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本國貨幣貶值如何起到擴大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
本貨幣貶值意味著外幣對本幣的比值加大,由此導致進口的成本增加,從而起到擴大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
用個具體數據解釋便於理解:比如,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為6.20:1,即6.20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那麼,當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到6.80時,原來用6.20元人民幣就能夠兌換1美元,而此時需要用6.80元人民幣來購買1美元,這樣,每出口1美元就增加0.60元人民幣的收入,也就是本幣貶值對於出口有利,那麼,也就是起到擴大出口的作用;相反,對已進口而言,每進口1美元就要增加0.60元人民幣的成本,所以,本幣貶值有限制進口的作用。
進一步舉例,如果本幣貶值前的出口貨值為50000美元,那麼,貶值前出口的本幣(人民幣)金額=50000x6.20=310000元,而當本幣(人民幣)貶值到6.80元時,此時本幣(人民幣)的出口金額=50000x6.80=340000元——本幣貶值後多收入340000-310000=30000元。
相反,如果本幣貶值前的進口價格為50000美元,那麼,貶值前進口的本幣(人民幣)金額=50000x6.20=310000元,而當本幣(人民幣)貶值到6.80元時,此時本幣(人民幣)的進口金額=50000x6.80=340000元——本幣貶值後要多付出340000-310000=30000元的成本,也就是本幣貶值後要用更多的本幣才能夠買到等額外幣的貨物——這就是:「本國貨幣貶值起到擴大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
② 本國貨幣貶值如何起到擴大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
本貨幣貶值意味著外幣對本幣的比值加大,由此導致進口的成本增加,從而起到擴大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
用個具體數據解釋便於理解:比如,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為6.20:1,即6.20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那麼,當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到6.80時,原來用6.20元人民幣就能夠兌換1美元,而此時需要用6.80元人民幣來購買1美元,這樣,每出口1美元就增加0.60元人民幣的收入,也就是本幣貶值對於出口有利,那麼,也就是起到擴大出口的作用;相反,對已進口而言,每進口1美元就要增加0.60元人民幣的成本,所以,本幣貶值有限制進口的作用。
進一步舉例,如果本幣貶值前的出口貨值為50000美元,那麼,貶值前出口的本幣(人民幣)金額=50000x6.20=310000元,而當本幣(人民幣)貶值到6.80元時,此時本幣(人民幣)的出口金額=50000x6.80=340000元——本幣貶值後多收入340000-310000=30000元。
相反,如果本幣貶值前的進口價格為50000美元,那麼,貶值前進口的本幣(人民幣)金額=50000x6.20=310000元,而當本幣(人民幣)貶值到6.80元時,此時本幣(人民幣)的進口金額=50000x6.80=340000元——本幣貶值後要多付出340000-310000=30000元的成本,也就是本幣貶值後要用更多的本幣才能夠買到等額外幣的貨物——這就是:「本國貨幣貶值起到擴大出口限制進口的作用」。
③ 人民幣升值了,理論上來說會抑制出口擴大進口,導致國內物價下跌,但為何現在全國各地物價飛漲
擴大進口只會使相應的進口物品價格下降!
