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新手小白怎樣去學習基金理財
大多數的人在理財時,常常會遇到這些問題:有什麼辦法才能攢下更多錢?賬上利息不怎麼高,有什麼好的主意?有哪些更穩當的理財計劃?……這些問題,處理起來很容易,但看起來很難。一套靠譜的《理財訓練營》就可以幫到你,這就是我從入門進階為投資行家的捷徑通道,所以想在文章的開篇優先推薦給大家:點擊報名《理財訓練營》,提升你業余賺錢的能力。
下面就由我教大家怎樣利用理財,來攢到1000萬元!
假設你每年都拿出2.4萬元,即每個月拿出2000元,投資年化率10%的理財產品,10年後,你就能攢到38萬。
如果你堅持到了第20年,那麼這筆資產就能達到137萬元。
復利的魅力遠不僅於此,它更為誘人的還是在突破臨界點的時候,如果40年的時間當中你沒有間斷,那麼你的財富會增長到1,062萬元,這個規模很讓人吃驚。
復利投資的神奇之處就在於此!看起來是不是很讓人心動呢?
當然,我們並不能保證每年都能獲得10%的收益率,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理財,在專業的實操之後,讓自己的投資收益逐漸逼近這個值。
而且伴隨著咱們的經歷和年齡的增加,隨著我們工資的增長,能夠存下的錢也會隨著增長,不會一直都是2000塊。
如果你抓住了兩個關鍵點,那麼就有可能實現理財收益的暴增:一個是收益率,一個是時間
第一,收益率的輕微變化都會造成比較大的變動。
還房貸的人應該清楚房貸利率的改變會帶來每個月還款額的改變,並且變化是比較大的。
余額寶是目前很多人的投資產品,它的年化率大約為2%,如果我們能通過理財,使年化收益率達到5%多,我們就能夠從年利息中獲得更高的收益。
有個很不錯的法則,想給大家介紹一下,就叫做72法則。通過應用72法則,我們能夠了解到資金在復利作用下,翻倍所要花費的時長。
通過用72除以年化率的方法,可以得出投資本金增長一倍要花費的年數。
例如:假設最初投資金額為10萬元,你投資的是余額寶,假如年利率為2.5%,那麼你的資金翻倍時間就是: 72÷2.5(年化率)=28.8。
若是在使用理財的情形下,你把年化收益率提高到了5%,那麼你僅需要72÷5(年化率)=14.4年就能獲得資金翻倍。
當然,如果你能將收益率提高到10%,那麼你就只需要7.2年就能實現原始資金的翻倍。
而想要合理做好資產配置,在更加安全的情況下,實現理財收益率的提升,小夥伴們通過理財訓練營就可以學習到這樣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鏈接報名聽課,多學習總是不會錯的:報名《理財訓練營》,和其他小夥伴一起學,不掉隊。
第二點,理財最主要的就是堅持,也就是時間。
舉一個思維題:一片池塘出現了一小塊浮萍,如果每天都要增長一倍的情況,專家對此估計10天能長滿整個池塘,那麼問題來了,讓水面長滿一半需要耗時多少天?
