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企業在融資方面需考慮哪些因素
融資即是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也就是公司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擁有的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預 測和決策,採用一定的方式,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需要,經營管理活動需要的理財行為。
融資戰略需知五要素
1、成本
為什麼企業融資?企業融資總收益、總成本是多少?只有當總收益大於總成本時,才去融資。企業融資成本從小到大順序為:財政撥款、商業信用、內部集資、銀行貸款、發行債券、發行股票。
2、控制
企業融資中常會使企業所有權、控制權有所喪失,而引起利潤分流,使企業利益受損。如:房產證抵押、專利技術公開、投資折股、上下游重要 客戶暴露、企業內部隱私被明晰等,都會影響企業穩定與發展。要在保證對企業相當控制力的前提下,既達到企業融資目的,又要有序讓渡所有權。
3、市場
擴大規模、佔有市場是企業融資的主要目的。要考慮資金用於哪個產品的擴產、增銷上,將為企業帶來多大的市場份額,帶來多少整體利益。同時,還要考慮能否爭取到其他資金,進入資金市場,運用多種資金和資源,兩個市場統盤決策,達到互補效應。
4、規模
籌資過多,增大企業融資成本,加重負債,償還負擔,增加風險(經營與信用風險)。 籌資不足,影響業務,缺乏產品實力,相對增加了成本。在企業融資規模上,要切記八個字:量力而行,綜合決策。
5、時機
從企業內部看,要選准經營、開發與發展的關鍵時機,配合以適度、及時的資金到位。從企業外部看,要抓住銀行等企業融資機構出台最新金融產品、改善企業融資環境的良好時機,全力跟進,「吃第一口梨」,走在同行的前邊。
提醒注意事項
1、企業融資戰略的制定需要根據自身的融資需求出發。同時也要重視融資戰略的制定要素,從而制定出更加符合企業自身的融資戰略。制定融資戰略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有:成本、市場、規模等。
2、創業公司融資是必經的一條路,資本的寒冬下,如何融到資金對於創業公司來說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3、在政府出台相關政策的同時,企業自身創新走出去同樣必不可少。然而融資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建議大家咨詢專業的律師。
❷ 為什麼要對企業的融資結構進行分析
企業的融資方式從來源上可以分為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內源融資主要是指通過的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來轉化為企業的投資,即將留存收益和折舊作為企業擴大規模的資金進行投資的過程,內源融資不需要企業支付利息或者股息,成本比較低,並在股權結構不變的前提下,實現企業的融資目的。內源融資一般取決於企業的盈利能力和利潤水平,具有低風險性、低成本性和自主性的特點,是促進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往往作為企業首選的融資方式,當內源融資獲得的資金無法滿足企業需求時,企業才會通過外源融資方式獲得資金。外源融資主要是指從企業外部獲得企業發展的資金,並轉化為自身投資的過程,一般按產權關系可以將外源融資劃分為權益融資和債務融資。其中權益融資又可以分為私募股權和公募股權,私募股權是指向特定的投資者發行股票而籌集資金的過程,公募股權是指向社會公眾發行股票而籌集資金的過程,權益融資不需要到期還本付息,沒有償還資金的壓力,一般被稱為企業的永久性資本。債務融資又可分為銀行貸款、公司債券、融資租賃、商業信用等,除靠企業間的商業信用進行的短期融資外,其他債務融資一般都要求企業定期還本付息,企業面臨的壓力較大,融資成本較高,而企業的財務風險也主要來源於債務融資%外源融資使企業籌得的資金遠遠高於內源融資,尤其是需要籌集大量資金的企業,單純的內源融資無法籌集企業所需要的全部資金,往往還要採取外源融資的方式。
■項目的貸款方除了要求他們出借的資金安全之外,也希望這筆錢能用到項目的建設上去,而不是其他方面。一旦有突發情況出現,如費用嚴重超支,他們可以對項目發起人進行追索。
■項目的承包商需要簽訂一項承包合同,合同內容包括具體的價目和工期,如果未達預期目標,會有相應的處罰條款,所以承包商需繳納一定的履約保證金。
■項目的供應商會與項目公司簽訂一些合同,其需保證不會索取壟斷價格,供應需充足且及時,否則,需相應賠償。
■當只有少量的采購者時,項目公司會和項目產品的采購者簽訂長期供給合同從而將一部分風險轉移到采購者身上,除此之外,來料加工合同也能起到同樣的效果,例如菲律賓Navotas項目,項目公司只是將電能需求者送來的能源轉化成電能,收取部分加工費,至於電能如何銷售,它是不在意的。正因為如此,所以采購方需要謹慎的選擇自己的產品需求數量。
■當產品有大量的需求者時,簽訂長期供應合同是不現實的。例如收費公路,這種項目容易受到政策和其他運輸方式影響,所以其很難向私人融到資金。
■政府還需要為一些項目建立一些配套設施,如高速公路、變電所等等,如果配套設施跟不上,對項目的影響程度有時是無法估量的。
❸ 融資能力如何分析
一、分析思路
1、分析業務模式的組成,有什麼優缺點。是否有更好的業務模式,為什麼?
