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中美生活方式差異貸款

中美生活方式差異貸款

發布時間:2021-01-14 16:35:32

A. 中美借錢文化上有什麼不同

博主的電子郵件為:[email protected] 長期在美國生活的華人都知道,即使是親朋好友也別輕易張口跟人家借東西。有人說在美國有三樣東西不能借:汽車、錢和老婆。這句話說對了三分之二,有三分之一是胡扯。別說美國,就是任何一個國家有把老婆隨便借出去的嗎?美國人輕易不會把汽車借給別人到是真的,這里主要的考量是在發生意外事件或是車禍時汽車的主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所以在美國借車就如同借槍,搞不好是要擦槍走火的。錢不象汽車那麼難借,但借錢難在面子上、難在心裡頭。在美國即使是親朋好友,抬頭不見低頭見,但論起借錢來,還是比較尷尬。 美國人多從銀行借錢中國人喜歡從私人借錢 人不論如何會精打細算,在生活中總會遇到手頭緊的時候。買房子付頭款、娶媳婦辦婚禮、置新房,總的有本錢。要是做個小本生意,更需要資金能夠順利周轉。在日常生活中,美國人錢不夠花的時候,就用信用卡向銀行借貸。所以美國人手裡有個三、五張、十張、八張信用卡一點也不令人奇怪。買房子向銀行借款、買汽車照樣向銀行借款。總之只要是日常生活花銷,錢沒了,缺錢,就借,反正銀行的錢不借白不借。這就是美國人的生活方式,負債經濟,錢借得越多越是爺們,但到了還不上債的那天,爺這也就變成孫子了,沒別的招,宣布破產。 中國人不是不喜歡向銀行借錢,而是普通的老百姓過去從銀行借不來錢。現在好了點,買房子、買車,還能獲得銀行貸款。信用卡在中國還不算普及,個人的日常花銷靠從銀行借款來維持還不太現實。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借錢就有著非常明顯的特點,遇到缺錢的時候、首先想到的是父母、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最後不行,還有革命的同事也是可以借錢的大軍成員之一。說實在的,張口跟人借錢的確不容易,但到了需要錢的節骨眼,只能厚著臉皮求人家了。在美國,向親朋借錢的事會有發生,但向同事借錢的情形非常少見。因為美國人心中沒有「哥們兒」的概念,也不需要為朋友兩肋插刀,上班是同事,下了班自己關起門過日子。人家不邀請你,你想登人家的門都沒門。 美國人寧給也不借中國人肯借而不要 人都有善良之心,特別是親朋好友遇到苦難,那怕是自己窮的只剩下一條褲子也要幫上一把。然而每個家庭都要過日子,也都不會是腰纏萬貫恨不得做全天下第一大善人。在父母與子女相互借錢上,中美文化的差異性就更大。在中國文化中,子女向父母借錢有點「順理成章」。買房子頭款缺三萬,當子女的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老爸老媽,無論如何也得從父母處借來個三瓜倆棗。而且這借字絕不代表要,但作父母的心裡都清楚,借給孩子的錢還能往回要嗎。反過來,只要兒女開口,作父母只要手頭還有點錢,大多會傾囊相助,沒錢的父母也會想著法四處張羅為子女籌錢。也許這是中國父母對子女關愛的一種方式,希望在年老之時,子女能夠體貼父母的辛勞,讓老人過上一個幸福的晚年。與此同時,父母向子女開口借錢的事例可能不算太多。在父母的心中,向子女借錢就等同於要錢,這個面子丟不得。 美國父母與子女的關系比較理性,在子女18歲以前父母擔負撫養他們的全部法律責任。子女成年後,父母再也沒有撫養的義務,也無需承擔相應的經濟責任。子女結婚後獨立過日子,作父母的也要為自己的生活而打拚。一旦遇到一方需要幫助張口借錢時,美國人會怎麼處理呢?我們看一個小例子,馬克的父親向他借錢,說是要付購買住房的頭款。馬克回家和妻子商量了一下,決定送給老爸買房的頭款,而不是把錢借給老爸。馬克為何寧肯給錢也不願借錢給老爸呢?馬克說在他上大學的時候向奶奶借了幾千塊,並承諾在畢業後幾年內還錢。錢借了,也還沒到還錢的期限,但這老奶奶就是不放心,三天兩頭就念叨,看來我這錢是回不來了,這輩子也回不來了。馬克說,借錢給親屬,人們都會有這樣的考量,什麼時候對方會還錢給我,這樣會影響相互之間的關系。所以只要有能力,給錢比借錢更給力,也不會使雙方的關系因為借錢的事而變得很尷尬。 美國人借錢要簽協議中國人借錢口頭會氣 如果老爸向子女開口借錢,子女說沒問題,但要簽署個借錢協議,遇到這種情形你會怎麼想。在美國子女這樣做很合情合理,但在中國要是這樣,就有點不通人情的味道了。還沒跟你們要錢,就是借點錢還要弄個協議,難道怕老爸賴賬?也會很多老爸會這樣想。一般而言,中國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借錢都是口頭協定,大家心知肚明,借多少、啥時候還,那都是看著辦的事。 美國人還真是有點法制觀念,特別在錢財上最好丁是丁、卯是卯。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17歲的朱莉從上初中就開始利用課余時間打工,幾年下來攢了3萬多塊錢。朱莉老爸辭掉了工作準備開一家零售店,但缺錢就想向女兒借。朱莉對老爸說,這沒問題,但要簽署一個協議,協議中要規定,當朱莉需要錢時老爸就需償還,而且是連本帶利一起償還。最後父女倆是皆大歡喜,老爸拿到了錢,朱莉也對能幫到老爸而高興,而且這借出去的錢還帶利息,何樂而不為呢? 美國的理財專家通常會提出這樣的建議,對於親朋好友向你借錢,最好的方式是不要借給他們。這多少有點冷血,人家要不是缺錢還會向你借錢嗎,不就是因為缺錢才開口嗎,一下子回絕了多沒情分。但理財專家也有他的理由,一旦借錢方不能按時歸還借款,就有可能在雙方之間產生矛盾,而原來較好的友情或友誼就可能會受到沖擊,人與人之間甚至會反目成仇。