答案:9天。
理解為,第9天是個「臨界點」,最後1天的增長竟是增加了一倍。
再舉一個例子:沃倫巴菲特在50歲時,個人凈資產僅有3.76億美元;這一數字在他59歲那年高達38億美元。所以可以說對於巴菲特來說「臨界點」是他59歲的時候。
一件事情的成功,第一步就是資源的積累,而成功的重要性往往就在於堅持。一兩年,甚至三五年都不可能看出投資的結果。
盡管一年時間能存儲的錢不多,但是伴隨你收入的增加,你的存款也會跟著增加,投資越多越久,投資的收入就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越高。
在理財訓練營里,類似於如何去積累第一桶金、如何去提高投資收益率以及如何去實現財富積累等的老師都講到了。如果你是月光族,想提醒自己財富的積累能力,歡迎與我成為同學:《理財訓練營》手把手帶你輕松穩健掘金,點擊報名
3. 怎樣才能快速學會基金理財啊~
首先,基金就我的理解是自己不怎麼懂投資,把錢給別人懂得人幫你投資。
基金按照投資的對象分為股票基金(投資股票),債券基金(投資國債、企業債),貨幣基金(投資貨幣市場)。暫時想到這么多。
想要學習基金知識可以多看看天天基金網,數米基金網等網站,還有和訊等等
我也還在學習,大家共同進步。哈哈
4. 怎樣做基金理財呢
現在大多數人對於基金投資的接觸是源於各種基金公司的大力推廣和普及,所以現在基金的投資成為了很多人的選擇,因為基金的投資相對穩健,同時如申購費等一些成本也是非常低的。
投資理財一定是需要進行不斷實踐和學習的,所以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之後,需要做的就是動手實踐。只是看過相關的書籍,會忘記;只是學習了相關的課程,會遺忘。只有自己親身實踐過所帶來的經驗以及教訓才會印象深刻。
投資需要關注的東西是非常多的,只要不斷精進,不斷總結經驗才能夠在投資的道路上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5. 上班族如何進行基金理財
上班族想通過投資資本市場來賺錢贏利,開放式基金應該是首選,另外,中長線持有業績優良、高成長性的上市公司股票也是不錯的選擇。 首先,需要了解基金的凈值增長率和分紅比率。大家知道,選擇基金的主要依據不是基金凈值的高低,而是基金凈值未來的成長性。但是未來是不可知的,所以,我們只能根據它過往的收益情況來預測它未來的業績。而基金的投資收益是由兩方面來體現的:一是凈值增長率,二是分紅比率。 其次,要將基金收益與股票大盤走勢(一般以上證綜合指數為參考依據)作比較,看它是否能跑贏大盤。如果一隻股票型基金自成立以來,在大多數時間內的表現都比大盤指數好,這只基金的業績就不錯,說明該基金的管理人有著出色的選股和擇時能力。 再次,還需將基金收益與其他同類基金的收益進行比較,可以以一個季度、半年、一年等比較長的時間段來進行分析對比,短期數據可以忽視,長期數據才有說服力,從中找出適合自己預期收益的基金來。 單筆投資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長線持有",另一種是"適時進出型"。無論哪種方式,都必須注意買賣的時點,因為用單筆方式投資,獲利或虧損很大程度上決定於買賣的時點。如果能充分掌握低吸高拋的原則,就會有豐厚的回報,但是如果投資時點沒掌握好,收益就會大打折扣,甚至虧損。 基金作為一種代客理財工具, 主要是用來長線投資的,投資者不必過分關注短期內的凈值波動。但可以借鑒股票的操作方法.因為真正能做到長期投資的人並不多,適當進行時機的選擇,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這就是另外一種投資方式--"適時進出型".這種方法買基金是在看多後市的時候將資金投入,而當市場行情反轉時,立即將基金贖回,落袋為安,離場觀望,當調整到一定幅度後再進場.當然,這需要時常關注大盤行情的走勢,同時,還需具備一定的投資經驗和風險承受能力。 分批買入是為了減少風險而分段逐步買進的一種投資策略,時間上的分散投資為基民解決了擔心凈值短期波動的問題,也就是說,如果基金凈值隨著大盤短期內持續下跌,可以用剩餘資金陸續買入,大盤每下跌到一定點位(比如100點),就投入一筆資金進去,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在某一高位買進,以攤低成本;同時,如果漲了,則可以分享前次買進的凈值上漲帶來的收益。這種操作方法有兩個前提,一,牛市;二,主觀上你是堅定的長線看多者。 身邊有不少人詢問基金定投的問題,筆者以為,基金定投,平均成本,聽起來很美,但在牛市裡不一定是最好的投資策略,關於這一點,筆者深有體會。定期定額投資,用足夠的時間戰勝市場波動,但是大多數人其實都沒有足夠的耐心。機械地每月固定時間定額申購,如果遇到行情震盪下跌還好,但在牛市裡行情持續看漲時,那還不如單筆買入劃算。 買的基金凈值下跌了,要不要拋?筆者認為,如果基金公司出現異動,短期內又沒有改善的跡象,可以考慮贖回,如果市場形勢發生變化,投資者又急需用這筆錢,可以考慮賣出,不過,一般情況下,基民應該以平和的心態對待市場的短期波動,通過相對長時間的投資,來追求資金的穩定增值。 開放式基金的另一個風險一般不為新基民們所知,即買賣基金的"未知價"風險。在一個正常的交易日里,基金凈值是按照當日下午3點時的收盤價計算,3點鍾之前買賣基金價格按照當日收市價計算,3點後買賣基金價格則按照下一個交易日的收市價計算,基民在當日進行申購,贖回時,所參考的基金凈值是前一個交易日的數據,而對當天的凈值無法預知。
6. 怎樣理財基金又是什麼
投資理財只能保值升值,想賺大錢比較難。股市下半年將進行中期調整,不建議購買股票
以下是簡單理財建議,對普通家庭應該足夠了。
最保險:買貨幣基金,相當於可以隨時支取的定期存款。年收益能達到2%左右。
其次:買國債。
其次:買信託產品,這需要有一定的資金規模。年收益一般可以達到4%以上
其次:買股票基金
其次:買股票
越保險的收益越低,風險高的收益也高。 錢越少選擇越少,錢越多選擇越多。
你攢錢也不易,建議先不要急於馬上單干,先做好必要的准備再行動,必要的忍耐其實也是一種美德,也是成功者所需要具備的良好品質。
投資對於不同的人而言會有不同的答案,具體到自己就要結合自己的特點分析。
性格上,喜歡保守型、激進型還是中間型?時間上是豐富還是緊張還是自己當自己的老闆?
