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個人理財原理

個人理財原理

發布時間:2021-09-16 06:57:22

1. 個人理財的原理和方法

理財理財,說白了就是管理支出和收入。把錢用在刀刃上,讓錢不僅能留住,還能自己生錢。在理財這件事上,一開始也像無頭蒼蠅一樣,踩過坑,被割過韭菜,後來了解了一款有道財富軟體,通過專業人事指導,最後還是實現了畢業4年貸款買了第一套房。

2. 個人理財有哪些基本原理與方法

個人理財有哪些基本原理和方法

現金為王:不超額消費,不使用信用卡,不負債(房貸除外)

信貸消費已經成為主流的今天,強調使用現金似乎與時代格格不入。而對於信貸消費的依賴,常常來自於下面幾個看起來十分有力的觀點:

1.信貸消費可以積累個人信用

2.手上的現錢可以用來投資,比當下就花掉要合算

3.消費積分可以換禮物

但是實際上,以上觀點都並非那麼站的住腳:

1.信貸消費可以積累個人信用

我們不妨進一步來問,積累個人信用為了什麼?為了可以提高信貸額度,為了更容易的申請住房貸款。總結起來就是我們現在負債,是為了以後可以負更多的債。除非人們能從負債中得到快感,否則無論如何這也不是一個合理的理由。

在當下銀行濫發住房貸款,甚至需要連環政策加以遏止的情況下,對於能否申請到住房貸款的擔憂缺乏根據。即使長遠來看,具有購房能力的家庭或個人,所面對的問題也不是能否申請到貸款,而是能夠申請到多少的問題。一個好的信用記錄可以幫助你申請到更多的貸款,但是否因此你也背上更多的債務,住上超出家庭財務承受能力的房子,把自己的收入完全暴露在房產價格下跌的風險當中?

2.手上的現錢可以用來投資,比當下就花掉要合算

且不說這樣的想法只是把現金流出向後推遲了最多一到兩個月,就投資本身來講,收益和損失的機會從來都是相等的。當我們想著用信用消費空出的現錢投資時,往往只看到了收益的可能性,卻忽略投資的下行風險。一到兩個月的投資(更確切地說是投機)收益,能否抵消所承受的這種風險?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3.消費積分可以換禮物,換里程

一個被許多實驗證明,也符合我們常識理解的事實是,在消費積分的刺激下,人們傾向於花更多的錢,而其中很多的消費是原本不必要的。結果是,為了換來很多我們並不十分需要的禮物或機票,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心甘情願的花了很多冤枉錢。這種心態,實際上跟網路游戲里的打怪積分升級一脈相承,是不折不扣的落入了設計者一套系統的商家的陷阱。

制定月度預算:保證每一分錢都有妥當安排,每月收支平衡

緊急資金:在活期儲蓄賬戶中長期儲備相當於3-6個月生活費用的緊急資金,以應對短期內不確定風險

房子:房貸期限不超過15年,利率選擇固定利率,月供不超過家庭稅後收入的四分之一

車子:買車只購買車況有保證的二手車,規避新車短期內的大幅貶值

投資:以5-10年內表現良好的公墓基金為投資對象,採用基金定投的方式長期投資。盡量不投資股票黃金等風險較高或收益較低的投資物

人壽保險:人壽保險的三個原則是:1. 要定期人壽不要終生人壽 2. 保額至少是個人年收入的10倍 3. 定期人壽期限應為15-20年

1.要定期人壽不要終身人壽:

終身人壽的保費比定期要高,雖說保險公司聲稱會償還本金並附加一定類似儲蓄的利息,但年均收益率大致都在5%一下。而且隱藏成本比較多,一旦退保,之前保

費會被保險公司吃掉很多甚至全部。選擇消費型的定期人壽,自己對省下來的保費進行投資。受益要遠遠高於保險公司的儲蓄率。

2. 保額至少是個人年收入的10倍:這是一個經驗值,用於保障受益人10-20年的基本生活。

3. 定期人壽期限應為15-20年:合理投資15-20年後,個人凈資產的水平已經可以為家人提供天然的財務保障,人壽保險自然失去意義,因此不再需要額外的保障。

養老金:降低對政府養老金的期望,建立自己的養老金計劃

盡早為自己設立一個定期投資計劃以替代並無100%保障的社會保險制度。具體操作方式為:

1.預計退休後每年生活費用(以當下幣值表示),假設每月5,000元,即每年60,000元

2.這筆生活費用將由投資公募基金獲得,因而退休時的基金本金金額應為60,000元 / 8% = 750,000元,這里的8%按照預期基金年均收益率12%減去預期通脹率4%。基金年均收益率要放在10-20年的水平上去計算,只看近一兩年的表現不是基金投資應有的態度。

3.預計自己的退休年齡,以確定投資期限,從25歲開始每月投資至60歲退休,投資期限為35年,420個月。

4.利用年金現值公式計算,仍取8%為年平均投資收益率,得到每月投資額327元;計算過程為:750,000 x (8%/12) / ((1+8%/12)^420 - 1)。

其他:盡量不與親友發生財務關系,不向親友借錢,也不借錢給親友;夫妻使用同一銀行賬戶;盡早設立遺囑

最後還想補充一點,個人理財當中80%是行為,只有20%是各種知識和算計。上面的內容,百分比也好,復利計算也好,都不是絕對的,也並不高深。理財當中最難的不是掌握這些演算法,而是付諸行動並能長期堅持簡單、正確的原則。

積累財富跟保持體型在很多情況下很相像:所有人都知道健康飲食加合理運動可以減掉贅肉,但為何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個好身材,不是道理大家不懂,而是能夠認真實踐的少。解決這種人所共有的惰性,有兩個方面可以考慮:

第一是制訂計劃的時候不要太激進,慢慢來,不要讓身心在潛意識里產生抵抗感。決定減肥的時候,多少人是上來就跑1萬米,最初幾天鬥志滿滿堅信自己能夠堅持,雖然嘴上這么說,但其實心裡已經意識到身體受到了「傷害」而無法承受,退堂鼓隨時會敲起來。這是因為人的生活習慣被打破後,本能的會產生抗拒心理,最終導致放棄。

這種時候,倒不如循序漸進,就理財來說,一開始每月的存款或定投都不必太多,不影響已有的生活方式,慢慢養成新的儲蓄、投資習慣後,再根據自己的情況增加份額。

第二是計劃中要有目的讓自己不時感到有成就感。比如上面提到的不用信用卡這一條,如果你現在正在用信用卡,而且還好幾張,但是決定說好我不用了,把這些卡換清就銷戶。那我建議你把卡按照欠款多少從少到多排序,從最少的那張開始還,省出不必要的花銷來集中火力還清,還完一張再還下一張。這樣的好處是,不用多久你就能感覺的少一張卡,少一份累贅的愉悅感,這對你實行計劃就會有激勵的效果,從而更加活力全開的清除剩餘的債務。

總之,人不是完全理性的動物,所以在個人理財上我們不應該苛求自己一定按照理性思維來,非要求一套怎樣的公式規矩自己。把個人的生活習慣,脾氣秉性考慮到自己的計劃中,行動起來,才是個人理財的真諦,畢竟,「個人」是排在「理財」前面的。

3. 個人理財的理論基礎來自於什麼

個人理財的基礎來自於個人觀和人生觀的分配正常比例。

4. 個人理財業務的理論基礎有哪些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理論基礎
一、生命周期理論(★★★)
(一)生命周期概念
生命周期理論是由F?莫迪利安尼與R?布倫博格、A?安多共同創建的。生命周期理論對人們的消費行為提供了全新的解釋,該理論指出,個人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計劃他的消費和儲蓄行為的 ,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實現消費和儲蓄的最佳配置。也就是說,一個人將綜合考慮其即期收入、未來收入、可預期的開支以及工作時間、退休時間等因素來決定目前的消費和儲蓄,以使其消費水平在各階段保持相對適當的水平,而不至於出現消費水平的大幅波動。
(二)生命周期在個人理財中的運用
(1)專業理財從業人員,如金融理財師可以幫助客戶根據其家庭生命周期選擇適合客戶的銀行理財產品、保險、信託、信貸等綜合理財套餐。
(2)專業理財從業人員可根據客戶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階段對客戶資產流動性、收益性和獲利性的需求給予資產配置建議。
二、貨幣的時間價值(★★★)
(一)時間價值概念與影響因素
1.概念
一般地,同等數量的貨幣或現金流在不同時點的價值是不同的。人們通常將一定數量的貨幣在兩個時點之間的價值差異稱為貨幣時間價值。
貨幣之所以具有時間價值,是因為:
(1)貨幣可以滿足當前消費或用於投資而產生回報,貨幣佔用具有機會成本;
(2)通貨膨脹可能造成貨幣貶值;
(3)投資有風險,需要提供風險補償。
2.貨幣時間價值的影響因素
(1)時間
時間的長短是影響貨幣時間價值的首要因素,時間越長,貨幣時間價值越明顯。
(2)收益率或通貨膨脹率
收益率是決定貨幣在未來增值程度的關鍵因素,而通貨膨脹率則是使貨幣購買力縮水的反向因素。
(3)單利與復利
單利始終以最初的本金為基數計算收益,而復利則以本金和利息:勾基數計息,從而產生利上加利、息上添息的收益倍增效應。
(二)時間價值與利率的計算1.基本參數
現值:貨幣現在的價值,通常用PV表示。
終值:貨幣在未來某個時間點上的價值,通常用FV表示。時間:貨幣價值的參照系,通常用t表示。
利率(或通貨膨脹率):即影響貨幣時間價值程度的波動要素,通常用r表示。2.現值和終值的計算
·········等等。

