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貸款資金 > 國際間資金流動

國際間資金流動

發布時間:2021-01-13 21:03:56

㈠ 國際資金流動對經濟的影響

http://blog.sina.com.cn/u/1233721385

一、長期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
1、對世界經濟的一般影響
(1)形成全球利潤最大化。長期資本流動可以增加世界經濟的總產值與總利潤,並趨於最大化。因為,資本在國際間進行轉移的一個原因,就是資本輸出的盈利大於資本留守在國內投資的盈利,這意味著輸出國因資本輸出,在資本輸入國創造的產值,會大於資本輸出國因資本流出而減少的總產值。這樣,資本流動必然增加了世界的總產值和總利潤,而且資本流動一般是遵循哪裡利潤率高往哪裡流動的原則,最終會促使全球利潤最大化。
(2)加速世界經濟的國際化。生產國際化、市場國際化和資本國際化,是世界經濟國際化的主要標志。這三個國際化之間互相依存,互相促進,推動了整體經濟的發展,
二次大戰後,資本流動國際化已經形成一個趨勢,80年代以來更有增無減。尤其資本流動國際化的外部環境與內部條件不斷充實,如全球金融市場的建立與完善,高科技的發明與運用,新金融主體的誕生與金融業務的創新,以及知識的累積、思維的變化等等,這些都使資本流動規模大增,流速加快,影響更廣,而其所創造的雄厚的物質基礎,又反過來推動生產國際化與市場國際化,使世界經濟在更廣的空間、更高的水平上獲得發展。
(3)加深了貨幣信用國際化。首先,加深了金融業的國際化。資本在國際間的轉移,促使了金融業尤其銀行業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建立,銀行網路遍布全球,同時也促使了跨國銀行的發展與國際金融中心的建立,這些都為國際金融市場增添了豐富的內容。目前,不少國家的金融業已成為離岸金融業或境外金融業而完全國際化。其次,促使以貨幣形式出現的資本遍布全球,如國際資本流動使以借貸形式和證券形式體現的國際資本大為發展,滲入到世界經濟發展的各個角落。再次,國際資本流動主體的多元化,使多種貨幣共同構成國際支付手段。目前,幾個長期資本比較充裕的國家,其貨幣都比較堅挺,持有這些貨幣,意味著更廣泛地在世界范圍內實現購買力在國際間的轉移或可更有選擇餘地地擁有清償國際間的債權債務的手段。可見,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加深了貨幣信用的國際化。
2、對資本輸出國的影響
在一般情形下,長期資本流動對資本輸出國的影響有積極與消極兩個方面。
積極影響:
(1)可以提高資本的邊際效益。
長期資本輸出國一般是資本較充裕或某些生產技術具有優勢的國家。這些國家由於總投資額或在某項生產技術領域的投資額增多;其資本的邊際效益就會遞減,由此使新增加的投資的預期利潤率降低。如果將這些預期利潤率較低的投資額,轉投入到資本較少或某項技術較落後的國家,便可提高資本使用的邊際效益,增加投資的總收益,進而為資本輸出國帶來更可觀的利潤。
(2)可以帶動商品出口。
長期資本輸出會對輸出國的商品出口起推動作用,從而增加出口貿易的利潤收入,刺激國內的經濟增長。如某些國家採用出口信貸方式,使對外貸款(即資本輸出)與購買本國的成套設備或某些產品相聯系,從而達到帶動出口的目的。
(3)可以迅速地進入或擴大海外商品銷售市場。
(4)可以為剩餘資本尋求出路,生息獲利。
(5)有利於提高國際地位。資本輸出,一般來說意味著該國的物質基礎較為雄厚,意味著該國更有能力加強同其它國家的政治與經濟聯系,從而有利於提高自己的國際聲譽或地位。
消極的影響:
(1)必須承擔資本輸出的經濟和政治風險。
當今世界經濟和世界市場錯綜復雜,資本輸出-不小心,如投資方向錯誤,就會產生經濟業務的風險.此外,還得承擔投資的政治性風險。這體現在資本輸入國發生政變成政治變革,就可能會實施不利於外國資本輸出的法令,如沒收投資資本,甚至拒絕償還外債等。在國際債務歷史上,曾經發生過有的國家因陷入債務危機而停止還債的現象,便是-個明證。
(2)會對輸出國經濟發展造成壓力。
在貨幣資本總額一定的條件下,資本輸出會使本國的投資下降,從而減少國內的就業機會,降低國內的財政收入,加劇國內市場競爭,進而影響國內的政治穩定與經濟發展。
3、對資本輸入國的影響
積極影響:
(1)可以彌補輸入國資本不足。
一個國家獲得的間接投資,通過市場機制或其他手段會流向資金缺乏的部門和地區;一個國家獲得直接投資,則在一定程度上會彌補國內某些產業的空心化現象。其結果,既解決了資金不足問題,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2)可以引進先進技術與設備,獲得先進的管理經驗。
