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在網上買基金有提示超過風險承受能力
從今天7月1日開始,對投資者實施分級准入限制,並將基金產品或服務劃分風險等級(R1~),要求前兩者需遵從適當性匹配原則。
風險測評將決定你只能買什麼基金,新指引中,將普通投資者由低到高至少分為C1(含風險承受能力最低類別)、C2、C3、C4、C5五種類型。其次,基金產品或服務的風險等級也由低到高劃分出R1、R2、R3、R4、R5五個等級。
R1(低風險):「包括但不限於國債、債券質押式逆回購業務、債券質押式報價回購業務、貨幣型產品、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及相關服務」,這么理下來,C1~C5基民可投資的就是——貨幣市場基金、短期理財債券型基金。
R2(中等偏低風險):「包括但不限於地方政府債、政策性銀行金融債、AA+及以上級別的信用債及相關服務;國債、債券質押式逆回購業務、債券質押式報價回購業務、貨幣型產品、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及相關服務」,限C2~C5基民可投的就是——普通債券基金。
R3(中風險):「包括但不限於A股股票、B股股票、AA級別信用債、創新層掛牌公司股票、股票期權備兌開倉業務、股票期權保護性認沽開倉業務及相關服務;包括但不限於地方政府債、政策性銀行金融債、AA+及以上級別的信用債及相關服務;包括但不限於國債、債券質押式逆回購業務、債券質押式報價回購業務、貨幣型產品、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及相關服」,限C3~C5基民可投的就是——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可轉債基金、分級基金A份額。
R4(中等偏高風險):「包括但不限於退市整理期股票、港股通股票(包括滬港通下的港股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質押式回購(融入方)、約定購回式證券交易(融入方)風險警示股票、AA-級別信用債、基礎層掛牌公司股票、個股期權買入開倉業務、股票期權保證金賣出開倉業務、權證、融資融券業務及相關服務」,限C4~C5基民可投的就是——債券基金分級B份額。
R5(高風險):「包括但不限於復雜的結構化產品、AA-以下級別信用債、場外衍生產品及相關服務。覆蓋「高風險、中高風險、中風險、中低風險和低風險」的所有投資產品或服務」,限C5基民可投的就是——可轉債券基金分級B份額、股票分級基金B份額、大宗商品基金、私募股權基金、私募創投基金。
如果一定要「跨越」自己的測評等級購買基金,也不是說完全不行,但流程比較復雜。
目前各大基金官網購買渠道可重新做風險投資問卷,如果風險等級匹配購買的基金產品則不會彈出風險提示,如果超時風險問卷等級,則會提示是否繼續購買,目前都是在試行階段,風險等級高於問卷調查也可購買,只要看好基金屬性,看好未來上漲的基金都可買入!
㈡ 哪個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好呢最好是短期的,保本穩定的。新華的怎麼樣
保哥說保險,專注保險測評!建議你在購買新華的重疾險產品前,詳細閱讀一下這份關於重疾險的對比表:十大保險公司「值得買」的熱門重疾險盤點!
新華保險的理財險產品挺多的啊!我整理了一份新華保險產品分析資料,樓主可以參考一下:
新華保險公司資歷雄厚,有較長的歷史,是一家品牌大公司。新華在買的保險大多都是壽險、重疾險、年金險等人身保險業務。
問公司怎麼樣無非就是想知道這個公司的保險怎麼樣了。新華的產品整體看來還是不錯的,就是有點貴。但是,有一下產品是真的對消費者不太友好。新華的產品有許多,我們就拿市面上比較火的健康無憂C1來分析一下:
健康無憂C1是一款單次賠付重疾險,具體的保障內容如圖所示:
由圖可以看出,健康無憂C1有著以下幾點優點:
1、在保障期限的前十年裡,確診為重疾或身故的都可以賠付120%的基本保額。
2、如果患有6種特定重疾,例如:腦癌、白血病、胰腺癌等,也可以得到120%的基本保額。
這款產品的缺點有:
1、價格高,保障內容沒有太大的亮點。性價比不高。1萬的保費可以是一些家庭所有的保險保費價格了。
2、輕症賠付金額太少了。大多數的重疾險輕症賠付都可以達到30%以上的。這款產品的輕症賠付金額只有20%的基本保額,說真的,不值得。
所以我整理了一些性價比高的重疾險產品給大家參考,有需要的可以看看:十大保險公司「值得買」的熱門重疾險盤點!