B. 中美經濟的差異

詳細內容請看我博回客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98b23020101gbba.html

http://blog.sina.com.cn/nikonikochina

C. 中美日常生活有哪些不同

中美日常生活的不同,包括但不限於如下幾點,一是生活理念不同,美國多數喜歡借專錢生屬活,中國多數不喜歡借錢生活;二是生活節奏不同,美國快節奏,中國慢節奏;三是親情關系不同,美國子女成人後多獨立生活,中國子女未婚之前一般跟父母在一起;四是飲食不同,美國吃快餐多,中國吃炒菜多。。。

D. 中美生活習慣差異

衣 美國新潮 中國保守
食 美國喜甜 中國喜咸

E. 比較中美金融體系的差異

中美金融體系的差別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市場主導型」和「銀行主導型」金融體系的差異,也是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種融資方式之間的差異,體現在金融機構、金融產品、金融監管方面上。正因為這些差別,在中國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有它的特點和考慮的因素,銀行和市場的有機結合是問題的解決之道。
1986年4月1日,美國完全取消對儲蓄存款利率的上限,這樣各種銀行完全可以自己決定對存款付多高的利息,這大大增加了銀行業的競爭。此外再加上80年代初出現的第三世界債務危機等因素,使美國商業銀行的倒閉率不斷上升。 1984年有79家商業銀行倒閉,1985年為120家,1986年為150家,1990年高達200家。其中,1984年位列美國10大銀行之一的大陸伊利諾斯銀行破產,1991年初擁有230億美元的新英格蘭銀行集團破產,給美國金融業帶來的震動是巨大的。1990年底,全美最大的225家銀行的股票平均下降了17.53%,一些大銀行的股價甚至不到其帳面價格的一半。 四、中國金融體系 目前中國的金融體系分為六大板塊: 第一,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 第二,國有商業銀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 第三,股份制商業銀行,包括中信實業銀行銀行、中國光大銀行等。 第四,政策性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第五,主要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包括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信用合作社、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以及國家外匯管理局。 第六,外資銀行及其分理處。 五、中美金融體系異同比較 第一,發展階段差異:中國金融和美國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美國出於金融市場的高度發展階段,具體表現為市場規模大、金融工具多、產品鏈條長、資金能量強,這種「高度發展」在一定程度發展到「過度」,不但脫離了實體經濟,而且會對實體經濟產生負面作用。而中國處於金融市場發展的初步階段,具體表現為市場規模小、結構不合理、金融工具少、主體實力差,這種「初步」難以滿足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的發展。 第二,開放程度差異:中國金融和美國的開放程度不同。美國金融市場完全開放,是世界上最大的全球市場,表現在其金融機構全球發展、金融體系運用全球資源、金融市場有全球定價權和影響力。而中國金融市場相對封閉,表現在難以有效運用全球資源,缺乏全球定價權和影響力,金融機構尚未完全參與國際競 爭,這和中國經濟的開放程度不相符合。 