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學生有幾種理財方式
放在支付寶的余額寶裡面,可以有些利息,還能滿足日常支出
『貳』 如何通過理財教育來提升大學生理財能力
1.鼓勵大學生參加學校理財課程
目前很多的大學都在開設理財方面的課程,金融專業的學生肯定是必學的,非金融專業的也是可以選修。對於剛步入大學生活的大一同學,理財能力上有很大的欠缺,不少同學由於理財能力的欠缺造成上半月「富翁」,下半月「負翁」的局面;而有的同學則有良好的理財經驗,可以把生活打點得井井有條。如今的大學校園里,相當一批學生不僅沒有存款,反而每到月末都要靠借錢度日。大學生參加了理財課程的學習之後,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這樣就能避免這種不良的消費習慣,也會促進以後家庭和事業的發展。
2.建立大學生金融消費者教育體系
加強對大學生的理財能力,應建立有針對性的、內容豐富的大學生金融消費者教育體系。包括,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設置適當的教育內容,從而形成一個注重群體特點、更有針對性的、內容豐富的教育體系。
例如:針對大一剛入校的學生,可採用「學習金融知識」宣講,旨在向大一新生普及金融常識,教育內容主要圍繞金融行為、消費心理和金融常識性教育展開,是對大學生群體金融知識基礎性的提升。對於高年級同學,可以通過這些更專業的課程對其開展個人理財、消費信貸等方面的教育。教育內容也擴展到對金融消費規律的認識、基本理財產品的選擇、金融風險的辨識和防範等,為大學生未來進入社會做好金融知識准備工作。
同時,金融知識和安全教育普及的渠道需線上線下相結合,既需要互聯網渠道的宣傳廣度和力度,也需要學校內,社會上各方人力物力的真實介入,讓學生有最直觀的感受。比如,可以通過互聯網渠道實時更新發布最新的案例集,通過真實案例宣貫金融安全的相關信息。線下可以通過培訓「校園金融宣講師」,由有一定知識背景和良好素養的大學生,經過正規金融機構的培訓後,上崗承擔校園推廣的任務。
此外,金融知識和安全教育普及的內容應真實、易讀、貼近大學生生活的實際情況。最重要的是,在宣傳中要給予學生正確的導向,不僅包括金錢觀、價值觀等精神層面的信息,更要將正規的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引入大學生的金融消費需求中。
『叄』 中國家長如何給孩子進行理財教育 一定要這么做
中國家長怎樣給孩子進行理財教育 一定要這么做
嫑忘
中國大部分家長一般會很關注孩子的衣食住行、學習成績,卻忘記培養他們獨立的性格、良好的生活習慣。妙資金融理財師認為,後者才是決定人生幸福的重要內容。此外,還有理財方面的能力。
現在大多數城市家庭孩子從小沒有體會過拮據的滋味,缺什麼父母就給什麼,而且父母會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甚至買了一大堆衣服、玩具等。有的孩子看到別人有新奇的玩具,自己也一定要。在他們的概念里,錢似乎是憑空生成的一樣。妙資金融理財師認為,父母應該從小就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更需要進行理財方面的教育。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理財教育這個話題。
一、英國父母的理財教育有哪些特色
最近,妙資金融理財師在某門戶網站閱讀了一位在英國定居的華裔爸爸寫的文章,這位中國爸爸李先生在英國的生活經歷和感觸,他們一家從2009年移民到英國,今年孩子已經快8歲了。和英國人接觸以後,才發現英國不僅政治制度、社會環境和中國不一樣,教育觀念尤其是理財教育更是另一番景象。
在大多數中國父母的觀念中,孩子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至於賺錢那都是大人的事情,也很少主動和孩子談錢,更不要說進行金錢教育了。
來英國後,李先生發現英國家庭很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理財意識,他們會根據孩子成長特點,每個階段要求他們掌握的內容也不一樣。英國消費比較理性,從幼兒園階段就開始灌輸這樣的理念,孩子們要學會用紙幣買麵包牛奶,並學會找零錢。
上小學後,父母和老師會教育孩子如何管理自己的零花錢,學會「省著花」。比如是去超市買瓶裝水還是自帶水壺。
大部分英國家長都會鼓勵孩子做家務、打工賺錢,小到洗碗掃地、大到幫助鄰居除草、做臨時保姆、送報紙,只要能賺錢的活都會鼓勵孩子去做。雖然我們很多人會對英國父母讓孩子做家務賺錢的教育方法感到反感,但是通過勞動去實現願望的體驗會讓孩子更有成就感,也更早地認識社會現實。同時,他們從賺錢的不易中更珍惜勞動所獲得的回報。通常來說,孩子會把錢花到有用的地方,也不會大手大腳不知節制。
隨著孩子的長大,很多父母會幫助孩子開設屬於他本人的銀行賬戶,將孩子從親朋好友所得的饋贈、孩子勞動所得、每個月零花錢存到銀行,甚至為孩子購買股票以便積累未來上大學的學費。很多10幾歲的學生在學校會學習如何使用金融工具,包括怎樣進行預算和儲蓄。不少中學開設理財課程,教育孩子學習社會生存技能、商業管理、貿易的本質、理財等知識。
