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性,合理避稅,規避監管。
B. 愛爾蘭和紐西蘭移民哪一個更好呢
一、地理位置
紐西蘭在大洋洲,是南太平洋的一個國家,北鄰湯加和斐濟。西與澳大利亞相望。
愛爾蘭則是個歐洲國家,不僅與英國是近鄰,還是北美通向歐洲的通道。除此之外,如果以愛爾蘭作為起點的話,可以去往許多歐洲國家。
二、經濟實力
紐西蘭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不僅如此,還被世界銀行列為世界上方便營商的國家之一,紐西蘭已經慢慢從從以農業為主的經濟,轉型成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化自由市場經濟。
愛爾蘭作為世界上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有著 「歐洲小虎」的美譽,而且這里還匯聚了眾多世界頂級名企,也被稱為歐洲矽谷。
三、移民政策
雖然說紐西蘭移民方式有很多,有技術移民、投資移民和創業移民多種方式,但總體上來看移民政策沒有愛爾蘭寬松,甚至還有移民監限制。
愛爾蘭主要有愛爾蘭捐款移民和愛爾蘭投資移民兩種,具體來說,如果是投資移民,需要申請者有不低於200萬歐的資產證明,除此之外,還要投入100萬歐到政府認可的項目;個人捐款最低金額為50萬歐,團捐的話,則不低於40萬歐。
C. 英屬維爾京和開曼群島哪個更有優勢
這兩個地方雖說都是群島國家,但還是有點區別的。注冊在開曼的公司一般會傾向於後期上市或做海外投資,而注冊BVI公司的客戶大部分做國際貿易的會比較多。
英屬維爾京群島僅次於香港,僅次於美國和日本。這么多公司願意在一個自然資源稀少的小島上注冊,是因為它是世界著名的避稅天堂。為了發展當地經濟,該島政府於1984年通過了「國際商業公司法」,允許外國公司在島上設立「離岸公司」,並提供非常優惠的政策。
公司沒有注冊資本的最低限額,任何貨幣都可以注冊為資本。注冊公司只需要一名股東和董事,公司人員中沒有當地居民。不需要管理信息,也不要求公布賬目和年度報告。
(3)湯加信託基金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政治、經濟和貿易環境非常穩定;
2、良好的金融法律設施,方便建立各種金融機構或基金會的成立與發展;
3、政府保護股東利益,不需要公布受益人身份;
4、政府為了鼓勵經濟發展,吸引外資,一人可以完全擁有一家有限公司;
5、政府為各企業提供私隱保護,董事資料絕對保密;
6、低稅率,島嶼國際有限公司所受的稅務管制非常少;
7、不需核數師報告,只需保留資料反映經濟狀況即可;
8、在外地經營所得利潤無須交利得稅,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
9、以離岸公司名義在世界各地均可開立銀行帳戶;
10、後續服務簡單,保密性極強,方便融資上市。
D. 開幕式一大亮點,37歲湯加選手因為光膀出場一夜走紅了嗎
北京時間7月23日晚,期盼已久的東京奧運會終於開幕了。我國運動員全部身穿中國紅西裝搭配白色的下衣,旗手由女排隊長朱婷和跆拳道運動員趙帥擔任,整個代表團迎面走來時全是亮眼的中國紅,這一刻,世界都在為中國鼓掌,中國代表團也成為開幕式上一大看點。開幕式上的另一大看點則是湯加代表團的旗手皮塔了,他一出場瞬間登上熱搜,而他的勵志故事也被網友們廣為談論。
盡管皮塔在前兩次的奧運會上發揮並不好,但是皮塔依然值得我們敬重,為他吶喊。因為2032年的奧運會在他母親的故鄉澳大利亞布里斯班舉辦,皮塔表示自己還會參加奧運會,他想在母親故鄉留下自己腳印。
E. 上海世博園投資建設介紹
