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的玉米價格為什麼這么低
國家單純提高保護價,導致國外糧食流入嚴重,國庫儲存爆滿,養殖虧損。
玉米收購不得不走向市場價,實行硬著陸
2. 今年安微玉米收夠價格是多少
10月28日玉米價格,安徽省阜陽市玉米收購價格,市場主流為:1570元/噸 ,同比:-25.94% ,環比:-15.59% 。
當地市場了解,目前當地貿易商銷售水分17%玉米裝車價格1560元/噸左右,凈糧,價格周比小幅走弱10元/噸。近期當地玉米走勢相對企穩,因目前價格偏低,基層農戶賣糧積極性不高,市場購銷偏淡。另據了解,當地玉米容重普遍在三等以上水平。
10月28日玉米價格,安徽省蚌埠市玉米收購價格,市場主流為:1520元/噸 ,同比:-28.3% ,環比:-20.83% 。
當地市場了解,目前當地豐原集團收購玉米最新價格1600元/噸,價格周比下跌30元/噸,目前暫時穩定。另據了解,雖然近期當地玉米價格走勢仍舊偏弱,但結合當前低價水平及後期低水分玉米供應持續減少等因素考慮,預計價格再跌空間有限。
10月28日玉米價格,安徽省淮北市玉米收購價格,市場主流為:1540元/噸
10月28日玉米價格,安徽省合肥市玉米收購價格,市場主流為:1540元/噸
3. 為什麼今年玉米價格這么低,還能張點嗎
玉米是因為今年種植面積全國增幅達30%,產量過剩而下跌。
主要影響因素包括:
第一,農民價格預期較高,春節前放慢銷售節奏。一般而言,東北地區農民在春節前,應銷售60%的玉米,餘下40%春節後銷售。但今年春節前,農民只銷售了40%。調研表明,今年農民按兵不動、待價而沽的原因在於,近幾年玉米價格一般春節前較低,而春節後會逐步上漲。今年許多農民選擇在春節前不賣糧,等待節後賣糧。這樣形成春節後、天氣變暖前,許多沒有儲糧設施的農民集中售糧的局面。
第二,今年春節比往年推後2個星期,這意味著壓縮了節後玉米銷售時間。在農民大量集中售糧的形勢下,加工企業、貿易商的烘乾設施既要承擔比往年多20%的任務,同時比往年少2個星期的時間,這樣,形成節前浪費了寶貴的烘乾能力,而節後,兩者的疊加,使市場烘乾能力不足,再加之預期不穩,目前市場化收購能力相對有限,由此就出現一反常態的玉米價格下跌趨勢。這是目前東北玉米收購形勢形成的主因。但是,對有簡單存糧條件的農戶影響並不大
第三,目前部分沒有存糧條件的農民或有恐慌心理,賣跌不賣漲的操作,也加劇了市場走低預期
4. 安徽省玉米價格是多少
我是臨泉農民為什麼我們這玉米價格才收七角五分一市斤
5. 今年玉米價格為什麼這么低,謝謝
今年3月以來,我國玉米價格在創下歷史新高之後,開始歷時六個月下跌。我們認為,我國玉米價格在供應壓力、需求疲弱以及今年收儲價格下降的情況下,熊市格局確立,玉米價格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間。
1、 供應端:產量新高 庫存龐大
據USDA最新預估數據,2015/16年度中國玉米產量2.25億噸,持平9月預估;照此預估,2015/16年度中國玉米產量較前三年增幅約4.33%、3%和9.43%,再創歷史新高。我們認為,2015/16年度中國玉米產量創下歷史新高,利空中國玉米價格。
從實地調研情況看,我國玉米產區前三位的省市分別為:黑龍江、吉林、內蒙古。2015年9月21日至9月26日,我們對我國大豆、玉米主產區黑龍江西北部地區進行了為期六天的實地調研,西線調研路線為:哈爾濱—綏化—北安—黑河—訥河—齊齊哈爾——哈爾濱,通過本次調研我們對於今年黑龍江西北部地區大豆和玉米產量了解到如下情況:
黑龍江西北部地區大豆玉米種植主要為承包租地方式,農戶自種比例約佔1/3。除了黑龍江偏北地區種植大豆以外,偏南地區以種植玉米為主。從地區分布來看,綏棱、海倫、海北、北安等地以種植玉米為主:如綏化地區農戶反映,今年全部種植玉米;綏棱縣克音河鄉部落村農戶反映,去年玉米和大豆種植面積各佔一半,而今年玉米種植面積上升至90%,大豆種植下降至10%;海倫縣鄉鎮領導反映,該縣去年大豆種植面積約170萬畝,玉米種植面積約205萬畝,佔比分別為45.3%和54.7%;今年大豆和玉米的種植面積預計為165萬畝和210畝,佔比分別為44%和56%;黑河市孫吳縣某合作社負責人反映,最近幾年全部種植大豆;黑河市西崗子鎮以種植玉米為主,大豆種植較少;嫩江縣今年大豆種植面積略增;內蒙古莫旗塔溫敖保鎮農戶反映,今年大豆種植面積增加約1倍多;齊齊哈爾相關人士反映,大豆種植500多萬畝,在該地區種植結構中的比例約為15%,玉米種植面積2000萬畝,佔比約57%。由此可見,從我們調研的情況來看,今年黑龍江西北部地區玉米種植面積仍然居首。
