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中國銀行港幣支票兌換人民幣多久到帳
請問你是哪個地區的?如果是在深圳的話,三到七個工作日可到帳,其他地區可能時間稍長一點。樓主等了那麼久還未到帳,關鍵是29號辦的票據托收業務,一般30號才能提出,然後碰上3個休息日
2. 現在港幣的匯率是多少有漲高的可能嗎
4月29換的 是0.85
3. 人民幣匯率的發展
人民幣從1949年到1952年用浮動匯率制度。從1953年到1973年,以計劃經濟制度,人民幣與美金有正式的掛鉤,匯率保持在在1美元兌換2.46元人民幣的水平上。但是在這時代中國大陸的外國貿易很少,所以人民幣匯率意義不是很大。
1973年,由於石油危機,世界物價水平上漲,西方國家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匯率波動頻繁。為了適應國際匯率制度的這種轉變與現實中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動帶來的不利影響,根據有利於推行人民幣計價結算,便於貿易,為國外貿易所接受的原則,人民幣匯率參照西方國家貨幣匯率浮動狀況,採用「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方法進行調整。
為此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從1973年的l美元兌換2.46元逐步調至1980年的1.50元,美元對人民幣貶值了39.2%,同期英鎊匯率從 1英鎊兌換5.9l元調至3.44元,英鎊對人民幣貶值41.6%。
從1980年到1994年,中國大陸有雙重匯率制度。1981年至1984年,初步實行雙重匯率制度,即除官方匯率外,另行規定一種適用進出口貿易結算和外貿單位經濟效益核算的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格,該價格根據當時的出口換匯成本確定,固定在2.80元的水平。人民幣官方匯率因內外兩個因素的影響,其對美元由1981年7月的1.50元向下調整至1984年7月的2.30元,人民幣對美元貶值了53.3%。
1985至1991年4月復歸單一匯率制度。匯率繼續向下調整,從 1984年7月的2.30下調到1985年1月的2.80,之後又多次下調。這階段雖然恢復了單一的匯率制度,但在具體的實踐中隨著留成外匯的增加,調劑外匯的交易量越來越大,價格也越來越高,因此名義上是單一匯率,實際上又形成了新的雙重匯率。
1991年4月至1993年底。這一階段對人民幣匯率實行微調。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官方匯率數十次小幅度調低,但仍趕不上出口換匯成本和外匯調劑價的變化。到1993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官方匯率與調劑匯率分別為5.7和 8.7。
可見,這時期人民幣匯率制度演化與改革的特點是:官方匯率和調劑市場匯率並存、官方匯率逐漸向下調整。人民幣在1994年起與美元非正式地掛鉤,匯率只能在1美元兌8.27至8.28元人民幣這非常窄的范圍內浮動。 2005年7月21日,人民銀行突然宣布,經國務院批准,人民幣匯率改為參考一籃子貨幣,匯率改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變相升值2%,並且不再與美元掛鉤。
中國人民銀行於每個工作日閉市後公布當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收盤價,作為下一個工作日該貨幣對人民幣交易的中間價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價仍在人民銀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間價上下千分之三的幅度內浮動,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的交易價在人民銀行公布的該貨幣交易中間價上下一定幅度內浮動。
人民幣匯率一籃子機制就是綜合考慮在中國對外貿易、外債(付息)、外商直接投資(分紅)等外經貿活動占較大比重的主要國家、地區及其貨幣,組成一個貨幣籃子,並分別賦予其在籃子中相應的權重。具體來說,美元、歐元、日元、韓元等自然成為主要的籃子貨幣。
此外,由於新加坡、英國、馬來西亞、俄羅斯、澳大利亞、泰國、加拿大等國與中國的貿易比重也較大,它們的貨幣對人民幣匯率也很重要。
2005年9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出通知,擴大了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非美元貨幣對人民幣交易價的浮動幅度,從原來的上下1.5%擴大到上下3%。
2005年12月29日,外管局批准13家銀行開展做市商服務,包括工、農、中、建4家國有商業銀行,交行、中信、招商、興業4家股份制銀行以及花旗、渣打、匯豐、荷銀以及蒙特利爾5家外資行在內的總共13家銀行獲得了首批人民幣做市商牌照。2006年1月4日,13家人民幣做市商開始在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引入詢價交易方式,同時保留撮合方式。
