnid":"9338e0ba807f2ea6f","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294","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228d2c3b7432093c.jpg","width":"640"},{"desc":"","height":"35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15b264fd44a32cb7.jpg","width":"640"},{"desc":"","height":"359","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0abf199cd42e9f64.jpg","width":"640"},{"desc":"","height":"42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86801ae8bbbe556a.jpg","width":"640"},{"desc":"","height":"361","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f4e5009f2312023a.jpg","width":"640"}]}],"original":0,"pat":"art_src_0,fts0,sts0","powerby":"cache","pub_time":1650955519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c6d25c073407ec4a","src":"金投網","tag":[{"clk":"keconomy_1:房地產","k":"房地產","u":""},{"clk":"keconomy_1:美聯儲","k":"美聯儲","u":""},{"clk":"keconomy_1:金融資產","k":"金融資產","u":""},{"clk":"keconomy_1:美元","k":"美元","u":""}],"title":"人民幣泄2700點,A股蒸發16萬億,美元更鋒利還是中國需要深蹲?近十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變化表(2005 - 2014) - : 去網路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內容來自用戶:袁懷華1 近十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變化表(外管局中間價) 期間:2005-2014年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
歷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是 - : 貨幣兌換 1人民幣元=0.1567美元1美元=6.3828人民幣元匯率數據由和訊外匯提供,更新時間:2011-08-16
歷年來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表 - : 這是中行即期外匯牌價:http://www.boc.cn/cn/common/whpj.html 點開這個網頁,在最下面按日期查詢,就能查到某年某月某日的外匯牌價了.
人民幣對美元的年度匯率?: 估計很難找到的.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統計數據,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也只能查閱近3個月的,另外在其網頁備注里顯示,比如「2、從2002年4月2日起公布人民幣對歐元匯率價格.」「6、自2011年11月28日起,公布人民幣對澳元、加元匯率中間價.」接著你可以去人民銀行網站「首頁/關鍵圖表/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對美元細覽」,但人民幣/美元數據也是2005年7月21日開始,而澳元/人民幣是2011年11月28日開始的,原因就在前述備注里.你要的數據區間這么長這么全,而人民幣又不是自由貨幣,估計很難找到.如果你能找到,也希望能告訴我一下,也希望能看看.
近年我國人民幣匯率不斷波動.閱讀下表(1美元兌換人民幣數量). 2012年10月10日6.3549元2013年10月10日6.1452元[這意味著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 - :[選項]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原創】下圖所示為2013 - 2014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變動的趨勢.根據表中數據推斷,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 這一變化會使( ) - :[選項] A. 我國居民減少對美國商品的需求 B. 我國居民更多地選擇去美國旅遊 C. 我國企業增加對美國的商品出口 D. 我國企業減少對美國的投資
1990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 : 1980年1美元兌換1.4900 元人民幣1981年1美元兌換1.7768 元人民幣1982年1美元兌換1.9249 元人民幣1983年1美元兌換1.9573 元人民幣1984年1美元兌換2.2043 元人民幣1985年1美元兌換2.9366 元人民幣1986年1美元兌換3.4528 元人民幣...
