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研發經費連續多年保持增長,一年2.4 萬億研發投入意味著什麼
眾所周知,每一個國家對科研項目的支持不盡相同,有些國家沒有辦法獲得大量的科研經費,科研項目自然會處於發展的初步階段。可是科學技術能夠創造出更多的生產力,所以,我國科研經費連續多年保持增長。
一年投入了2.4萬億科研經費,主要用於發展全新的高科技技術和高新技術。這不僅意味著我國科研項目的實施得到了有效的保障,這還能夠使得我國擁有著更為完善的科技水平,從而使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總的來說,科研經費越來越高,很大程度上代表著我國對科學技術的重視越來越深。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現象,只要將科研經費運用到合適的位置,我國科學技術還將更加領先世界水平。
❷ 2020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超2.4萬億元,這一數據意味著什麼
我國的研發經費投入總量超2.4萬億元,這一數據意味著中國正在從以製造為核心的國家轉變為以創造為核心的國家。因為我國一直秉承著教育強國,科技強國的發展思路,所以從一個勞務輸出國家逐漸轉換成技術輸出國家是一個發展的必經之路。
中國人民曾經因為科技落後,思想落後而備受列強欺壓。落後就要挨打,所以我們必須要進步,不斷的從先進國家學習技術,將底層知識完善,然後再向更高峰攀登。在科技研發上投入大量的資金,說明了我們勇攀高峰的決心。
過去,我們把自己的鋁礦以低廉的價格出售給日本,然後以上百倍的價格又購入鋁合金的材料,之後再製造成鋁合金製品出售。這中間因為技術落後而損失的何止是2.4萬億,損失的礦產資源何止2.4萬億。技術落後讓我們成為了原材料出口國,而真正賺到錢的是成品材料出口國。
如今我們把2.4億萬元花在了科研上,這是好鋼用在了刀刃上。今日在科研上的付出,來日定當獲得數以萬計的回報,我們中國智造終將在國際市場上站著把錢賺了!
❸ 現在每年1.5萬億科研支出,為什麼產生不了像古代四大發明的原始創新
五千年才有四大發明,說明影響很大的發明創造不容易出現。它需要時間去積累和創造。
微信支付寶的影響,可能不會那麼久,因為會有新的更便捷的方法出現,代替它們。
❹ 2020年中國研發投入2.4萬億成為世界第一,科研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引言:實際上很多時候國家之間的實力比拼是需要從綜合的方面來進行考量的,就會看是否有很多的科研投入。而在以上調研中顯示2020年中國研發投入已經達到了2.40,000億成為了世界第一,那麼科研的意義究竟是怎樣的呢?
一般情況下很多企業都是不能夠負擔高昂的科研成本的,因為科研並不是每一次都能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很多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能夠成功,所以一定是需要國家的支持,而且就算企業想要進行科研的話,那麼也是需要國家這方面的一些財政幫扶的,所以必須要從國家的意義和層面上發展科研。
❺ 我國研發經費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一年 2.4 萬億研發投入意味著什麼
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和財政部聯合發布的《 2020 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2020 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總量突破 2.4 萬億元,達到 24393.1 億元,比上年增加 2249.5 億元,增長 10.2%,延續了「十三五」以來兩位數以上增長態勢,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增速較上年回落 2.3 個百分點。
這個事情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我們國家非常重視研發工作,非常希望廣大企業單位能夠在研發上多投入多創新。國家為此想了很多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稅收政策調整。
比如,今年下發的《財政部 稅務總局關於進一步完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公告》(2021年第13號)將製造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到100%。製造業企業在這個月(10月份)申報期時,就可按100%比例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
什麼意思呢?就是一家製造業企業,如果上個季度投入了500萬研發費用,那麼在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中就可以扣除1000萬。這是一筆非常大的費用。
那麼研發費用又包括什麼呢?
