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理財教育平台

理財教育平台

發布時間:2020-12-31 12:13:01

㈠ 為什麼理財教育,從小做起

現代父母都是有知識有思想的年輕一代,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當然理財也是其中一個重大的工程,目前國外對兒童的理財教育起步更早,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小孩能早一步建立理財觀念,並奠下財富基礎。

在美國,多數3歲的孩子就能夠辨認硬幣和紙幣,而一個9歲的孩子就知道可以通過做額外的工作賺錢,知道把錢存在儲蓄賬戶中;10歲的孩子就已經能夠制定簡單的一周開銷計劃,購物時知道比較價格。而這些對大部分同齡的中國兒童來講,是難以想像的。

在孩子的兒童時期,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非常強,而對稍有難度的理財能力的培養應在5至15歲時進行為宜,相對於國外,國內兒童理財教育的起步,相對顯得落後很多,很多父母壓根沒想到訓練兒童理財能力這件事。出現這種隋況,與國人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因為中國人教育孩子普遍偏重智力教育,許多父母只要求孩子好好念書,寧願自己省吃儉用,而對孩子百依百順,讓小孩隨便吃喝玩樂,忽略了其綜合素質的培養,這其中就包括理財能力的培養。

有這樣一個案例:有一位母親,生前積累了巨額財富,死後留下近億元遺產,母親滿心希望提供給兒子最好的物質生活。結果從她過世後,她的兒子即買房、買跑車、出國旅遊,出入各種名流會所,恣意享受人生,結果不出三年,上億元的遺產揮霍一空。出現這樣的情況,和許多因素有關,但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他的孩子不會理財。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畢竟再多的錢,都有被花光的一天,可是懂得理財,就可以使有限的資產不斷增加,而正確的理財觀念必須從小養成,對於孩子來說,這才是給他們的最有價值的財產。我們的家長該如何教孩子正確地理財呢? (1)訓練孩子的數字敏感度

對五歲左右的孩子來說,即使會數數了,也未必懂得數錢,因為那隻是抽象的聲音或文字,在孩子的大腦里沒有概念,必須讓孩子具體感受數字和實物之間的關系,讓孩子明白多與少到底有什麼不同,才能建立金錢觀。

(2)讓孩子去付錢

去超市購物時把孩子帶上,在買東西時,教孩子看價錢,告訴孩子怎樣買比較劃算:清楚地讓他們知道,同一樣東西,只是包裝和品牌不一樣,價錢貴的你就不買,怎樣買比較劃算;貨比三家不吃虧;而有的東西是奢侈品所以你不買。

在付款的時候,可以把錢交給孩子讓他去支付,而對於較大的孩子,不妨在需要到便利超商買醬油、鹽的時候,讓孩子去買,偶爾把找回來的零錢給孩子當獎勵,並教孩子開始建立儲蓄的觀念,不過不要養成孩子只有在獎賞時才肯幫忙的習慣,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3)讓孩子記賬

就算是在同一家庭里長大的孩子,消費觀念也可能有很大不同,有些孩子生性慷慨、不拘小節,長大後往往容易成為入不敷出的人,但有些孩子從小過於小心謹慎,長大後成了一毛不拔的鐵公雞,這些都是不正確的理財行為,父母必須從旁指導。讓孩子記賬,由於孩子年紀小,不知如何記賬,剛開始時,父母可幫助孩子將下一周所需的花費記錄下來,然後逐日補上額外支出項目,慢慢幫孩子養成記賬的習慣。幾次記錄後,慢慢放手讓孩子自己記賬。該步驟的好處是,父母們可藉此檢視孩子的消費傾向,若發現有偏差,可適時糾正。

(4)從玩中學會理財

小孩子都貪玩,愛玩也是孩子的天性,家長不能扼殺孩子的天性,又不能讓孩子玩物喪志,而台灣的一款「大富翁」游戲算是入門的理財學習法,有買賣、投資行為,而機會、運氣的設置,更是讓參與游戲的人可以體會到,人生有許多不能預期的變數和風險,所以必須要有適度的規劃,否則有可能面臨負債累累甚至破產的情況。從游戲中能看到模擬的人生,在游戲結束時可以讓孩子說一些體會,加深孩子的理財印象。