第三, 貨幣市場差異:貨幣政策都要追求多目標,包括促進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價格穩定、金融體系穩定等,但在本輪危機中其首要目標並不相同。中國的首要目標是促進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美國則是促進金融市場穩定。 兩國首要目標的差異是因為其金融體系的受損程度不同。美國的很多金融機構在本次金融危機中損失慘重,普遍陷入了嚴重的流動性危機,有些大型金融機構甚至瀕臨倒閉或破產。由於機構投資者在美國的金融市場中佔主體地位,因而金融機構的流動性危機不僅導致信貸急劇緊縮,而且使整個金融市場出現恐慌,市場功能嚴重受損,進而引發了經濟危機。因此,恢復金融市場的穩定就成為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中國的情況則不同,首先,中國的金融機構並沒有大量發放次級貸款或購入與次貸相關證券,在本次危機中損失有限,沒有面臨普遍的流動性危機,更沒有出現破產,因此中國的金融機構體系比較穩定。其次,雖然2008年中國的股票市場也出現了嚴重的下跌,但主要是因為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及大量非流通股票解禁對投資者的信心產生了極大的沖擊。中國政府對股票市場的支持是通過降低印花稅率、中央匯金公司增持銀行股等政策恢復市場信心,而不是貨幣政策。第三,中國的經濟增長率下滑不是源於金融體系的問題,而是由於經濟增長對出口嚴重依賴,國際金融危機使出口大幅下挫而引起,所以中國貨幣政策的首要目標是通過刺激內需來推動經濟增長。 兩國貨幣政策工具也具有一定差異,首先,政策工具的類型不同。中國人民銀行主要依賴於有限的傳統型貨幣政策工具,其中某些工具對金融機構仍然具有直接調控的特點,如利率政策。美聯儲除了運用傳統的公開市場操作等工具外,還推出了大量創新性貨幣政策工具向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第二,政策工具的作用對象不同。中國人民銀行運用的政策工具主要針對商業銀行等存款性機構,而美聯儲通過運用其政策工具不僅向存款性機構提供流動性,而且向一級交易商、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等非存款性機構提供了大量的流動性,其政策工具作用的對象更廣泛。第三,對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和構成影響不同。從2008年9月初至2009年9月末,中國人民銀行的資產規模從20萬億元上升至22.23萬億元,增幅僅為11%,資產構成基本沒有變化;而美聯儲的資產規模則從9000億美元迅速擴張至2.14萬億美元,增長了近1.4倍,同時其資產構成發生了重大變化, 即高風險的非政府證券急劇增加。 第四,稅負差異:兩國稅率差異,從國內情況看,銀行業不論從事何種金融業務,原則上統一按照「金融保險業」稅目徵收營業稅,並按照規定的營業稅額附征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從稅收收入構成看,又以營業稅為主,當前我國金融業的營業稅稅率為5%,明顯高於實行3%稅率的交通運輸、建築安裝、郵電通信等行業。因此,其稅率高低對我國金融機構稅收負擔影響很大。兩國稅基的差異,企業所得稅中的稅基就是企業應稅所得。眾所周知,從總所得到應稅所得,要經過一系列的扣除,這在中美兩國是一致的。但對於哪些項目可以扣除,具體到每一個項目該扣除多少,兩國規定則不盡相同。相比而言,美國對折舊費用的提取實行放鬆管制,採用加速折舊法,因而實際稅率大大低於名義稅率。
結論 我個人認為,如果完全放開資金流動的話會帶來很大的沖擊,因為目前的金融市場和機構效率比較低,如果馬上放開會帶來非常大的沖擊,因為金融業有共同特點,當一個決策失誤時,它所帶來的後果顯然是暴力性的,所以在全球金融大環境下,無論中美,在此時都要提升我的金融服務業市場,這就是所謂的辯證統一原理。

