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貸款詐騙罪 ,只能由自然人構成犯罪嗎
依據《刑法》第193條、第200條的規定,單位不能構成本罪。即便實踐中單位也實施貸款詐騙行為,但依據罪刑法定原則,單位依然不是本罪的主體構成。
『貳』 貸款詐騙罪的主體是自然人,單位不能構成貸款詐騙罪么為什麼呢
刑法第二百條中特意排除了第193條,應該理解為單位不是貸款詐騙罪的主版體。貸款詐騙很多時候權是個人利用單位的名義進行的,騙取大筆貸款的行為時有發生。因此,193條並非形同虛設。為何單位不構成此罪呢?可能是立法時考慮到單位採用虛假手段,騙取貸款的情況很多,但只要用於集體,以民事處理比較妥當。 附: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
『叄』 自然人擔保貸款是什麼意思
自然人擔保,作用就在於一旦借款人還不起這個錢,作為擔保人的自然人就需要還錢,銀行有權追究自然人的法律責任。
『肆』 農戶貸款是否包含其他自然人、個人經營戶、農村經濟組織貸款
這種情況下農戶貸款是包括其他自然人個人企業經營戶,農村經營組織貸款的,只要你是農村戶口的話,就可以申請農戶貸款。
『伍』 自然人借款
國家法律對個人借款事項的具體規定如下:
私人借貸可以是有償(有息借款)也可以是無償(無息借款)的,是否有償(有息)由借貸雙方約定。因此,民間借貸可以約定利息。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民間借貸只有雙方事先在書面或口頭協議中約定為有息借款,出借人才能要求借款人在還本時支付利息;否則,一律視為無息借款,出借人不得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第二款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以及《若干意見》規定「民間借貸的利率可以適當高於銀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民間借貸不得超過央行基準貸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數),超過部分不受法律保護。
最高人民法院《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二十六條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陸』 什麼叫公積金貸款自然人擔保
公積金貸款申請條件有:
在貸款當地城鎮常住有效戶口,能提供有效居住證明;
在貸款回之前有連答續繳存6個月以上的住房公積金,公積金的累計繳存時間不能低於12個月;
首套房自籌資金達到所購住房總價的30%以上(含30%),90平以下首套房貸則只需兩成;
借款人具備正當的工作和穩定的收入,每月固定的工資收入,貸款償還意向明確;
與售房處簽署了購房契約或是合同;
符合委託人和受託人規定的其他條件。
『柒』 自然人擔保貸款的風險
風險:
給別人擔保貸款需要承擔以下風險:
擔保人可能被控告:
要是借貸者違約專而欠債,銀屬行或金融公司就會控告擔保人。
擔保人可能被宣判破產:
如債務超逾30,000元,擔保人可能被宣判破產。
多名擔保人並非安全:
債務不一定由多名擔保人平均承擔。銀行也不須要選擇向較富裕的擔保人追債。貸方有權選擇向所有或其中一名擔保人追債。
死亡並不代表免除擔保:
如屬聯保而涉及多項擔保,擔保人死後,其遺產仍得用以償還債務。可是,如只是一項聯保,其遺產就無需用以償債。
綜上,一般擔保人需要承擔以上責任。
『捌』 自然人之間借款和金融機構借款有什麼區別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與金融機構作為貸款方的借款合同相比,主要有以專下幾方面區別:一、屬自然人之間訂立借款合同,既可以採用書面形式,也可以採用口頭形式;金融機構訂立借款合同只能採用書面形式。二、自然人之間借款,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金融機構作為貸款人的借款合同,當事人達成借款的書面協議,合同就成立。三、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當事人對以約定支付利息,也可以不約定支付利息,當事人約定不明的,視為不支付利息;金融機構作為貸款人的借款合同,借款人必須向貸款人支付利息。四、自然人之間借款,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利率的規定;金融機構作為貸款人的借款合同,借款利率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貸款利率的上下限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