(5)儲蓄也是一種投資

教孩子儲蓄,當儲蓄罐裝不下孩子的零花錢時,那就要帶孩子一起到銀行去開設一個屬於他的存款賬戶,最好讓孩子保管自己的存摺。有了這個賬戶後,不管存錢還是取錢,最好都讓孩子全程參與,讓孩子明白銀行的功能,存錢是有利息的,雖然不多卻也是一種投資。

㈡ 中國教育理財為什麼沒有

外國其實也沒有,你看看美國什麼理財,連攢錢都不知道怎麼攢,一出事了連後路都沒有,一點積蓄都沒有,身上全是大貸款,會理財有啥用,你都沒有錢。

㈢ 新手想理財應該怎麼著手學習有靠譜的機構推薦嗎財商知識教育平台多嗎大家了解過懂財研習社財社嗎

上過懂財研習社1元的小白課,我自己有一定的理財經驗,就是看著便宜上著玩。對老手來說回顧基礎,對新手來說好入門,我覺得還行

㈣ 理財教育網教些什麼

我知道一個華中師范大學網路教育,可是那裡沒有理財教育專業呀

㈤ 想學習理財,有好的網路教育平台推薦嗎謝謝啦

萬門大學的技能與興趣課程有Photoshop、人工‏智‏能、馬克筆、硬筆書法、武術、化妝、古典音樂、Python、ios、Android、PPT、哲學、心理學、求職系列等。

㈥ 哪個理財在線教育平台比較好

想學習通過盈餘資金來賺取更高利息,並且盡可能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讀財社 理 財在線教育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㈦ 有沒有好的理財教育平台推薦

富承嘉學堂挺好的,在理財課程的機構里課程屬於比較系統且有邏輯的,而且邏輯性比較堅定,現在還有線上課程和線下課程,線下課程還有豐富多彩的產品機構考察與投資專家交流活動。

㈧ 如何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

在大部分家庭里,由於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家庭大事的決定權總是長輩,孩子在家裡就得乖乖聽爸媽的。其實這樣不利於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從小就缺少對家庭財務的了解,很容易導致他們的消費觀和家庭收入相脫節。所以從小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和理財習慣,將讓孩子受益終生。如何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呢?

第一步:讓孩子清楚知道「錢是什麼?」
首先,讓孩子知道金錢的重要性,不如:金錢生存的基礎;金錢是生活的必需品等等。其次,讓孩子知道成功,幸福與金錢的關系。告訴孩子擁有金錢不等於成功,不等於擁有幸福,金錢可以滿足人物質方面的需求,不一定能滿足精神需求。

第二步:讓孩子知道家庭的錢是家人勞動所得
讓孩子知道要想花錢就要努力勞動。讓孩子知道父母掙錢不容易。平時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家務活,做完後給一定的錢的獎勵,這樣做事為了讓孩子知道勞動的必要性。我個人覺得孩子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父母的錢都不是他的錢。這樣能讓孩子從小知道錢是要靠自個去掙的,不能盯著父母的錢包。

第三步:讓孩子懂得如何有效使用金錢
帶孩子出去千萬別讓孩子見到什麼就給他買什麼,要讓他知道在哪裡買實惠,讓他懂得貨比三家的好處。平時,帶孩子出去買東西,我們可以不告訴孩子哪家店鋪的東西賣得比較貴,哪家賣的比較便宜。然後,拿出金額一樣的錢讓他到店兩間店鋪去買同樣的一包零食,等他從那兩家店鋪出來時我們可以問他手裡的零錢還剩多少以及讓孩子告訴我們哪家的東西便宜。

第四步:讓孩子知道金錢有哪些用途
金錢除了消費買東西外,還可以存起來拿利息,還可以用來投資。讓孩子在理財的過程中感受到希望和快樂。讓孩子從小就懂得掙錢有理,花錢有道。我認為孩子長到一定年齡,我們就得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紅包利是錢,我們可以慢慢引導他們去管理,但是不能責怪孩子或是批評孩子。