整體性的物價上漲從理論上說是因為流通專中的貨幣超出屬實體經濟所需產生的,需要全國性的宏觀調控才能改變。現實中,除貨幣因素外,因違法囤積、自然災害等原因導致物資供應不足時物價也會上漲,當然這種情況是階段性的。
④ 擴大進口新政策如何影響人民幣匯率以及匯率政策
人民幣匯率升高有利於進口不利於出口貿易。人民幣匯率升高,即人民幣更值錢,內即可用相對容來說少量的人民幣就可以買到外國產品。舉個例子來說吧,假設以前的匯率是1:8即一美元可以換8元人民幣,若某商品為20美元,以前要花¥160才可買到,現在匯率上升只要花¥140元就可買到了,因而有利於進口貿易;若某商品為¥160,以前只要花20美元就可以買到現在要花20多美元才可買到,因為由於匯率上升20美元只相當於¥140了,因此不利於出口貿易。至於你在鐵血論壇看到的問題,我個人是這么理解的,若以前的匯率為1:8,現在為1:7,則以前1億美元可以換8億人民幣而現在只能換7億人民幣,相當於中國就損失了1億人民幣了,只不過一般會說損失多少美元而不說損失多少人民幣,其實實質還是一樣的。
⑤ 人民幣國際化為什麼有利於擴大進口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以及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擴大進口成為我國進一步推動對外開放的重要方向。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可能有這樣的擔憂,擴大出口可以拉動就業,應該積極鼓勵;擴大進口可能會造成國際貿易的逆差,可能會對我國經濟造成不良影響。事實上,在經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的前提下,擴大進口不僅可以更好地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還可以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結合在一起,對提升我國的經濟地位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人民幣國際化不僅可以給我國帶來鑄幣稅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使我國獲得以人民幣在國際資本市場上融資的能力,從而降低國際債務風險。美國正是因為擁有用美元融資的能力,所以從無債務違約的風險。而發展中國家因為用外幣融資,往往會因為國際資本市場波動而面臨債務危機。
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而不斷上升是歷史發展的趨勢,具有客觀的必然性。然而,人民幣究竟在何時以何種方式成為世界主要的貨幣,以及如果人民幣成為世界主要貨幣之後與現在已有的貨幣包括美元、歐元等之間的關系如何,人類社會能不能同時存在幾種主要貨幣等,這些問題則充滿了眾多的偶然因素。
從人類發展的歷史來看,在金本位時期流通的是金幣,不存在是不是世界主要貨幣的說法。英鎊是人類社會進入法定貨幣時代之後第一個世界主要貨幣。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元取代英鎊,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新的世界主要貨幣取代舊的主要貨幣,而舊的主要貨幣同時喪失原有地位的唯一案例。時至今日,歐元雖然在國際市場上占據重要位置,但仍然無法望美元項背,甚至在歐債危機期間一度面臨解體的尷尬。如果我們把人民幣國際化當作我們的長期願景,那麼我們可以從美元國際化進程中得到什麼啟示呢?
毫無疑問,經濟實力是貨幣國際化的基礎。美元取代英鎊成為世界主要貨幣憑的是美國經濟實力在19世紀末超過英國。從1894年美國GDP超越英國到1944年美元取代英鎊,這期間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時間。歐元自誕生之日起即成為世界重要的貨幣,則是憑借了歐元區整合了德國、法國等歐洲老牌強國的力量。因此毋庸置疑,離開了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人民幣國際化亦是無本之木。在這方面日本有前車之鑒,建立在金融泡沫上的貨幣國際化註定也只能是一場泡沫。
⑥ 為什麼一國實行釘住強幣的匯率制度時,本幣匯率高估,會減少出口,擴大進口
出口例子:我抄國出口某款箱包在前年本幣人民幣6.85元/美元時的出口保本價是100美元,那時可換成人民幣685元(出口成本),而眼下本幣匯率高估,人民幣升值到¥6.27可換1美元了,這款箱包出口保本價約109.26美元,比前年增加了9.26美元。
切確地說,本幣人民幣升值,導致我國出口的商品的外匯標價增高,削弱了我國出口商品的價格競爭力,導致普通商品出口量下降。
進口例子:我國進口某消費品在前年本幣人民幣6.85元/美元時的進口到岸價是100美元,那時需花人民幣685元(進口到岸成本),而眼下本幣匯率高估,人民幣升值到¥6.27可換1美元了,這種消費品進口價只需花本幣人民幣627元,比前年節約本幣人民幣58元。
切確地說,本幣人民幣升值,導致我國進口商品的本幣標價降低,增加了進口口商品的價格競爭力,導致進口量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