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理財成功人士的故事
對於高收入群體而言,理財的重點是構建財務安全健康的生活體系,最終實現財務自由。顧先生是一位外貿公司老闆,在事業上,經過幾年的積累,公司已過了最初創業階段,目前發展穩定。顧太太是一位美容顧問。他們計劃三年後,即2011年擁有自己的小寶寶。顧先生夫婦都已參加上海城鎮統籌醫療保險。
一、家庭基本情況
從顧先生的家庭情況來看,是典型的高收入、高結余家庭,負債率低,家庭凈資產已達到189萬元,並以每年55萬元的速度增加。但是其缺點是資產增值能力差,無法抵禦通脹,家庭保障明顯不足,一旦遇到意外事件很難保持現在的優勢,收入來源單一,且過分集中,另外,顧先生的生意風險也是存在的。通過合理的規劃,可以達到更高生活質量,體驗財務自由帶來的快樂。
二、理財目標
在設置理財目標之前,我們先作以下假設。首先假設通脹率為4%。另外由於外貿行業不確定因素較多,這里保守地假設顧先生收入保持現有水平,不考慮增幅。目前,國內學費的年均增長率為5%~6%,我們以5%作為教育費用增長率的假定值。假設房產每年的增長率為5%。
顧先生家庭目前已經衣食無憂,但是,由於缺乏明確的長遠規劃,未能建立安全、合理的財務體系,因而對家庭未來可能的發展和變化存在擔心和顧慮。
顧先生的目標是使資產不斷增值,他同時也想知道2028年,即50歲時,家庭的財務狀況。
根據前面分析的結果,並結合家庭的理財需求特製定以下理財目標:
1.建立家庭保障體系,進行財務安全規劃。
2.建立長期投資組合,使資產有效保值、增值。
3.2010年年底著手換房,進一步提高居住質量。
4.2014年設立養老及子女教育專項基金。
5.2024年追加房產投資。
由於顧先生自己創業,而且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財務風險是本理財規劃的重點。
三、理財規劃建議
1.建立家庭保障體系,進行財務安全規劃。
低保費、高保障,以固定的保費支出鎖定風險,能確保理財目標的順利實施。建議顧先生至少要配備定期壽險和重大疾病險。定期壽險保額400萬元,保險責任包括身故保障、意外傷害或疾病造成的不同程度身體殘疾。重大疾病險保額50萬元,保障涵蓋30種重大疾病。顧太太可考慮參加重大疾病險,並在懷孕時考慮投保婦嬰保險。
2.建立長期投資組合,使資產有效保值、增值。
顧先生屬於穩健型投資者,現階段由於生活重心在事業上,沒有時間和精力盯住投資市場,常常會因為迴避風險而最終不作投資選擇。所以,長期投資組合的年均收益可設在8%左右,兼顧收益與風險,容易操作。具體有以下建議:
1)預留家庭現金儲備
從財務安全方面考慮,應當預留足夠的現金儲備,以備不時之需。考慮到顧先生是自己創業,因此,現金儲備可以准備得充足一些,建議留15萬元。建議將儲蓄存款與短期貨幣投資工具相結合作為現金儲備,使資金在確保流動性的前提下提高收益。即5萬元活期存款,10萬元貨幣基金或通知存款。
2)建立金融資產投資組合
建議將現有金融資產中餘下的50萬元作一個投資組合,適度持有風險資產及低風險資產,進行中長期投資。
3)每年收入盈餘追加計劃
顧先生家庭平時的現金流非常充沛,因此,月度及年度的盈餘也是家庭財富積累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對盈餘資金追加投資的比例參照上述金融資產投資組合比例。
3.2010年底換房計劃。
2010年年底,換購一套250萬元左右的房屋,改善居住質量,准備迎接家庭新成員。建議2010年年底在內環附近,買一處面積約150平方米,總價250萬元左右的房子,並於2011年下半年,賣出現有的自住房。新房首付100萬元,貸款150萬元,貸款期限12年。
4.2014年設立專項基金。
盡早籌備專項基金用於養老及子女教育,可以使目前生活更加無憂,未來生活更有保障。專項基金以低風險的長期投資組合進行單獨運作,目標收益率較通脹高2個百分點即可。具體有以下建議:
1)教育基金。建議2014年計提29萬元的育兒基金,建立年利率為6%的穩健投資組合,獨立運作。以後每年的學費均可以從這筆專項基金中直接提取。考慮到顧先生家庭的經濟能力較強,在這里我們以偏高的教育費標准作為計算依據。
2)養老專項基金。按顧先生60歲退休,生活30年來算,為保持目前的生活水平,考慮通脹因素,至退休時,每年所需的基本生活費:A=39萬元,養老金年凈利率為NIR=基金投資收益率-通貨膨脹率=6%-4%=2%,根據公式P=A[1-(1+NIR)-n]÷NIR,得出退休時所需養老金總數為873.5萬元。
2014年計提養老金218萬元,以6%年收益運作,24年後將累積至883萬元,大於所需的873.5萬元,足夠顧先生家庭60歲退休後的生活費。
3)專項基金的長期投資組合
結論
提到理財人們自然聯想到生財,並潛意識地將投資收益與理財畫了等號。其實,投資和理財並不是一回事,投資關注的只是如何以錢生錢的問題,而理財關注的是人生規劃,不僅要考慮財富的積累,還要考慮財富的保障等問題。
針對顧先生的案例,財富的保障和對未知風險的規避被放在了首要考慮的位置,在設立合理保險配置的基礎上,很早就安排了教育及養老專項基金,通過這一系列的安排較好地規避了可能的意外或失業給家庭帶來的風險。其次生活質量的提高也被重點考慮,調整自住房、增加健康休閑支出等措施使顧先生家庭的生活質量有了不小的提高。顧先生可以將理財看成是一個系統,通過良好地運用這個系統,能使生活更加無憂無慮,並且最終達到「財務自由」的境界。
❷ 關於理財的重要性的小故事
NO. 1 青年釣魚
老人在河邊釣魚,一個青年跑來看熱鬧,老人沒多久就釣滿了魚簍。老人見青年非常有眼緣,於是要把整簍的魚送給他,青年搖了搖頭,老人有點差異:「為何不接受?」青年回答:「我想要您手中的漁竿。」老人問為什麼,青年說:「一簍魚吃不了多久就會吃完,但是有魚竿的話,就可以自己釣魚,一輩子也吃不完」,老人想了想,便把漁竿送給了青年,可是,從此以後青年卻再也沒有釣上一條魚。
理財哲理:
近年來,投資者的理財意識有了很大的轉變,對於理財,很多人說起來頭頭是道,但由於不懂理財技巧,盲目投資,結果都不盡人意。這就和這個青年一樣,單單有了理財意識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掌握理財技巧。
NO .2 兄弟打水
有兩個兄弟,哥哥很富有,弟弟卻很貧窮。有一天弟弟去找哥哥借錢,哥哥知道弟弟有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便說:你用那兩只桶去打水,打滿一桶水我就借錢給你。弟弟看了看兩只桶,打水桶下面有底,但是裝水桶下面有很多洞。弟弟每次打滿一桶水,但是裝水桶都會全部流出。弟弟換了一個方式,把裝水桶換成打水桶,雖然說每次都只能打上來一點點,但是一天的時間還是打滿了一桶水。道理其實很簡單,打水桶有底,但是裝水桶有洞,永遠打不滿。但打水桶有洞,裝水桶有底,卻能夠一點點的積累成一桶水,這和攢錢、花錢是一樣的道理呢!最後,弟弟不但借到了錢,而且慢慢也成了有錢人。
理財哲理:
很多人和故事情節一樣,掙錢用有底的打水桶,而攢錢用沒有底的裝水桶,開支無度,花錢如流水。因此,月光族們應給自己的水桶裝個「底」,每月採用零存整取等方式強制攢錢,花錢的時候有計劃,有限度。
月光族也應該用錢有度,不妨設置一個理財賬戶,每月往裡面存點錢,日積月累,這樣不但能存下來本金,也會獲得不少收益,總而言之: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久而久之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❸ 怎樣理財要生活中實際的例子。急!!!!!!!!!!!!!!!!!
買國債,買債券,買基金,買保險,買理財產品,炒股,炒期貨,炒房,炒蔬菜,炒工業品,炒一切可以炒的東西等等都是例子,投資什麼什麼也是!但是最終賺錢的能有幾個?錢是越理越少!