第五步,從小開始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
我覺得這一點是我們家長做的不夠的地方。我們老想著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可是等孩子懂事了就太晚了,到那時你會發現孩子根本就聽不進你的教導。所以我們在3歲開始理財教育。為什麼選擇三歲了,因為3歲開始孩子開始懂一些事了,但是3歲的孩子還特別依賴父母,他們會聽我們的教導。怎麼教孩子呢?
我認為可以參考這個:
3歲:教孩子辨認硬幣和紙幣。
4歲:教孩子明白我們無法把商品統統買回家,必須在購買時做出選擇。
5歲: 教孩子認識錢幣的等價物如:1元可以買兩個棒棒糖或一包qq糖等等。
6歲:教孩子知道錢是怎麼來的,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7歲:教孩子學會找零錢。
8歲:教孩子看懂商品的價格標簽。
9歲:教孩子明白,可以通過做額外工作賺錢,比如:幫媽媽買菜,掃地,擦皮鞋,洗碗,並學會把賺到的錢存到儲蓄賬戶里。
10歲:教育孩子學會單獨制定個人一周開銷計劃,並學會在購物時比較價格。
11歲:教育孩子每周節省一點錢,以備在有大筆開銷時使用。
12歲:教孩子單獨制定並執行一個月的開支計劃,教孩子懂得並正確使用銀行業務中的術語,比如:銀行卡,活期定期存款等等。

一個成年人不僅要懂得賺錢,還應懂得理財。我們這一代從小沒學過理財,現在即使手裡有錢了,還是不懂得怎麼辦才好。如果只存款,根本就不能錢生錢,如果我們做別的投資比如股票基金期貨等等。我們大多數人因沒有這方面知識,對未知的東西我們都會特別害怕。還有,我們大多數人只知道有存款或是投資方面的理財,不知道日常開銷和收入的管理和控制也是理財。我們只看見有形的投資,卻不知個人成長方面的投資也很重要。比如孩子的學歷教育,自己和家人的智力投資等等。因此,如果我們讓孩子從小開始學會理財,那麼他以後在理財路上就可以少走些彎路和冤路。

㈨ 什麼是尷尬的理財教育

教人要從小教起。幼兒比如幼苗,培養得宜,方能發芽滋長,否則幼年受了損傷,既不夭折,也難成材。 ——陶行知

也許會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應該讓他(她)過早地接觸金錢,更沒必要也不適合學習如何理財。事實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在很多發達國家,比如美國,他們對少年兒童的理財知識教育就有一個明晰的目標和要求。比如他們要求3歲左右的孩子能夠辨認硬幣和紙幣,4歲知道每枚硬幣是多少美分,在5歲時要灌輸「等價物」的概念;而在我國,3歲的兒童大部分還不知道錢為何物,或都只是對硬幣感興趣卻不識鈔票。下面就讓我們看兩個事例。

事例一:

有一天傍晚,在一個國有企業的家屬大院里,天上突然雪片般飄下百元大鈔,路人紛紛擦亮眼睛,發現鈔票竟然是真錢,於是哄搶空中、地下的鈔票。雖然有小區保安員緊急制止,但也只是找回一部分。

原來,錢是從家屬區10樓的陳先生家裡掉下來的。陳先生和妻子曾經都是這家國企的職工,後來,企業破產之後,陳先生和妻子便在大院門口擺了一個小攤,做起了水果生意。每天傍晚當人們外出回來,是水果的銷售高峰時間,陳先生的妻子便經常出去幫忙。因為這段時間不是很長,陳先生的妻子通常就把5歲的兒子旭旭一個人留在家裡,而旭旭一般這個時候都是一個人在家裡安安靜靜地看電視動畫片。

可讓陳先生夫婦後悔莫及的是,這一天,陳先生的妻子臨出門前,把半個月來賣水果的將近3500元有零有整的錢裝在了一個信封里,沒有封口就直接放在電視櫃上。等她出門後,好奇的旭旭竟然將信封拿了出來。看到花花綠綠的票子,對金錢一無所知的旭旭不但把鈔票扔得滿地都是,還從陽台的窗戶上玩起了「天女散錢」。結果,人們便看到了開頭的一幕——一張張鈔票從天而降。