長期資本流動的很大一部分是直接投資。該投資的特點就是能給輸入國直接帶來技術、設備,甚至是銷售市場。因此,只要輸入得當,政策科學,資本輸入無疑會提高本國的勞動生產率,增加經濟效益,加速經濟發展進程。
(3)可以增加就業機會,增加國家財政收入。
資本輸入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用來創建新企業或改造老企業,這對發達國家或發展中國家都是如此。這樣,就有利於增加就業機會,有利於增加國民生產總值,進而有利於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提高國民的生活水平。
(4)可以改善國際收支。
一方面,輸入資本,建立外向型企業,實現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就有利於擴大出口,增加外匯收入,進而起到改善國際收支的作用,另一方面,資本以存款形式進入,也可能形成一國國際收支的來源。
消極影響:
(1)可能會引發債務危機。
輸入國若輸入資本過多,超過本國承受能力,則可能會出現無法償還債務的情況,導致債務危機的爆發。
(2)可能使本國經濟陷入被動境地。
輸入資本過多又管理不善並使本國經濟不能獲得長勁發展的話,輸入國就會對外產生很強的依賴性。這樣,一旦外國資本停止輸出或抽走資本時,本國經濟發展就會陷入被動的境地,甚至使本國的政治主權受到侵犯。
(3)加劇國內市場競爭。
大量外國企業如果把產品就地銷售,必然會使國內市場競爭加劇,從而使國內企業的發展受到影響。
二、短期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
1、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在國際貿易中,買賣雙方(或銀行)提供的短期資金融通,如預付貸款、延期付款及票據貼現等,都有利於國際貿易雙方獲得資金便利,從而有利於國際貿易的順利進行。
2、對各國國際收支的影響
(1)當一國出現暫時性的國際收支失衡時,短期資本流動有利於調節失衡。
當一國的國際收支出現暫時性逆差時,該國的貨幣匯率就會下跌,如果投機者意識到這種匯率下跌僅是暫時的,預期不久就會上升,於是就按較低匯率買進該國貨幣,等待匯率上升後再以較高的匯率賣出,這樣就形成了該國的短期資本流入之勢,這種趨勢顯然有利於調節該國的國際收支逆差。反之,一國的國際收支出現暫時性順差時,該國匯率會上升,如果投機者意識到該匯率上升只是暫時的,預期不久會回落,於是就按較高的匯率賣出該國貨幣,等待匯率回落後再以較低的匯率買進該國貨幣。這種投機行為形成該國的短期資本流出,這也顯然有利於減少該國出現的暫時性順差。
(2)當一國出現持續性國際收支不平衡時,則投機性和保值性短期資本流動會加劇該國的國際收支失衡狀態。
當一個國家出現持續性逆差時,該國的貨幣匯率就會持續下跌,如果投機者預期到該國貨幣匯率還會進一步下跌時,他就會賣出該國貨幣,買進其他貨幣,以期該國貨幣貶值,其他貨幣升值後獲利。這種投機行為,會使該國的資本流出,從而會擴大逆差,加劇國際收支失衡。反之,當一個國家出現持續性順差時,這個國家的貨幣匯率就會持續上升,如果投機者預期到這種匯率還會上升,他就會賣出其他貨幣,買進該國貨幣,以期該國貨幣升值後獲利。這種投機行為,會使該國順差擴大,從而也加劇了國際收支失衡。
3、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
短期資本流動會加劇國際金融市場動盪,表現在它會造成匯率大起大落,投機更加盛行。如上所述,一國發生短期性國際收支不平衡時,匯率將發生波動。因為投機者這時是在外匯供不應求,本幣匯率偏低時,賣出外匯、買進本幣,或在外匯供大於求,本幣匯率偏高時,買進外匯、賣出本幣。這種投機性資本流動,既有利於國際收支平衡的調節,又有利於保持市場匯率的穩定。但相反,一旦一國發生持續性國際收支失衡,這時,投機者是在外匯供不應求時買進外匯,而在外匯供大於求時賣出外匯,這種行為顯然不利於國際收支平衡,也不利於匯率的穩定。因此,這種投機行為會促使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不安,不過有一種情況例外,即如果一國發生持續性國際收支失衡,是國為匯率偏高或偏低沒有得到及時調整所致,這時,這種投機又會強迫該國適時進行調整,從而使匯率鵑於合理水平,因此,也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資料:http://210.34.5.16/interfinance/7/7-4-3c.htm