在上海黃浦江兩岸的5.4平方公里世博園區內,世博園5大場館群分別為獨立館群、聯合館群、企業館群、主題館群和中國館群。其中獨立館的建築群將集中在黃浦江邊,每棟建築由一個國家出資建設,用於展示該國的科技成果;聯合館建築群中的一部分將由一些國家聯合建造;另外一些建築將由我國出資建造,屆時租賃給參展國使用;企業館建築群將成為國際參展商參展場所。 一共46個館 分別是 中國館 、 阿曼館、 冰島租賃館、 土耳其館、 國際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聯合會館、 印度尼西亞館、 巴西館、 馬來西亞館、 比利時館、 墨西哥館、 俄羅斯館、 泰國館、 沙特館、美國館、委內瑞拉館、 非洲聯合館、巴基斯坦國家館、 奧地利國家館、捷克國家館、印度國家館、智力國家館、瑞典國家館、 新加坡國家館、 阿聯酋國家館、韓國國家館、 世界氣象館、 日本國家館、 以色列國家館、荷蘭國家館、挪威國家館、 芬蘭國家館、羅馬尼亞國家館、 波蘭國家館、丹麥國家館、紐西蘭國家館、愛爾蘭國家館、 德國國家館、法國國家館、西班牙國家館、盧森堡國家館、義大利國家館、加拿大國家館、澳大利亞國家館、 英國國家館、尼泊爾國家館、瑞士國家館 上海世博場館設置 ●A片區: 中國館 外國國家館(除東南亞外的亞洲國家) ●B片區: 主題館 東南亞和大洋洲部分國家館 國際組織館 公共活動中心 演藝中心 ●C片區: 外國國家館(歐洲、美洲和非洲國家) ●D片區: 企業館 ●E片區: 企業館 城市文明館 城市最佳實踐區 ◆單一介紹◆ 單一介紹章節中場館圖片 ◇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建築外觀以「東方之冠」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國家館居中升起、層疊出挑,成為凝聚中國元素、象徵中國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體——東方之冠;地區館水平展開,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態映襯國家館,成為開放、柔性、親民、層次豐富的城市廣場;二者互為對仗、互相補充,共同組成表達盛世大國主題的統一整體。國家館、地區館功能上下分區、造型主從配合,空間以南北向主軸統領,形成壯觀的城市空間序列,形成獨一無二的標志性建築群體。 ◇上海世博會英國國家館 上海世博會英國國家館最終確定設計方案為「創意之館」(a Pavilion of Ideas)。計劃2009夏天之前將開工建設。創意展館是一個獨特的展示裝置。它安置在一個鄉村田間,上面是森林遮蓋,兩側是草地形成的斜坡,觀眾席,展覽區,商店以及接待區均座落其中。 ◇上海世博會尼泊爾國家館 尼泊爾國家館的主題是「加德滿都城的故事——尋找城市的靈魂;探索與思考」,截取了加德滿都在兩千餘年歷史上作為建築、藝術、文化中心的幾個輝煌時刻,通過建築形式的演變來展現城市的發展與擴張。尼泊爾展館將重點突出本國在環保、可再生能源,綠色建築方面所做的努力。 ◇上海世博會瑞士國家館 高智能瑞士館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錯綜復雜的建築結構、太陽能科技和網狀帷幕、互不包容的元素,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設計師參照中國陰和陽的原則,將纜車作為一個游戲性元素納入到設計中,它帶著乘客從負荷沉重的城市進入館頂的自然世界。該設計完美地呼應了2010年博覽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基本主題。 ◇上海世博會盧森堡國家館 盧森堡國家館在設計理念上將突出盧森堡被稱為「歐洲綠色心臟」的國家特殊身份。展館的設計者設想出了一種幾乎只用獨塊巨石的雕刻方法,這實際上受到了中文傳統譯名「盧森堡」的影響。中文「盧森堡」的意思是「森林和堡壘」,所以盧森堡展館自喻為一個周圍綠樹環繞的開放式森林。展館的建築結構就像有許多通向鄰處的寬敞出口的堡壘,環繞著中世紀塔樓。 ◇上海世博會波蘭國家館 波蘭館主題是「人類創造城市」,分為「人類,創造力,城市」三個概念。 整座展館像用幾張剪紙粘貼而成,陽光透過「剪掉」的縫隙照進大廳。近日,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波蘭國家館展館建築設計方案揭曉,該館以民間剪紙藝術為主題外觀,通過視覺的刺激,讓觀眾獲得有趣的體驗。 波蘭館將是波蘭建築成就的一個展示,無論在白天還是夜晚,都將以其獨特的外觀吸引參觀者。其外部由相互交織的剪紙圖案組成,陽光可以透過縫隙照入大廳。展館的展示空間呈幾何狀,可以被分割成幾個小區域,用於小型展覽、音樂演出、售賣物品等。 