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銀行原油寶巨虧,對銀行理財有什麼影響
原本以為銀行來理財會更加穩自健,結果中行原油寶事件讓很多投資者「傷錢」又「傷心」,這會讓影響到銀行的其他業務,投資者不敢輕易將資金投進去,或者轉移到其他銀行或渠道。
原油寶事件除了中行的風控意識差之外,投資者也有一定責任。這也再次告訴我們,一定要掌握理理財知識,切忌當小白盲目跟風,適當的時候學習財務、金融、經濟、理財等知識,大有裨益。
② 如果你是銀行職員,面對客戶對原油寶這個理財產品的質疑,你會怎麼應對
我覺得作為一個銀行職員面對顧客的正常質疑是要理性,看待的首先你要告知對方版,任何的理權財產品都是有風險的,你也要盡到風險提示的義務,因為你只是一個代銷。身份。所以說,你必須要把法律責任和你的顧客說清楚。當然,你也要推薦這個理財產品的優勢之處。然後至於對方是不是要選擇購買那就是完全靠客戶的意思了?你千萬不要替客戶做決定,不然你是有責任的。
③ 原油寶事件會不會影響其他銀行的理財和業務
不知道你是購買的銀行哪類理財產品?一般銀行分為ABC三類,其中C類是不保本的本金可能會有虧損。但這也不能說是受原油寶事件影響,因為投資理財本就有風險,這也是事先就告知的。如果您不能接受本金虧損可以選擇保本的產品,不用過於擔心!
所以原油寶事件不會影響其他銀行的理財產品,反而通過這一次的原油寶事件各家銀行勢必會對自家產品進行風險防範機制重新審查,以應對未知的風險。據了解,各大行已在監管的要求下進行自查,並要求遞交自查報告。再次警醒各商業銀行務必要加強衍生品業務的風險管理。
④ 原油寶事件會不會影響中行的其他理財產品
影響估計還是會有一些的,不過這個油價算是整個國際上都在動盪,並不純粹是中行自己的問題,所以其他理財產品應該問題不是太大。
⑤ 原油寶事件給我們的投資理財帶來怎樣的啟示
中行“原油寶”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不少投資者損失慘重。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到我們的金融市場有很大的問題,我們的金融市場制度很不健全,很多散戶投資者連T+0與T+1是什麼意思,居然把國外的原油期貨產品面向普通老百姓銷售,因此對於不懂的投資者,要遠離期貨,因為期貨的風險真的是非常的大,大到把你的本金虧完。
⑥ 中國銀行「原油寶」這類產品的真實面目是什麼樣的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早已不滿足將錢存在銀行里吃少得可憐的利息了,更多的人選擇了用理財的方式使自己的資產得以升值。而在理財這一塊里,最受歡迎的必然就是銀行理財了,道理很簡單,因為信任銀行,信任實體,也覺得有銀行在,至少出了問題有個地方可以說理。銀行理財在某個群體中,被認為是和存款同樣零風險的理財方式,區別僅在於這個利潤更高。可事實真得是這樣的嗎?銀行理財真得能做到萬無一失嗎?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否則也就不會有近期鬧得沸沸揚揚的“原油寶”事件了。那麼,像“原油寶”這樣的理財產品的真實面目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不管是銀行理財還是其它類型的投資理財方式,投資者需要清楚的是投資總是有風險的,即使是銀行理財也不可能避免這樣的結果。所以,投資者在選擇理財產品時,還是需要按照自己的真實實力去挑選產品,萬萬不可盲目的追大追熱。
⑦ 原油寶理財年化收益多少
你打開相應的理財產品,它基本上都會有像這樣的,你理財年化收益的話,一般會超過5%。
⑧ 原油寶是什麼理財產品
「原油寶」,是中國銀行於2018年1月開辦「原油寶」產品,為境內個人客戶提供掛鉤境外原油期貨的交易服務。其中,美國原油品種掛鉤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德州輕質原油(WTI)期貨首行合約。
⑨ 原油寶事件後誰還敢買中行理財
原油寶事件對整個中行理財銷售會出現不好的印象,其實百分之九十的產品不會這樣穿倉和倒虧,所以理財是自己不懂的產品千萬不要去碰,永遠都是賺自己認知的錢!
