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職業股民代客理財違法么
目前是屬於違規行為,一直被禁止。
南京一家券商營業部負責人對表示,券商從業人員代客理財屬於違規行為,此前一直被禁止,但事實卻是屢禁不止。代客理財一般分為不保底和保底兩類。不保底的,代客理財人員不承擔投資虧損,對投資收益部分進行三七分成。如代客理財人員拿三成,投資者拿七成等。
保底類的,代客理財人員要承擔投資虧損,保證投資者本金安全。這種方式風險較大,一般不保底的代客理財較多。很多券商從業人員與投資者私下簽訂代客理財協議,一旦投資者的利益受到損害,證券公司並不承擔責任。
有券商表示,從業人員私自接受客戶全權委託的行為,證券公司並不知情,且未提供任何便利,因此從業人員的行為並非職務行為。而且從業人員之所以掌握客戶的密碼等信息,是客戶主動提供。因客戶自身違約行為而造成的損失,在證券公司無過錯的情況下,需由客戶自行承擔。
(1)期貨代客理財違法嗎擴展閱讀:
業內人士認為,在國外很多成熟的證券市場都是允許從業人員代客理財的,而國內券商代客理財現象一直屢禁不止,與其禁止不如通過加強規范來保護投資者利益。而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咨詢公司也希望藉此推動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轉型發展,提升證券經營機構盈利水平。
在關於《賬戶管理業務規則(徵求意見稿)》的起草說明中就提到,隨著居民財富增長和證券市場發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希望證券公司、證券投資咨詢公司和專業人員在為其提供投資顧問服務時,不僅能為其提供投資分析建議,還能為其提供賬戶管理,代理其執行賬戶投資或交易管理。
Ⅱ 代客理財是不是違法行為
依照我國現有的有關法律規則,代客炒股理財可以經過合法的私募、基金公司以公募專的方式中止,或者屬經過投資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研發的理財富品操作。假設是其他的機構或者個人代客炒股(無從業資質),固然可能(或可以)簽署合同,但這種合同不是我國《合同法》中所規則的規范的信託合同或者拜託合同。因此,固然不能說這種私自代客理財行為是嚴重的違法行為,但目前在我國,這種做法至少是不受法律維護的。
Ⅲ 請問一下期貨代客理財犯法嗎既不是私募也不是公司,它只是在一個公司的名義下開戶.公司收取費用,
首先期貨經濟公司是不能代客理財的。那樣犯法,不過實際另說。
代客理財的多是個人,私募之類。
靠的都是信譽。法律上就沒啥保證了。
卷錢跑的也有,給人代來巨大利潤的也有。
真要做,首先保證自己的銀行卡密碼,只有自己知道。資金密碼也是。
然後在期貨賬戶里存上錢,只給交易密碼。
這樣至少可以安全不少。交易只需要交易登錄密碼。
Ⅳ 期貨代客理財協議合同合法嗎
只能說目前沒有明文法律禁止這塊 只要雙方簽訂合同,都認可的話一般都會有效,但是說要有很強的效力的話很難達到 基本靠雙方的信任
Ⅳ 個人代客炒股是否違法,我近幾年一直代客戶
違法的,從業人員是不允許代客理財的
一般來說,合法的代客理財屬於證券公司內的資產管理業務。容根據法律規定,證券公司經過監管部門審批可以為客戶辦理定向資產管理業務、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和專項資產管理業務。違規代客理財則往往是證券公司的從業人員私下接受客戶委託,擅自代理客戶從事證券投資理財的行為。
違規「代客理財」風險巨大。對投資者而言,目前證券公司嚴格禁止其從業人員從事違規代客理財活動,採取了一系列防範措施,並在對投資者電話回訪過程中進行了風險揭示。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投資者仍然私下委託從業人員為其理財,則一般認定為從業人員個人行為。投資者一旦因違規代客理財所產生的虧損,證券公司無須承擔法律責任,投資者只能向從業人員主張法律責任。
對證券公司而言,隨著市場行情變幻莫測,員工違規代理客戶操作賬戶的行為所造成的風險隱患會逐步顯現。一旦因員工操作的客戶賬戶虧損超出客戶的承受能力,將引發客戶投訴並認為營業部對經紀人管理工作不到位,還有可能會引發法律風險。
Ⅵ 代客理財是違法的嗎
一般的代客理財是指為客戶直接操作,如果你是證券從業人員,這是違規的,但你是一般個人,與客戶(親友)有書面或口頭的約定,則是民事關系,一般沒有問題.
Ⅶ 現在炒期貨選擇代客理財是不是違法的呢
是違法的。他們跟你說可以保證幫你賺錢么?這明擺著是不可能的啊,理財投資一定要保持理智。
Ⅷ 炒期貨代客理財是不是違法的呢
這不算違法
實現約定好權益和風險的分配就行
Ⅸ 期貨投資在客戶允許的情況下代客理財屬於刑事責任嗎
私下代客理財是違反期貨法律法規的是民事責任不是刑事責任因為沒有違反刑法的規定。
Ⅹ 資產管理公司代客理財(股票和期貨)違法嗎
您好,按規定,只有經過中國證監會批準的具備客戶資產管理資質的證券公司,才有權作為受託人訂立金融類委託理財合同。民事受託代為炒股可以,自身不能經營股票、期貨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