主展館的燈光將營造一種明暗錯落的效果,內部的牆體也可以作為銀幕,播放波蘭社會生活等方面的視頻。同時,展館的設計同樣充滿著人性化,比如在開放式的餐廳處為排隊的遊客提供了遮陽的場地。 ◇上海世博會西班牙國家館 從遠處看,西班牙館是一個不規則的籃子形狀,建築外牆圓潤靈動,高低起伏,和普通四方形建築外觀有很大不同。據悉,整個展館是用鋼建築建成,然後用柳枝、竹子等材料覆蓋鋼結構,呈現一棟親近自然的「藤編」建築物,預計造價1800萬歐元。 藤編是西班牙的傳統工藝,且在不同地區,呈現不同的編織工藝和流行顏色。屆時,西班牙館的外牆將融合所有藤編工藝,拼接、組合成外牆,最終成就一所集西班牙編織工藝之大成的展示館。 在西班牙,無論是大城還是小鎮,都能在中心區域看到供人休憩的廣場,是當地居民放鬆、玩耍的地方。同樣,在西班牙館的中心位置,也專門設計了1000平方米的廣場,不僅讓參觀者有身臨西班牙的感覺,也體現了西班牙人歷來「享受城市,享受生活」態度。 ◇上海世博會荷蘭國家館 荷蘭國家館的名字為「快樂街」。整個設計是沿著一整條街進行布置。設計師准備了17幢不同裝飾風格的房子,每幢都是一個小展館,來展現荷蘭在空間、能源和水利方面的創新。屆時,這些小屋將像熟透的蘋果一般掛在快樂街上,而不是呆板無趣地列成一排,人們從很遠的地方就能看見這條快樂街。 快樂街希望告訴人們:路,還有另一條。即使現實中不可行,但能在快樂街上感受變化著的歡愉,也就足夠了。快樂街倡導的正是一種人文關懷。 確認參展的國家和組織 截止至2008年12月15日,已有228個國家和國際組織(183個國家和45個國際組織)確認參展上海世博會,144個任命了展區總代表,165個確認了參展合同。 其中,截止至2008年8月18日,有22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確認參展上海世博會,他們是: 非洲(50個): 阿爾及利亞、蒲隆地、多哥、厄利垂亞、維德角、剛果(布)、幾內亞、葛摩、賴索托、馬里、茅利塔尼亞、塞席爾、赤道幾內亞、奈及利亞、吉布地、貝南、中非共和國、象牙海岸、安哥拉、埃及、坦尚尼亞、塞內加爾、辛巴威、尚比亞、納米比亞、蘇丹、肯亞、摩洛哥、加彭、喀麥隆、盧安達、突尼西亞、獅子山、馬達加斯加、剛果(金)、烏干達、衣索比亞、模里西斯、尼日、莫三比克、幾內亞比索、賴比瑞亞、查德、索馬里、迦納、波札那、南非、利比亞、馬拉維、布吉納法索 美洲(25個): 古巴、加拿大、多米尼克、玻利維亞、美國(註:美國政府已口頭正式承諾參展,上海世博會組織者正等待美國政府的書面確認)、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阿根廷、烏拉圭、智利、秘魯、蓋亞那、海地、牙買加、蘇利南、厄瓜多、委內瑞拉、格瑞那達、墨西哥、尼加拉瓜、巴西、安地卡及巴布達、薩爾瓦多、多米尼加、巴貝多 歐洲(43個): 法國、荷蘭、摩納哥、瑞士、烏克蘭、義大利、西班牙、匈牙利、德國、克羅埃西亞、英國、保加利亞、波蘭、盧森堡、阿爾巴尼亞、土耳其、比利時、立陶宛、黑山、摩爾多瓦、白俄羅斯、俄羅斯、葡萄牙、塞爾維亞、芬蘭、亞塞拜然、希臘、捷克、馬其頓、羅馬尼亞、愛爾蘭、塞普勒斯、奧地利、丹麥、瑞典、聖馬利諾、挪威、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冰島、馬爾他、斯洛維尼亞 亞洲(44個): 中國、巴基斯坦、巴林、柬埔寨、蒙古、尼泊爾、斯里蘭卡、塔吉克、土庫曼、新加坡、亞美尼亞、越南、緬甸、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菲律賓、馬來西亞、寮國、葉門、日本、沙烏地阿拉伯、巴勒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亞、韓國、汶萊、黎巴嫩、喬治亞、不丹、泰國、伊拉克、阿曼、伊朗、馬爾地夫、阿富汗、孟加拉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敘利亞、朝鮮、約旦、以色列、卡達、科威特國 大洋洲(15個):紐西蘭、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萬那杜、帛琉、湯加、密克羅尼西亞、薩摩亞、斐濟、庫克群島、紐埃、索羅門群島、吐瓦魯、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 