農戶選擇種植大豆或玉米的主要原因:(1)玉米種植收益遠遠高於大豆,如海倫現鄉鎮領導估算,如果不算大豆價格補貼的話,預估大豆每垧收益比玉米低4000-5000元,種植收益使得農戶偏好種植玉米。如有農戶表示,如果大豆價格升至3元/斤,才會考慮種植大豆。(2)地塊原因,農戶只有在不能夠種植玉米的情況下才種植大豆,如內蒙古莫旗塔溫敖保鎮農戶認為該地區因氣溫低、農葯殘留大,所以該地區不適合種植玉米。
從今年大豆、玉米的生長情況來看,不同地區也呈現出不同情況:綏化地區農戶反映,由於今年雨水偏多,積溫低,播種晚,預計今年玉米單產不及去年。去年玉米收成好,主要因為出現了夜裡下雨,白天晴天的良好天氣,對於玉米生長極為有利。今年預計沒有霜凍危害,因為至今還沒有下霜,往年此時已經下霜。綏棱縣克音河鄉部落村農戶反映,今年大豆單產情況良好,因為天氣好,不旱不澇,單產預估約300斤/畝,蛋白質量較好;該村玉米種植則因選購河田2號種子的原因,造成大面積倒伏;農戶預估今年玉米單產約1萬斤/垧,去年單產為2.3萬斤/垧。海倫縣鄉鎮領導介紹,今年大豆單產情況不及去年,主要因為積溫低(大約少了200-300度),所以大豆底部15-20CM沒有結莢,同時頂部籽粒不夠飽滿,有青豆現象,今年大豆單產預計4500斤/垧,較去年減產約10%左右;玉米平均單產預計約2.4萬斤/垧。黑河市孫吳縣某合作社負責人反映,今年略微偏旱一些,所以預計大豆產量比去年略低。去年大豆產量約4000斤/垧,今年大豆產量當前預估為3500-3600斤/垧。黑河市西崗子鎮某收購商反映,今年玉米產量還可以,略有下降,主要是去年玉米產量非常高,而大豆也沒有聽說出現減產現象。嫩江縣某糧庫負責人預計該地區大豆總產量預計60-70萬噸,較去年略減10萬噸左右,玉米總產量預計200萬噸左右。內蒙古莫旗塔溫敖保鎮農戶反映,今年天氣還可以,今年大豆單產預計約3000-3500斤/垧,往年平均單產約3200斤/垧。齊齊哈爾市相關人士反映,今年整個糧食作物的生長都比較好,其中4-5月不是太好,主要是低溫多雨,無法進行田地耕作;6月有的地方出現了旱情,如龍江南部,後來也出現了「隔道不下雨」的情況。總體而言,今年總降水量和往年差不多,但是降水分布不均勻,導致玉米品種可能出現不一樣的情況,即雨水充沛的地方玉米漲勢良好,反之玉米漲勢可能不太好。今年玉米棒比較小,現在還沒有完全成熟,成熟期比往常晚了3-5天,這就有可能面臨早霜風險。不過,幸運的是截止當前齊齊哈爾地區都沒有出現0度的情況,據天氣預報,「十一」之後氣溫還會上升,所以今年齊齊哈爾地區應該沒有早霜問題。
6. 安徽玉米現在收購價格有誰知道
最新2015年10月2日安徽玉米價格最新行情動態 安徽蚌埠地區豐原收購水分16%新玉米價格在2240元/噸,與昨日持平。淮北地區水分14%凈糧陳玉米貿易商銷售價格1900元/噸,與昨日持平。阜陽地區水分15%玉米貿易商收購價格為1900元/噸,與昨日持平。
安徽省 阜陽市 玉米價格:2135.73 元/噸 安徽省 巢湖市 玉米價格:2135.94 元/噸 安徽省 合肥市 玉米價格:2135.00 元/噸
安徽省 安慶市 玉米價格:2135.30 元/噸 安徽省 蚌埠市 玉米價格:2135.94 元/噸 安徽省 亳州市 玉米價格:2136.37 元/噸
安徽省 宣城市 玉米價格:2136.15 元/噸 安徽省 黃山市 玉米價格:2136.37 元/噸 安徽省 淮南市 玉米價格:2135.94 元/噸
安徽省 蕪湖市 玉米價格:2135.51 元/噸 安徽省 淮北市 玉米價格:2136.15 元/噸 安徽省 滁州市 玉米價格:2135.51 元/噸
安徽省 宿州市 玉米價格:2000.00 元/噸 安徽省 池州市 玉米價格:2136.15 元/噸 安徽省 馬鞍山市 玉米價格:2157.51 元/噸
安徽省 六安市 玉米價格:2135.73 元/噸 安徽省 銅陵市 玉米價格:2136.15 元/噸
7. 為什麼今年玉米這樣便宜
糧食豐收,糧價大跌,農民收入直線下降。今年入秋以來,糧食主產區的玉米、小麥價值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玉米價格下跌明顯,農戶價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達30%,而小麥在國慶前也經歷了一輪斷崖式下跌。目前,水稻收購價總體穩定,但部分地區較往年也有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三大主糧全線下挫這在往年並不多見,國際低糧價與國內庫存積壓均被視為本輪糧價下跌的主要原因。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今年要格外重視糧價大跌對數億農民收入的影響,千億級的收入負增長會影響到消費市場,預計會影響1%的GDP增長。