歷年美元兌換人民幣比率 - : 從83-06年 1美元對人民幣 依次是 1.911 2.296 2.848 3.36 3.62 3.944 3.944 5.079 5.2 5.33 5.7 8.461 8.461 8.314 8.28 8.26 8.26 8.26 8.26 8.277 8.277 8.277 8.1917 7.8087 2007年6月5日 100美元美元 757.57 然後08年目前(11.5號) 美元 當前匯率 人民幣 100 6.8350 683.5 如果還有什麼不明白補充下,我再給你找找了
從2000年開始歷年人民幣對美元兌換率是多少 - : 683.58
人民幣兌美元2010 - 2017匯率 - : 2010年1美元兌換6.62元人民幣知2011年1美元兌道換6.61元人民幣2012年1美元兌換回6.25元人民幣2013年答1美元兌換6.07元人民幣2014年1美元兌換6.16元人民幣2015年1美元兌換6.39元人民幣2016年1美元兌換6.92元人民幣2017年1美元兌換6.92元人民幣
『貳』 100美金去中國銀行能換多少人民幣
根據2019年12月05日匯率,100美元=704.34人民幣元;1美元=7.0434人民幣;1人民幣=0.142美元。
匯率可以在一定區間波動,但如果只是單邊走勢,對經濟發展沒有好處,這個與股市提出慢牛是一個道理。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仍然有較大的變化,這是因為市場對兩國經濟不同時間信心不同的表現,也是市場商品調節的結果。
比如,中國股災,就會影響匯率走勢。所以匯率在一定區間震盪是正常的,如果短時間內,只是往一個方向變化,說明一個國家出了大事。
如果兩個國家的匯率完全一致,說明有一個國家的匯率是緊盯另一個國家的匯率,這樣的匯率必然意味著一個國家的貨幣政策不夠獨立。
(2)美元兌人民幣2018年12月21日匯率擴展閱讀
美元指數
通常我們分析美元走勢的工具是美元指數,美元指數是綜合反映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的匯率情況的指標,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它通過計算美元和對選定的一攬子貨幣的綜合的變化率,來衡量美元的強弱程度,從而間接反映美國的出口競爭能力和進口成本的變動情況。
如果美元指數下跌,說明美元對其他的主要貨幣貶值。美元指數期貨的計算原則是以全球各主要國家與美國之間的貿易結算量為基礎,以加權的方式計算出美元的整體強弱程度,以100為強弱分界線。
在1999年1月1日歐元推出後,這個期貨合約的標的物進行了調整,從十個國家減少為六個國家,歐元也一躍成為了最重要的、權重最大的貨幣,其所佔權重達到了57.6%,因此,歐元的波動對於美元指數的強弱影響最大。
『叄』 美元對人民幣的匯率最初是如何確定的,又是怎麼變化為現在的:1美元=6.5580人民幣元
各國貨幣之所以可以進行對比,能夠形成相互之間的比價關系,原因在於它們都代表著一定的價值量,這是匯率的決定基礎。
在金本位制度下,黃金為本位貨幣。兩個實行金本位制度的國家的貨幣單位可以根據它們各自的含金量多少來確定他們之間的比價,即匯率。在實行官方匯率的國家,由國家貨幣當局(財政部、中央銀行或外匯管理當局)規定匯率,一切外匯交易都必須按照這一匯率進行。在實行市場匯率的國家,匯率隨外匯市場上貨幣的供求關系變化而變化。 匯率對國際收支,國民收入等具有影響。
人民幣匯率一般指的是美元兌人民幣的報價,即1美元兌換多少人民幣。人民幣匯率在1994年以前一直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制定並公布,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匯率並軌以後,實施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前一日銀行間外匯市場形成的價格,公布人民幣對美元等主要貨幣的匯率,各銀行以此為依據,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浮動幅度內自行掛牌。
歷史發展:
人民幣從1949年到1952年用浮動匯率制度。從1953年到1973年,以計劃經濟制度,人民幣與美金有正式的掛鉤,匯率保持在在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上。但是在這時代中國大陸的外國貿易很少,所以人民幣匯率意義不是很大。1973年,由於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頻繁。為了適應國際匯率制度的這種轉變與現實中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有利於推行人民幣計價結算,便於貿易,為國外貿易所接受的原則,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為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l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了39.2%,同期英鎊匯率從 1英鎊兌換5.9l元調至3.44元,英鎊對人民幣貶值41.6%。從1980年到1994年,中國大陸有雙重匯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53.3%。1985至1991年4月復歸單一匯率制度。匯率繼續向下調整,從 1984年7月的2.30下調到1985年1月的2.80,之後又多次下調。這階段雖然恢復了單一的匯率制度,但在具體的實踐中隨著留成外匯的增加,調劑外匯的交易量越來越大,價格也越來越高,因此名義上是單一匯率,實際上又形成了新的雙重匯率。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 8.7。可見,這時期人民幣匯率制度演化與改革的特點是:官方匯率和調劑市場匯率並存、官方匯率逐漸向下調整。人民幣在1994年起與美元非正式地掛鉤,匯率只能在1美元兌8.27至8.28元人民幣這非常窄的范圍內浮動。