國際組織(44個): 獨聯體執委會、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組織、世界旅遊組織、聯合國工發組織、世界銀行、聯合國、世界水理事會、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阿拉伯國家聯盟、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國際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聯合會、非洲聯盟、世界氣象組織、南太旅遊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太平洋島國論壇、世界貿易中心協會、博鰲亞洲論壇、加勒比共同體、加勒比開發銀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自然基金會、聯合國人口基金、東南非共同市場、聯合國難民署、國際電信聯盟、國際信息發展網、法語國家商務論壇、全球環境基金、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能源署、聯合國人居署、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聯合組織、東南亞國家聯盟、歐洲氣象衛星應用組織、地球觀測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國際海事組織、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聯合國資本開發基金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記得採納啊
F. 美國白宮會議於哪一年首先提出設立「世界遺產信託基金」建議案
美國白宮會議於1965年首先提出設立「世界遺產信託基金」建議案
一、「世界遺產信託基金」建議案提出時間
1965年,美國白宮提出「世界遺產信託基金」建議案,倡議通過國際合作保護「世界傑出的自然風景區和歷史遺址」。
二、相關配套法案
1969年,環境保護組織「地球之友」在美國成立。1970年,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環境委員會成立。1972年,美國同時頒布了《人類環境宣言》和《人類環境行動計劃》,其中後者建議制定《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的保育呼籲,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重視和採納,1972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簡稱《世界遺產公約》),一個影響人類文化與自然遺產命運、改變全球文化觀念的世界性公約誕生,「世界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等概念由此成為世界熱門的關鍵詞。世人開始認識到,世界遺產是全人類文明歷史的精華,是極其罕見和不可再生、不可復制的,在它們受到威脅之前,就應該建立一個制度,把它們保護起來。
三、相關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在一個大致和平的環境下重建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各國許多自然環境和古跡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如1960年代,埃及在尼羅河上游修建阿斯旺水壩,令兩座千年神廟被毀。這些嚴峻的情勢,使國際社會日漸關注地球自然環境和人類歷史古跡的命運,全球性的保育意識日漸強烈。
