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傳滴滴收購小藍單,滴滴為什麼要收購小藍車
共享單車格局改變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共享單車行業內一大批二、三線企業紛紛陷入了困境,資金鏈斷裂、無法獲得融資、押金難退等問題紛紛而至。3Vbike、町町單車、酷騎單車等共享單車都因為上述問題不得不停止運營。然而,只有用戶的美好體驗是完全不夠的,小藍單車終究未能抵住來自巨頭的壓力。當時,小藍單車宣布解散,令不少業內人士都感到十分震驚。當時,有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小藍單車的結局和它無法獲得融資以及其管理層運營不善有關。
滴滴一直在推動摩拜和ofo的合並,目的是拿到合並公司的管理權。從另一方面來看,ofo大多支持摩拜、ofo雙方合並的投資人朱嘯虎等也都和滴滴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ofo的運營團隊戴威等人都是明確否認了雙方合並的可能性。有業內人士表示。
總結:不難看出,滴滴與ofo的關系目前已經大不如前了。但滴滴想要布局共享單車領域,小藍單車在用戶口碑和騎行體驗上都有一定的優勢,這也是滴滴會選擇小藍單車的主要原因。
Ⅱ ofo獲滴滴數千萬美元戰略投資 摩拜單車怎麼辦
人家怎麼辦不用你操心,你過好你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如果你也有幾千萬投給我,我幫你搞個拜摩電動車項目也不是問題
Ⅲ 滴滴自己做共享單車了嗎
話說,今天的事實再次證明,所有的傳言往往都是無風不起浪,用句成語來說,那就是,空穴來風必有因。
之前傳言說滴滴收購了小藍單車,結果,今天,滴滴宣布託管小藍單車,當然,因為小藍單車的品牌、押金及借款依然自己解決,所以可見滴滴並非是之前傳言的收購。與此同時,之前坊間傳言,滴滴正在內部秘密籌備自有品牌共享單車,而這也被滴滴方面證實了,並將加入到滴滴的共享單車平台中。甚至,滴滴方面還稱,未來還會接入更多的單車品牌。(當然,似乎是為了照顧ofo的感受,在公告中,滴滴也兩次提到了ofo。)
當然,有的小盆友說了,不是說阿里要投資ofo嗎?這不是ofo可以抱的又一個大腿嗎?
但阿里到底會不會繼續大手筆追加投資呢?這個現在尚未有定論。如果阿里追加投資了,ofo的管理層確定就不會面對之前的局面嗎?
因為,在八姐看來,阿里的投資風格一貫都是比較強勢的,喜歡投資了之後自己說了算。那麼,如果阿里巨額投資ofo後,會不會要求獲得實際控制權?會不會要求ofo和永安行共享單車、哈羅單車的合並,然後阿里獨大?那麼,一直想保持獨立而與滴滴「鬧掰」的戴威團隊能接受這種局面嗎?
另外,還有一個關鍵點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阿里同時也是滴滴的重要股東。當年,神州專車單方面宣布阿里要對其進行投資之後,最終劇情卻反轉為阿里聯手螞蟻金服又向滴滴加大投資。那麼,同樣的事情會不會再度發生呢?
哈哈,總而言之,八姐覺得啊,整個共享單車市場的大戰是越來越好玩了。現在,滴滴是徹底自己入局、並要扶植其他共享單車了,那麼,未來,滴滴和ofo關系會不會緩和?最終又會是哪幾家合並呢?走著瞧吧。
Ⅳ 為什麼說摩拜單車和ofo無法復制滴滴的成功
1、共享單車和滴滴打車的模式都不一樣,如何能比較呢?
2、滴滴只提供一個平台,讓私人帶車加入平台,滴滴不負責車的維護和安全。單純提供一個中間平台就可以抽成,穩賺不賠的盈利模式。
3、共享單車的模式完全不一樣啊,要提供一個共享平台,要投入大量自行車,還要投入大量人力資源成本負責自行車的維護和安全。而社會上大部分人的素養還是不高,有共享的東西,慢慢就變成私有物了。在安全技術手段不完善的現在,投入多少自行車,都會被龐大的人口基數給侵吞掉。(例如:開學時候大學門口整排的共享單車好壯觀吧,不用到一學期結束,全校的小黃車就屈指可數了。而附近中學門口居然可以20~30元一輛就在叫賣共享單車。)
4、雖然共享單車拿到了第一輪網路融資,共享單車又便宜,可以不斷燒錢往裡面投入,但是共享單車每次1元、2元的打賞,還沒等一輛車的成本回收呢,就被龐大的私利人群給侵吞了(我就不用給出具體數字了,其實自己簡單統計下,就知道這是個虧本生意。),這個私利侵吞的無底洞造成共享單車很難達到一定的規模效應。沒有規模效應,就無法盈利。這樣不穩定的的盈利模式就是一個無底洞,別說一輪融資燒錢,就算再多幾輪融資,多少錢也不夠往無底洞里投入啊。
5、所以個人認為共享單車就是少數熱血青年的理想國,理想國在美麗,終究會被龐大的普通人群給同化掉,終有回歸現實的一天。錢花完了,夢醒了。理想國也就結束了。雖然我也想像魯迅一樣吶喊,救救孩子吧。但是社會的傳承不可能被理想國給割裂開。也許我們的孩子可以實現理想國吧。
Ⅳ 網傳ofo滴滴談判進入尾聲滴滴方面有回應嗎
7月30日上午消息,有知情人士向新浪科技稱,滴滴和ofo的收購談判已經進入尾聲,很快就會出結果。滴滴方面對此表示不予置評,ofo聯合創始人於信則對媒體回應稱是不存在的事。