㈡ 什麼是國際資本流動

一、資本國際流動的概念和分類
資本國際流動是指資本從一個國家向另一個國家的運動。從資本輸出國看,應包括該國的私人、企業、團體或政府在國外擁有債券、股票、土地、建築或設備的所有權銀行存款等資產。
資本國際流動的分類,按期限劃分可分為長期資本流動和短期資本流動。
長期資本流動主要包括直接投資、間接投資和國際信貸。短期資本流動包括暫時性的相互借貸、存款、購買一年到期的匯票及債券等。按投資主體又可分為私人國際投資與政府國際投資。

二、資本國際流動的形式
1.國際直接投資。國際直接投資發生在一國公民取得在其它國家經濟活動的管理控制權時。它不僅是一種單純的國際間資本流動,而且常常伴隨著如機器或半成品等有形資產及專利權、專有技術和管理經驗等無形資產的國際間轉移。
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幾種:
(1)收購外國企業的股份達到擁有實際控制權的比例;
(2)在國外建立新企業;
(3)利潤再投資。
2.國際間接投資。國際間接投資即國際證券投資,是在國際證券市場上發行和買賣的證券所形成的國際國際資本。它包括一國個人公民或他們的代理機構購買由其它國家的個人公民、公司、銀行、政府以及一些國際金融組織發行的非控制頭寸股權、債券和觀念有價證券的行為。證券投資與直接投資的區別在於:證券投資的目的是在國際投資市場上獲利,而不是企業的經營利潤,證券投資者並不追求擁有企業的控制權。

三、資本國際流動的經濟動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提出了推動--拉動因素說。所謂推動因素,主要是指國際金融領域的結構性變化和周期性發展,促使投資者進行資產多樣化組合,在全球資本市場追求更高利益。所謂拉動因素,主要指實體經濟因素,宏觀經濟政策、結構調整政策以及政治等非經濟因素。
1.國際直接投資的經濟動機。根據鄧寧的國際直接折衷理論。他認為,影響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因素有:
(1)所有權優勢;
(2)內部化優勢;
(3)區位優勢。
2.國際間接投資經濟動機。與國際直接投資不同,國際間接投資對宏觀經濟條件下的短期擺動更有敏感,它是敏銳變動的組合資本流。國際間接投資的經濟動機也可以分為資產多樣組合、全球套利活動以及資本市場的結構性變化三個推動因素。

四、資本國際流動的三次浪潮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世界上發生了三次大規模的資本流動浪潮,而每一次浪潮都對世界經濟格局產生重大影響,曾被某些歷史學家稱為非正式霸權。
1.1870~1914年的第一次浪潮。1870~1914年間英國對外貸款凈額從1870~1820年間占國民生產總值的1%~5%。第一次浪潮以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宣告結束。英國在戰爭中元氣大傷,美國逐漸取代英國成為最大的資本輸出國。
2.20世紀70年代早期~1982年的第二次浪潮。70年代的石油危機使中東產油國積累了大筆石油美元。這些資本又流回到西方銀行,再從西方銀行流入亞洲和拉丁美洲,其結果是亞洲"四小龍"的起飛和巴西等70年代的經濟奇跡。
3.90年代以來的第三次浪潮。90年代以來,資本國際流動的突然轉向,投資的重點重新轉向發展中國家。資本流動的規模已經達到了上萬億美元。

五、當代資本國際流動的主要特徵
1.資主體多元化
2.區位和部門配置結構的變化
3.短期資本國際流動的膨脹
4.國際金融創新與資本國際流動
5.跨國公司成為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承擔者

㈢ 國際資金流動的定義

一,國際資金流動的定義
國際資本流動(International capital movements)—是指資本跨越國界的移動過程,即資本從一個國家或地區移動到另一個國家或地區,主要反映在一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資本與金融賬戶中.