三大主糧全線下挫
國慶過完,各地玉米陸續收割完畢進入收購環節,但是多地農民發現今年的玉米收購價卻低於往年的20%-30%。
《華夏時報》記者對多個糧食主產區隨機抽樣調查,其中吉林長春地區收割的濕玉米價格為每斤6毛,比往年低了近3毛;山東濟寧長溝鎮地區,去年涼曬玉米(達到收購標准)的價格是1塊零幾分,今年只有8毛錢,跌了2毛多。河北邯鄲農民告訴記者,當地的玉米收購價一直維持在8毛左右,相比往年跌了20%多。
今年北大荒地區,糧食獲得豐收,但是糧價同樣重挫農民的積極性,七台河市官方通報,玉米收割後大部分直接上市,30%水分玉米棒收購價格為0.35元/斤,玉米粒0.65元/斤,比2014年同期的0.75元/斤降低0.1元/斤,降幅13.3%。
安徽省碭山縣周寨鎮孫集村農民張愛芹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涼曬乾的玉米去年同期價格是1.07元/斤,今年0.78元/斤,且收購商特別少,主要是賣給販子。「我家7畝田去年賣了5243元,今年玉米受蟲災產量下滑價格更低,今年全部收入3588元,少收1655元,我明年不種了把地全包出去。」
除了玉米,小麥的價格同樣出現大幅下滑。今年國慶放假期間,小麥價格出現了多年難見的斷崖式下跌行情。中國糧食信息網稱,大部分地區的制粉企業二等小麥的收購價格從假期前的1.15-1.20元/斤之間迅速跌至1.05-1.10元/斤之間,跌幅在0.1元/斤左右。這使得大部分做小麥貿易方面的相關人士摸不到頭緒,市場陷入嚴重的恐慌氛圍中。
一般而言,在全國國儲托市收購9月30日結束後,小麥價格是會有一波下跌行情的,好讓制粉企業有一個接盤的過程,但今年的麥價下跌幅度歷年少見。
有小麥業內人士介紹,這次大跌是由山東引起的,當地托市收購結束,但是各地糧庫仍有大批小麥車隊無法今年入庫,特別是在聊城和德州兩市,只能將小麥送到麵粉廠,而麵粉廠無法消化直接壓跌價格。
「河北等地麵粉巨頭得知聊城、德州小麥收購價格快速下跌的消息後,均作出了快速反應,開始下調小麥收購價格,這些麵粉企業的價格往往是市場的風向標,最終傳導到全國。」上述人士說。
不僅是小麥玉米,水稻今年的行情也不怎麼樣,多地的數據顯示水稻價格穩中有跌。安徽當塗縣農民楊治財告訴記者,今年水稻價格較往年跌了一毛左右,自己種的幾百畝地少收幾萬元。記者抽樣調查黑龍江地區,目前水稻價格基本與往年一致。
馬文峰說,今年價格下跌最大的是玉米和小麥,其中玉米主要是飼料,而水稻的稻糠作飼料也會受到影響,主要是在飼料環節傳導到價格,同時庫存積壓也有影響。「但僅玉米這一項就影響很大。」
影響GDP或達1%
盡管有國家托市收購政策,但是政策難以影響到市場。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接受《華夏時報》采訪時說,國家調控價格是一塊錢但市場相對調控價掉了30%,「這說明國家力量影響趨弱。而中國的玉米市場價格已經和國際市場接軌,與國際市場同步下調,差距會越來越小。」
受全球經濟的影響,今年大宗商品價格普遍下跌,全球農產品的價格隨之下跌,與中國市場糧價形成差價。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9月在《求是》發文稱,目前國際大豆、玉米、小麥、大米價格分別比國內價格每噸低1175元、923元、626元和1143元,而這給國內市場帶來一定沖擊,糧食進口數量持續增加,擠佔了國內市場銷售份額。
中國海關最新統計數字顯示,2015年9月份我國穀物及穀物粉進口量為313萬噸,1-9月為2608萬噸,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81.2%。大豆前9個月累計進口5964噸,去年同期5274噸,同比增加13%。
「國際糧價對國內的傳導一方面是直接的進口,另一方面是信息的傳導,不過,由於我國對糧食進口實行配額管理,這種傳導更多的是信息傳導。」李國祥說。
當然,除了正常途徑進口,還有大量的走私糧食。有相關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今年屢屢查到重大糧食走私案,走私已在國內形成了完整鏈條,危及國家糧食安全。
除了國際因素,國內糧食過多也是主要原因,目前國內糧食存在積壓。10月8日,國家糧食局發布通知用兩個「前所未有」來形容當前的糧食儲存形勢:「目前我國糧食庫存達到新高,各類糧油倉儲企業儲存的糧食數量之大前所未有,儲存在露天和簡易存儲設施中的國家政策性糧食數量之多也前所未有。」