❹ 理財小故事
七百多年前,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歷經三年艱險歷程,翻山越嶺來到中國,曾在中國任地方官的他24年後第一次返回歐洲,一本《馬可·波羅游記》讓歐洲人第一次認識了這個古老的東方國家和其令人驚異的文明發展水平。
七個多世紀後的今天,西班牙人艾力賽來中國早已用不著跋山涉水,作為商人,他曾11年間91次來到中國,幫助西班牙最主要的建築公司——國際聯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在中國的數十筆合作項目,同時為很多西班牙企業和中國企業在彼此的市場上找到了中意的項目。而作為現任西班牙駐華大使,他喜歡到新疆等其他駐華官員並不喜歡去的邊陲地區,去了解那裡的中國人和中國企業。讓西班牙了解中國,投資中國,搶占國際市場,同時讓中國了解西班牙的技術和工業,是艾力賽近20年來一直在努力的事。
「每天在這里,一邊可以欣賞到牆上掛著的西班牙現代藝術作品,而另一邊順窗望去,就是北京的美麗街景。」在北京西班牙駐華大使館的二層辦公室里,艾力賽很愜意地對我們說。這位61歲的西班牙駐華大使,一頭銀發,步伐從容,從他晶靈睿智的眼神中實在無法猜想他已年近花甲。艾力賽酷愛現代藝術和古典音樂,並不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熱衷於一提到西班牙我們就會立刻想到的鬥牛。
然而,多數中國人對西班牙的了解還停留在「鬥牛」和《唐吉訶德》上。那麼西班牙對中國呢,恐怕也只有長城和人口眾多的印象了。現在為止還沒有任何一家西班牙新聞媒體在中國有常駐機構,西班牙與中國的貿易額以及在中國的投資額也少得可憐。這一切正是2003年新上任的西班牙大使艾力賽所面臨的問題。
艾力賽生於一個外交家庭,當他1943年在葡萄牙呱呱墜地時,他的父親正擔任西班牙駐葡萄牙歐潑爾圖的總領事。因為父親工作地點的不斷變化,他相繼在馬德里、日內瓦和紐約讀完了小學和中學的課程。1965年從馬德里大學法學系畢業後,很快就子從父業也做起了一名外交官。
在艾力賽最初的18年職業生涯中,大部分的時間是幫助西班牙企業與歐洲和其他國家進行商業洽談。他曾擔任過西班牙駐維也納大使館商務參贊、西班牙駐美國大使館商務參贊和西班牙-歐盟磋商會議書記。
1983年,他出乎人們意料地由政府工作轉向了私營企業。進入國際聯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Tecnicas Reunidas Internacional S.A.)任秘書長,這一公司是在實施工程項目及建設工業工廠方面最主要的西班牙私營公司之一。「我的孩子們當時也經常問我『到底在做什麼?為什麼要放棄政府工作』。我對他們講,這將是更具挑戰性的工作。顯然為一家跨國公司工作比為西班牙本土公司工作難度要更大。當時我覺得自己是在向全世界推廣西班牙的技術和經濟。」
正是在那個時期,艾力賽第一次來到中國,當然在有了第一次後,就立刻有了第二次和更多次。「1985年到1996年,我到中國91次,幾乎每個月都要來中國。我很幸運,看到了這十幾年中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這種變化不只在經濟結構和外交上,更體現在投資政策和商業環境上。對於我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經歷。現在我再回到中國,發現這些變化更大了。」
那11年,正是中西兩國經濟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上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位於東半球的中國和西半球的西班牙相繼進行了經濟改革。中國巨大的市場和優越的投資環境以及廉價的勞動力成本吸引了世界頂級跨國企業的投資。另一方面,80年代初,西班牙在政治上順利完成向民主化過渡後,繼而進行了一系列經濟自由化改革,實行緊縮、調整、改造政策,並集中力量發展外向型經濟。後加入歐共體,並成為首批加入歐元區的國家之一。
