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俄羅斯出口的大宗商品以什麼為主
俄羅斯在2018年全球出口了價值4493億美元的商品。
從大陸的角度來看,俄羅斯出口的54.5%按價值出口到歐洲其他國家,而36.8%出口給亞洲進口商。較小的百分比流向非洲(3.8%),北美(3.4%)和拉丁美洲(1.2%),不包括墨西哥,但包括加勒比地區。鑒於俄羅斯人口為1.41億,其在2018年的出口總額為4493億美元,對於這個歐亞大陸的每個居民來說,大約為3,200美元。
以下出口產品組代表2018年俄羅斯全球出貨量中的最高美元價值。此外,還顯示了每個出口類別在俄羅斯總出口方面所佔的百分比。
一,包括石油在內的礦物燃料:2376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52.9%)二,鋼鐵:234億美元(5.2%)三,穀物:105億美元(2.3%)四,寶石,貴金屬:101億美元(2.2%)五,包括電腦在內的機械:92億美元(2%)六,木材:90億美元(2%)七,肥料:82億美元(1.8%)八,鋁:66億美元(1.5%)九,銅:54億美元(1.2%)十,電機,設備:49億美元(1.1%)
俄羅斯十大出口占其全球出貨總值的近四分之三(72.3%)。
⑵ 為什麼原材料價格下跌 巴西俄羅斯的匯率下跌慘烈
這兩個國家的共同點就是,國家經濟非常依賴原材料出口。雖然巴西的服務業算是比較發內達,但是,和俄羅容斯一樣都存在產業單一化的傾向。
所以大宗商品的價格下跌,這兩個國家的匯價都會收到打擊。
除了這兩個國家,澳大利亞(礦產就很依賴出口我國),加拿大等國家也存在相似情況。
⑶ 俄羅斯盧布發生逆轉,對美元暴漲200%,背後是如何操作的
暴跌約50%,反彈近200%,俄羅斯盧布對美元匯率坐上了「V」型過山車。俄烏沖突以來,俄羅斯遭遇西方國家多輪經濟制裁,例如將俄羅斯踢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對俄羅斯進出口產品實施各種禁令等。
受此影響,俄羅斯盧布踏上「下行之路」,2022年在3月7日跌至今年最低點:1盧布兌換0.0064美元,不到1美分,相比沖突前跌去50%。隨後,俄羅斯盧布上演驚天逆轉,不僅收復失地,而且一路走高。5月24日,1盧布一度最高可兌換0.018美元,較此前最低點反彈幅度接近200%,與年初相比漲幅也超過35%。進入6月份後,兌換匯率也基本穩定在1盧布對0.016美元左右。
英國《衛報》刊發評論文章稱,俄羅斯正贏得這場西方發動的經濟戰。西方的一系列制裁,不僅沒有壓垮俄羅斯經濟,反而推高了能源價格,拉高了西方國家通脹,讓盧布匯率越發堅挺。俄羅斯要求與俄羅斯進行天然氣貿易的「不友好」國家和地區,必須在俄羅斯銀行開設盧布賬戶並以此進行天然氣貿易結算,否則俄方將視其為違約。
「這一盧布結算令使得目前有超過20家歐洲公司不得不採用盧布購買俄羅斯天然氣,在需求端支持了盧布匯率,考慮到為今年冬季儲備天然氣的需求正不斷增加,盧布匯率有望在需求端獲得更大支持。」龐溟說,俄羅斯還允許企業和個人以盧布償還「不友好」國家和地區債務,既維持了國際信用,又能部分抵消盧布貶值壓力。
俄羅斯央行緊急大幅加息,以熨平市場波動、提升盧布儲蓄意願,變相減少儲戶擠兌、拋售盧布購買外幣等行為的誘因。俄羅斯採取了限制居民從外幣銀行賬戶中提取超額外幣或匯款至外國銀行賬戶、限制外國客戶提取特定外幣或出售盧布資產、要求油氣出口商出售80%的外匯收入並購買盧布等一攬子臨時資本管制措施,穩定盧布匯率。
他還提到,俄羅斯的NSPK國家支付系統和Mir支付卡,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國際支付巨頭撤出俄羅斯、SWIFT網路剔除俄羅斯後帶來的不便,保證了俄羅斯國內銀行交易正常運轉。
從客觀上看,龐溟表示,國際社會對俄羅斯油氣、農產品、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強勁需求為俄羅斯帶來的貿易順差,以及國際市場不斷修正對能源價格的預期,更支持盧布匯率走出了反彈暴漲的「V」字態勢,削弱了西方對俄羅斯制裁的效果。
⑷ 俄羅斯盧布貶值的根本原因,盧布為什麼貶值
盧布貶值主要原因
油價下跌是盧布暴跌三大主因之一
在專家看來,國際油價的暴跌、西方對於俄羅斯的制裁以及強勢美元對新興市場的影響才是造成此輪盧布暴跌的三大主要原因。