2005年7月21日,人民銀行突然宣布,經國務院批准,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變相升值2%,並且不再與美元掛鉤。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仍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內浮動,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人民銀行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上下一定幅度內浮動。
2005年9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出通知,擴大了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交易價的浮動幅度,從原來的上下1.5%擴大到上下3%。
2005年12月29日,外管局批准13家銀行開展做市商服務,包括工、農、中、建4家國有商業銀行,交行、中信、招商、興業4家股份制銀行以及花旗、渣打、匯豐、荷銀以及蒙特利爾5家外資行在內的總共13家銀行獲得了首批人民幣做市商牌照。
2006年1月4日,13家人民幣做市商開始在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引入詢價交易方式,同時保留撮合方式。
2006年1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完善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的公告》(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06〕第1號)規定,自2006年1月4日起,在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上引入詢價交易方式(以下簡稱OTC方式),同時保留撮合方式;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個工作日上午9時15分對外公布當日人民幣對美元、歐元、日元和港幣匯率中間價,作為當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銀行櫃台交易匯率的中間價。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所有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並將全部做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後,將剩餘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得到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權重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根據報價方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量及報價情況等指標綜合確定。
2007年5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
受隔夜美元大漲影響,2010年8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及即期匯價雙雙創下一個半月的新低。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1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015元,即期市場開盤報6.7958元。
今年6月19日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連續升值將近2%。9月21日,人民幣匯率上升0.1%至一美元兌6.7079人民幣,創造了1993年匯改以來的最高值。
歷年標准:
1971年以來歷年美元兌人民幣均價(1美元兌換)
年份 價格
1971年 2.462
1972年 2.245
1973年 1.989
1974年 1.961
1975年 1.859
1976年 1.941
1977年 1.858
1978年 1.684
1979年 1.555
1980年 1.498
1981年 1.705
1982年 1.893
1983年 1.976
1984年 2.320
1985年 2.937
1986年 3.453
1987年 3.722
1988年 3.722
1989年 3.765
1990年 4.783
1991年 5.323
1992年 5.516
1993年 5.762
1994年 8.619
1995年 8.351
1996年 8.314
1997年 8.290
1998年 8.279
1999年 8.278
2000年 8.279
2001年 8.277
2002年 8.277
2003年 8.277
2004年 8.0922
2005年 8.0702(年末價)
2006年 7.8087(年末價)
2007年 7.7035
2008年 6.8505
2009年 6.8189
2010年 6.6227(12月31日)
2011年 6.6185(1月12日)
2011年 6.575(2月25日
『肆』 美元兌人民幣
美元人民幣匯率換算:1美元=6.3625人民幣;1人民幣=0.1572美元(更新時間2021-12-14 )。
1、歷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
2000 年,1美元=8.2784;2001,1美元=8.2770;2002,1美元=8.2770;2003,1美元=8.2770;2004,1美元=8.2768;2005,1美元=8.1917;2006,1美元=7.9718;2007,1美元=7.6040;2008,1美元=6.9451;2009,1美元=6.8310;2010,1美元=6.7695;2011,1美元=6.4588;2012,1美元=6.3125;2013,1美元=6.1932;2014,1美元=6.1428;2015,1美元=6.2284;2016,1美元=6.6428;2017,1美元=6.7518;2018,1美元=6.6174;2019,1美元=6.8985 。