這次「事故」讓陳先生夫婦損失了1000多塊錢,這對一個以賣水果為生的家庭來說可不是個小數目。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這只是小孩子不懂事演出的一場鬧劇,然而只要我們往深處思考一下,就不難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在我國,由於受傳統思想文化觀念的影響,不管是家庭還是學校,針對少年兒童金錢和理財方面知識的教育十分欠缺,或者說基本上是個空白。這就使得很多孩子,特別是文化水平有限的父母在對孩子金錢和理財的認識上,表現出不合乎智力發展水平,甚至不合乎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要求的「低能」現象。做家長的一定要早教孩子一些金錢方面的知識,省得犯下連自己都想不到的錯誤。也要以此為鑒,轉變觀念,從「我」做起,從「早」做起,加強對孩子金錢和理財知識的教育和培養——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孩子的一生負責。

事例二:

如果說5歲的小旭旭「散錢」其中有父母疏於看管的客觀原因,那麼一群十一二歲的小學生大擺生日宴所反映出的問題就不那麼簡單了。

有一天傍晚,在一家頗具檔次的飯店裡,一群人正忙著給一位同伴過生日。在一個豪華包間里,牆壁、天花板上張燈結綵,音箱放著時下流行的歌曲,各種經過精心包裝的大大小小的生日禮物堆滿了沙發。餐桌上則擺了十多道菜和各種飲料、啤酒……

當生日歌曲唱完、酒足飯飽之後,大家自然又少不了去卡拉OK高歌一曲。最後,在飯店消費1000多元之後,這幾個人三三兩兩地打的回了家……

如果說這是幾位成年人組織的生日聚會,倒也正常,可是如果這幾位出手動輒上千元的「消費者」是幾位年齡只有十一二歲的小學生,你又作何感想呢?

在現在的中小學生中,有許多已失去了樸素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奢侈。在他們之間,盛行各種聚會:生日、離別、節日、考試,等等,都能成為聚會的理由,檔次也越來越高,相互間贈送的禮物動輒十幾元,甚至幾十元,而往昔表達友誼的形式如生日卡、祝福卡早已相形見絀。至於校園「新貴族」們的消費就更令人瞠目。

另外,不少做父母的不論經濟條件如何,對孩子的吃、穿、住都是盡量滿足,唯恐孩子生活上受委屈或因條件不如別人被瞧不起,而孩子之間盲目的攀比心理,也助長了他們盲目的消費。

同時,這件事情反映出父母對孩子在理財方面教育的脫節。從孩子的角度說,現在的孩子,一般都會擁有自己的零用錢,甚至數額相對不小的壓歲錢,他們願意擁有自己的錢,更想自由支配自己的錢,但是具體如何支配,他們大多心裡沒有具體合理的計劃。因此父母在把零用錢交給孩子支配的同時,應該主動教會孩子如何「理財」,至少應該讓孩子在實踐中慢慢體會錢的意義、價值,最終養成合理支配、合理消費的好習慣。

閱讀全文

與理財教育平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冠軍1號系統指標公式 瀏覽:924
黃金怎樣知道真假 瀏覽:37
手機換外匯嗎 瀏覽:126
鄭棉期貨網上開戶 瀏覽:741
20元歐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560
160629基金還有可能再漲 瀏覽:775
中國三大貴金屬交易所 瀏覽:167
京能集團境內項目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227
國內貴金屬整頓 瀏覽:212
歡樂頌2外匯 瀏覽:800
政府申請國家貸款 瀏覽:598
黃金投資收益率 瀏覽:866
12月6號美元兌人民幣 瀏覽:101
理財r0 瀏覽:70
600611大眾交通股票 瀏覽:257
歐式看漲期權價格計算 瀏覽:918
適合90後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218
混合型基金漲跌看什麼 瀏覽:628
專利對股票 瀏覽:125
東方財富手機版怎麼看南下資金 瀏覽: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