有些產品的性價比真的不高,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出來:需要的可以看看
㈢ 工行理財風險評估幾個等級
工商銀行理財產品風險設五個等級,PR1為保守型、PR2為穩健型、專PR3為平衡型、PR4為成長型、PR5為進取型;屬
如果是第一次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認真填寫好風險評估表,銀行理財人員會依據風險測評結果,告訴客戶屬於那種類型等級購買適合的風險等級理財產品。投資者投資銀行理財產品要看準選擇。
㈣ 中融信長期寶是什麼
親愛的題主你好,這是一款理財產品,如果你有一定資金可以考慮購買的。
㈤ 關於個人理財
最保險的存法是存定期存款;如果申購得到可以申購銀行的固定收益理財產品,但是要注意看條款,「預期收益」和實際收益不是一回事,不要被銀行忽悠;如果想搏大一點可以考慮基金,開個賬戶每個月以固定數額買基金定投,就當零存整取了,但是風險程度肯定比上述二者大。
關於銀行異地取款的問題:如果實在不想交手續費,建議畢業前可以把這筆錢存一個建行的賬戶,到外地後辦一張建設銀行的信用卡,並將原地的存款賬戶掛鉤為這張信用卡的還款賬戶,因為建行異地還款是免手續費的。以後消費的時候就刷信用卡,慢慢把你這筆錢花掉。(或者你同學朋友要買大宗產品的時候讓他們給你現金,你用你的信用卡為他們支付。)(http://www.ccb.com/portal/cn/mini_set/second.jsp?column=ROOT%3E%B9%FA%C4%DA%D7%DC%D0%D0%3E%B8%F6%C8%CB%B7%FE%CE%F1%3E%B2%FA%C6%B7%3E%C1%FA%BF%A8%D0%C5%D3%C3%BF%A8%3E%D3%C3%BF%A8%D6%B8%C4%CF%3E%C7%E1%CB%C9%BB%B9%BF%EE&miniset_column=ROOT%3E%B9%FA%C4%DA%D7%DC%D0%D0%3E%B8%F6%C8%CB%B7%FE%CE%F1%3E%B2%FA%C6%B7%3E%C1%FA%BF%A8%D0%C5%D3%C3%BF%A8這是建行網站上的說明)
如果你不習慣用建行,也可以咨詢一下你的常用銀行是否有信用卡異地還款免手續費這樣的服務。
如果不習慣使用信用卡的話,只好花一點手續費保障您的資金安全啦~
補充回答:如果要直接使用銀行產品的話,建行有一款白金理財卡,因為是貴賓級客戶辦理的(存款50萬以上或者其他條件,詳情在這里http://www.ccb.com/cn/personal/debitcard/20090207_1233978156.html)所以異地取款這種小錢就不收了;據說建行還有一款公務卡,是公務員才能辦理的,也能免掉這筆費用,但是我在建行的官方網站上沒有查到,所以如果您在當地有公務員朋友的話可以咨詢一下當地建行~
銀行的系統設計一般都不會有漏洞,信用卡的這個優惠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推廣信用卡做出的配合。是否其他產品還存在這樣的優惠我就不清楚了,不好意思啊~
㈥ 應該怎麼看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
長期以來,多數人對於銀行理財產品的印象都是:收益穩定、風險低、放心投資。但這種固有的印象以後要變啦!