馬文峰認為,今年糧價20%以上的跌幅直接影響農民可支配收入近千億,按照上半年我國農民的78%的消費傾向簡單核算,今年糧價大跌直接影響農民消費市場,或影響到GDP的增速1個百分點。
「去年玉米的利潤是460億,今年利潤則是負977億,較上年的農民的可支配收入僅此項下降1437億元。」這是根據發改委公布農產品成本收益核算體系,玉米生產期間化肥價格變動和當前價格變動,以及國內玉米的播種進行測算的結果。「按照農村地區消費傾向核算大概影響國民生產總值是6500億。」馬文峰介紹,6500億是這樣計算的,去年發改委公布的每畝玉米凈利潤是81塊錢,今年大概是負179元,目前玉米種植面積是3.82億畝,從賺81元到虧179元差價是260元,兩者相乘是接近千億,如果再結合農民消費指數計算,除以0.22消費乘數效應,大概是6500億。
詳細的可以參考下農業一站通的的今年國內玉米小麥大豆價格全部下降是什麼原因?http://www.nyyzt.com/news/show-16648.html
8. 現在玉米價格為啥那麼低
你好,是因為今年玉米滯銷的多種原因造成的。首先市場需求不旺是主因;其次,前幾年玉米收購價格較高,最高時每公斤賣到2.8元,刺激農民惜售不賣。但今年價格低谷時每公斤僅1.8元,農戶們坐等觀望,遲遲捨不得脫手,從而導致玉米囤積。從而導致今年整體價格偏低。望採納
9. 今年玉米價格是多少
2019年3月3日據豬價格網統計全國玉米價格行情,單位:元/噸
安徽省 淮上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噸
安徽省 蚌山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890.00 元/噸
安徽省 祁門縣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80.00 元/噸
安徽省 泗縣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80.00 元/噸
安徽省 淮上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噸
安徽省 定遠縣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2000.00 元/噸
安徽省 葉集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60.00 元/噸
安徽省 利辛縣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噸
北京市 朝陽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2000.00 元/噸
福建省 南靖縣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噸
福建省 湖裡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噸
福建省 倉山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噸
福建省 永春縣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40.00 元/噸
甘肅省 涼州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噸
甘肅省 永登縣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2000.00 元/噸
甘肅省 永登縣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2050.00 元/噸
甘肅省 肅州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800.00 元/噸
甘肅省 涼州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00.00 元/噸
甘肅省 景泰縣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890.00 元/噸
廣東省 信宜市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2240.00 元/噸
廣東省 連山自治縣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20.00 元/噸