F. 求中美消費信貸比較研究論文原本參考啊。。不要網路上那些容易找的。經濟系的師兄師姐救命啊啊

G. 中美消費差異

觀念不同。中國人大多數是看著手裡有多少錢算計著花。美國人大多數是算計自己能掙多少錢有可能提前用掉去貸款花錢,用未來賺到的錢去還貸款。至於說實際購買力這類的,不怎麼明白,不好說了。

H. 中美消費觀差異

中國保守式消費 美國提前消費 不過現在中國已經改觀很多了

I. 中美兩國貸款利率有何不同

美國人比較重視稅收的作用,無論是投資股票和基金,還是買房和積累養老金,都會考慮到稅收的問題。
1、房產稅
如果你買房子是自己住,除了買房子當年的過戶費用一部分可以抵稅外,主要的抵稅項目是地產稅與貸款利息。
在美國購買房子後,你支付的貸款利息可以從個人所得稅中扣除。這是政府為了鼓勵民眾自購房屋的優惠政策。美國的稅賦比較重,如果你年薪五萬,購買價值四十萬左右的房屋,貸款三十萬,每月要支付貸款約一千八百元,其中利息平均一千五百塊,一年是一萬八千塊,在年終報稅時,扣除一萬八千塊的利息,你的報稅基數就降低為三萬二千,節省了很多。因此,租房不如買房,買房必定會使用按揭就是這個道理。
2、股票稅
美國個人所得稅中其中重要的一項申報就是股票稅(CAPITAL GAIN OR LOSE),它還包括黃金白銀的買賣、原材料期貨的買賣、股票和共同基金的分紅等等。
交納股票稅有一個嚴格的定義,股票的盈利以你賣出的價格高於你買進的價格為標准。如果你在當年12月31號之前,沒有賣出自己的股票,你的股票價格在股市上即便高於你買進時的價格,你的股票也不算盈利。更准確地說,你無需交納股票稅。
如果你的股票在當年12月31號或之前賣出時低於你買進時,你的股票便是虧損。虧損不但不用交納股票稅,而且可以從你的年薪中減去股票虧損的那一部分。舉簡單一例,如果你年薪六萬,股票虧損五千,你便以五萬五千年薪收入向聯邦政府報稅。因此,在拋售股票或基金時,美國人會首選虧損的股票先拋,充分享受稅收上的好處。
而在中國,想獲得稅收上的減免基本沒有可能,尤其是大量的工薪階層,工薪收入的所得稅是代扣代繳的,即便你股票虧得再多,也不會減你一分錢稅。當然,這也讓中國人可以放心大膽地做短線交易,因為股票交易不收資本利得稅,賺到的都是自己的。而在美國,資本利得是要納稅的,持有不超過1年的資產,資本利得稅的稅率要高於持有1年以上的資產,這也是為什麼做短線交易的美國人相對較少的原因。
【消費】
全球銀行卡普及率最高的當數美國。截至2011年,有超過六成的美國人擁有信用卡,平均每個持卡者擁有的信用卡數量更是高達7.3張。美國人早就把信用卡當成最主要的支付工具了,甚至越來越多的中、低收入家庭要依賴信用卡來維持生活。
而近幾年信用卡在中國的發展速度也相當迅猛,一些大城市居民的平均持卡數量已經達到了美國的平均水平。資料庫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末,中國累計發行銀行卡45.40億張。
與美國不同的是,大部分中國持卡人更傾向於一次性還清欠款,只享受免息期帶來的好處,而不支付高額的循環利息。而美國人中因為過度刷卡成為卡奴的比例要遠高於中國人。
在美國負債是一種本事,資料庫數據顯示,2013年第四季度,美國消費者負債規模增加2410億美元,創2007年第三季度以來最大季度增幅。美國人平均個人負債5萬3850元。
【子女教育】
中國人更願意在子女身上花錢,念書要上最好的學校,還要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子女教育支出已經成為中國城市家庭的主要經濟支出之一。調查顯示,中國城市家庭平均每年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占家庭子女總支出的76.1%,占家庭總支出的35.1%,占家庭總收入的30.1%。
不僅如此,很多家長不僅會提供子女讀大學的費用,還會提供子女出國留學的費用。據報道,中國90%資產超過1億元的富人計劃將孩子送到國外,而擁有100萬美元以上的父母中,有85%願意送孩子出國接受教育。2013年底,在世界各地留學的中國學生人數為45萬。到2014年,送孩子出國留學的中國家庭達到50萬個。
過去10年裡,中國留學生數量增加了3倍多,而且還在繼續增加,中下層家庭的增長尤為明顯。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份報告,2009年底,出身自中下層家庭的留學生僅占總數的2%,但到2010年底,這一比例已上升至34%。
而美國的孩子大多在免費的公立學校接受12年義務教育,到了大學階段,學費和生活費的來源也不完全是家長,獎學金和教育貸款成為了支持大學學習的重要資金來源。