保守型:建議儲蓄、保險、基金、債券、房地產(出租)、黃金等保值為主的。激進型:股票、房地產(買賣賺差價)、期貨等高風險的,中間型:前兩者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組合。
時間豐富的可以自己學習相關知識進行投資,時間緊張的找專業理財機構進行委託代理。自己做自己的老闆最好的是把生意(業務)做大、做強。
給自己一個答案:需要什麼樣的投資? 這樣別人的建議才起作用。
制定一個投資計劃,找到投資趣向並認真學習相關知識,嚴格執行你的計劃吧。
我從97年開始學習股票,99年開始實踐,到2004年才樹立起真正的信心(現在開始了新的計劃),同時我也沒有把工作放棄。這說明了投資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希望你不要莽撞,准備工作做好了在行動也不晚,可以最大限度的向成功靠近。當你覺得自己准備好了再開始吧。
另外個人創業還需要以下幾個原則,按照這幾個原則去選擇行業和方向,事半功倍。1 選擇朝陽行業 2 投資少風險低 3 消耗品 4 可持續性發展
1 選擇朝陽行業 為什麼呢?道理好象大家都知道,都知道少數人了解的才是「商機」,才是機會!但是大多數人並沒有這樣的眼光和行動力去尋找。只有一個行業剛開始形成,才會接受早期從業者資金不多能力不強經驗有限等劣勢,當行業發展到比較成熟階段就是資本的天下,就不是自由竟爭而是壟斷競爭階段,比方,現在的家電市場,一般小的單個品牌的經銷商不可能和國美,蘇寧等相競爭,而現在的小超市怎麼和家樂福,沃爾瑪比?有人說那我把超市開到社區,呵呵,很可惜,這樣的社區小超市早有一個跨國巨頭虎視耽耽,7—11便利店,連茶葉蛋都賣。WTO後,零售業向全世界開放,不是20年前了,只要開個小店就能掙錢。我國零售業的發展脈絡是:商場(國營個體一樣)——超市——倉儲式大賣場。未來發展的方向是「無店鋪經營」,包括網路購物和直銷(非單層次直銷那種),趨勢越來越強。你的想法是否合乎客觀潮流?在我國,沒有任何一個行業不是朝陽行業,因為15億人的消費潛力和宇宙黑洞一樣無法想像,但是,請注意,行業有發展不代表個人有發展!因為,個人發展,大部分幸狄
7. 基金怎樣正確理財
現在很多的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很多的人手裡都有了點錢,都想學著理財,但是基金理財的概念都是相對復雜,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
在現在人人都想買好的理財產品,可是到底什麼樣的基金理財產品才算好呢?如果你到銀行里去問,銀行的理財師會推薦說:「我們這里有一款理財產品非常好,年化收益率有4.8%,很合算的。」如果你問保險代理人,他們會說:「買某某保險產品吧,這款產品帶分紅的,5年下來收益很好的。」如果碰到做股票的人,他們會說:「還是做股票最好賺,要是運氣好,趕上一個漲停板,一天就能賺10%。」所以,需要自己的判斷。
在現在國內大多數人的眼光中,判斷理財產品好壞的唯一標准就是收益率,收益率越高,產品就越好。那麼這樣的判斷依據對嗎?答案顯然是不對的。你需要明白的是,收益是和風險成正比的,收益越高,對於我們來說所承擔的風險也越大。對於宣傳高利率卻又低風險的基金產品,大家不要絲毫猶豫,這些絕對都是假的
對於我們來說既然不能用收益率來判斷理財產品的好壞,那麼我們又該怎樣選擇理財產品呢?
