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昔日兄弟刀劍相向:彩電三巨頭大打價格戰,最終僅剩贏得勝利嗎
華南理工大學校友志論壇上,一直有一個“華南三劍客”的帖子掛在上面。
而這曾經親密無間的“三劍客”,如今早已在商場上白刃相接了。華南理工的78級如同北影的78級一樣,是一個超級班級,在這里產生了影響中國彩電業的三位企業家,他們分別是李東生,陳偉榮和黃宏生。
1978年秋天,還是華南理工學院的華南理工大學迎來了三位意氣風發的青年。對未來充滿想法和沖勁,對新鮮事物總是躍躍欲試的黃宏生;成熟穩重,總是將所有事情都安排的井井有條的陳偉榮;還有即保守傳統又激進奮斗的李東生。
這三人在同一班級,在同一宿舍,又有著相同的愛好,因此常常同出同住,感情十分深厚。平常沒事一起學習,累了打打籃球,可以說是度過了最充實的大學時光。
也許是冥冥之中自有註定,當初畢業分道揚鑣的三人最後竟因為工作的原因,陰差陽錯在了一個同行業。
TCL、康佳,創維這三家企業後來都成了中國家電行業的巨頭。作為企業的領導人,這曾經的三兄弟為了市場利益,也不得不“反目成仇”,白刃相接起來。
最先動作的是李東生的TCL。為了搶先搶佔多的市場份額,李東生首次提出了高性價比的產品理念。將廠區的彩電直接從一萬降至三四千,一時間確實搶到了許多訂單。
與李東生降價理念不同的是,陳偉榮的康佳則把大量的資金花在產品的研發之上。他相信只有他帶領著消費者走,才能做到市場的最頂端。
黃宏生的創維更是結合兩者所長,即降低價格,又引進新技術,走的是“開源節流”雙路線。
在這種情況下,李東生領導的TCL一直平穩發展,持久耐力。在歷經了18年的風雲變幻,仍舊在家電行業大放光彩。
⑵ 各大書商、平台的「價格戰」打得越熱鬧,對消費者越有利嗎
短期來看這類平台的價格戰肯定是對讀者非常有利的,但是把時間線拉長的話,這樣燒錢打價格戰,對於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的。
更為關鍵的是一旦形成壟斷對於整個圖書行業也會造成一種不良的影響,因為對於這些圖書出版行業來說,他們本身對於現金流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他們一方面需要有資金去出版圖書,同時他們也要花費資金給作者支付一定的稿酬,所以說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如果過度打價格戰,把他們的資金都耗費掉的話,那麼我們想要在看到優質的圖書和優秀的作品也是會變得非常困難的,所以說長期來看對於消費者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的。
⑶ 打「價格戰」的極兔,是否會使快遞行業迎來大洗牌
把價格戰的極兔會使快遞行業迎來大洗牌。對於現在的快遞行業來說,存在著各個品牌,之間的競爭壓力都非常的大,而作為快遞行業的巨頭順豐快遞已經不香了。大多數人在寄快遞的時候或者是在淘寶買東西的時候,都會考慮到使用順豐寄快遞,因為順豐的速度非常的快,當天購買第二天就能到達,包括一些公司在寄文件的時候也都會選擇順豐快遞,但是順豐的價格太高。
隨著電商平台的火熱,有許多人都會選擇從網上購買商品,但是隨著購買商品當中隨之而來的就會考慮到使用快遞的問題。許多商家在選擇快遞的時候也都會選擇價格相對便宜的,但是在考慮到便宜價格的快遞時,也都會想到自己的件還不能丟。同時能夠快速的運到顧客的手上,所以這樣的問題都會有兩難的問題,又想好,又想巧只能考慮掏高價錢。
⑷ 黃光裕表示國美移動商城即將發起「價格戰」,你如何看待這項操作
國美電器通過價格戰可能再次崛起
. OK
作為國美電器的創始人黃光裕近期才出獄,使用這種高調的方式出現在群眾的視野之內。並且他的初心是用客戶端倒逼供應鏈將價格打下來,黃光裕作為電器行業的元老級人物,能夠通過價格戰來壓制對手,說明現在市場上的電器品牌利潤空間足夠支撐國美電器的崛起。通過這種老牌的電器零售商來打破現有電器行業格局,不能讓電器行業只圍繞著那幾個大品牌在轉,一些小的電器廠商為這些大品牌在做貼牌製造,這些廠商的產品質量都非常的不錯,希望能夠通過這次國美打價格戰的機會,將這些性價比較高的產品展現到用戶面前。讓消費者用低廉的價格買到品質相同的產品,這才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企業家。⑸ 為什麼中國企業就只會打價格戰,進行殘酷的竟底
