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民生虛假理財

民生虛假理財

發布時間:2021-09-12 05:06:51

㈠ 民生銀行假理財案倒底怎麼回事

自始至終,來其實理財都源是一件難度不小的事情,如果沒有特別專業的知識,至少你還是要知道理財的坑在哪裡,民生銀行這樣的飛單事件可謂是防不勝防,但是一般的理財風險大家還是應該知道的。
互聯網理財其實從根本上來說都是資金的流動,什麼是資金的流動呢?就是你這里有閑錢,別的地方有人需要用錢,互聯網金融平台的作用就是將你的閑錢收集起來,借給需要用錢的人,從而從中賺取手續費和差價,但是這就有個很大的問題了,因為借款人並不都是信用很好的人,萬一有人信用不好,賴賬不還這就出現了所謂壞賬風險,而壞賬風險就成為了很多投資者投資理財虧損的根源。

㈡ 民生銀行「假理財」案落錘什麼結果

時隔半年,曾轟動一時的銀行理財「飛單」大案——民生銀行航天橋支行16.5億「假理財」案監管處罰落錘。罰款2750萬,3名責任人被給予禁止終身從事銀行業工作。

但事實上,這些客戶購買的根本不是民生銀行理財產品。此後,民生銀行官方發布一則「關於理財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里」朋友圈海報指出:「截至目前,我行『非凡資產管理系列』個人理財產品均按照合同約定按時兌付了本金及收益。」

由此或可推斷,前述「份額轉讓」產品中所包含的理財,應該不是類似的民生銀行自營或總行審批合規代銷的理財產品。

民生銀行事後公開表示,根據民生銀行初步掌握的線索,民生銀行「假理財」案系張穎通過控制他人賬戶作為資金歸集賬戶,編造虛假投資理財產品和理財轉讓產品,其本人或指使支行個別員工尋找目標客戶,非法募集客戶資金用於個人支配,有一部分用於投資房產、文物、珠寶等領域,所募集資金未進入民生銀行賬務體系。

內控機制存在漏洞

案件發生後,民生銀行副行長石傑表示,北京分行根據客戶反映的信息排查發現,航天橋支行行長張穎使用偽造的理財合同和銀行印章,騙取客戶的理財資金,是一起由個人道德風險引發的操作風險事件,涉嫌違法犯罪。

一位接近民生銀行「假理財」案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航天橋支行案件爆發並非「爆倉」,而是民生銀行內部自查發現的。他稱,這反映出民生銀行在內控方面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總行打不開分行、支行的「黑匣子」。

在某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看來,幾百萬的理財產品,資金一旦進入銀行賬戶,銀行中後台不可能沒有監控,此外對於大額資金的轉出也有監控。由此可見,「假理財」案的資金很可能根本就沒通過銀行賬戶;而如果是用別的銀行卡,在民生銀行網點刷POS機買理財也令人匪夷所思。

民生銀行事後公開表示,造成此案的主要原因,一是個別基層單位內控機制和內控管理存在漏洞,合規意識有待於進一步提升,合規體系建設和合規文化培育也有待持續強化。二是個別人違反制度,違規操作是此案件的主因。這也反映出分行日常業務檢查的力度和頻率不夠,檢查的及時性不強,對風險隱患缺乏必要的敏感度。三是分行對員工行為管理不到位,日常管理未能發揮應有的防範和制約作用,特別是對關鍵崗位和人員的道德風險管理有所缺失。

石傑表示,民生銀行內部已經召開全行專項會議,要求全體員工吸取教訓,高度重視案件背後的問題,認真落實銀監會「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銀行業市場亂象」等專項治理要求,嚴格執行制度,徹底堵塞漏洞,深入排查隱患,杜絕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據了解,目前,民生銀行內部迎來一場復雜的系統改革,包括私人銀行管戶系統嵌入理財產品中,全流程監控客戶在分行、支行的情況;客戶投資額度到一定層級後會交給在總行私人銀行中心登記備案監控,以杜絕「飛單」情況。

騙子就應該收到懲罰。

㈢ 民生銀行為什麼會發生假理財的事情

個人抽成高嘛,人家當然喜歡推銷你這產品

㈣ 民生銀行「虛假理財」是什麼產品的最新相關信息

簡單說:民生銀行的「虛假理財」是以成立莫虛有的理財產品引導客戶私下簽訂合同,並將資金轉入私人賬戶。
所以買理財要注意,成立的理財產品是否是真實的,不要將資金轉入他人賬戶。

㈤ 民生銀行30億假理財是怎麼回事

簡而言之,就是銀行內部人士和外部人士勾結,當客戶來咨詢理財的時專間;把資金引向了,屬非銀行本部的理財渠道。也就是說,你的錢表面存到了民生銀行,但是錢立即被其他人挪用了。而後,民生銀行不承認這錢存到了銀行。

㈥ 為什麼民生銀行進行"假理財"

備受關注的「假理財」案件,民生銀行日對外披露,截至目前,經民生銀行工作組逐筆與客戶登記核實,涉案金額約16.5億元;並承認內控管理存在漏洞。為什麼「假理財」運行多期、巨額資金匯集沒有引起銀行內控發現?在監管部門加強理財銷售「雙錄」的背景下,為何違規銷售理財的行為仍有恃無恐?

