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廣信貸剛宣布了獲得5.75億元的B輪融資,對平台和投入人來說都是大利好,因為股東實力強勁,安全性肯定會更高。當然投入P2P平台還是建議分散投入,盡量避免重倉,如果看好平台發展,中倉是可以的。
⑵ 公司股東在a輪融資後可以賣股份套現嗎
可以的,但是實際操作起來不太可能。
公司股東通過天使輪後就進入了專A輪,一般股價就會產生一定的屬溢價,這個時候套現是非常不理智的。主要體現在:
1、風投公司入駐時,會對股東的減持行為有一定的要求,從根本上杜絕了這種行為。
2、股東在上市前減持股份,由於定價機制不明確,因此交易對手會很難找。
3、股東的公司都已經進入了A輪,那意味著有較好的前景,會更專注於經營,不太會出現套現行為,除非經營產生很大的變化。
補充:因此司股東在a輪融資後可以賣股份套現在操作上是可行的,在實際操作上是不會發生的。
⑶ 如何A輪,B輪,C輪融資股權不被稀釋
一般情況下,創業企業融資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創立:自己出注冊資本金
天使:投資人「看人下菜「
A輪:經過基本驗證,具有可行性
B輪:發展一段時間,公司還可以
C輪:繼續發展,看到了上市希望
IPO:投資人要套現離場。
在公司各輪融資的過程中,為了避免新投資人加入造成老投資人股份貶值,股權投資基金都會在融資協議中加入:
反稀釋條款
如果沒有這項條款保護,投資人極有可能被惡意淘汰出局。
比如:創業者可以進行一輪「淘汰融資」, A輪投資人購買價格是每股1塊錢,但是B輪進行每股5分錢融資,使當前投資人被嚴重稀釋而出局。
反稀釋包括兩個內容:防止股權比例降低,防止股份貶值,條款主要針對可轉換優先股。
防止股權比例降低
防止股權比例降低,兩個條款可以起到作用:
轉換權
這個條款是指在公司發生送股、股份分拆、合並等情況時,優先股的轉換價格作相應調整。
舉個栗子:優先股按照10元/1股的價格發行給投資人,初始轉換價格為10元/1股。後來公司決定將每1股拆5股,進行股份拆分,則優先股新的轉換價應該調整成2元/1股,對應每1股優先股可以轉為5份普通股。
優先購買權
這個條款要求公司在進行下一輪融資時,此前一輪投資人:
有權選擇繼續投資,並且獲得至少與其目前股權比例相應數量的新股。
防止股份貶值
公司在其成長過程中,往往需要多次融資,但誰也無法保證每次融資時發行股份的價格都是上漲的,投資人往往會擔心由於下一輪降價融資,而導致自己手中的股份貶值,因此要求獲得保護條款。
實踐中,主要有兩種形式:棘輪條款和加權平均反稀釋條款。
完全棘輪條款
如果公司後續發行的股價低於原有投資人的轉換價格,那麼原投資人的實際轉化價格也要降低到新的發行價格。這種方式僅僅考慮低價發行股份時的價格,而不考慮發行股份的規模。
在這個條款下,哪怕公司以低於原有優先股的轉換價格只發行了10股股份,所有上一輪發行的優先股轉化價格也都要調整跟新的發行價一致。
舉個栗子
如果A輪融資200萬元,按每股優先股10塊錢的初始價格共發行A輪20萬股優先股。在B輪融資時,優先股的發行價跌為每股5塊錢,則根據完全棘輪條款的規定,A輪優先股的轉換價格也調整為5元,則A輪投資人的20萬優先股就可以轉換為40萬股普通股。
法律文本協議
【各方同意,本協議簽署後,標的公司以任何方式引進新投資者的,應確保新投資者的投資價格不得低於本協議投資方的投資價格。】
【如新投資者根據某種協議或者安排導致其最終投資價格或者成本低於本協議投資方的投資價格或者成本,則標的公司應將其間的差價返還投資方,或又原股東無償轉讓所持標的公司的部分股份給投資方,直至本協議投資方的投資價格與新投資者投資的價格相同。投資方有權以書面通知的形式要求標的公司或者原股東履行上述義務。】
【各方同意,投資完成後,如標的公司給予任一股東(包括引進的新投資者)的權利優於本協議投資方享有的權利的,則本協議投資方將自動享有該等權利。】
⑷ 融資A輪、B輪和C輪有什麼區別
一般來說,一個剛起步的小公司或者小團隊,如果資金不足想對外融資的話,融資的輪次順序,一般為天使投資→A輪(1輪)融資、→B(2輪)融資、→C(3輪)融資等。這里的A、B、C其實指的是,創業公司過了種子期,從發展早期開始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融資。可能還會有D、E、F、G輪,但也可能只有A輪就上市了(這種神話還是非常非常少滴~~)。
初創期的小公司,融資對象一般是VC,也就是風險投資機構,但也有可能是PE,甚至有些天使投資機構也是做A輪的。
關於在哪個階段融資,每一輪應該是什麼情況開始融資,融資金額大概為多少,投資圈裡有一個大概約定俗成的這么一套規則。當然,剛開始創業的,很多初創團隊的創業者並不清楚。其實當你分別融A輪、B輪、C輪時候,公司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還是比較明顯的,下面就簡單和大家說說:
要記住,你拿到的融資在很大部分情況下,終極目標是為了上市,它也就是投資者投資你的動機---上市套現,讓投資者把投資你的錢和賺到的錢都拿走。要記住,別人投資你大多是為了從你的發展中賺了錢,然後再拿走的,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香港H股、納斯達克、紐交所……可以上的市太多了,每個要求都不一樣,你越早上市,投資者越早把錢拿走,實現了一輪投資盈利。
這個從拿錢到可能上市的時間周期,一般至少在三年到五年左右,所以你要清楚,投資者投資你,就是為了從你身上收回回報的,它是幾年內希望就賺錢而且拿走錢的,不是你一輩子的股東。所以,除非非常優秀或者規模非常龐大的被投資企業,融到F輪之後還無法上市的話,命運一般會淪為被收購、兼並等其他歸宿,以便當初的投資者實現資金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