7月,快遞行業中最吸引媒體注意力的,莫過於以義烏為中心開展的又一場價格戰。
在快遞商家的必爭之地義烏,快遞的價格一度觸底一公斤以內1元。不只是四通一達,這次順豐也加入戰局,推出低價位產品。直至7月24日眾企業聯合發布一封通知,此次價格戰才告一段落。
快遞市場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想要搶奪市場,只有從價格、時效和服務三個維度下手,價格又是其中最靈活的變數,這就導致快遞行業的發展總是伴隨著大大小小的價格戰。
這次的短兵相接, 雖然看起來是雙輸的惡性行業競爭,其實只是快遞行業發展必經的碰撞之一。
一、快遞行業玩家現狀
中國快遞業企業可以分為四類:外資快遞企業、國有快遞企業、大型民營快遞企業與小型民營快遞企業。
經過幾年「完全競爭階段」的混戰,快遞行業已基本形成以大型民營快遞企業為龍頭的格局,將繼續從龍頭局面向寡頭局面發展。
(數據來源:中國郵政局官網)
2018年東部地區快遞量佔比整體呈下滑態勢,19年1月份降至79%新低後,1-6月份持續回升。與之對應,2018年東部地區快遞業務收入佔比穩定在80%-80.3%區間,19年1月份降至最低值,之後一路回升;
2018年中部地區快遞業務量佔比呈現出持續穩定增長態勢,19年1月份達到13%的新高,3-6月份小幅回落至12.6%,但仍高於18年最高值。而中部地區快遞業務收入一直比較穩定,19年1月份短暫升高後,又回落至11.1%;
2018年西部地區快遞量佔比在7.6%-8%之間波動,19年上半年從1月份的8%一路下降,6月份已達7.3%的新低。與之對應,西部地區快遞業務收入在19年1月份達到新高,之後一路回滑,至5、6月份滑落至8.4%的新低。
【東部仍為各快遞企業競爭的主戰場,市場開發程度較高,快遞行業發展成熟。中部快遞市場正在持續擴展,發展速度不落東部地區,後續將會持續發力,或將成為一段時間內快遞商家角逐的核心戰場。西部快遞行業其實也處在增長態勢,只是增速不及東部和中部地區,所以在整體佔比上呈下滑趨勢。】
三、快遞行業發展趨勢
市場份額繼續向頭部企業集中
上半年,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達到81.7,比去年同期提升0.2個百分點。市場資源進一步向頭部企業集中,尤其是上市企業領跑的優勢明顯。
結合快遞行業的發展規律,快遞行業的市場份額會向頭部企業繼續集中,最終從龍頭企業中發展出寡頭企業。
如今四通一達都與阿里巴巴聯系緊密,隱隱與順豐成兩大巨頭對抗之勢,又有新秀京東鋒芒必露,快遞行業發展大局未定,誰勝誰敗還未可知。
快遞市場的搶占重心將從東部向中西部逐漸轉移
如今東部地區快遞業務佔全國快遞業務的80%左右,隨著國家對快遞企業發展的支持政策不斷出台,及相關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中西部快遞市場將迎來高速發展。
在東部市場維穩的基礎上,市場爭奪的重心勢必會向中西部移動。
異地快遞發展迅猛,對外快遞業務矚目
異地快遞業務發展勢頭迅猛,在龍頭企業的完善布局下,將成為對快遞行業的又一輪洗牌,進一步增加行業集中度。
但相比異地快遞業務量大價低的薄利,市場開發度較低,發展空間較大,利潤又相對較高的對外快遞業務已成為龍頭企業布局的焦點。
申通的國際業務布局已可見一斑,暫時平靜的對外市場已經開始暗流涌動。
快遞單票收入繼續走低,但降速放緩
只要眾龍頭並存局面不變,快遞價格就不會穩定增長。
眾企業爭奪市場的局面還會持續數年,在理性范圍內盡量壓縮利潤空間以搶奪市場,是眾強相爭的必然局面。加上政府的各項助力,快遞整體單票價格仍將持續走低。
快遞服務質量持續向好
快遞服務質量的提高,一方面來自國家的外部要求,一方面來自企業自身發展的內在動力。
快遞企業拓展市場時,當價格觸底,無法再降低價格獲得競爭力,企業能夠依靠的就是自身的服務;且當寡頭格局基本形成,服務也將成為企業拉高價格增加收益的主要增長點。
所以快遞企業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是大勢所趨,眾企業也不斷在該方面進行嘗試,如菜鳥裹裹近日試水夜間快遞服務等。
價格戰的真相,只是龍頭大佬們爭奪市場的短暫交鋒。了解了快遞行業發展規律,就會明白價格戰還是會不斷上演。快遞行業的發展史,就是眾企業不斷交鋒的戰斗史。自古商場如戰場,且看快遞戰場,誰主沉浮!