2、用您現持有的國際間可自由兌換外幣,在中國銀行各網點兌換成人民幣或您需要的其他可自由兌換外幣。辦理流程:客戶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填寫相關單據、交付現鈔即可辦理。有效身份證件包括:本人身份證(中國公民、戶口簿(十六歲以下中國公民)、軍人身份證件(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警察身份證件(中國人民武裝警察)、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港澳居民)、台灣居民往來大陸通行證(台灣居民)、護照(外國公民)。境外個人原兌換未用完人民幣兌回,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和原中國銀行兌換水單辦理。原兌換水單的兌回有效期為自兌換日起24個月。對於當日累計兌回不超過等值500美元(含)以及離境前在境內關外場所當日累計不超過等值1000美元(含)的兌回,可憑本人有效身份證件辦理。
3、2005年7月21日匯改以來,一直到2013年,按年計算,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持續下降,即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匯率從2005年的1美元兌換8.1917人民幣降到兌換6.1932人民幣,只有2014年和2015年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之所以從2005年7月21日匯改算起,是因為從那時起至今,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參考一藍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之前是單一釘住美元的,一美元兌換8.2765元人民幣左右。
『伍』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歷史演變人民幣兌換美元歷史最高最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歷史演變人民幣兌換美元歷史最高最
網路流行榜
食物
網路
學院
生活
潮流
a1();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歷史演變人民幣兌換美元歷史最高最
來自:網路日期:2022-04-30
1、人民幣從1949年到1952年用浮動匯率制度。從1953年到1973年,以計劃經濟制度,人民幣與美金有正式的掛鉤,匯率保持在在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上。但是在這時代中國大陸的外國貿易很少,所以人民幣匯率意義不是很大。2、1973年,由於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頻繁。為了適應國際匯率制度的這種轉變與現實中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有利於推行人民幣計價結算,便於貿易,為國外貿易所接受的原則,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為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1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了39.2%。3、從1980年到1994年,中國大陸有雙重匯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53.3%。4、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8.7。5、2005年7月21日,人民銀行突然宣布,經國務院批准,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變相升值2%,並且不再與美元掛鉤。6、2007年5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受隔夜美元大漲影響,2010年8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及即期匯價雙雙創下一個半月的新低。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1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015元,即期市場開盤報6.7958元。7、2015年11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154,較前一交易日(10月30日)中間價6.3495升值341點,創2005年7月以來最大百分比升幅。2015年12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設於6.4236元,較前一日下調96基點,並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8、2016年2月15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118,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96個基點,漲幅達0.30%。與此同時,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當日收盤價報報6.4944,較上個交易日收盤價大漲751基點,創下2005年7月匯改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民幣匯率