四、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公約》將世界遺產分成「世界文化遺產」和「世界自然遺產」兩類,但後來人們逐漸發現,這種二分法不是絕對的,有些遺產地既有美麗的自然景觀,也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可謂「自然」與「文化」特性兼而有之,於是便出現了「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的分類。1988年,泰山成為世界第一個「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及至1993年,紐西蘭的湯加里羅國家公園(TongariroNationalPark)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中的第一個「文化景觀」,使世界遺產又增添了一種新的類型。
參考
澳門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_中國網
http://www.china.com.cn/news/zhuanti/amhg/2009-12/06/content_19017168_2.htm
G. 怎樣能到香港去生活
目前有很多內地人士,有意通過「購買」海外永久居民「身份」,赴港申請投資移民計劃,而「身份」的定價更低至數萬元起。
香港特區政府從10月27日起開始接受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的申請。盡管這項計劃現階段不適用於內地人士,但據傳媒報道,目前正有很多內地人士,有意通過「購買」海外永久居民「身份」,赴港申請投資移民計劃,而「身份」的定價更低至數萬元起。
申請者在港投資不少於650萬港元
香港投資移民計劃適用於外國籍人士、澳門特區居民、中國籍並已取得外國永久居民身份的人士、無國籍但已取得外國永久居民身份,並持有確實可以重新進入該國文件的人士以及台灣居民。由於內地實施外匯管制,所以新政策現階段不適用於內地人士。
這項計劃旨在吸引資本投資者,即有財力在香港作相當投資,但無意親自經營業務的人士來港。凡擁有凈值不少於650萬港元資產,投資於獲准投資資產類別的人士,可申請以資本投資者身份來港定居。
據介紹,目前獲准投資資產類別有兩種,包括房地產和金融資產。房地產指香港的商用、工業或住宅樓宇,包括土地和樓花;金融資產包括股票、債券、存款證、後償債項,以及投資基金。資本投資者可投資於一種或混合投資於兩種獲許投資資產類別。
特區政府方面稱,投資者在向入境處處長提交申請前的6個月內,或在申請獲入境處處長原則上批准後的6個月內所作的獲許投資,均可被計算在計劃要求的650萬港元的投資內。成功申請者,可帶同配偶及未滿18歲的受養未婚子女以受養人身份來港。在通常居港連續7年後,他們可依法申請居港權。
內地人購買「身份」 申請投資移民
據香港媒體報道,在計劃推出首周的申請者中,大部分為擁有海外永久居民身份的中國公民,反映中國公民對該計劃有相當大的需求。雖然特區政府強調,該計劃不接受內地居民申請,但據了解,目前有很多內地人士,有意通過「購買」海外永久居民「身份」,赴港申請投資移民計劃,而「身份」的定價更低至數萬元起。
其實,內地人士「購買」海外永久居民身份的現象一直存在,所謂「購買」,即內地人士通過移民顧問公司,以低至數萬元的投資移民方式申請海外國家的永久居民身份,而「海外國家」主要包括鄰近紐西蘭的湯加群島、太平洋小國諾魯、西非馬里等,獲得這些國家的永久居民身份後,便可以較為便捷的方式出國旅遊或經商;這類人士並非擁有當地的國民護照,一般不享有當地的公民權利。
自香港宣布接受這類擁有海外永久居民身份來港申請投資移民計劃後,這些內地人士對計劃非常關注,也希望通過投資移民計劃,取得香港居留權,然後容易前往世界各地旅遊或進行經商。
除了早年已取得這類海外永久居民身份的內地人士對計劃非常關注外,目前未擁有海外永久居民身份的內地人士,也積極向移民顧問公司詢問有關「購買」海外永久居民身份的手續,以便可申請來港;即使這批人士在現有的投資移民計劃申請條件上,未能符合資產審查,但他們還是希望取得海外永久居民身份,為日後申請投資移民計劃鋪路。
業界人士指出,雖然目前的投資移民計劃不接受內地人士申請,但內地人士「繞道」取得海外永久居民身份後,再來港申請投資移民計劃,實際上投資移民計劃已變相開放給內地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