國際資本流動按照期限劃分分為:長期資本流動,直接投資,保值性資本流動,投機性資本流動,證券投資,其他投資(如國際貸款)等.
國際資金流動——是指與實際生產,交換沒有直接聯系而發生的以逐利為目的,以貨幣金融形態存在於國際間的資金流動.主要包括後三者.
1,國際直接投資 Direct Investment
國際直接投資是指一國企業或個人對另一國的企業等機構進行的投資,直接投資可以取得對方或東道國廠礦企業的全部或部分管理和控制權.直接投資主要有三種類型:
1)創辦新企業.如在國外設立子公司,附屬機構,或者與多國資本共同在投資東道國設立合營企業等.這類直接投資往往不局限於貨幣形態資本的投資,特別是創辦合資企業時,機器設備,存貨甚至技術專利,商標權等等都可以折價入股.
2)收購國外企業的股權達到一定比例以上.比如美國有關法律規定,擁有外國企業股權達到10%以上,就屬於直接投資.
3)利潤再投資(Reinvestment).投資者在國外企業投資所獲利潤並不匯回國內,而是作為保留利潤對該企業進行再投資,這也是直接投資的一種形式,雖然這種投資實際並不引起一國資本的流入或流出.

㈣ 什麼是國際資本流動它包括哪些形式

國際資本流動,簡言之,是指資本在國際間轉移,或者說,資本在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作單向、雙向或多向流動。
具體包括形式:貸款、援助、輸出、輸入、投資、債務的增加、債權的取得,利息收支、買方信貸、賣方信貸、外匯買賣、證券發行與流通等等

㈤ 資本在國際間流動的根本原因是()

貨幣流通,文化交流,推進發展。

㈥ 國際資本流動的流動特徵

80年代以來,國際資本流動出現了巨大變化,呈現出了一系列典型的特徵:
國際直接投資高速增長
80年代以來,國際直接投資出現了兩個熱潮期:一是80年代後半期。據統計,1986-1990年國際投資流出量平均每年以34%的速度增長;每年流出的絕對額也猛增,1985年為533億美元,1990年高達2250億美元;國際直接投資累計總額從1985年的6836億美元,增至1990年的1.7萬億美元。二是1995年以來。1995年國際直接投資總量達3150億美元,增長40%,1996年達3490億美元,增長11%;1997年達4 240億美元,增長25%。1997年全球國際直接投資並沒有因亞洲金融危機而減少,而且各地普遍增長。
國際資本市場迅速膨脹
國際資本市場的規模主要指國際借貸(中長期)和國際證券投資的數量。至80年代末,該市場規模約5萬億美元,為1970年的34倍。整個80年代,金融市場資本量每年遞增16.5%,遠超過世界商品貿易每年5%的增長,進入90年代所,該市場進一步擴大。據資料顯示,截至1997年7月底,國際銀行放款總額達99698億美元,放款凈額達52350億美元。而至1997年12月,國際證券發行總量高達35314億美元。這里的證券發行包括國際債券、貨幣市場工具、歐洲票據等。如果再計算股票市場,則國際資本市場的規模將進-步膨脹。1997年多數發達國家股票市場達到了或接近創記錄的水平。美國道·瓊斯指數在1992-1996年間翻了一番,1998年又突破9000點大關。目前更高達11000點以上。債券、股市及銀團放款市場的興旺發達是1997年以來國際資本市場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
國際外匯市場交易量擴大
國際金融市場中的短期資金和長期資金市場的流動,基本上都要反映到外匯市場的各種交易往來中。根據國際銀行的估計,世界各主要外匯市場(倫敦、紐約、東京、新加坡、香港、蘇黎世、法蘭克福、巴黎等)每日平均外匯交易額在1979年為750億美元,1984年擴大到1500億美元。1990年初國際清算銀行一項調查資料表明,當時的全球外匯交易量每天已接近9000億美元,而目前達1.2萬億美元左右。
上述分析表明,國際金融市場上的資金流動,尤其短期資金流動,已佔主導地位。貨幣資本已脫離世界生產和國際貿易而獨立運動,而由此形成的貨幣資本運動與商品運動相分離的現象,也構成了當代資本流動的一個重要特點。
跨國公司成為推動國際資本流動的主角
當代國際資本流動,尤其國際直接投資的主角是跨國公司。跨國公司擁有巨額的資本、龐大的生產規模、先進的科學技術、全球的經營戰略、現代化的管理手段以及世界性的銷售網路,其觸角遍及全球各個市場,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引擎,對「無國界經濟」的發展起著重大的推動作用。據統計,跨國公司的海外銷售總額高達5.5萬億美元,而世界出口總額僅為4萬億美元。跨國公司通過國外直接投資控制世界對外直接投資累計總額的90%,其資產總額佔世界總產值的40%,貿易額佔世界貿易額的50%,控制工業研究與開發的80%、生產技術的90%、世界技術轉讓的75%,以及發展中國家技術貿易的90%。

