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信託理財產品的收益可能高於其他理財產品的原因是: (1)資本管制與幣值低估是包括信託產品在內的國內金融產品高收益的基礎性來源; (2)在利率「雙軌制」下,信託產品收益更接近真實市場利率水平; (3)能整合運用多種金融工具的信託計劃,在更深的層面上把握了風險,並獲得顯著高於債務融資的收益; (4)杠桿化策略與結構分層是信託產品重要的高收益來源; (5)跨市場套利機會的存在是信託高收益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6)信託高收益來源的其他因素。 作為一種兼具資金募集優勢和高度資金運用靈活性的合規金融安排,信託還可以通過若干方法獲取安全邊際非常高的相對高收益。
B. 本人自己現有200萬積蓄,銀行經常向我推銷一些理財 信託 基金等產品,城市商業銀行有一期100起買
你投給銀行就成冤大頭了,你可以考慮投資其他
C. 誰有買過信託理財產品的,可以介紹一些收益可靠什麼的嗎或者誰有經常參於打新股的,可以談談中簽的收益
信託理財有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固定收益的集合信託產品收益率一般都在8-11%之間,一般都有良好的抵押擔保等風控措施,安全性還是不錯的,浮動收益的要看信託的投資能力了。打新股的中簽率要看股票了,現在基本中簽率都在千分之幾百分之幾,而且打新股要有一定比例的股票才能打,如果打中的話,收益率客觀,少則翻倍,多則翻幾倍十幾倍,最近的牛股暴風科技,中簽率0.34%,連續27個漲停,比起7.14元的發行價,現價122元,打新收益已經超過16倍,而且漲停板還沒有打開。
D. 信託理財產品有沒有,沒達到初定收益率的,有沒有把本金陪進去的,第一次買信託,沒經驗,謝謝大家了
我做的是委託類的理財產品,收益按照合同給予的固定收益。從8.8%到13.8%
信託一般也沒問題的。就是起步高些。
E. 遇到一個奇葩男,工作原因認識一位投資客,他沒錢非要吹噓自己有幾個億的資產要買家族信託類產品,傳承需
逗你玩
F. 最近常聽人說起信託理財,不知道這個哪家比較好啊拜託各位大神
出國內首隻與物價指數(CPI)變動掛鉤的信託理財產品———「平安財富·超越通脹(防禦型)2號」,據悉,該產品投資起點為100萬元,投資期限為1.5年,預期收益率將跟隨CPI浮動,每月收益以上月CPI加上1.5%的預期年化收益率來計算,最高不超過10%,持有至到期的最低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
求採納
G. 目前信託產品有失敗的案例嗎
有很多。現在最出名的就是國民信託-天鋼國貿的項目。由於這兩年鋼鐵市場的劇烈內變動。導致項目還不上容錢。現在還在處理過程中。所以作為投資人,選項目要找熟悉行情的人。不能一味聽業務員說。還要自己下功夫去了解融資方實力和背景。產品結構,還款來源之類的情況。畢竟不付出就想收獲的事情是不存在的。
H. 銀行裡面賣理財產品,有種叫信託的是什麼產品
全國有68家信託公司,一般都是國有控股公司。
信託公司專門發行信託產品,說白了就是投資者把錢給他們,他們幫你投資。
最近幾年發展很快,因為信託產品的收益很高,又很安全,目前收益率基本都在8-11%,而且都還能做到保本保收益。
銀行賣信託可以賺銷售費用,這是銀行的中間業務。
I. 美的集團被騙走10億,理財信託產品到底能不能買
當然可以買啊,但是要注意操作風險:
1,要在正規金融機構買,比如銀行。注意要簽理內財合同,銀容行的產品要蓋銀行公章。注意要避免有人借用銀行的辦公室簽非銀行理財的產品,要避免蘿卜章的情況。
2,一般銀行的理財產品,都會在官方理財平台備案,注意按號查看。購買時候要做好雙錄等,同時注意不要偏信或聽信理財經理個人的建議和行為,避免飛單情況發生或櫃台外交易。
3,公司理財只要審慎一些,財務人員一般都能發現問題的,就怕公司本身有人和金融機構人員勾結出問題。
J. 信託公司的理財產品哪些方面比銀行強
信託理財產品信息披露程度更高。一款信託產品的推出,作為投資者不僅可以通過信託公司客戶經理詳細了解產品各種特點和風險狀況,而且可以直接了解投資去向和具體標的。比如房地產和基礎設施信託產品,投資者對具體投資項目都一清二楚。而投資者對銀行理財產品只能了解到大類去向,並不清楚具體標的,這些都由銀行自主掌握,不負責向投資者具體說明。信託產品的期限錯配也值得肯定,一般期限1-2年,收益率卻在7-9%區間,對比其他理財產品,包括存款類產品,綜合性價比無可挑剔。事實上,很多人都認可信託理財產品的,但苦於囊中羞澀,因為信託理財產品一般起投門檻為100萬,被稱為高凈值人群的「富人俱樂部」,無疑將很多中低收入者拒之門外,恰好因為銀行理財產品的低門檻,為廣大普通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投資理財渠道,豐富了市場,也為金融秩序的持續穩定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