美國咨詢公司McGladrey LLP首席經濟學家約瑟夫·布魯蘇埃拉斯表示,盧布貶值和近期油價下跌有直接聯系,俄羅斯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石油出口。石油是俄羅斯政府稅收的重要來源,油價下跌也降低了俄政府對本國貨幣的支持能力。
中信資本旗下對沖基金CCTrack首席執行官羅伯特·薩維奇認為,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令俄羅斯融資受限。盡管俄羅斯有不少外匯儲備,但一方面要支持不斷下跌的盧布,另一方面還要償付以美元計價的外債,這令俄羅斯捉襟見肘。
此外,美元的走強使得包括盧布在內的新興經濟體的貨幣承壓。薩維奇說,因為經濟形勢不同,美國和歐洲的利率走勢完全相反,市場預期美國的利率將上升,歐洲利率水平將下降。市場的預期和美國經濟的持續復甦使得美元不斷升值,國際資本開始從新興市場迴流至美國,俄羅斯等國的貨幣面臨下行風險。當市場對於盧布的擔憂加劇,資本外逃的風險也將加大,投資者的恐慌情緒進一步升溫,盧布的暴跌便在所難免。
盧布的暴跌也引發了市場對於是否有投資機構對其大舉做空的猜測。對此,華爾街人士指出,投機行為僅占盧布下跌原因的一小部分,目前市場缺乏流動性,未出現投資機構大規模做空盧布的現象。
一些對俄出口的國內企業或受影響
盧布匯率暴跌是否會影響到我國市場?業內人士介紹,一些對俄出口比重較大的國內企業或受到影響。
大通證券許鵬表示,我國對俄羅斯的出口份額中,比較傳統的是輕工產品,如服裝、鞋、皮革等。另外機電出口占據的比重也較大。而從上升速度來看,我國汽車產業對俄的出口正在占據越來越大的比重。
僅從家用車領域來看,國內有超過10家家用車品牌企業在向俄羅斯出口。最高的年銷售接近25000輛,而盧布的下跌無疑給這些出口車企帶來打擊—畢竟在當地銷售是以盧布結算,而盧布的暴跌會造成這些企業明顯的匯兌損失。截至昨日,已有在港上市的車企發布了盈利預警稱,今年的純利將大幅下滑,而該股在香港市場的表現也甚為慘淡。
盧布暴跌對傳統的輕工產品也必然帶來打擊,瑞銀投資劉東升建議投資者,如果發現手中個股的主營業務中有對俄羅斯出口的項目,短線應注意風險。
盧布的暴跌是否會給國內相關企業帶來正面影響?劉東升認為,雖然盧布匯率下滑意味著可以以更低的價格從俄羅斯買到商品,但這種劇烈的下滑會讓相關的經濟體陷入「休克」狀態,從俄羅斯進口的如化工品、原木、紙漿等大宗商品以及電子商品可能陷入停滯狀態。
「總體看,盧布匯率的暴跌還處在短期沖擊的層面,並沒有顯現出對國內實體經濟構成實質性影響的跡象。」許鵬說。
⑸ 俄烏局勢將影響到哪些大宗商品呢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局勢最終會影響到小麥以及一些大宗產品的價格。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這兩個國家都是一些農產品出口大國,其次,俄羅斯還是擁有原油以及一些礦場資源特別豐富的國家。很多歐洲國家都需要俄羅斯累提供一些原油等礦產資源。
總的來說,我個人認為這一次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局勢首先會影響到小麥等大宗農產品的出口。其次,這樣的局勢會影響到原油以及一些天然氣的價格。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之中,會導致兩個國家對外出口的東西會大大減少。這也是為什麼西方一直想要制裁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個國家的原因。
⑹ 我國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均價為4041元,那麼從國外進口價格是多少呢
因為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有了私家車,而我國的私家車數量十分之多,大家出行之時都不喜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會採用開車的形式。而開車就必須要加油。如今網上有人討論,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均價為4041元,那從美國呢?
所以,在大宗商品價格繼續上升的時候,進口量不會有大幅增長,但價格方面卻出現了較大的漲幅,毫無疑問的是,石油出口商賺發了。我國作為全球第一工業大國和製造業大國,龐大的工業體系對能源的需求是巨大的,所以我國也是全球主要的石油進口國之一,那麼我國主要從哪些國家進口石油,均價又是多少?