㈦ 如何理解國際資金流動對經濟的影響

國際資金流動對一國的影響分兩點來說
1是國際資金流動影響一國的經濟。大量的國版際資金流入本國,會造成權一國熱錢突然增多,一方面刺激該國經濟發展,一方面又會造成通貨膨脹
2、一國經濟的形式對國際資金的流動又會產生反作用,比如一國經濟形式較好,經濟環境適合發展,那麼會吸引國際資金的流入,來本國圈錢。如果一國經濟面臨崩潰的邊緣,國際資金就不會來本國投資。

㈧ 國際資金流動的限制因素有哪些

1、央抄行存款准備金率,影響最大。襲
2、銀行負債結構,超額准備金與此掛鉤。定期存款佔比越高,流動性越好越穩定,相反活期佔比越高則流動性越差,銀行要拿出更多作為超額准備金。

3、除了准備金和超額准備金外,利率提高會限制流動性,會提高貸款成本,提高流動成本,降低流動效率。相反利率降低會釋放流動性。

4、除了寬松的貨幣政策外,積極的財政政策也是比較關鍵的因素,這包括定向貸款、增發國債以支持國家項目等等。

5、信心,膽大可以包天,何況如果都膽大呢。當然這一方面是需要有數據統計作為決策依據的,另一方面就是對經濟形勢充滿信心。

就回答這么多吧,其他的因素,例如經營管理策略、資產管理策略等等都不是很重要,影響有限。

㈨ 國際資本流動的特點

當前國際資本流動的特點

1、國際資金流量增長迅速,不依賴於實物經濟而獨立增長。

2、發達國家在國際資本中仍佔主導地位,發展中國家比重逐步增加。

3、跨國公司在國際直接投資中作用舉足輕重,跨國公司並購日趨活躍。

4、國際資本流動的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比重增加較快。

5、國際資本證券化,資本流動高速化。

6、國際資本流動中官方融資比重顯著下降,外國私人資本重要性日趨增加。

7、國際資本流動中金融衍生工具取得巨大發展。

8,是短期投機性資本活躍,資本流動的速度加快,流動周期縮短;

9,是高技術資本剩餘增加,跨國公司資本向外擴張的要求增加;

10,是資本流入的技術用途(對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和對新興產業投資)增加,也就是技術資本投資擴張加快;

11,是外商直接投資流入中,並購資本流入份額增加,股權投資規模擴大,但在前期快速增長後會面臨短期調整;

12,是流入發達國家的資本有所減少,更多國際資本正在加快流向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俄羅斯、印度和越南等)和地區;

13,是從區域分布上看,國際資本流入亞洲地區的數量正在逐漸增加,主要是那些市場容量和潛在需求比較大的經濟體;

14,是在發達國家中,資本流入歐、日的速度正在加快,而流入美國的速度正在降低,美國經濟可能會因資本流入減少而放慢增長。

㈩ 誰知道「國際資本流動與國際收支的關系」,在線等,謝謝

國際資本流動作為國際收支的組成部分,其內容被納入國際收支的考核之版列。一國在一定時期權內同其他國家或地區之間資本流動的總體情況,主要反映在該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資本和金融帳戶中,此外,還反映在經常帳戶單方面的、無償支付的資金移動。官方儲備項目表明有關國家政府之間為結算國際經濟交易差額而 發生的金融資產轉移的金額。 通過對國際資本流動控制,可以達到調節國際收支 狀況的目的。

閱讀全文

與國際間資金流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恆冒財富理財 瀏覽:721
銀行跨境理財 瀏覽:352
股票一次最多買多少股 瀏覽:666
辦房貸要買貴金屬 瀏覽:702
80年代理財 瀏覽:903
中翌理財虧掉怎麼報警 瀏覽:295
人民幣增值利好哪些股 瀏覽:532
招財貓理財投資 瀏覽:577
徵信可以辦助學貸款嗎 瀏覽:259
東方財富期貨怎麼關注好友組合 瀏覽:263
紅棗期貨10000元 瀏覽:494
51vv股票是什麼意思 瀏覽:641
信託與pe 瀏覽:64
新聞聯播人民幣 瀏覽:529
股份融資 瀏覽:55
翹然天津資本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瀏覽:456
融資融券寶典 瀏覽:29
定期理財規劃 瀏覽:599
恆大集團股票行情 瀏覽:6
信託信披 瀏覽: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