在我們選擇理財產品之前,先要考慮的是理財的目標是什麼,只有我們清楚明確的搞定了目標之後,才可以有的放矢地去選擇產品。很簡單的例子,比如說現在你手裡有20萬元錢,但是你想5年後能獲得5萬元左右的收益,用這筆收益到海外旅遊一次,對於這樣的情況,需要選擇年化收益率在4.5%左右的銀行理財產品就能夠實現你的願望了。但是如果你想5年後資金翻一番,達到40萬元的話,然後用來作為購房款的一部分,在這種情況下那麼你就必須冒一些風險了,想要實現這樣的目的,你就需要將資金投入到股票型基金中去,這樣的話以期獲得14.9%以上的年化收益率。
當然,股票型基金的收益是快速而挑戰心理的,但是收益率是有波動的,如果運氣不好的話甚至還有虧損的可能。但是你想進入這個股票投資的大軍,需要先找一個穩定可靠的公司,去投資一小筆資金,現在很多我所了解的公司都出了保本型的私募理財產品,這是一個很好地所謂試水的方法。所以你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缺乏風險承受能力,你就需要降低理財目標,在風險和收益中間尋找平衡點。
希望這樣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更好地理財。
8. 如何通過基金理財
目前市場上基金約有100多隻,加上信託、委託理財等其他產品,琳琅滿目,眼花繚亂,以後品種更會如雨後春筍。但是,我們每個人只需要買一、兩只最好的產品就夠了,如何挑選出自己該買的基金呢,這是最考驗 每個理財團隊水平的地方,也是讓投資者最為難的地方。投資者可以參考基金評級、評價或理財顧問的看法。基金評級、評價專業性較強,預測基金未來潛力的方面做得較少,有時不是很直接,不易直接操作,有時不能直接知道如何買、何時買、何時賣。
理財顧問的看法經常很直截了當,但你怎樣相信她呢?1、看她們的為人,是否誠信,是否負責任,是准備提供長久的服務,還是一錘子買賣,能否象看待他們自己的錢那樣看待百姓的投資,是否心地善良。2、回顧他們以往看好基金的目前價位:累計凈值,假設你當初做了投資,算算目前是虧了,還是賺了。還有一點需要指出,基金的收益有時不能看很短線,有時會受市場整體波動的影響而有點波動,這時可看同類型基金累計凈值的漲跌幅度,很好的基金,較長時期內,一般贏大於虧,有時大盤跌,而好的基金不跌。3、問問行業內水平較高的人,此理財顧問專業水平如何,在理財顧問中排名如何。
專業水平方面,投資者有時不易判斷,有時也會費力不討好。即使在理財顧問的指導下,投資者有時也經常處於困惑、猶豫、有點冒險或心理不塌實的狀態,等到您知道哪個理財顧問你可以相信她的為人、水平後,心理就基本塌實了,這需要一個過程。
下面看看理財顧問如何選擇基金並理財:
1:根據各種評級結果、權威基金經理的看法,分類初步篩選幾只基金。
2:針對初選的基金,拜訪基金管理公司,調研基金公司管理水平、投資決策機制、主要影響決策的人員、基金經理、研究人員、投資組合狀況、將來投資傾向性等。深入體會上述主要人員的投資理念、投資策略、投資風格和如何看待風險收益。與基金經理探討投資哲學、投資心理學,思考他投資哲學的准確性、可操作性、可驗證性。與其探討如何選股,如何看待市場資金供求數量、結構,市場中的各種投資理念、潮流,不同股票、版塊的未來人氣,以及資金分析、選時的局限性等。評價人員、理財顧問必須有很多實際經驗、體會。
3:市場、政策等趨勢與該基金的關聯性。分析宏觀、市場、政策趨勢、行業發展次序等因素,對各基金未來走勢可能產生的影響。
4:綜合考慮,根據不同類型,列出相應看好的1-2隻基金。
5:根據各種理財理念、方法,找出適合各種具體人的理財規劃、理財方法。因人、因時、因理財理念不同,理財方法各異。同時介紹各種成功、失敗的投資案例及其原因,供投資者參閱。並使理財方法盡量准確同時最大程度地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