其實,為治理私售「飛單」、誤導銷售等問題,銀監會近幾年一直推進「雙錄」工作,要求金融機構在開展理財銷售和代銷業務時在專區銷售,並全程錄音錄像,對界定雙方責任、化解糾紛發揮了重要作用。

「盡管『雙錄』對於處理糾紛功不可沒,但從民生銀行的『假理財』事件來看,對於防範『飛單』還是差些力度。」業內人士指出,監管的關鍵是人,投資人的眼睛睜再大也難敵銀行「內鬼」合夥造假欺詐。

「從已發生的案件來看,對違規行為和違規人員處理力度不夠,需有效落實風險責任追究制度。」趙亞蕊表示,此外,一些銀行在業務操作中仍有大量人工操作環節,應提高信息化技術應用水平,壓縮業務流程,減少人為干預。

㈦ 民生銀行虛假理財 銀行承擔哪些責任

銀行只有託管(託管和運營是2碼事)基金資產,代為銷售基金等理財產品的資格。
銀行自己系統資金是不能拿去炒上市公司股票的,這是有法律規定的。所以您可能是被人冒用銀行名義欺騙了。
沒有銀行自己人敢挪用用戶儲蓄去投資,這是得坐牢的。

㈧ 民生銀行30億假理財案,在銀行買理財產品如何防騙

民生銀行假的理財產品案之所以受人矚目,原因一是金額大,二是銀行支行行長參與並主導,具有很大的欺騙性,三是參與人員眾多,受騙者多,銀行參與的員工也多。

那麼,民生銀行假理財產品案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民生銀行假理財案是指,2017年4月,北京分行航天橋支行行長張穎有涉嫌假理財案違法行為的案件,涉案資金總規模可能高達30億元。2017年11月21日,北京銀監局於對民生銀行北京分行給予合計27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此案也被稱作有史以來第一大「飛單」案。雖然民生銀行和相關人員也進行了處罰:北京銀監局對張穎給予取消終身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的行政處罰。對肖野、何蕊分別給予終身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的行政處罰。對王濤、王曉紅、李亞慧、何舒瓊、王飛、王秋雨、隗亞囡分別給予禁止1年內從事銀行業工作的行政處罰。對張劍、周瑾分別給予警告並處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對王月瑋給予取消5年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的行政處罰。

其三,購買理財產品不能貪圖高息

以往的上當受騙都是貪圖高息的結果,有的投資高收益理財產品,結果出現了兌付問題,本金都失去了。正常的情況下,銀行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在4—5%左右。民生銀行的假理財產品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貪圖了高利誘惑,銀行工作人員承諾將原來「一年期產品原本年化收益率4.2%,還有半年到期,相當於年化8.4%的回報」,為了貪圖8.4%的收益導致購買了虛假理財產品。所以,在任何情況下貪圖高利的行為都有可能出現問題。

要購買銀行的正式理財產品而不要購買轉讓性的理財產品、購買理財產品一定要在銀行櫃台購買並確保資金進入銀行賬戶和,購買理財產品不能貪圖高息,這就是我們必須掌握的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三原則。

閱讀全文

與民生虛假理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專利對股票 瀏覽:125
東方財富手機版怎麼看南下資金 瀏覽:907
小米貸款取現收費嗎 瀏覽:423
南寧信託大廈 瀏覽:642
明股實債信託 瀏覽:789
遺產信託基金 瀏覽:67
安徽和生投資 瀏覽:823
股指期貨對應基金 瀏覽:89
股票里做t是什麼意思 瀏覽:968
玩股票資金怎麼籌 瀏覽:49
銀行貸款日利息怎麼算 瀏覽:211
什麼是互聯網基金產品 瀏覽:688
私募基金的主要策略 瀏覽:211
外匯Ham 瀏覽:178
錢吧理財 瀏覽:684
中郵穩定收益A基金 瀏覽:851
企業投資管理辦法 瀏覽:388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