廣東省 普寧市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2100.00 元/噸
廣東省 江城區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2070.00 元/噸
廣東省 普寧市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1950.00 元/噸
廣東省 陽春市 玉米價格 3月3日 15%水分 2080.00 元/噸
感覺有幫助 請採納
10. 為什麼今年的糧食價格那麼低。
糧食豐收,糧價大跌,農民收入直線下降。今年入秋以來,糧食主產區的玉米、小麥價值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玉米價格下跌明顯,農戶價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達30%,而小麥在國慶前也經歷了一輪斷崖式下跌。目前,水稻收購價總體穩定,但部分地區較往年也有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三大主糧全線下挫這在往年並不多見,國際低糧價與國內庫存積壓均被視為本輪糧價下跌的主要原因。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今年要格外重視糧價大跌對數億農民收入的影響,千億級的收入負增長會影響到消費市場,預計會影響1%的GDP增長。 三大主糧全線下挫 國慶過完,各地玉米陸續收割完畢進入收購環節,但是多地農民發現今年的玉米收購價卻低於往年的20%-30%。 《華夏時報》記者對多個糧食主產區隨機抽樣調查,其中吉林長春地區收割的濕玉米價格為每斤6毛,比往年低了近3毛;山東濟寧長溝鎮地區,去年涼曬玉米(達到收購標准)的價格是1塊零幾分,今年只有8毛錢,跌了2毛多。河北邯鄲農民告訴記者,當地的玉米收購價一直維持在8毛左右,相比往年跌了20%多。 今年北大荒地區,糧食獲得豐收,但是糧價同樣重挫農民的積極性,七台河市官方通報,玉米收割後大部分直接上市,30%水分玉米棒收購價格為0.35元/斤,玉米粒0.65元/斤,比2014年同期的0.75元/斤降低0.1元/斤,降幅13.3%。 安徽省碭山縣周寨鎮孫集村農民張愛芹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涼曬乾的玉米去年同期價格是1.07元/斤,今年0.78元/斤,且收購商特別少,主要是賣給販子。「我家7畝田去年賣了5243元,今年玉米受蟲災產量下滑價格更低,今年全部收入3588元,少收1655元,我明年不種了把地全包出去。」 除了玉米,小麥的價格同樣出現大幅下滑。今年國慶放假期間,小麥價格出現了多年難見的斷崖式下跌行情。中國糧食信息網稱,大部分地區的制粉企業二等小麥的收購價格從假期前的1.15-1.20元/斤之間迅速跌至1.05-1.10元/斤之間,跌幅在0.1元/斤左右。這使得大部分做小麥貿易方面的相關人士摸不到頭緒,市場陷入嚴重的恐慌氛圍中。 一般而言,在全國國儲托市收購9月30日結束後,小麥價格是會有一波下跌行情的,好讓制粉企業有一個接盤的過程,但今年的麥價下跌幅度歷年少見。 有小麥業內人士介紹,這次大跌是由山東引起的,當地托市收購結束,但是各地糧庫仍有大批小麥車隊無法今年入庫,特別是在聊城和德州兩市,只能將小麥送到麵粉廠,而麵粉廠無法消化直接壓跌價格。 「河北等地麵粉巨頭得知聊城、德州小麥收購價格快速下跌的消息後,均作出了快速反應,開始下調小麥收購價格,這些麵粉企業的價格往往是市場的風向標,最終傳導到全國。」上述人士說。 不僅是小麥玉米,水稻今年的行情也不怎麼樣,多地的數據顯示水稻價格穩中有跌。安徽當塗縣農民楊治財告訴記者,今年水稻價格較往年跌了一毛左右,自己種的幾百畝地少收幾萬元。記者抽樣調查黑龍江地區,目前水稻價格基本與往年一致。 馬文峰說,今年價格下跌最大的是玉米和小麥,其中玉米主要是飼料,而水稻的稻糠作飼料也會受到影響,主要是在飼料環節傳導到價格,同時庫存積壓也有影響。「但僅玉米這一項就影響很大。」 影響GDP或達1% 盡管有國家托市收購政策,但是政策難以影響到市場。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接受《華夏時報》采訪時說,國家調控價格是一塊錢但市場相對調控價掉了30%,「這說明國家力量影響趨弱。而中國的玉米市場價格已經和國際市場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