2006年1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完善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的公告》(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06〕第1號)規定,自2006年1月4日起,在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上引入詢價交易方式(以下簡稱OTC方式),同時保留撮合方式;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個工作日上午9時15分對外公布當日人民幣對美元、歐元、日元和港幣匯率中間價,作為當日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含OTC方式和撮合方式)以及銀行櫃台交易匯率的中間價。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所有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並將全部做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後,將剩餘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得到當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權重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根據報價方在銀行間外匯市場的交易量及報價情況等指標綜合確定。
2007年5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自21日起,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由千分之三擴大至千分之五。
受隔夜美元大漲影響,2010年8月12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及即期匯價雙雙創下一個半月的新低。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12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8015元,即期市場開盤報6.7958元。
有交易員認為,人民幣匯價大跌,主要是由於隔夜美元大漲,人民幣參考一籃子貨幣浮動所致。美元指數11日強勢反彈,上漲1.94%。在美聯儲承認經濟復甦狀況不佳之後,公布的經濟數據表明美國貿易赤字意外擴大及亞洲經濟出現增速放緩跡象,加重了投資者對全球經濟狀況的擔心情緒,避險資金再度青睞美元。
2007年6月19日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連續升值將近2%。9月21日,人民幣匯率上升0.1%至一美元兌6.7079人民幣,創造了1993年匯改以來的最高值。
此外,分析人士認為,當前國際美元走強,除投資者對美國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憂慮外,歐元區各種利好因素釋放殆盡後的投資者回補美元頭寸也是美元走強原因之一。
而12日人民幣中間價低開,體現了人民幣匯率更多參考一籃子貨幣,雙向波動的特徵,體現了央行重啟匯改的意圖。2010年,美國國會眾議院籌款委員會於當地時間9月15日開始舉行為期兩天的聽證會,討論人民幣匯率問題,企圖對人民幣升值施壓。
聽證會今天將出結果,外界普遍關注國會會否通過迫使人民幣升值法案。美國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在聽證會上發言時表示,人民幣依然被低估,不排除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的可能。
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2011年4月29日銀行間外匯市場美元等交易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4990元,1歐元對人民幣9.6348元,100日元對人民幣7.9718元,1港元對人民幣0.83639元,1英鎊對人民幣10.8130元,1人民幣對林吉特0.45655林吉特,1人民幣對盧布4.2311盧布。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突破6.5。 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991,首次突破6.40整數關口,再創匯改以來新高。而單日漲幅亦擴大至176個基點,再度刷新9個月來的單日漲幅紀錄。
2014年3月22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在北京指出,今後人民幣匯率將主要由市場供求決定,匯率雙向浮動將成為常態;存款利率改革是今明兩年金融改革的重點。
2014年5月12日,網易等媒體報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延續前兩個交易日的跌勢,當日下跌44個基點,報6.1625,這也是近8個月來的最低點。受中間價下跌影響,當日的即期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貶值近100個基點,離岸市場上的人民幣也出現小幅貶值。
2014年21日-26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下跌,創下年內新低。自2014年2月以來,人民幣匯率一改連續近10年的上升趨勢,出現急速貶值。截至目前,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已經貶值3.4%,而去年全年的升值幅度是2.91%,回吐了去年全年的漲幅。
2015年11月2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154,較前一交易日(10月30日)中間價6.3495升值341點,創2005年7月以來最大百分比升幅。
2015年12月1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設於6.4236元,較前一日下調96基點,並再度刷新2011年8月以來最低水平。