主要有直接投入的研發材料、燃料和動力費用以及企業在職研發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補貼、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等人工費用以及外聘研發人員的勞務費用等,還有一些設備,無形資產,咨詢費等等。
這些項目是非常多的,所以企業都會充分利用好這個政策。
現在我國研發經費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一年 2.4 萬億研發投入,就是這些企業在進行研發費用申報的結果。
而從我們前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對於研發項目這個事,可操作的空間是很大的,而操作方法非常簡單。企業可以把各種亂七八糟的費用都湊到研發費用裡面湊數。這樣可以避很多稅。
就比如,互聯網公司,開發一個App這屬於研發。但是企業可以把開發人員的其他工作也算到研發費用中來,甚至不在這個項目里的人也可以掛名。稅務局要去查這些是很麻煩的,人手也不夠。都是企業「據實填報」。
試問,涉及到少交錢的事,哪個企業真的會老老實實只填那麼一點研發費用呢?有些企業本身沒研發項目,造數據都要造一些出來,這個也是統計到國家總的研發費用里去的。
所以這個2.4萬億,必然會出現一些泡沫,這個無法避免的。但不能因為有泡沫,就取消這些優惠政策。
因為,有些企業,確確實實在下血本研發新產品新工藝,這是要花費大量財力物力人力的,只要稅收上進行優惠,才能幫助企業做大做強。
比如現在很多晶元公司,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力度是非常大的。國家讓的稅收,都是為了讓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可以輕裝上陣。
那些搞虛假研發申報的企業逃的稅,正是國家在支持研發創新中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只要那些真正搞研發的企業,搞出了自主創新,搞出了國際領先,這些代價就是值得的。
可以預見,隨著產業升級不斷深入,我國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還可能會繼續加強。這是一個好事,雖然會出現泡沫,但與結果比起來,這些泡沫是可接受的。
❻ 每年的科研經費1萬億怎麼算出來的
每個科研單位都有報表上報,最後加以統計就出來了。
❼ 一個大學的科研經費6億在國內算什麼水平大學里一個學院8000萬的經費呢還有橫向和縱向經費啥意思
一個大學六億,不算特別多,但也絕對不算少了.一個學院八千萬也算是很厲害的了吧?!縱向指的國家各級部門下撥的科研經費;橫向指的是科研人員和企業等單位合作,由合作單位劃撥過來的科研經費.縱向的經費科研性更強,橫向的多是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學術含量可能不是那麼足....
❽ 他是祖國的罪人,騙取11億科研資金,讓中國芯停滯13年,現狀如何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臧克家。
半導體產業是一個對高端科學技術要求較高,對一個國家整體工業水平要求較高的產業。新中國建國至今不到一百年的時間,這七十多年的時間裡面我們還曾遭遇過西方國家的封鎖,但就是在如此困境下,我國的晶元行業仍然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其中的進步速度是值得我們喜悅的,並沒有大多數人想像的那麼不堪。但在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也遇到過挫折和磨難,也曾有過停滯的情況出現。21世紀初,擔任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院長的他是祖國的罪人,他為了自己的私慾,騙取11億科研資金,讓億萬中國人期待的「漢芯一號」成為了國際社會的一個笑話,讓中國晶元停滯13年,現狀如何?