二、中國家長應該如何進行理財教育
中國家長一般都會主動給孩子零花錢,但是如果我們可以把零花錢和理財教育結合起來豈不是更好。家長們應該鼓勵孩子做家務,通過勞動培養他們的金錢意識。比如說,每項家務明碼標價,做多少活,給多少錢。讓孩子主動發現「賺錢的機會」並學會和家長談判「我可以做什麼,你要給我多少錢」,讓他們從小就認識到:努力勞動才有零花錢,只有依靠自己不斷努力,才能不斷賺取零花錢。
如果想要孩子學會理財,那麼應該先讓孩子注意身邊與錢相關的細節。比如很多孩子都喜歡玩游戲,可以通過游戲方式幫忙他們建立基本的理財意識。玩「大富翁」類游戲可以讓孩子建立起投資的初步印象,對投資知識有初步了解。家長平時有意識地和孩子玩一些買賣物品的小游戲,不僅能鍛煉他們的計算能力,還能建立起金錢概念、對東西的價格高低有初步認識。
妙資金融理財師認為,雖然國情不一樣,但是國外優秀的理財教育對我們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家長們可以從小讓孩子自己支配自己的錢,幫忙他建立正確的價值觀、金錢觀,培養為自己負責的態度,這樣等他們長大以後更好地應對生活和財富挑戰。
『肆』 大學生理財和理財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現在大多家境都比較好,父母給予孩子的都比較多,所以一般上他們得到的錢不會想到是自己的收成,所以需要培養他們一種精神
『伍』 學生怎麼理財
定期定投。
這個應該是非常合適學生的理財方式,我有不少學弟學妹都在堅持定投。
投資的目的不一定是要獲得多少收益,建立財富觀念,獲取一些投資的經驗也是很好的回報,不要本末倒置,為了追逐利益而忽略了風險。
『陸』 幫忙推薦幾本比較經典實用的中學生理財教育,身心教育書籍,送上10分,好的追加20
厚黑學
作者:李宗吾 著
出版:線裝書局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
這是解放前諷刺官場弊病的轟動全國的一部力作。作者李宗吾,他提出的「厚黑」二字當時不絕於耳、 膾炙人口。本書被人們稱為不可多得的奇書,八十年代又成為台灣、香港地區及日本的暢銷書。李宗吾最早寫《厚黑學》是在民國初年,在這篇文章中,李宗吾對於中國專制制度下虛偽的封建倫理和聖賢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把封建專制統治者給歷史糊上的仁義道德一把撕了個乾乾凈凈,不但如何,還把批判的利劍直指向「堯舜禹湯」……
新華書店網店新華文軒有賣的
『柒』 如何加強小學生理財教育
或許成年人偶爾有過賒賬的經歷,但沒有經濟能力的小朋友也去賒賬,就讓人大跌眼鏡了。最近,市民王女士發現,上小學五年級的兒子上個月竟然因為買零食在學
校周邊的小店賒賬120多元。她領著兒子到小店還錢時,發現店老闆拿出的賬本上,密密麻麻記載著許多學生的姓名和欠賬金額。針對這種現象,記者近日進行暗
訪發現,像上述這種小店賒賬的情況,在市內不少學校門口的小賣店竟都成了常態。以上摘自《南方日報》近期的一篇新聞報道。
據了解,如今小學生校外
賒賬成風,這一問題必須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學校和家長應加大加強少兒理財教育力度,尤其是家長,究竟應該如何教孩子合理地花錢?很多家長對此表示苦
惱和困惑,也有很多家長並沒有教孩子合理花錢的意識和行為。對此,理財專家表示,教孩子理財,培養孩子財商並不難,關鍵看家長如何跟孩子談錢。而且,在孩
子的理財教育中,家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專家指出,5歲~12歲是兒童理財教育的關鍵期。「在現代生活中,理財能力是孩子將來在生活和事業上必
須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這種能力的培養應該從少兒階段就開始,抓得越早,效果越好。」招商銀行衢州支行零售部總經理、國際金融理財師何春生說,家長應該讓
孩子從小就知道錢的來源與用途,知道怎樣賺錢和花錢,5歲~12歲是兒童理財教育的關鍵期,家庭培育起著重要的決定性作用。
何春生認為,在學校財
商教育普遍缺失、家庭財商教育良莠不齊的大背景下,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後就變成了「啃老族」、「月光族」,其背後的問題理應得到學校與家長的關注。青少年心
智尚未成熟,理財意識十分淡薄,他們的消費行為十分隨意,作為家長首先要學會觀察孩子的消費習慣是否合理,存在哪些問題。
何春生介紹了這樣一個事
例。家長童先生是一位私企老闆,每個月給讀小學的孩子200元零花錢,孩子因此養成了大手大腳花錢的毛病。在理財師的指導下,童先生和孩子簽訂了一份「君
子協議」,協議的內容包括:每年壓歲錢的支出重點放在學習上;每次超過50元的大宗消費要事先向父母報告;每個月向父母領零花錢的標准為60元;每天記
賬,每月向父母匯報一次;如果每個月存起10元以上的錢,父母將在他的存款中追加入相同數量的錢。現在,童先生的孩子不僅改掉了亂花錢的習慣,還存下了一
筆數目不小的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