J. 中美生活方式差異對營銷策略的影響

生活方式營銷所帶來的理念革命

1、生活方式營銷可以使企業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將自身定位與社會變遷緊密結合起來,避免了純粹經濟行為所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

生活方式營銷要求企業研究社會變遷及其對社會心理產生的影響,將社會環境與企業的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起來,用一種綜合的視角來審視企業的外部環境。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只是更大范圍內的社會活動的一個組成部分,時刻受到其它社會活動的制約。企業只有主動的將經營管理行為與社會環境有機結合,才能更好的應對挑戰、把握機遇。同時,社會環境不是靜止不動的,企業要將社會變遷與自身發展聯系,了解社會變遷的趨勢。但是企業的改變不應以犧牲自我的一致形象為代價。正如「新可口可樂」的失敗所展示出的那樣,顧客的忠誠度是更為重要的目標,變化的目的不在變化本身,而在於通過變化更好的滿足顧客的需求。

2、生活方式營銷關注的重點不再僅是企業的產品,更是企業的定位和顧客。這樣,企業才可以更好的處理組織、顧客和社會的利益關系。

傳統營銷方式往往從企業自身的角度出發,將商品推銷列為最重要的營銷目的。這是一種生產導向型的思維方式,一切商業實踐都是從企業出發,強調企業在商業交易過程中的餓主導地位。但在買方市場的條件下,這種由內向外的營銷視角可能會忽視了顧客的需求,導致顧客滿意度降低。而是生活方式營銷則將顧客的需求與企業的關系列為了營銷戰略的思考起點。將滿足顧客需求列為重要的營銷目標,考察顧客心理。只有將顧客放在營銷戰略的首位才能使企業和顧客建立一種和諧的利益關系,提高公司的社會形象、提高顧客的忠誠度,最終為企業創造巨大的效益。

3、生活方式營銷的本質是一種意義的建構,最先進入者將獲得巨大的市場優勢,後來者只有通過新定位展開競爭。競爭的本質將不再是企業間單純的商業競爭,而是不同生活方式之間的競爭。這意味著競爭領域將出現多元化的趨勢。

不同的企業對自身的定位不同,市場細分的目標顧客也有所差異,不同的顧客群體會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例如:年輕人更喜歡自由而充滿挑戰性的生活,所以「百事新一代」的營銷定位選擇了青春、動感的形象宣傳;而可口可樂則始終強調「經典」的永恆地位。兩種品牌可口之間的競爭,不再是單純的口感的競爭,甚至不再是兩家公司的較量,而是分別以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為代表的兩種生活方式的競爭。「年輕人追求的酷」和「大眾對經典的偏愛」。競爭的最後是一個正合博奕,可樂市場不斷擴大,競爭的各方達到的是雙贏甚至多贏的局面。

閱讀全文

與中美生活方式差異貸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
大眾公用股票分紅 瀏覽:637
寧波銀行後期查貸款用途 瀏覽:545
好好開車融資 瀏覽:300
融資租賃可行性報告 瀏覽:2
860日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373
房奴如何理財 瀏覽:803
南昌住房公積金貸款計算器 瀏覽:427
國盛華興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822
工行貴金屬掛單四種 瀏覽: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