結語
而且陳進在前往美國之後,因為他本人在晶元領域的影響力,以及他在中國騙到的那些科研資金,使得他迅速融入了美國的上流圈層,成為了美國的一位著名晶元商人,專門負責從事售賣晶元的工作,每年可以收益數百萬美元。也就是說他在中國犯下的過錯,並沒有給他本人帶來任何影響,甚至還幫助他獲得了一筆豐厚的生意啟動資金,讓他能夠獲得這一成就。
陳進的這一行為是非常可恥的,他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拋棄祖國與人民對他的信任,在事成之後逃離他國,在國外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或許他的生活正和諧美滿,但他的名字已經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將會被所有中國人所唾棄,就像是古代的那些奸臣一樣,他們雖然獲得了眼前的利益,但他們的後代卻會因此而蒙羞,甚至永遠也抬不起頭來,這件事告訴我們,一個不愛國的人最終會被人們所拋棄。
❾ 他騙取11億科研資金,讓中國晶元停滯13年,他是誰呢
我國是世界上少有的在發展中就已經比較強大的國家,因為曾經有過一段閉關鎖國的日子,所以我國的科技和思想都屬於比較落後的水平。也正因此,我國開始努力趕超他國技術,晶元技術首當其沖。晶元技術跟不少領域都有關系,像化學、微電子等科技,就和晶元技術有著莫大的聯系。
這封信里舉報了陳進對於科研成果造假,指出他騙走了我國不少科研資金。原來當時他所謂的「漢芯一號」並不是自己研發的產物,而是盜用了摩托羅拉的源代碼,在此基礎上改造出來的。就在這3年間,陳進申請了12項國家專利,40多個科研項目,累積騙取的國家科研資金高達11億!
而在《21世紀經濟報道》中更是發表了九篇對於此事件的調查,這樣的反差讓很多人都無法接受,人們十分憤怒,可陳進在被舉報後卻並沒有被法律懲罰,只是被撤了職,解除了合作。後來陳進出逃到美國,利用騙來的國家的錢,去美國發展,直到現今都過得逍遙自在,而且每年還有著數百萬的利益收入。
這件事對我國造成了極大影響,原本我國的發展蒸蒸日上,可如今因為缺少國產晶元的技術,加之損失了大量的啟動資金,讓中國的晶元技術停滯了13年,這幾乎是一個毀滅性的打擊。《論語》中有句話說得好,「人無信不立」,然而陳進卻並沒有做到言而有信。我們也無從得知,在他大肆揮霍的時候,他是否有過一絲愧疚和不安?
❿ 學校裡面的國家級科研項目有多少資金
科研項目經費管理費用是指項目在研究與開發過程中所發生的所有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一般包括:人員費、設備費、能源材料費、試驗外協費、技術引進費、差旅費、會議費、知識產權保護費、管理費和其他相關費用。
人員費,指直接參加項目研究開發人員支出的工資性費用。項目組成員所在單位有人員事業費撥款的,由其所在單位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標准從人員事業費中及時足額支付給項目組,並按規定在項目經費預算的相關科目中列示,不得在財政資助的項目經費中重復列支。
設備費,指項目研究開發過程中所必需的專用儀器、設備、樣品、樣機購置費及設備試制費。
能源材料費,指項目研究開發過程中所發生的原材料、燃料動力、低值易耗品等費用。
試驗外協費,指項目研究開發過程中所發生的租賃費用、帶料外加工費用及委託外單位或合作單位進行的試驗、加工、測試等費用。
技術引進費,指項目研究開發過程中所發生的購買專有技術、技術成果等費用。
差旅費,指項目研究開發過程中所發生的調研、考察、現場試驗等工作的交通、住宿等費用。
會議費,指項目研究開發過程中組織召開的與項目研究有關的專題技術、學術會議的費用。
知識產權保護費,指項目研究開發過程中為申請國內外知識產權保護所發生的費用。
管理費,指項目承擔單位為組織管理項目而支出的各項費用。包括現有儀器設備和房屋使用費或折舊、直接管理人員費用和其他相關管理支出。管理費占項目經費總預算的比例原則不超過5%,特殊情況根據項目實施內容及承擔單位的性質核定。
管理原則
縱向科研經費實行預算管理,執行國家相關經費管理辦法,嚴格按照項目主管部門批復的預算范圍和開支比例規范使用科研經費。
橫向科研經費實行合同管理,必須按照項目合同書中約定的經費使用用途、范圍和開支標准,執行國家和學校相關辦法,合理、規范使用科研經費。科研經費預算經批准後一般不作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