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恆大08年資金鏈斷裂,怎麼活過來d
2008年,許家印和恆大差一點就倒下了。
此前,恆大在全國市場攻城略地,品牌、團隊、土地和管理這四大條件皆備,唯獨欠缺的是資金。2008年3月,恆大地產啟動了登陸港交所的路演,市場對其估值一度高達1200多億港元。這不但意味著許家印有望以800億港元身價成為內地首富,更能讓恆大在全國各地鋪開的戰場上彈葯充足。
然而,風雲難測。一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恆大上市融資的計劃被迫擱淺。這幾乎成了當時房地產業跌入低谷的標志性事件。SOHO董事長潘石屹此時斷言:房地產業將在百天之內產生巨變。
業界一時風聲鶴唳,而恆大則深陷漩渦中心。當時,恆大向全國拓展的37個項目中,僅有4個項目達到了開盤銷售的標准,資金缺口一度高達120億元以上。在輿論的渲染中,這成了當年業界最悲壯的一幕,而雄心勃勃的許家印,則被描述成「野心膨脹的人」。很多人等著恆大倒下,以印證「百日巨變」的預言。
許家印回憶當時說:「很多人覺得恆大過不去這一關,他們不了解恆大。我隨便賣幾個項目不就回來了?但我沒有這樣做。為什麼?我心裡對局勢是有底的,我們還沒到賣項目的地步。況且,那麼困難的時候,我們九百多名中層以上幹部,沒有一個離開。」
看似四面楚歌,實則冷靜走局。為了補上資金缺口,許家印奔赴香港搬救兵。通過此前恆大開盤請明星助陣,許家印認識了英皇老闆楊受成,藉助楊受成的人脈,許家印又認識了新世界集團主席鄭裕彤。
關系雖然打通了,但談判過程卻一波三折。恆大董事局副主席夏海鈞透露:「我們在香港那邊談啊談,談得差不多了,這邊突然蹦出一個大負面新聞,香港投資方就想,這是怎麼回事啊,我們再等等看吧。」
談判拉鋸戰似地持續了三個月,許家印心急如焚。為了取得鄭裕彤的信任,在這三個月里,許家印每周都要和鄭裕彤吃一次飯,並去鄭家打牌。他跟鄭裕彤玩鋤大地,跟其子鄭家純鬥地主,有時牌癮大還會玩至深夜。盡管許家印不太會講廣東話,鄭裕彤又不會說普通話,語言交流比較困難,但兩位在牌桌上你來我往,玩得不亦樂乎。
這番苦心並沒有白費,鄭裕彤成了幫助許家印渡過難關的關鍵人物。2008年6月,鄭裕彤聯手科威特投資局、德意志銀行和美林銀行等投資機構,總共斥資5.06億美元入股恆大。其中,鄭裕彤通過旗下周大福以1.5億美元買入恆大3.9%的股份,成為這輪私募中的領頭羊。
趴在賬上的5億美元,加上鄭裕彤的力挺,使恆大負債率一舉降至65%,也讓許家印緩過一口氣。他隨即重新布置了全國37個項目的開發進程,重點突破其中18個項目。撐到十一黃金周時,18個樓盤全部齊開,恆大不僅以7.5折的「割肉價」銷售,還在幾個重點樓盤請來了明星造勢。比如,廣州恆大金碧天下開盤請來古天樂和李冰冰,單日斬獲銷售額2.5億元;武漢恆大華府開盤則請來謝霆鋒和范冰冰,當天創下2.8億元的武漢樓市銷售紀錄。
斷臂求生,危局逆轉。「低價+明星」的促銷手段,在短短兩個月內,為恆大回籠資金近50億元,迅速盤活了其他急待資金輸血的在建項目。2008年恆大銷售收入達到118億元,第一次躋身國內房企的「百億俱樂部」,許家印終於涉險過關。
至此,恆大地產已然形成了一個商業閉環——以中央集權的管理,確保標准化的運行,標准化進而推進快速開發,而後再用「低價+明星」引爆市場,隨即產生現金流反哺總部。這一閉環,有條不紊地高速回轉,爆發出了巨大的能量。
2009年市場轉暖,恆大上半年銷售額便突破了百億元,銷售面積位列全國三甲,許家印藉此一掃晦氣,重啟了上市計劃。11月5日,恆大地產成功登陸港交所,當天股價大漲34%達到4.7元,鄭裕彤聯手國際資本投入的5.06億美元,收獲了6.6億美元的利潤,而憑借68%的持股比例,許家印以480億港元一舉成為當時的內地首富。
㈡ 中超霸主恆大創造的歷史有哪些
10月22日晚,2017賽季中超聯賽第28輪結束一場焦點戰,廣州恆大主場5-1擊敗貴州智誠恆大提前2輪實現中超7連冠,再度創造了歷史。這些年,恆大把紀錄都刷爆了。
2016賽季,恆大奪得中超六連冠,成為中國頂級聯賽首支六連冠球隊。本賽季,恆大還創造了隊史最長連勝。
2017賽季,恆大奪得中超七連冠,也復制了法甲豪強里昂曾在國內聯賽完成連冠紀錄,並且11連勝創造了隊史主場連勝紀錄,逼近魯能保持的中超主場連勝紀錄,恆大的頂級聯賽奪冠次數已經無限逼近「八冠王」大連。他們刷新歷史的腳步沒有停下。
祝賀他們!!!