⑩ 原油寶的理財產品是否合法合規呢
本月20日,美國5月原油期貨合約在最後交易日的結算價格下跌306%,出現歷史性負數引爆全球市場。根據中國銀行4月22日公告,旗下理財產品“原油寶”5月美國原油合約按照4月20日CME官方結算價-37.63美元/桶結算。令不少投資者一夜間所有本金盪然無存,還可能倒欠銀行錢。
筆者代理過黃金期貨交易中發生穿倉的合同糾紛案件,結合經驗,對此次原油寶穿倉事件發表一些看法。
4. 強制平倉為何沒啟動?
強制平倉規則是法律規定與合同約定的,當強制平倉的條件成就後,進行強制平倉既是銀行的權利,也是義務。
原油寶產品作為不具備杠桿效應的交易類產品,客戶需提交100%保證金。這種交易機制下,只要原油價格不為負,多頭頭寸的保證金比例是保持在100%不變的,不會觸發強制平倉。而一旦價格跌為負,多頭頭寸的保證金不足以維持協議中約定保證金比例,就會觸及到強制平倉線。根據協議第十一條約定,強制平倉保證金最低比例要求為20%。事件中,原油暴跌為負值,強制平倉條件成就,但發生在當晚22時後,中行未進行強制平倉操作。
中行在公告中稱,“對於原油寶產品,市場價格不為負值時,多頭頭寸不會觸發強制平倉。對於已確定進入移倉或到期軋差處理的,將按結算價為客戶完成到期處理,不再盯市、強平。”
那麼,當強行平倉機制和協議中約定的移倉結算交易規則出現沖突,應當如何應對?
極端油價的發生實屬難料,如果說中行在最初設計產品時沒有考慮到,雖有失誤,但也不過於苛求,但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更新了交易規則,允許負油價之後,仍未就強行平倉機制和協議約定可能出現沖突及時作出系統調整,應屬產品設計漏洞,也未將此風險及時提示給投資者,實屬風控的失職。
5. 穿倉損失的責任承擔
協議第二條約定:“甲方用於交易的資金來源合法,為本人純風險資本金,已經考慮到且能夠承擔該資金全部虧損的風險。”中行提示客戶交易資金可能全部虧損,但是並沒有提示交易中會出現比損失本金更嚴重的風險,即可能出現穿倉損失。
我們認為分析認定穿倉損失的責任承擔,建立在將風險區分為交易風險和運行風險兩大類基礎之上。
交易風險,是指投資人或交易人在交易過程中,由於自身原因導致或參與交易就要面臨的風險,如價格波動風險、決策判斷失誤風險等。交易風險來自市場客觀波動和投資人自己決策判斷。
運行風險相對於交易風險,是市場運行過程中由於運行機制或者人為因素導致的危及市場和投資者的風險。運行風險主要來源於不符合市場規律和運行周期的政策或交易規則,也包括市場發生的法律法規禁止的各類行為。
兩者法律後果不同。交易風險由投資交易人自行面對並自行承擔因此發生的損失;運行風險的損失,不必然由投資交易人承擔,要具體分析是不可抗力事件、侵權行為等來認定和判斷。
中行大概也沒有預料到,WTI油價會歷史性地跌為負值,在設計產品時是否全面考慮了針對極端情況的相關規定,是否有針對交易規則出現沖突的應急預案,是投資者在後續涉訴時值得關注的。無論如何,對於投資者而言,這都屬於價格波動、投資者決策判斷失誤以外的風險。
6. 投資者適當性和風控措施
中行曾在其官方公眾號發文:“對於沒有專業金融知識的投資小白,是否也有好玩有趣又可以賺錢的產品推薦呢?當然有啦!那就是原油寶!”
據相關媒體報道,近期針對原油寶的120份問卷調查中,真正接觸過期貨的投資者為6人,僅佔5%。投資者在購買原油寶前需要經過中行的風險測試,測試結果集中在平衡型和成長型投資者。該結果是否與原油寶實際風險相匹配?原油寶作為具有期貨屬性的金融衍生品,屬於最高風險偏好的產品之一,遠遠超出了銀行對理財客戶的風險等級要求。中行是否針對合格投資者的認定進行更高風險測評?是否遵守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規定?若後續涉及訴訟,中行應對盡適當性義務負舉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