羅列如下:2000年8.27842001年8.27702002年8.27702003年8.27702004年8.27682005年8.19172006年7.97182007年7.60402008年6.94512009年6.8310(5)美元兌人民幣2018年12月21日匯率擴展閱讀:匯率走勢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未來我國勞動生產率持續較快提升、國際收支保持順差格局、貨幣政策以穩健偏緊為主、外匯儲備總量高以及中外投資收益差和利差的存在,必將導致人民幣升值,但不會大幅升值,中長期基本穩定、雙向波動、小幅升值的可能性較大。國際清算銀行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指數為109.64,較10月份微升1.58%。11月份,人民幣中間價震盪走高,當月6.3017開盤,收於6.2892.由於美元指數持續上升和去年年底國內經濟數據不盡如人意,人民幣匯率新年開局疲軟。2015年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1248,較前一交易日下跌58個基點,即期匯率創半個月來最大單日跌幅。展望新的一年,在美元強勢回歸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將何去何從?影響人民幣走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綜合各方觀點來看,人民幣短期貶值壓力存在,但從經濟基本面和國際收支等方面看,人民幣匯率總體將保持穩定。2016年11月15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再度低開,八連跌之後越過6.83關口,創下近年來新低。新低不斷被刷新,一些普通民眾甚至考慮或者已經將手裡部分人民幣存款兌換成美元保值。參考資料:人民幣匯率-網路
最低匯率是1979年,1美元兌換1.4962元人民幣。最高匯率是1994年,1美元兌換8.6187元人民幣。各國在定匯率時必須選擇某一國貨幣作為主要對比對象,這種貨幣稱之為關鍵貨幣。根據本國貨幣與關鍵貨幣實際價值的對比,制訂出對它的匯率,這個匯率就是基本匯率。一般美元是國際支付中使用較多的貨幣,各國都把美元當作制定匯率的主要貨幣,常把對美元的匯率作為基本匯率。人民幣匯率經歷發展階段1949—1953:1949年1月18日天津第一次對外發布人民幣對美元外匯牌價,到1953年調整了幾十次,從1$=80¥舊人民幣到26170元舊幣(1952年12月)最低時為42000元舊幣(1950年4月),以人民幣對美元出口商品比價,進口商品比價和華僑日用品費比價三者加權平均數確定。1953—1970:人民幣匯率基本不變,與國際上採用固定匯率有關,對外貿易國家壟斷,統一核算,進口補貼出口。1$=2.4618¥人民幣,匯率不起調節進出口作用。1970—1985:一攬子貨幣方法的人民幣匯價。71、73二次美元貶值,固定匯率制崩潰,我們開始頻繁調整人民幣匯價,釘住「籃子貨幣」隨籃子貨幣變化而調整,美元、馬克、日元、英鎊、瑞士法郎始終占籃子主導地位。1972年,1$=2.2¥;80年,1$=1.5¥,幣值上升不利於外匯收支。81年起公開牌價,非貿易1$=1.5¥,內部結算價1$=2.8¥。1986年後,以美元為基準為有限彈性匯率,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1991年,1$=5.4423¥,有意識下調有利於出口換匯。【第一次:85年1--9月,1$=2.8調至3.20貶值12.5%;第二次:86年7月5日1$=3.7036貶值13.6%;第三次:1989年12月16日,1$=4.7221貶值21.2%;第四次:1990年11月17日,1$=5.2221.1985年後,調劑價放開,最低1$=5.5最高突破10元,93年底1$=8.7元人民幣】1994年1月1日,匯率並軌,人民幣為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短期資本流動常常受到匯率的較大影響。當存在本幣對外貶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不願意持有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會將其轉兌成外匯,發生資本外流現象。同時,由於紛紛轉兌外匯,加劇外匯供不應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下跌。當存在本幣對外升值的趨勢下,本國投資者和外國投資者就力求持有的以本幣計值的各種金融資產,並引發資本內流。同時,由於外匯紛紛轉兌本幣,外匯供過於求,會促使本幣匯率進一步上升。
a2();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歷史演變-:[答案]第一階段:1949年1月至1950年3月.這一階段是指自天津解放到全國實行財經統一以前.這一階段人民幣匯價的特點是:匯價不斷上升,人民幣對外不斷貶值.華北解放後,為了開展對外貿易及國際匯兌業務,迫切需要解決人...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歷史以來最高的是多少-: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最高(指改革開放以來)為:1美元對人民幣7.4692元,突破了7.47關口,時間是2007年10月31日.自1949年至1978年,人民幣匯率兌美元匯率長期被維持在2.75至1.50之間(¥/1US$,下同).自1979年開始,人民幣逐步...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發展史-:沒有官方的公開數據.但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從05匯改開始,人民幣逐漸升值,至今以升值百分之25-30.這給國內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小的障礙,大陸私營企業的成本上升,加之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泛...
請說一下人民幣兌現美元的匯率歷史變化過程(1949年-2005年)-:看看人民幣的發展歷史就行了!1948年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並且發行了統一的貨幣-人民幣,確定了人民幣對外幣的匯價,這是標志者人民幣的誕生的大事.對建國之後醫治戰爭創傷和國民經濟恢復起到了積極作用.在經過建國的初期,人民幣...