這樣一個以最大限度吸引各國投資的風水寶地和一個依賴於外向型經濟發展的中等發達國家,在過去的20年中卻並沒有如人們所希望的那樣出現熱鬧的經貿往來和海外投資。從1980年開始到2002年,西班牙在華投資項目僅為597個,實際投入只有3.04億美元。西班牙的主要貿易夥伴是歐盟和美國。此外,西班牙最主要的出口國家和海外投資地是拉美國家。按艾力賽的說法:「西班牙企業在拉美看到了快速增長的市場,在那裡的競爭力也最強。」
艾力賽向我們介紹,在拉美,西班牙企業經營著40%的電信行業,30%的銀行和23%的電子產品。在那裡,西班牙擁有著絕對優勢。
但在亞洲卻恰恰相反。4年前,西班牙政府終於意識到,亞太地區擁有世界上50%的人口和25%的經濟力量,而西班牙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微乎其微。與該地區的貿易只佔西班牙外貿總額的3%,只有6.3%的西班牙政府人員派駐該地區。可以說,西班牙在亞太地區幾乎是一片空白。為了將投資重心由拉丁美洲向亞洲轉移,西班牙首相史無前例地制定了「亞太計劃」,以增加西班牙在亞太市場的參與程度,而中國是其中的一個重點。艾力賽很高興地說:「這個計劃實施以來,西班牙對中國的出口增加了45%。中國對西班牙出口增長了70%。」
作為西班牙駐中國大使,艾力賽是這個計劃的直接執行者之一。而在「亞太計劃」實行之前,艾力賽在中國11年的經商歷程就已經為此埋下了伏筆。
建築業始終是西班牙經濟增長的發動機。當時作為西班牙主要建築公司的秘書長和中西商人委員會副會長,艾力賽較早地帶領西班牙企業進入了中國。最讓艾力賽感到驕傲的是「其中的很多項目現在中國得到了政府的最高肯定,國際聯合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也成為中國最信賴的公司。」
西班牙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的知名度不高。20年前,第一家到中國來的西班牙企業是一家運輸公司ALSA,他們最初在廣州、深圳和香港建立合資公司,開展運輸業務,後又擴展至北京、天津等地。其後在中國投資發展比較好的企業還有生產「高樂高」的努德萊斯巴公司,以及生產大大泡泡糖的西班牙通用糖果公司(Agrolimen)等。不過「大大泡泡糖」現在已經被美國的箭牌公司收購,其他西班牙公司在中國所佔的市場份額也十分有限。
在與中國企業交往的十幾年中,艾力賽審視著這一切。在他看來,缺乏了解是中西貿易往來最重要的一個方面。「西班牙企業並不了解中國。西班牙人很少來中國,中國人也很少去西班牙。我們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讓中國企業了解西班牙的技術和工業。」 艾力賽說。
在企業做秘書長時,他就想了很多方法來增進中西企業的了解。「當時幾乎每兩個星期就有一個中國代表團來西班牙考察,我會帶他們在西班牙到處參觀,介紹西班牙的工業和技術發展。」 艾力賽讓很多中國企業家了解到,西班牙不只有畢加索、高迪、多明戈這些藝術大師,還有發達的工業和優秀的企業家。
但是讓西班牙了解中國可並不是件容易事,艾力賽本人也經歷了很多磕磕絆絆,才參透了該如何在中國做生意。艾力賽曾代表西班牙企業與中國遼寧省的一家公司談一個合作生產洗衣粉的項目,這一談判耗費了三年半的時間。後來艾力賽總結道:「在中國非常重視人際關系和家庭關系,你要想和一個企業做生意,必須要和他認識很久,說過很多話,才有可能合作成功。這是東方國家和西班牙還有一些西方國家非常不同的一點。在世界的很多其他地方,我都會告訴那裡的人,如果你去一個亞洲國家,你不能和一個你不認識的人或者企業做生意,因為那樣往往會失敗。」
外交官出身的艾力賽在處理這件事上顯得很從容。「1985年,我第一次到中國的時候,帶了一個大項目,談判一直進展得很順利,但是在最後一刻,卻沒有通過。我記得我的中國朋友來到我的房間,他們對因為政府的決定讓談判失敗感到很遺憾。我的反映是:這種事是可能發生的,但是友誼還在,我們不該太在意這種失敗,而應該藉此機會加強雙方的關系。很多年後,那些合作夥伴說當時對我的這種反映很奇怪,他們沒想到一個歐洲人是這樣的反映,我說這是西班牙人和其他歐洲人的區別,我們知道如果一個計劃走向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我們就要加強友誼,即使我們也不喜歡這樣的結果。」