㈢ 恆大地產股票歷史最高是多少
恆大地產03333,恆大盤中上漲15.31%至24.1港元/股,最終收於23.8港元/股,上漲13.88%。。時間為2017年7月28日。
恆大集團內是集民生住宅、文容化旅遊、快消、農業、乳業、畜牧業及體育產業為一體的企業集團。總資產4600億,員工8萬人。2013年銷售額1004億;2014年前八個月銷售900億,納稅119億;2015年有望躋身世界500強。
2009年11月5日,恆大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上市當日,公司股票收盤價較發行價溢價34.28%,創下705億港元總市值的紀錄,成為起於內地、在港市值最大的內地房企。
2010年,公司先後成功發債27.5億美元,創造了中國房地產企業全球發債的最大規模紀錄,全年實現銷售金額504億元。
2011年,公司總資產達1790億元,實現銷售額804億元,銷售面積、在建面積、進入城市數量等核心指標均位列全國第一,品牌價值突破210億元。
2017年7月,中國恆大的市值已達3116億港元(約2689億元人民幣)。恆大的市值首次超過萬科,成為內地市值最高的房地產公司。
㈣ 15年恆大地產最近融資受限
因為模式過量啦,整頓
㈤ 恆大的發展歷程
從第一個項目奠基到拓展全國20餘個城市,恆大地產集團堅持「質量塑品牌、誠信立偉業」的方針,實施目標計劃和績效考核管理模式,滾動開發,高效運作,以「規模+品牌」的發展戰略形成了企業強大的體系競爭力,使恆大一直保持高速穩健發展,綜合實力不斷上升,成為全國房地產企業的先進典範。
艱苦創業 高速發展【1997-1999】
公司成立之初,正值亞洲金融風暴,恆大地產集團逆市出擊,搶佔先機,採取「短、平、快」的策略,首個項目金碧花園以「環境配套先行」的開發理念,創造了廣州晝夜排隊購房,日進億元的銷售奇跡。其後,恆大經過三年艱苦奮斗,於1999年從當時廣州的1600多家房地產企業中脫穎而出,首度躋身為廣州地產10強企業;2000年,排名躍升至廣州第6位。
苦練內功 夯實基礎【2000-2002】
經過三年多的高速發展,從2000年開始,恆大地產集團著力於有效整合資源,規范開發流程,狠抓管理促效益,支持未來發展。在廣東地區同時開發及儲備多個項目,陸續開發銷售金碧華府、金碧新城、金碧世紀花園等多個金碧系列樓盤。2003年,恆大被評為廣東房地產企業競爭力第1名。
二次創業 拓展全國【2003-2005】
經過前兩個階段的發展,恆大地產集團綜合實力顯著提高,發展潛力日益凸顯,從2004年開始,恆大提出「二次創業」的號召,著力實施立足廣州、布局全國、全方位拓展產業發展空間的經營戰略。2004年,恆大首度躋身中國房地產10強企業,並在廣州同步開發銷售金碧翡翠華庭、金碧灣等10多個樓盤,在開發經驗、品牌美譽度以及規模實力等方面,初步具備了全國拓展的條件。
邁向國際 跨越發展【2006-2008年】
恆大已戰略性的進入上海、天津、重慶、沈陽、武漢、成都、南京等20多個主要城市,擁有近50個項目,規模與品牌已取得實質性的跨躍。恆大一流的管理團隊和成功的發展模式,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超常規發展,吸引了國際資本巨頭青睞。恆大累計在國際資本市場募集資金10多億美元,已成為中國房地產企業邁向國際化的典範。
穩健經營 再攀高峰【2008-2011】
恆大已戰略性地進入廣州、上海、天津、重慶、深圳等全國120個主要城市,擁有項目200多個,規模與品牌進一步取得大幅跨越。2009年11月5日,恆大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上市當日,公司股票收盤價較發行價溢價34.28%,創下705億港元總市值的紀錄,成為起於內地、在港市值最大的內地房企。2010年,公司先後成功發債27.5億美元,創造了中國房地產企業全球發債的最大規模紀錄,全年實現銷售金額504億元。2011年,公司總資產達1790億元,銷售額804億元,銷售面積、在建面積、進入城市數量等核心指標均位列全國第一,品牌價值突破210億元。
深化管理 穩定增長【2012-至今】