最初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是怎麼出來的?:匯率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匯率是國際貿易中最重要的調節...
1990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1980年1美元兌換1.4900元人民幣1981年1美元兌換1.7768元人民幣1982年1美元兌換1.9249元人民幣1983年1美元兌換1.9573元人民幣1984年1美元兌換2.2043元人民幣1985年1美元兌換2.9366元人民幣1986年1美元兌換3.4528元人民幣...
有誰知道人民幣兌換美元匯率歷史變化過程是怎樣的呢?:但建國初期惡性通脹的蔓延,造成人民幣兌美元匯價一降再降,從1949年1月18日1美元80元舊人民幣,調低至1950年3月13日的1美元42,000元舊人民幣
近十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變化表(2005-2014)-:去網路文庫,查看完整內容>內容來自用戶:袁懷華1近十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變化表(外管局中間價)期間:2005-2014年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
古代美元和人民幣的匯率-:人民幣是1948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時,才開始發行第一套人民幣,至今有61年的歷史.美元是1792年美國鑄幣法案的通過後產生的,至今有217年的歷史.
美元兌換人民幣的歷史是什麼?: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1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39.2%,同期英鎊匯率從1英鎊兌換5.91元調至3.44元,人民幣對英鎊升值41.6%
a3();
rgg_s();
rgg_ss();
你可能感興趣的--
2005年—2011年人民幣匯率變動表(100美元兌人民幣),上述材料說明[]A.美-
2006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變化-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高人民幣怎麼變化-
近兩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發生了什麼變化-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變動趨勢與我國外匯儲備的內在關系-
下圖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變化表明①A點到B點表示人民幣升值趨勢②B點...-
當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變成1:1時,會發生哪些事情-
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說明了什麼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下降意味著什麼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圖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分析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跌破6.7什麼意思
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什麼意思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換算今日價格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破6.8關口
42相關鏈接functiondelayUrl(url){varlanrenjia=document.getElementById('time').innerHTML;if(lanrenjia>0){lanrenjia--;document.getElementById('time').innerHTML=lanrenjia;}else{window.location.href=url;}setTimeout("delayUrl('"+url+"')",1000);}delayUrl('https://www.wangluoliuxing.com/va/.html');
rgg_sss();
返回頂端
來自於網友交流,只提供信息參考,不對其真實性及有效性作任何保證
反饋及建議聯系:
&;網路流行榜
『陸』 2018年11月21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
2018年11月21日美元對人民幣匯率如下圖所示:
可以下載一個股票行情軟體,可以查看各種股票行情、期貨行情,還有多個國家的外匯行情。
『柒』 100美金是多少人民幣
100美元=637.87人民幣
1人民幣=0.1568美元
有效時間:2021-11-13 21:06 數據僅供參考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法定貨幣,其發行主管部門是美國國會。
美元的具體發行業務由聯邦儲備銀行負責辦理,它的出現是由於《1792年鑄幣法案》的通過。在二戰以後,歐洲大陸國家與美國達成協議,同意使用美元進行國際支付,此後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廣泛使用並最終成為國際貨幣。
在1792年,美元採用了金銀復本位制,按照當年頒布的鑄幣法案,一美元摺合371.25格令(24.057克)純銀或24.75格令(1.6038)克純金。直到1873年。而一美元價值的24.057克白銀,即大約相等於一枚西班牙銀圓。因美國政府甚少鑄造一美元的硬幣,因此在南北戰爭前,西班牙銀圓一直是美國主要流通的貨幣之一,美國各官、私銀行亦多以西班牙銀圓作儲備,美國人大多用鈔票兌換西班牙銀圓。
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上任後,美國貨幣採用了「金本位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各國停止了黃金的進出口,金本位體系即告解體。在金本位制度後期,美元含金量為1.50466克。1934年1月31日,一美元含金量被規定為13.714格令(合0.888671克)。黃金官價由每盎司20.67美元提高到35美元。到1934年美元貶值,美國政府將1922年以前版的各種券類鈔票逐漸收回。貶值後的美元不能兌現,僅外國中央銀行可按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
1946年12月1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公布美元含金量為0.88867克。以後,由於美國國際收支持續逆差,導致通貨膨脹嚴重,美元危機加深。