ofo方面也開始尋求其它勢力馳援。
2017年7月,ofo在E輪融資中引入了阿里巴巴;2018年3月,ofo的E2-1輪融資由阿里巴巴領投,螞蟻金服也參與跟投。
不過今年的共享單車格局發生巨變。今年4月,在滴滴有投資意向的情況下,美團宣布全資收購摩拜。阿里扶持的哈羅單車也完成多輪融資。不過滴滴的青桔單車卻進展不順,在深圳、成都等地遭遇監管問題,在越來越多的城市對新車投放設限的情況下,青桔單車的拓展無法短期內大規模進行。
今年4月,據媒體報道,「滴滴高層已經在推進收購ofo的談判。」接近此筆交易的人士透露,「如果一切如滴滴所願,收購消息將在六月前後官宣。」不過ofo發布回應稱,該消息不屬實。ofo方面同時強調,ofo將在眾多投資方支持下,保持長期獨立發展。
據香港媒體報道,ofo創始人戴威在今年5月召開的一次內部會議上拒絕了滴滴出行提出的潛在收購要約,號召公司員工「戰斗至最後」。戴威在內部會議上還發起了一項名為「勝利」的計劃,其目標是讓ofo的利潤達到1元人民幣。該計劃借用了丘吉爾的標志性手勢「V」,意指獲得勝利。
為了盈利計劃,ofo還推出了車身商業化廣告,ofo的App上也推出了廣告,試圖在騎行租金之外實現收入多元化。同時,ofo先後上線了看看新聞信息流、小游戲等有商業化潛力的功能。
近期,ofo還對海外業務進行了收縮,稱將重點運營新加坡等規模大或增長迅速的市場,並先後在印度、以色列、中東、澳洲、德國、美國、西班牙等國家撤出或暫停部分業務。
Ⅵ 滴滴投資ofo共享單車如何完善的「最後幾公里」
滴滴和ofo兩家公司在戰略上具有高度的互補性——滴滴投資ofo後,能幫助到ofo;同時,ofo 極好地補充完善了滴滴的「最後三公里」解決方案,高效又環保。
Ⅶ 滴滴出行在共享單車領域,為什麼投資了 ofo 而不是摩拜
不為別的,滴滴和OFO都有阿里巴巴投資,他倆屬於一個陣營的,相反摩拜屬於行業對手公司,自然是站在OFO一邊了。
Ⅷ 滴滴為何要加碼共享單車
據報道,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滴滴已在近期完成對小藍單車的收購,並已簽署收購協議。昨日滴滴方面未否認該消息,稱目前不便公開回應。
據悉早在2016年10月,滴滴出行便參與了ofo小黃車的C輪融資,之後ofo宣布正式接入滴滴出行,滴滴用戶可通過滴滴出行App直接使用ofo小黃車。此後,滴滴向ofo派駐多名高管,包括滴滴高級副總裁付強被任命為執行總裁,滴滴開放平台負責人南山和滴滴財務總監Leslie Liu,分管ofo市場和財務部門。
2017年12月21日,滴滴出行宣布完成新一輪超40億美元股權融資。當時滴滴方面表示,將加大在AI人才儲備以及交通服務、技術上的投入規模。公司將持續提速智能駕駛與智慧交通的能力建設,加快構建新能源汽車服務體系,以引領全球汽車與交通產業的變革,助力全球能源互聯網建設。
業內人士表示,共享單車高頻使用,若收購小藍單車也符合滴滴對於出行領域的布局。
Ⅸ 哈羅單車融資3.5億美元惹馬化騰吐槽,其指責有道理嗎
這其實就是兩個馬爸爸的站位游戲。互聯網就是流量的生意,你方唱罷我登場。盡管有小藍單車等無數共享單車公司倒下去,也有來自OFO和摩拜的資金鏈負面信息,卻依然擋不住資本對流量生意的暢想。
阿里巴巴集團的淘寶、天貓滿足了人們買買買的需求,並生生造出一個雙11節日,阿里雲滿足了廣大企業客戶的域名與伺服器需求。騰訊集團的微信因為QQ的讓路已經成為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功占據人24小時中的大部分時間,騰訊游戲系也讓客戶不斷依賴。
互聯網世界變化無常,去年還紅火的內容創業,到今年已是區塊鏈的世界,誰都不知道結局會是如何,先把坑佔了再說。
Ⅹ 滴滴單車是哈羅單車嗎
滴滴單車不是哈羅單車。滴滴單車屬於青桔單車。「青桔」單車為滴滴自有共享單車品牌,寓意是略顯青澀又飽含希望的果實。「青桔」之名呼應滴滴公司名「小桔科技」。
2019年11月26日開始青桔單車實行新的計價規則,15分鍾內起步價為1.5元,時長費1.5元/30分鍾。此外,若車輛停至運營區或禁停區需繳納調度管理費5元、車輛停至停車點外需繳納車輛管理費2元。由此計算,一個小時價格為3元。此前,北京地區滴滴青桔單車起步價1元/15分鍾,時長費0.5元/15分鍾。
(10)滴滴融資單車擴展閱讀:
《成都市共享單車運營管理服務規范(試行)》第十二條租賃自行車車輛應符合以下要求:
(一)車輛符合《自行車安全要求》(GB 3565)和《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GB/T 19994)要求,不得加裝影響安全騎行的附屬設備;
(二)車輛有統一品牌標志,每輛車有唯一性的編號和二維碼;
(三)車輛應配備智能定位系統和具有數據通訊技術的智能鎖;
(四)車輛在投放營運前應向行業主管部門出具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五)車身要符合本市戶外廣告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