盤面數據顯示,2015年11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累計下跌1200餘基點,跌幅已達1.9%,而自11月底加入SDR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累計下跌426基點,跌幅為0.67%。離岸人民幣貶值更明顯。截至12月10日18:30,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自11月初以來累計下跌超過2000基點,跌幅超過3.3%;其自11月底以來累計下跌逾880基點,累計跌幅超過1.3%。
2015年12月14日,境內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設於6.4495元,較前一交易日大跌137個基點,為連續第六天下調,創2011年7月25日以來新低。
2015年12月17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設於6.4757元,較前一交易日再跌131基點,為連續第九日下調。兩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盤中繼續走弱,其中在岸人民幣跌逾100點,並跌破6.48元,收報6.4837元,迎8年來首個十連跌,再創2011年6月以來新低。
2016年2月15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118,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96個基點,漲幅達0.30%。與此同時,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當日收盤價報報6.4944,較上個交易日收盤價大漲751基點,創下2005年7月匯改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4. 港幣的1塊錢,可以兌換人民幣多少錢
現在的匯率是1港幣兌 0.8452元人民幣。雖然降到1:1以下有些年了,但是別以為一直是這么低。最高曾達1:4.27,也就是1港元兌4.27人民幣 。這是在50年代的建國初期;改革開放後最高為1:1.4,出現在1993年。
對香港政府來說,1美元對港幣匯率7.75是高。香港官方設定的美元兌港幣匯率波動區間為7.75至7.85,自1983年推出以來已經平穩運行了超過30年,即使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最高峰時也未曾被放棄。
3、兌換不需要手續費(因為手續費已包含在銀行賣買外匯的差價中了);
4、境內個人購匯年度總額是5萬美元等值的韓元,按照現在的韓元匯率對比以往來說當然是劃算的。
5. 港幣的匯率會影響大陸遊客前往香港嗎
據報道,近期,港元對人民幣匯率已經逼近0.8關口,對內地遊客有極大吸引力。
據悉,截至目前內地旅客赴港自由行自開通至今已近15年,遊客在香港的玩法也更加多樣化、個性化,香港「水泥森林」和「購物天堂」以外的魅力也逐漸被發掘出來,此外,香港地形多樣,移步換景,硬體設施完善、交通便利的郊野公園是香港市民的後花園,但過去知悉的遊客並不多,屬於小眾景點。
數據顯示,今年「五一」小長假首日(4月29日)來港旅客錄得27.9萬人,其中內地旅客23.7萬人,占總數的85%,較去年同期增加20%,估計其中九成是自由行旅客。
文章來源:央廣網
6. 一港幣等於多少人民幣
根據2019年12月30號的匯率,1港幣=0.8970人民幣,1人民幣=1.1149港幣。
例如:
一瓶橙汁水人民幣4元,則需版要港幣:權3*1.1149港幣=3.3447港幣;
一瓶礦泉水10港幣,則需要人民幣:100*0.8970人民幣=8.970人民幣。
港幣分為紙幣和硬幣兩種。紙幣有10、20、50、100、500、1000港幣,分別合計人民幣是8.970、17.94、44.85、89.70、448.5、897.0元。
截止2019年12月,港幣流通的硬幣有1毫、2毫、5毫、1港幣、2港幣、5港幣、10港幣,分別摺合人民幣是0.0897元、0.1794元、0.4485元、0.8970元、1.794元、4.485元、8.970元。
(6)4月29號港幣對人民幣擴展閱讀:
香港在發展為貿易與金融中心期間,實行過不同類型的聯系匯率制度。 1863年,香港政府宣布當時的國際貨幣—銀元—為香港的法定貨幣,並於1866年開始發行香港本身的銀元。直至1935年,香港的貨幣制度都是銀本位制。
7. 現在100香港元兌換多少人民幣
因為1港元=0.842人民幣,所以100港元=100×0.842=84.2元人民幣,即:100香港元兌換84.2元人民幣
8. 港幣與人民幣之間的兌換概率是多少
幣種 匯買抄、匯賣
中間價 現匯買入價 現鈔買入價 賣出價 基準價
港幣 (HKD) 89.80 89.62 88.90 89.98 89.80
這是4月29日100港幣兌人民幣
9. 500元港幣等於多少人民幣
根據2020年1月4日匯率,1港元=0.8989人民幣,1人民幣=1.1125港元,500港元=449.4382人民幣元
香港的第一張紙幣是版1845年由東方權匯理銀行發行,但在很長時間里都沒能真正的普遍流通。直到1857年,香港政府准許用紙幣支付費用,隨之許多銀行相繼開始發行鈔票。
到1865年有5家銀行發行的鈔票得到了香港政府的認可,但5元以下的鈔票除非特別許可不得發行。真正以港元為貨幣單位是在1935年11月。
(9)4月29號港幣對人民幣擴展閱讀:
銀行兌換(按當時匯率算)手續:
1、准備人民幣現金/存款、辦理人身份證件。
2、到銀行辦理購匯,填寫購匯申請,部分情況下,需要先取得外管局批准文件,才能辦理。
3、銀行審核、確認購匯申請,客戶交驗有關證件、憑證。
4、銀行收取人民幣款項。出具銀行兌換水單。
5、銀行按購匯申請要求供應外匯,按外管局規章制度辦理。
6、我國外管局規定每人全年不能兌換超過等值5萬美元的外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港幣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銀行官網-中國銀行外匯牌價
10. 1000元港幣紀念幣能兌換人民幣么
當然可以了 去中國銀行就可以按當日匯率折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