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產說會的介紹
產說會,既產品推介銷售說明會,是會議營銷的主要形式。產說會是當下保險企業銷售壽險產品的最常用的一種手段。保險公司舉辦產說會的目的,是集中對客戶進行保險理念的宣導、加強客戶的家庭投資理財觀念,利用公司整體力量和現場氛圍幫營銷員促成簽單。
Ⅱ 如何講解產說會
產說會,是推介產品的,准客戶聽了1個多小時的推介就產生了購買意向,這並不符合人們的心理選擇習慣。
解釋這個現象,那就是准客戶一是被現場的講解氛圍煽情了,感動了,二是准客戶之間的攀比心理起了作用,三是營銷員的旁敲側擊。問題是,這些因素都不是關於產品本身的,都不是專業的,都不是個性化的。胡適的語錄,李嘉誠的語錄,只是一句一句的口號;破產的案例,自殺的案例,財富縮水的案例,只是一個一個的個案,准客戶有他自己獨特的生活環境,有自己的理財習慣,這些習慣根深蒂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幾句口號,幾個案例,就想撼動,實在是痴人說夢。
因此,准客戶的購買意向,其實是特定環境下的一種沖動,不用太長時間他就回歸了理性,回歸了現實。這是意向與上單差距甚遠的最主要原因。即使,在營銷員的軟硬兼施之下上了單,也不是好單,也起不了什麼好作用。
那麼,有沒有辦法,讓准客戶在短短的1個多時間之內,改變認知,注意,我說的是認識,心服口服的購買保單呢?回答當然是可行的。改變一個人的認知,就不是幾句口號,幾個案例,那樣簡單的了。就需要以保單的保障與財富安全兩個最主要的功能為主線,進行專業化的,實實在在的,個性化的,邏輯化的解釋,推理與分析,讓准客戶弄明白保單到底保障的是什麼,有了保障可以解決什麼問題。弄明白你自己的財富到底怎樣才算是安全的,企業資產等不等於個人財富,如何把企業資產合理的轉移為個人財富。這些專業化的分析,是心理經濟學層面上的,是以大量的個體實驗為證明過程的,因此,也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也是可以以理服人的。
那些老闆們,為什麼一直認為,自己有的是錢,什麼也不缺,什麼狀況也可以擺平,一直以來對保單不屑一顧,抵觸排斥呢?因為他們過於自信,他們不了解市場的趨勢是波浪的,起伏的,個人的命運,企業的興衰,也是這樣。他們總是希望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事情,總是希望這些好事兒,能夠一直出現,連續出現。
可是,概率,就是概率,是科學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一枚硬幣,正反兩面,扔出去,出現的幾率是相等的,都是50%,而不是你一廂情願的100%。你仍三次硬幣,連續出現正面的幾率有多大,是20%,30%,還是50%,都不對,都太樂觀。實際上,連續三次出現正面的幾率是:0.5x0.5x0.5==0.125。那麼,你仍10次,假設,仍1次,代表你過了2年(一般人的命運周期是2年)時間,10次都出現正面(時間)的幾率有多大,是10%。還是20%,也不對。實際上,是10個0.5相乘,結果是1/1024,也就是,0.001。這就等於說,20年時間,連續出現時間,不發生低頻率高強度風險的概率是不存在的,不能報以僥幸的心理。這是數字運算出來的,是心理經濟學實驗,沒辦法,不由你不相信。這就是層次化特別清晰的,邏輯推理的分析,這種分析,就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認知。也就是說,以前你沒有意識到的,或者有一些模糊的,不確定的,似是而非的認識,被我給你的清晰明確的,可以驗證的,有理有據的知識,取代了,摧毀了,戰勝了。人的認知改變了,情緒就改變了,相應的購買行為也就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
改變准客戶的認知,是一個短暫的理性過程。這個課程,必須要與感性的,具體的條款解釋結合起來,理性之後又激發了感性,才是相得益彰的,才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不過,具體的條款解釋,要通俗化,准確化,形象化,不能總是弄一堆令人眼花繚亂的表格和數字,人家還沒弄清楚,就一帶而過,囫圇吞棗。說實話,保險業,為什麼是一個值得做的,前途無量的行業,就是因為有很多東西,都是空白的,都是錯誤的,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的,這就需要有人去研究,去開拓,去創造。條款的通俗化,准確化解釋,就是一個空白,你要用心研究,你自己弄出來的東西,就是你自己的,誰也拿不走。你就真的成為了一個首創者,也就是一個原創者。原創者,是永遠刪不掉的記憶,這一點,對一個人的人生是多麼的有意義呀。
Ⅲ 理財產品的說明會主持人會犯法嗎
你好,這事沒法一概而論。如果公司被警方認定為非法集資詐騙團伙,這個主持人對於團伙行騙做出了極大貢獻,是可能被認定為團伙骨幹成員的,那就倒霉坐牢吧。
Ⅳ 保險公司產說會目的
1、給客戶講解產品,分析賣點,引起客戶的購買欲
2、通過產說會拉動業務員的拜訪量,以提高銷售量
3、通過產說會向客戶展現公司,宣傳公司,宣傳壽險的功能(這個有點拔高了,不過也是隱形的作用)
Ⅳ 對80後保險理財產品說明會
金融平台本身的收益比很多理財產品都好,但是風險也是相當比較高,對於新手來說建議你在一家平台投資的時候降低投資金額,然後選擇多家平台共同投資,這樣才會有效的降低投資風險,也能獲取較高的收益。
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一直是國內外投資家的至理名言!
80後職場新人理財規劃應分「四步走」
第一步是控制開支。理財就是開源節流,在還沒有達到開源的時候節流是很有必要的,建議職場新人一定要養成記賬的習慣,清晰地知道錢花到哪裡去了,市面上有非常多的記賬軟體可以方便使用。通過堅持記賬和總結,職場新人可以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減少沖動消費的次數,利於積累資金實現理財目標。
第二步是學會存錢。職場新人的資金特點是每月收入不多,結余亦不多,多數時候閑錢都被遺忘在工資卡里。對此職場新人應該學會制訂零存整取的儲蓄計劃,按照每月結余情況約定好每月存款金額,到期後一次性拿走本息。
第三步是逐步理財。在理財門檻日益降低的當下,職場新人已經沒有理由不學會理財。理財的方式有很多,鑒於職場新人的實際收入情況,建議採取基金定投的理財方式,通過每月循序漸進的定額投入,獲得較高回報的收入。同時,眾多「寶寶類」理財產品也可作為日常理財的有效補充。
第四步是自我投資。初入職場的新人容易被忙碌的工作所累,但職場新人投資於自己比投資於證券市場更有價值。職場新人應該抽出一定的金錢和時間來進行自我投資,比如可以報名專業技能培訓班,繼續在職研究生學習等,為日後取得更好職位和更高薪水做准備。
Ⅵ 產說會的會議過程
首先是歌舞表演,幸運抽獎,公司領導
致歡迎辭,有獎問答,安排內容豐富的理財知識講座,最後是抽獎、投
資禮品展示和理財交流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