2、預計資金需求。可查找相關行業預測分析報告。
3、分析融資能力:
①、各種融資渠道的資金總計;
②、融資總額是否能夠滿足資金缺口。
二、融資渠道具體的分析
融資的渠道可分為:內源融資、商業信用融資、銀行借款、債券融資、票據融資。
內源融資
是指企業籌集並利用自身經營活動產生的資金來對項目進行投資,也就是應自己的錢去投資。
1、項目自身創造現金流能力
a、先分析目標投資項目產生的流入的現金流是否達到融資需求。即投資項目流入的現金流與投資額比較。
2、整體企業創造現金流能力
a、第一點若不能滿足,可利用整個企業經營活動流入的現金流量是否滿足融資需求。
小貼士:預計未來的經營現金流可利用以前年度的平均增長率預計下年的現金流。當然,需要排除以前年度的異常現金流的數值。
b、考慮企業現金股利分配引起的現金支出。首先,利用以前前度數據計算出股利支付佔比,即現金股利總金額/經營現金凈流量;利用股利支付佔比*a步驟預測的經營現金流量,得出以後年度的現金股利支付總金額。
c、計算其他業務的資本開支。
d、考慮機會成本所帶來的收益。(即改變業務模式後,可節省的費用)
d、資金支持=預測的經營現金流量-現金股利分配引起的現金支出-其他業務的資本開支 考慮機會成本所帶來的收益。
e、資金支持與預計融資需求金額的對比。
商業信用融資
其特點為融資期限較短,募集的資金一般用於企業日常運營,不適用於固定資產的投資項目。
當發現企業應收款總額與應付款總額之間的差額越來越大時,可反映出商業信用融資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
銀行借款
1、觀察長短期借款的分配。若企業主要是借短期還短期,反映了資本運作的頻繁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借款難以用於大型固定資產的投資。除此之外,如果企業的長期借款呈現逐年下降的現象,可以看出該企業的政策導向是降低資產負債率,以減少長期借款來增強負債的流動性。
2、所借入的款項能否滿足資金缺口。
債券融資和票據融資
預測該項融資金額時,注意有關規定對融資數額的限制。
總的來說,所謂的融資能力分析是將企業對投資項目可募集到的資金是否滿足投資資金,是否可填補資金缺口。
❹ 怎麼分析一個企業的融資情況,具體點啊,求大神
你要些報告嗎?