當然,價格最實惠的是伊拉克和伊朗,其中伊拉克是我國第三大石油進口來源地,一季度進口石油1475萬噸,均價只有3850元,不到4000元;而伊朗的均價更低,只有3320元,但是從伊朗進口石油較少,只有25.9萬噸,交易金額8.6億元。
可以發現,雖然我國石油進口依賴度較高,但進口渠道相對分散,中東地區進口量最大,俄羅斯次之,還從北歐、非洲、北美、南美等地區進口石油,進口渠道「多元化」,能源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⑺ 統計數字:2021年俄羅斯總共賣了多少天然氣給中國
130.7953萬億盧布,與2020年相比實際增長4.7%,這就是俄羅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1年經濟初步統計數值。整體來看,在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各種限制、隔離措施逐步鬆懈帶來的消費、投資復甦激勵下。
在全球經貿的持續回暖,特別是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創新高的帶動下,俄羅斯2021年的經濟在經歷了上一年的較大比例縮減後,又迎來了較為明顯的提振——甚至創下了自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以來的最高增速。
俄羅斯各行業經濟復甦並不均衡
分行業來看,俄羅斯2021年的經濟復甦並不均衡。其中,酒店餐飲、休閑娛樂、交通運輸、信息與通訊等產業因為居民社交行為的恢復,其復甦形態較好,但農林牧漁、國防等領域仍在縮減。
數據還顯示,以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石、銅礦石為主的采礦業在2021年僅實際增長了4.2%,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要知道,石油、天然氣是俄羅斯經濟發展的核心部分,這一領域復甦滯後,影響不可低估。
特別是在大宗商品價格暴漲的2021年,多國能源產業實現高速增長的背景下,俄羅斯采礦業的增速只有區區的4.2%,這著實令人驚訝。這首先離不開「俄氣在歐洲市場的持續低迷」——2021年俄羅斯銷往歐盟的天然氣產量出現了縮減。
與之相比,美國卻利用俄烏局勢緊張之機,將銷往歐盟的天然氣實現了翻倍增長。到了2022年1月份,歐盟從美國購買的LNG甚至達到了從俄羅斯進口管道天然氣的5倍——在歐洲市場,俄氣遇到了新的競爭者。
在我國天然氣市場,也發生了類似的現象。雖然中俄兩國間的LNG貿易仍在穩步增長,但美國天然氣占據的市場增幅更快——整個2021年,我國從美國購買的LNG幾乎達到了2020年的3倍。
並推動美國從我國LNG進口的第六大渠道,轉變成為僅次於澳大利亞的「第二大渠道」,成為我國天然氣進口市場中的「新勢力」。南生還注意到,在中歐市場的持續推動下,美國在2021年超過俄羅斯,成為僅次於卡達、澳大利亞的全球第三大天然氣出口國。
而俄羅斯的天然氣全球出口排名則由2020年的全球第三,降為2021年的全球第四名。還有石油領域,在頁岩油商業化開采獲得突破後,美國早在2019年就實現了對俄羅斯和沙特的趕超,上漲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開采國了。
俄羅斯GDP,與美國的差距進一步擴大
俄羅斯2021年完成的名義GDP為130.7953萬億盧布,按平均匯率換算為1.775萬億美元,與2020年的1.483萬億美元相比,增幅不到3000億。按接近1.46億人口計算,俄羅斯人均GDP恢復至1.2萬美元左右。
無論是經濟規模,還是人均GDP,俄羅斯與美國的差距都在2021年獲得了進一步的擴大——美國2021年的經濟增長5.7%,GDP達到了23.04萬億美元,人均更是達到了6.94萬美元的超高水平。
一項是「美俄」並稱的兩個全球性大國,在經歷了數十年的分化後,美國經濟、科技以及綜合國力的優勢得以穩固,而俄羅斯卻在經濟、能源、外貿以及其他領域遇到了越來越多的發展難題。
這也從側面給予我們新的啟示:盡量推動經濟、貿易、科技、國防、教育、文化、外交以及其他領域的全面發展,努力實現各領域綜合性趕超,從而實現國家以及居民生活的穩定、健康和持續發展。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⑻ 為什麼感覺俄羅斯近兩年越來越弱了呢
個人認為有短期和長期兩個因素。
先說短期因素,俄羅斯在2000年到2010年這黃金10年裡,雖然實力有所恢復,但是政府沒有去解決真正該解決的問題。
這段時期的高油價以及各種大宗商品價格的上升,讓俄羅斯還清了貸款並且政府手上有了大比可用資金。但是俄羅斯政府並沒有把這些錢用於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國家基建完善和翻新等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反而將大筆錢財用於過度提高民眾福利,軍費等等領域。
不過俄羅斯這個國家歷史上總是會在衰頹的時候突然迅速崛起,他們的國民極具忍耐力,普遍具有良好的文化素養,並且國土上具有海量的最豐厚的資源,路線走對,時機等到,再次迅速崛起也不是不可能,我們一定要時常警惕這個國家。
⑼ 盧布匯率續刷7年新高,盧布為何「越制裁越強」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仍在繼續,但是俄羅斯的媒體顯示盧布的匯率已經刷新了過去7年的新高點,最大的漲幅已經達到了54:1。之所以盧布的匯率越來越高,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俄羅斯是全球的石油出口大國。受到俄烏戰爭之間的影響,全球的石油價格一直在上升,最高的時間段達到了170美元一桶石油價格,而俄羅斯占據了全球石油出口的大約百分之30左右。在遭遇制裁的時候,便提高石油的價格銷售來賺取更多的外幣,造成很多歐美國家以及亞洲的部分國家地區,在進口石油時,以最高的價格購買同樣數量的石油。有大量的資金流入俄羅斯以後,就產生了盧布的匯率持續走高。
從俄烏戰爭開始,俄羅斯就占據了相當的優勢,在這場戰爭中賺取的盧比已經高達7000多億,也正是這樣的利潤才可以讓俄羅斯更持久的對戰烏克蘭以及其他的歐美一些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