1971年8月15日,美國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貶值並且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開始崩潰,為克服國際金融市場混亂的狀況,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一再磋商,最終於1971年12月達成「史密森學會協議」。其主要內容有:美元對黃金貶值7.89%,黃金官價從每盎司35美元提高到38美元;匯兌平價的幅度由1%擴大到2.5%,美元含金量貶為0.818513克,對「特別提款權」比價由原來的1:1貶至1.08571美元等於1「特別提款權」。然而,這些措施也未能阻止美國國際收支逆差和美元危機的惡化。
1973年2月12日,美元再次貶值10%,含金量減為0.73662克,黃金官價每盎司提高到42.22美元。對特別提款權比價貶至1.20635美元等於1 「特別提款權」。歐洲國家及其他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退出固定匯率制,固定匯率制徹底瓦解,美元匯價走向浮動。至此美元不再有法定含金量。
『捌』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歷史演變
1、人民幣從年到1952年用浮動匯率制度。從1953年到1973年,以計劃經濟制度,人民幣與美金有正式的掛鉤,匯率保持在在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上。但是在這時代中國大陸的外國貿易很少,所以人民幣匯率意義不是很大。
2、1973年,由於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頻繁。
為了適應國際匯率制度的這種轉變與現實中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有利於推行人民幣計價結算,便於貿易,為國外貿易所接受的原則,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
為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1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了39.2%。
3、從1980年到1994年,中國大陸有雙重匯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
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53.3%。
4、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 8.7。
5、2005年7月21日,人民銀行突然宣布,經國務院批准,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變相升值2%,並且不再與美元掛鉤。
6、2007年5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
受隔夜美元大漲影響,2010年8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及即期匯價雙雙創下一個半月的新低。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1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015元,即期市場開盤報6.7958元。
7、2015年11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154,較前一交易日(10月30日)中間價6.3495升值341點,創2005年7月以來最大百分比升幅。
2015年12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設於6.4236元,較前一日下調96基點,並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
8、2016年2月15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118,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96個基點,漲幅達0.30%。與此同時,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當日收盤價報報6.4944,較上個交易日收盤價大漲751基點,創下2005年7月匯改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玖』 90年代至今人民幣匯率變化歷程
下表列出了1971年至2015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變化:
注:年平均值,1美元兌換人民幣金額。特別說明:1949年-1952年採用浮動匯率換算,53-71年都是2.462。
率是指一國貨幣與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或比價,或者說是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一國貨幣的價格。匯率變動對一國進出口貿易有著直接的調節作用。在一定條件下,通過使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即讓匯率下降,會起到促進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反之,本國貨幣對外升值,即匯率上升,則起到限制出口、增加進口的作用。
影響匯率變化因素:
(1)國際收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一國國際收支為順差,則外匯收入大於外匯支出,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對於外匯的供給大於對於外匯的需求,同時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則該國外匯匯率下降,本幣對外升值;如果為逆差,反之。
需要注意的是,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不斷增加,但美元卻保持長期的強勢,這是很特殊的情況,也是許多專業人士正在研討的課題。
(2)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通貨膨脹,如果本國通貨膨脹率相對於外國高,則本國貨幣對外貶值,外匯匯率上升。
(3)利率。利率水平對於外匯匯率的影響是通過不同國家的利率水平的不同,促使短期資金流動導致外匯需求變動。如果一國利率提高,外國對於該國貨幣需求增加,該國貨幣升值,則其匯率下降。當然利率影響的資本流動是需要考慮遠期匯率的影響,只有當利率變動抵消未來匯率不利變動仍有足夠的好處,資本才能在國際間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