我們平時寫分析一般在以下幾點
1、本區域的資金市場分析
2、本企業目前融資情回況(可包含融答資規模,結構,融資成本率等)
3、為壓降資金成本率採取的措施
4、企業當前融資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擬採取的措施
❺ 如何從公司財務報表中分析出融資情況,需要計算哪些財務指標
可用過計算財務報表中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流量比率等分析融資情況。
一、短期償債能力比率
1、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長期資本-長期資產
2、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
4、現金比率=(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流動負債
5、現金流量比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流動負債
二、長期償債能力比率
1、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3、權益乘數=資產總額/股東權益總額
4、長期資本負債率=非流動負債/(非流動負債+股東權益)
三、總債務流量比率關系
1、利息保障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凈利潤+利息費用+所得稅費用)/利息費用
2、現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數=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利息費用
3、現金流量債務比=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債務總額
(5)公司融資分析擴展閱讀
例如:某公司2017年12月31日流動資產合計3600萬元,其中貨幣資金250萬元,交易性金融資產45萬元,應收票據40萬元,應收賬款2100萬元,預付賬款60萬元,其他應收款120萬元,存貨580萬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240萬元,其他流動資產165萬元。
另得知其流動負債總額為1600萬元。該公司2017年末各項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營運資金=3600-1600=2000萬元
流動比率=3600÷1600=2.25
速動比率=(250+45+40+2100+120)÷1600=1.60
現金比率=(250+45)÷1600=0.184
通過計算我們看出該公司雖然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都較高,但現金比率偏低,說明該公司短期償債能力還是有一定風險,應縮短應收賬款回收期,加大催賬力度,以加速應收賬款資金的周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財務分析
❻ 公司融資方法
我覺得公司融資方法各式各樣,最主要的有如下幾種:
一、委託貸款
委託貸款是指由委託人(包括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其他經濟組織及個人等)提供資金,並確定貸款對象、用途、金額、期限、利率等,由金融機構代辦發放、監督使用並協助收回,金融機構只收取手續費,風險由委託人完全承擔的貸款。
二、債權轉讓
債權轉讓,是指合同債權人通過協議將其債權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的行為。
三、信託貸款
信託是指委託人基於對受託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託給受託人,由受託人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
四、存單質押擔保貸款模式
存單質押擔保貸款模式是與銀行貸款相結合的模式。擬出借資金方實際並不借出自己,而是將自己存入銀行取得存單,並以該存單為借款企業向銀行申請貸款作質押擔保。
通常情況下,適合企業的融資方式有五種:股權融資、債權融資、銀行貸款、融資租賃、海外融資。
大部分企業都用的前三種融資方式,尤其是股權融資和銀行貸款。如果你想從中找個適合自己的,建議選股權融資,優點有:所需資金門檻低;融資風險小;能促使公司完善治理結構及管理制度等,而且不用「還錢」。
在融資平台里,明德資本生態圈算比較靠譜的,不僅自己做投資,還有1800多家合作基金資源,並致力於幫中小企業提升經營水平,推動股權融資。如果你不確定哪個融資平台靠譜,建議來明德資本生態圈試試。"
如果你還有有關公司融資的問題,可以點擊下方的在線咨詢按鈕,直接跟老師對話交流。
❼ 企業的籌資狀況分析時看哪些方面
(一)外部因素
1.政策因素
外部因素當中影響最大的首指政府及政策頒布規定帶來的影響。長期以來,國家扶持政策一直實行向大企業傾斜,而對中小企業的缺少明顯的支持,此消彼長,大的越來越大,小的則良莠不齊。例如,在《公司法》、《證券法》已明確規定,只有上市企業在金融市場籌集資金,企業上市的最低注冊資本5000萬元,成立3年後上市,這就絕了中小企業依靠發行股票和債券來籌資的道路,對其發展有了一定的局限性。