5. 理財的一些基本理論

人活著就需要錢,你不可能一輩子靠人賺錢,所以要保證一輩子不為錢煩惱,一輩子有錢花,就要合理規劃自己的收入,使得收入穩步增長,達到任何時候都有錢花。一個人一生重要的不是賺了多少錢,而是讓錢為自己服務。這就要理財。終身理財。

6. 個人投資理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有哪些理財方法

學會復計賬
記賬能讓你控制財務狀況制,簡單易見的財力狀況讓你對生活更有計劃,能讓你知道你所有的錢流向的一切,很容易控制你的錢包該怎麼花,之前的我的錢花哪了?這些問題將得到解決!
固定存款
這錢一定要每個月都存一定金額,不能有花多少都無所謂的心態。
合理用你的信用卡
千萬不要這樣,在你沒有那麼大能力的時候,不要提前去消費。
第四步:開始你的投資之旅吧

7. 個人理財有哪些基本原理和方法

理財是為了管理好財富流,擁有良好的財富流是為了更好的消費享受。「理財」通常是會跟投資理財扯上關系的,會理財的人一定也是個不錯的投資人,所謂的理財當然不僅僅是把財務往外投,被投資也是一種理財。


賺錢是王道,一直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收入,才能讓你有更多的積蓄來理財。

8. 個人理財有哪些基本原理和方法

主要分為五大步,第一,制定理財目標。對此應有很多方面的考慮,首先這個理財目標要量化,比如說要買一個房子,這是不是一個理財目標?這不是。要買一個價值多少錢的房子,要三年以後買房子,還是明年就要買房子,這才是一個理財目標,就是說要量化,要有一個時間的概念。同時,你還可以想像一下,住在這個房子里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這樣有助於實現你的理想目標。真正的理財目標是一個量化、有期限的目標。
第二,回顧自己的資產狀況。
什麼叫回顧資產狀況?就是看一看你到底有多少財可以理。一個是你過去有多少資產,再一個你未來會有多少收入,這都屬於有多少財可理的范疇的問題。看一下你的資產是不是符合自身的需求,你的資產負債是不是合理,是不是還可以利用一些財務杠桿讓自己的財務結構更加合理,這都是回顧資產狀況。
第三,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
有人說自己是一個很保守的人,有人則會說自己是一個非常進取的人,你如何才能正確評價你的風險偏好呢?有三個方法,首先要考慮你的個人情況,有沒有成家,有沒有供養的人口,支出占收入的多少。如果你有一個孩子,你的投資行為還是非常進取非常高風險的,只能說明你沒有清醒的認識,因為要負擔的家庭責任已經不一樣了。其次,考慮投資的趨向。比如說你在股票方面非常在行,你在投資方面是非常進取的人等等。最後,還要考慮個人性格的取向。不同性格的人在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會做出截然不同的選擇,性格也決定了人們在理財過程中會有哪些行為。
第四,進行合理的資產分配。
這個資產分配是戰略性的,是在非常理性的狀態下做出的資產分配,不能今天突然聽朋友說一個股票非常好,就把所有的資產都放在股票上。應該首先把資產做一個很好的分配,比如說從戰略的角度講,只拿30%的資產做股票投資,不管別人怎麼說,就固定在30%,20%的資產放在銀行里,這就是一種戰略性的資產分配。更多理財知識盡在悟空說財經http://www.wukongshuo.com/news/20160612/63504.html
第五,進行投資績效的管理,根據市場的變化做調整。

閱讀全文

與個人理財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