外交官的睿智和協調能力最終讓艾力賽在中國有了很多朋友,也談成了很多生意。而這段經商經歷又成了作為西班牙駐華大使的艾力賽的寶貴資源,這不僅為他提供了一個關系網和熟悉的市場環境,更重要的是,做過商人的大使更了解企業的真正需要。
在看準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各大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競爭態勢後,艾力賽為投資中國的西班牙企業提供出了兩個建議:只通過投資中國,能夠增強他們在中國的實力,可以做合資公司或者開設子公司。但他們不能停留於服務於中國市場,他們想到的應該是服務於全球市場。另一方面,中國的工業和服務業發展很快,正由勞動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西班牙對中國的投資重點應放在產品研發(R&D)上。
這是去年10月艾力賽出任西班牙駐中國大使時就曾經談到的問題。和很多駐華官員不同,艾力賽喜歡融入中國的文化和社會氛圍中,除了企業家,在中國他還有很多藝術界的朋友。
艾力賽還不會講中文,但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這並不妨礙他與中國的朋友交流,「我在中國的很多朋友都跟我講英語,有的甚至還會西班牙語。所以我非常願意把我更多的時間放在了解中國人身上,而不是學漢語。不過我的夫人正在學習漢語。她非常喜歡中國。」大使夫人是個中國迷,在艾力賽結束商人身份去德國做西班牙大使時,那時的大使夫人就經常一個人跑到中國來購物。艾力賽出任西班牙駐中國大使後,大使夫人又如願以償地來到了中國。
艾力賽說很難找一個准確的詞來形容自己,但他對我們說:「可以說之前經商的時候,我是一個成功的商人,現在作為一個大使,剛上任6個月,給我一些時間,我會告訴你他也是成功的。」
來源:[亞洲資本]
❺ 什麼是」理財」通俗點解釋。或者一個故事,比個例子這樣我才會懂。
就像前段時間的一復個視屏制,100塊在10年前和10年後能買什麼東西,答案不用我說吧。錢存銀行也是在貶值,利息太少,怎麼辦呢?雖然錢在貶值,但東西不會貶值啊,這時候就把錢換成東西(股票,古董,黃金等等),等這個東西漲價了再賣出去,因為這些東西漲價塊,這就是投資,投資分兩種類型:一是理財型投資,這類投資杠桿比較小,追求的是長遠的利益,適合家庭;一是風險投資,杠桿大,風險大,當然收益也大,追求短期的大盈利,適合個人
❻ 舉幾個合法的理財平台的例子
個人理財選擇正規大平台很重要,獲得安心收益同時能更好的保障資金安全。度小專滿理財就是原網路屬理財,度小滿理財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專業化理財平台,提供基金投資、活期理財和銀行定期理財等多元化理財產品。度小滿理財幫助用戶安心實現財富增長,用戶根據自己的流動性偏好、風險偏好進行選擇適合的理財產品。目前,度小滿理財已持續安全運營近5年時間,往期產品也均完成了本息兌付。
此條答案是由有錢花提供:有錢花是度小滿金融(原網路金融)旗下的信貸服務品牌,點擊測額最高可借20萬。有錢花大品牌靠譜利率低,滿易貸最低日息0.02%起,借款1萬元利息最低每天2元,息費透明,最快30秒審批,最快3分鍾放款,支持提前還款。手機端點擊下方馬上測額。
❼ 生活中的理財小故事
我的理財小故事
說到理財,很多小朋友的反應就是大人的投資唄!其實不然,投資是讓你錢生錢,而理財的范圍更廣,說得簡單些,就是教你如何用好你手中的每一分錢。
我的理財故事,可以追溯到上一年級的時候,應該說很大程度上是受了父母的影響。a&lh;4~父母每半個月會給我一定的零花錢,那時侯,對剛得到零花錢的我來說,並不知道什麼叫節約,一看見自己鍾意的東西就買。但漸漸的,我對錢的概念有了新的理解,不再亂花一分線,開始了自己的「理財生活」。