2.金融因素
其次是金融機構帶給中小企業的壓力。主要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了規避不必要的風險,採取了謹慎性原則,收縮了信貸規模,不願向中小企業投放資金,轉而去做房貸等有利潤可圖的信貸,我因在銀行實習過幾個月,對此深有體會。雖然有一些城市商業銀行、信用社和地方性商業銀行仍可以借貸,但畢竟杯水車薪,完全不能滿足創業者對中小企業規劃發展上的需求。
3.信用因素
還有就是信用擔保體系帶來的沖擊了。中小企業因為本身的規模資產偏小,管理水平低下等問題受到我國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歧視,只能獨自承擔擔保貸款風險,而沒有辦法與其合作銀行形成共擔機制,這樣就形成不了擔保的風險分散與損失分擔及補償制度,還會限制放大功能的擔保基金和擔保機構的信用能力。
中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建設開始於1992,之後一年,中國經濟技術投資擔保有限公司作為國內的第一家專業擔保公司由原國家經貿委發起經國務院批准成立,該擔保公司的成立標志著中國擔保業的開始起步發展。此後,國家經貿委於1998在濟南、上海、北京等10多個城市建立了信用擔保體系試點,也取得了很大成績。全國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104家擔保機構第一次共籌集資金31億元,涉及到的合作銀行一共229家,中小企業總共60億元。截至2016年底,全國融資性擔保行業在保余額總計19120億元,比年初增加5374億元,全國融資擔保行業共有企業融資機構8402家,比去年年底增長2372,融資擔保機構總資產931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7.2%。凈資產的總額7為85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了63.8%,與金融擔保機構開展業務合作的15997家銀行機構(包括分行)與去年同期相比也增長了32.6%,較上年末增加1.6萬戶,增長9.6%。但這些光鮮亮麗的數據背後卻折射出許多問題,如許多機構還沒有形成網路,非專業地位嚴重,運作機制不健全,政策保障機構承擔著商業擔保機構的責任和義務,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
(二)內部因素
影響企業籌資的內部因素細細將來可分成許多點,這邊重點列出三點:管理水平的高低,人才的流失及守信激勵制度的欠缺,其餘就不一一贅述了。
1. 管理水平低下
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一直為人所詬病,因為規模小所以領導者對這塊方面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總是憑藉以往的經驗管理,沒有建立相關規章制度,或是制度只流於形式,掛羊頭,賣狗肉之類的,這樣就會完全無法適應市場競爭,最後被其他精英企業排斥或吞噬。
我舉一個關於小企業因缺乏完善的內部機制,管理水平低下,以至於無法籌措資金不得不倒閉的例子:山西省原平市某企業是一個典型的小規模納稅企業,企業的資產總額為160萬元,4000萬以下的為小規模企業,它主營水泥、建材及建材輔料等。某次該企業承包了一項為某工程送料的業務,但由於該工程進度較慢,企業的會計制度不健全,沒有制定完整的企業規章制度,沒有建立透明、真實的財務制度,也沒有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為家族式經營管理模式,經營做出的決策比較隨意,經營風險責任的責任人也不明確,導致企業潛在風險大,所以造成該企業資金回籠慢,資金鏈出現斷缺。且該企業的自有資金較少,當時持有的資金僅為16萬元,應收賬款周轉率是一年兩次,應收賬款周轉時間長,變現能力差,當年需要的周轉資金缺口為30.8萬元,完全無法及時變現。只有企業倉庫可以向銀行抵押,但倉庫成本低,資產凈值低,所以不能填補企業資金需求缺口。此外,銀行按揭擔保評估和登記部門分散、繁瑣,中介服務不規范。抵押貸款的評估往往不能准確地根據市場價值進行評估,這是非常武斷和昂貴的,而又沒有第三方的擔保,所以該企業也無法取得信貸。
2.人才流失嚴重
其次是人才的流失,這與我上面說的一點——管理水平的低下,形成了因果關系。其實還有如社會觀念和認識的偏差以及缺乏公司核心文化,老闆獨斷專行等原因,都會造成人才的流失,形成思想上的落後和技術上的退步的不利局面,最終使中小企業瀕臨破產,走上滅亡之路。
3.守信激勵制度欠缺
守信激勵制度的欠缺也是中小企業籌資發展過程中的一道坎兒。誠信一直都是企業立足之根本,激勵制度是企業能夠長遠發展的不竭動力和生命源泉。個人失信於人,會被別人記恨唾罵;企業失信於人,輕則出面道歉,提供賠償,重則無法生存,永無翻身之地。企業同時也要注重自身的激勵機制,對講求誠信的員工施以適當的物質獎勵,對滿口吹噓,口無遮攔的員工進行批評教育,否則就會失去人心,無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