2012年,恆大步入穩定增長期,全面實施向管理要效益方針,制定各項核心指標(銷售額、主營業務收入、核心利潤)年均增長30%的計劃目標,並通過拓展商業、酒店產業,探討體育、文化產業,加強隊伍建設和企業文化建設,進一步提升恆大品牌,確保公司實現可持續穩健發展。2012年,恆大全年銷售923.2億元,銷售面積1548.5萬平方米,蟬聯全國第一;截至2013年6月30日,公司總資產達2745.9億元。未來,恆大在鞏固國內領先優勢後,將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在已有的國際化基礎上,尋求更多、更廣泛的頂尖國際合作夥伴,並借鑒國際先進管理經驗,構築國際產業集群,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頂級企業。
㈥ 廣州恆大的歷史
恆大基本沒有什麼歷史,,只能說許家印,不是一般人物呢
㈦ 恆大足球上市後有沒有那一天超越曼聯的那一天
人家曼聯百年俱樂部,是順應市場、因為足球而上市!而恆大是為了賺錢而上市,他們的所有行為是為了錢,兩者根本沒得比,即使某一天,恆大比曼聯賺得多,但是在足球積累,球迷分布,足球文化領域恆大永遠都無法超越
㈧ 恆大破產了
一、恆大
恆大集團是集地產、金融、健康、旅遊及體育為一體的世界500強企業集團,總資產達萬億,年銷售規模超4000億,員工8萬多人,解決就業130多萬人,在全國180多個城市擁有地產項目500多個,已成為全球第一房企。
恆大集團「多元產業+數字科技」的企業集團,旗下擁有恆大地產、恆大新能源汽車、恆大物業、恆騰網路、房車寶、恆大童世界、恆大健康、恆大冰泉等八大產業,為數億用戶提供全方位服務。2020年底,恆大集團總資產2.3萬億,累計納稅超3000億,慈善公益捐款超185億,在世界500強排名第122位。
二、破產的條件
企業破產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由於經營管理不善,當負債達到或超過所佔有的全部資產,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不抵債的企業行為。
破產法第2條規定,破產法的適用范圍為企業法人,這其中不僅包括國有企業法人,同時包括承擔有限責任的其他所有制的企業法人。與企業破產法(試行)相比較,破產法將適用主體范圍擴大到所有的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不再區分是否為全民所有制企業,這其中包括具有法人資格的集體企業、民營企業以及設在中國領域內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等。
判定標准:
1.不能清償(或支付不能) - 現金流量標准
2.債務超過(或資不抵債) - 資產負債表標准
3.停止支付 ------ 外在行為標准
構成要件:
1.不能清償(或支付不能):債務人喪失清償能力;債務已到清償期;是金錢或可以金錢評價的債務;相當時期內持續不能償還。
2.債務超過(或資不抵債):負債超過實有資產;不考慮信用、能力等可能的償還因素;債務不論是否到期。
3.停止支付:是債務人依主觀意志作出的外部行為,非財產客觀狀況;包括明示、默示等各種行為;對到期的金錢債務停止制度;持續一定期間。
三、恆大的狀況
「三道紅線」政策為房地產企業劃定三線四檔,要求房地產企業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凈負債率不得超過100%;現金短債比要大於1倍。作為國內頭部房企,自「三道紅線」出台後,恆大積極應對,開啟了降債之路。
回顧最高峰的時候,恆大有息負債一度達到8700多億元,為了提振投資者信心,許家印在2020恆大業績會上承諾,有息負債每年要下降1500億,未來三年要大降4500億。
如今僅過去一年時間,恆大有息負債就大降3000億,每年降債速度比預期超出了100%,離4500億的目標只剩下1/3。
去年10月,恆大就在10天內分三次大手筆償還了約294億港元的債務。10月13日,提前償還兩筆公司債,本息合計114.27億人民幣。10月20日,提前全額償還40億港元夾層融資。10月23日,提前贖回121.29億港元優先票據
恆大累計歸還的境外債券全部以自有資金償還,沒有做任何一筆發新還舊。至此,到2022年3月前,恆大再無到期的境內外公開市場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