三年級下半學期某月的上旬,父母又給了我一些零花錢。一拿到這筆錢,我並沒有直接將它放入口袋,而是拿出本子和筆。我先把這筆錢的總金額記錄下來,再進行「分類」,將錢分成幾個部分。「嗯,這部分用來乘公交車,每次2元,可用12天;這部分用來買學慣用品,共8元;這部分放在儲蓄盒裡……」我一邊輕聲念叨,一邊用筆在紙上記錄。很快,記錄完成了,我又拿出了幾個貼上紙條的小盒子,將錢分門別類地放好,又將盒子放回原位。
隨著時間的流逝,寫著「儲蓄」二字盒子里的錢越來越多,已放不下了。於是,媽媽提議讓我把這部分錢存入銀行,以備他日之用,我同意了。這天,我們來到中國銀行安亭支行,我發現每個服務台前的玻璃上都貼有1個數字,上面還有其服務台的服務項目。我與媽媽來到儲蓄服務台前。「小朋友,你要儲蓄嗎?」一位服務員阿姨和藹可親地說道,一邊從玻璃下的一個小洞遞過一張紙,「如果要,請把這張表填好」。我拿過表,在媽媽的指導下,認真地填寫起來。寫好後,我把表交給了服務員阿姨。又經過交錢、交戶口簿確認、輸入密碼等步驟,我終於拿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首張存摺。這張存摺也是中國銀行安亭支行小朋友中的第一張,回家的路上,媽媽笑著對我說:「孩子,你有了存摺,就意味著你長大了,可不能亂花。」我點點頭。
是「理財」讓我學會了節約,是「理財」讓我學到了知識,是「理財」讓我享受了快樂。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理財」,享受「理財」給予我們的快樂。
❽ 適合理財酒會的故事
我於2012年5月7日買入五抄糧液1300股,成本價為襲37.49,5月31日以32.25全部賣出,每股虧損5.24每股。當時買入五糧液是基於以下原因的。
1)品牌價值
2)水資源與酒窖壁壘
3)盈利保持高增長,ROE也不錯
4)現金流非常好
5)估值還算合理,買入價當時是22倍靜態市盈率左右
但最終經過詳細思考後,還是全部賣出了。
❾ 名人理財小故事幾則
謝霆鋒花千萬為兒買保險 三月寶寶成小富翁
謝霆鋒當爸爸後家庭擺第一位,前天他透露在兒子Lucas出生的22天,他就花了1千多萬元港幣幫兒子買保險和基金,這筆錢夠買謝賢現在住的房子。據悉,謝霆鋒3年前買給父親謝賢的房子,約值1500萬元港幣,所以3個多月的Lucas已是個小富翁。
謝霆鋒主演的中視八點檔《浣花洗劍錄》今晚上檔,前天他在香港接受台灣媒體采訪,由於他先到醫院健康檢查,行程有些耽誤,他未經梳化,戴墨鏡直接到現場,態度親和,他老實說做健康檢查是為買保險,現在有了家庭,是該有規劃,萬一有意外,才能照顧家人。
Rain竟然是股神 股海撈金投資股市7天翻五倍
據報道,Rain斥資2600萬(人民幣,約數),投資瀕臨破產的韓國手機配件公司,還將自己的經紀約交給這家公司打理,挾著超高人氣,這家公司不但7天股價狂飆將近5倍,也替Rain賺進了大約1.25億元(人民幣),甚至威脅到韓國影劇股王裴勇俊的地位。
股票7天翻五倍
投資眼光獨到的Rain看上的是韓國手機配件公司SATEC,原本因為經營不善,這家公司在7月底被韓國證交所下令停止交易,不過就在Rain宣布投資買進超過88萬股,取得SATEC的11.55%股權,並且把自己為期4年的經紀約,交給這一家公司打理後,SATEC不但起死回生,重新掛牌,股價也三級跳。
SATEC在4日才剛以每股4050韓元恢復交易,12日收盤時,股價已經飆漲到23650韓元,短短7個交易日股價飆漲近5倍。
當初花了2600萬元投資的Rain,個人持股市值暴增到1.52億元,潛在獲利過億。
超女黃雅莉談理財:每天記賬養成理財好習慣
黃雅莉:要養成習慣,要學會存錢,要學會你每天花了多少錢要知道每個月,家裡的財產,家裡的錢花在哪些方面。
只要15分鍾就可以,就可以把你今天一天花的錢記下來了,這個時間肯定可以空出來的。我現在就有記,我每天有用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