【更多物流倉儲相關咨詢,關注公眾號:頭等倉TOODC查看】
⑹ 如何看待電商行業價格戰
1.電商之間抄的價格戰本質上是一種襲效率之爭。電商的實質就是效率,是發揮規模優勢的平台,是讓小眾商品大眾化、標准化的平台,客觀上也起到產品推廣的作用。
2.平台打價格戰的原因有三點:一是以「價格戰」的名義進行品牌造勢,實際上是公關戰,帶動用戶的關注度,拉動消費欲和消費力;打價格戰就是一種低成本增加流量的營銷方式,電商平台最終將節省下來的營銷成本,讓利給用戶。二是藉助促銷以處理滯銷品,為刺激消費者,帶動其他商品銷售,大促時也會拿出部分暢銷品做活動,但這些暢銷品可提供的貨源量極為有限,主要還是起到帶動其他滯銷品銷售的作用。三是用價格驅動消費者,搶占市場份額,借勢抬高股價。
3.價格戰是一場持久戰。對於處於落後被動地位的電商平台而言,價格戰要持續不斷地打,而且要有針對性地打,針對競爭對手的熱銷產品來長期定向地打。其次,價格戰表面上是一種營銷策略,實際是系統性營銷方式,考驗的是團隊協調能力。
⑺ 同行打價格戰,怎麼辦
互相打價格戰只能讓本行業越來越亂,我們最好的應對方法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如果對手大幅降價我們就小幅降價,盡量使我們的產品價格穩定,等到對手們降到最低時,他們就沒有利潤了或者利潤很少,這是他們就會慢慢垮掉,雖然我們現在的銷售額受到影響,但是我們會走的更遠!
⑻ 為什麼現在做什麼都競爭激烈,打價格戰,大公司每年都在降低產品價格,卷死那些小企業
一切都是為了生存,利益,獨占市場。
價格戰的背後本質不在於市場份額,而在於獨占市場的不可擴張資源。
營銷大師菲利浦·科特勒所言:世上沒有降價兩分錢抵消不了的品牌忠誠。一語中的地描述了「降價」對消費者決策產生的重大影響。細心的你會發現,其實這一點在中國市場猶甚。
要知道,在中國現階段這樣的一個高度同質化的商業環境里,同行業之間激烈的市場角力,幾乎都繞不開使用價格戰這一「核武器」。無論是前幾年的「千團大戰」,還是近來大熱的O2O上門、打車等等,市場上都是風卷殘雲的,到處充斥著「價格戰」留下的火葯味。
在一個特定的城市、區域里,可容納的酒樓、KTV、電影院、酒店房間就有限的!它的市場決定了該區域只能生存這一定量的商家。所以價格戰的背後首當其沖的不是爭取C端的用戶,而是通過價格戰快速俘獲B端的商家資源。(通過簽約獨家的排他協議,把競爭對手拒之門外),要知道從網際效應來看這一類撮合型平台,獲取足夠豐富的商家資源才是「雞生蛋,蛋生雞」里最關鍵的一步,商家資源的豐富性是影響用戶留存最關鍵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