因為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都不再是無風險的品種了,2017年就曾出了很火爆的「民生銀行30億假理財」。
在監管的要求下,打破剛性兌付幾乎已經成為未來的必然趨勢。
銀行理財承諾保本將會成為歷史,現存的保本理財產品也會逐漸的淡出市場。
可見銀行理財產品並不是理財資金安全的避風港。
今天就介紹一個選購銀行理財產品的利器——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
一、風險測評很重要
在解讀產品說明書之前,首先還要強調一個很重要的步驟——風險測評。
到銀行做理財之前,風險測評是不可或缺的。
和家庭保險規劃一樣,理財同樣注重產品的適用性。
沒有最好的產品,只有最適合自己的產品。
很多人都認為,做理財只要選好產品就可以了,風險測評是一個繁瑣且不必要的過程。
事實上,風險測評限制投資者購買超出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目的在於更好的保護投資者的權益。
所以進行風險測評還是很有必要的。
一個完整的風險測評需要了解的信息包括投資者的年齡、財務狀況、投資經驗和目的、預期收益等等,綜合評估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
綜合在一系列的信息下,得出投資者對應的風險承受水平:
C1—C5是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等級;R1—R5是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
在選購理財產品時,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等級應該和產品風險等級相對應。
在銀行理財產品風險等級的5個等級中,只有R1(低風險)是保證本金安全的;R4(中高風險)和R5(高風險)在現實中的銀行理財產品比較少見。
二、產品說明書的正確打開方式
做完風險測評後,就要說一說理財產品說明書的正確打開方式。
在銀行的理財產品中,光是看產品的推介頁面是不夠的,這樣獲取的信息量太少了。
想要充分了解一個產品,還得看產品的說明書。(銀行官網提供產品的說明書讓投資者查閱)
一份完整的產品說明書,大致會分為產品要素、投資范圍、產品運作說明、理財收益說明、產品兌付說明、信息披露等幾個部分。
1、產品要素
在產品要素上,包含很多產品的相關信息:產品名稱、產品編號、規模等,這些很簡單就可以理解,就不再過多介紹。
需要注意的是在說明書的前面部分,有一個全國銀行業理財信息登記系統編碼,這個編碼相當於理財產品的身份證號碼。
在中國理財網上就可以查詢產品的真假,防止銀行違規銷售,出現假理財的情況。
驗證產品的真實性後,還要了解產品的具體類型是什麼。
產品類型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保本浮動收益和非保本浮動收益。
兩種類型的收益都是不固定的(一般以預期收益率估算投資收益),主要區別在於是否保證本金的安全。
保本浮動收益保證本金安全;而非保本浮動收益不保證本金安全,在投資環境較差的時候,存在本金損失的可能性。
結合產品的類型和產品風險等級,綜合衡量一個產品的風險定位。(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等級應該與理財產品風險等級相匹配)
2、投資范圍
做銀行理財最好還要了解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
至少得知道自己的資金將會投資於什麼地方。
不同風險資產的配比,直接決定了一個產品的風險和收益。
各項資產大致的風險水平排序:
貨幣市場類資產<固定收益類資產<主動管理型權益類資產<量化對沖類資產
風險承受能力強的投資者可以挑戰風險水平較高的資產,風險承受能力弱的則要更注重安全性。
3、產品運作說明
運作說明規定了產品的規模的上限和下限。
有一個說法,說理財產品的規模越大,在投資貨幣市場工具時議價能力越強,能獲得更高的利率。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是規模較大的產品在低於極端風險時,會表現出更強的防禦能力。
4、理財收益說明
關於理財收益,應該是大家最關心的一件事。
理財收益的說明主要分為兩部分:成本和收益。
成本主要包括產品的託管費、銷售費、浮動管理費、管理費及稅率等等一系列的收費,不同的產品對於收費的要求不同。
現在大部分的理財產品都採用預期收益率來衡量理財產品的水平。
需要明確的是:預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
預期收益率只是對於未來產品的投資預測,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偏差,導致到期實際的收益情況低於或超出原來的預測。
在此提醒一句:目前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大致在3%-5%這個區間內,收益太低固然不好,但收益過高也要注意相應的風險,仔細研究好再投資。
5、產品兌付說明
正常來說銀行理財到期及時兌付並不是難事,銀行理財的安全性還是很有保障滴。
產品兌付說明這里除了規定銀行到期兌付情況,還規定一旦出現意外的兌付問題,會有怎樣的應對方案及後續時間安排。
6、信息披露
信息的及時披露是投資者了解產品後續投資進展的一個重要途徑,
產品信息越透明對投資者了解產品越有利。
我們需要獲取產品信息披露的地方及時間,實時獲取產品運作的情況。
7、風險性評估
對於銀行理財存在的可能性風險,可以到辨險識財APP上面查看產品評價報告,了解該款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這樣可以有效保證安全。
㈦ 工行理財產品共有幾個風險等級
工行理財產品根據風險等級分為「PR1-PR5」五個等級,其中,PR1級風回險水平答「很低」;PR2級風險水平「較低」;PR3級風險水平「適中」;PR4級風險水平「較高」;PR5級風險水平「高」。詳細的評級說明您可查看產品說明書。
(作答時間:2019年6月18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㈧ 基金,理財產品,股票這三者有什麼區別
1、股票和基金理財產品有的區別是操盤手不一樣,股票是投資者內自己操作;基金就是投資容者將錢交給基金經理,基金經理進行操作;理財產品是對於投資盈利的一種總稱。
2、基金(Fund)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
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