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信託業發展歷史有哪些
中國的信託業始於20世紀初的上海。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專業信託投資機構——中國通商信託公司,1935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央信託總局。新中國建立至1979年以前,金融信託因為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下,信託沒有能得到發展。
1979年10月,國內第一家信託機構——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宣告成立,此後,從中央銀行到各專業銀行及行業主管部門、地方政府紛紛辦起各種形式的信託投資公司,到1988年達到最高峰時共有1000多家,總資產達到6000多億,佔到當時金融總資產的10%。
我國信託業發展的幾起幾落有其客觀原因:
誕生時缺乏基礎,一是缺乏一定的市場需求和經濟基礎。「受人之託,代人理財」是信託的基本功能,因此信託生存的首要條件是有「財」可理。建國以來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採取的是高積累、高投資、低工資、低收入的政策,民間基本上無可理之財。二是缺乏健全的社會信用基礎。
信託「以信任為基礎」,信任關系的確立和穩定是信託賴以生存的土壤。我國社會信用關系尚缺乏剛性,信用鏈條十分脆弱,契約意識較差;總體而言,信用基礎仍十分薄弱,制度建設滯後,不完備。
直到2001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正式施行,我國的信託制度才初步確立。在此之前沒有一部專門的信託法,也無其他明確信託關系的法律規范。這使信託機構的活動長期缺乏權威的基本准則,令信託業的發展陷入歧途。這些年來,信託公司主要從事銀行存貸業務、證券業務和實業投資業務,沒有集中到「受人之託,代人理財」的主業上來。
Ⅱ 本人剛進入信託行業, 對於一個不了解信託的人,如何解釋能即簡單明了又具有專業性。 求解,謝了 恭喜發財
信託,最早產生於英國,在20世紀初傳入我國。從歷史的角度觀察,信託制度的功能經歷了一個有趣的演變過程。當信託最初在中世紀的英國出現的時候,主要是被用做一種消極的財產轉移設計,目的是規避當時封建法律對財產轉移所加的種種限制與負擔。隨著封建制度的崩潰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以及法制原則的確立,信託逐漸成為一種專業財產管理的方式,同時信託仍然在財產轉移方面發揮較大功能。
信託通常在兩種情況下採用:一種情況是財產所有人希望特定的財產能增值,從而給自己帶來更大的經濟利益,但因自己或沒有時間精力或缺乏理財能力,從而將財產交付信託,借受託人的管理活動,以達成自己的心願。另一種情況是,財產所有人希望將一部分財產轉移給第三人享用,如他的子女或親朋好友,但考慮到某些因素,如第三人未成年,缺乏理財經驗等,又不想立即直接將財產轉移給第三人,這個時候,財產所有人可以將財產交付信託,通過受託人的信託管理,使第三人享受到與直接轉移相同甚至更為優厚的好處,如信託財產因受託人的有效管理而大幅增值。信託是一種新興的理財工具,那麼當前信託公司推出什麼樣的信託業務哪?
隨著2001年《信託法》的頒布、2002年《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信託投資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的實施,信託公司開展信託業務既有了法律的保證,也有了具體的實施細則,在這種大背景下,信託業務得以空前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03年8月底,全國經過重新注冊登記的40餘家信託投資公司,在短短的一年間,以每月近十個的速度推出一百二十多個信託產品,涵蓋了產業市場、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多個領域。下面我將對當前信託公司推出的信託業務品種進行簡單的介紹,希望可以使投資者對這類新型的投資品種有一個比較理性的認識,多一種投資渠道的選擇。
那就先從最基本的來給我們介紹,先給我們介紹當前信託公司推出的信託產品大體都有哪些類型?
從去年7月18日至今,累計已有38家信託公司推出了約一百二十多個信託產品,募集資金總規模約150億元,即使是今年二季度「非典」疫情對信託公司信託產品的發行也沒有多少影響,信託業反而呈現加速發展勢頭。已推出的信託品種,根據資金運用方式劃分,貸款類70個,投資類51個(其中證券類24個,實業類26個,外匯類1個),購買特許收費權4個,租賃類2個,其他2個。以信託資金投向劃分上述產品,房產50個,資本市場24個,市政建設31個,農業(養殖)4個,能源(電、天然氣)4個,環保2個,外匯、水泥、軟體、金屬材料(銅)、生物科技、化工、紡織、設備(印刷)租賃各1個,方向不明的5個。
每種投資理財方式都是有一定期限的,那麼信託期限結構是怎樣的?
《信託投資公司管理辦法》規定:「信託投資公司接受由其代為確定管理方式的信託資金,其信託期限不得少於一年。」此規定可以理解為管理層希望信託公司發揮中長期融資的功能。從信託公司推出的信託產品看,信託計劃的融資期多以1年、2年和3年為主。如果說想參與到信託投資當中,單筆合同投資起點是多少?
;由於《信託投資公司資金信託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信託公司集合管理、運用、處分信託資金,接受委託人的資金信託合同不得超過200份,每份合同金額不得低於人民幣5萬元的限制。單筆合同投資起點為5萬元的產品佔了大多數,其餘的產品投資起點從10萬到50萬不等。由於每個信託產品的合同份數上限為200份,一些所需資金規模較大的項目不得不提高單筆合同投資的門檻。上海國投的「海港新城信託計劃」 單個合同的最低金額為個人50萬,機構500萬;重慶國投的「景龍國際公寓項目資金信託計劃」和中泰信託的「上海外灘觀光隧道資金信託計劃」的單筆合同最低金額都是40萬。
現在我們的投資者們都是越來越理性,風險低,收益高的理財方式才會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那麼信託產品的預計收益率是如何來確定?又是如何來吸引投資者的?:
從整體上看,信託產品的預計收益率普遍高於同期的其它投資品種。預計收益率的高低與信託資金的使用方向和信託公司的風格密切相關。高於平均預計收益水平的信託資金絕大部分用於房地產項目(除中信信託的「康居工程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低於平均預計收益率外,其它房地產信託計劃的預計收益率均高於平均水平)。重慶國投、金信信託、伊信國際、蘇州信託、外貿信託和新疆國投及我公司的全部產品都高於平均預計收益率;同時,基礎設施建設信託計劃的預計收益率大多低於平均水平。
剛才也提到了風險,如何控制風險來確保收益,就成了一個不得不說的話題,具體是怎樣來控制風險的
H信託產品在保障收益和控制風險上更多地採取了市場化的方式。除中原信託的「焦作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貸款資金信託計劃」等個別產品以財政擔保外,大部分產品都採用第三方擔保、銀行擔保、保險公司履約保證保險等商業化的風險控制方式。中煤信託的「北京市車公庄危改小區貸款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中泰信託的「上海外灘觀光隧道資金信託計劃」、中信信託的「康居工程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等是以第三方進行擔保;上海國投海的「海港新城信託計劃」以建行進行銀行擔保;平安信託的「聯合汽貸集合資金信託」則以保險公司的履約保證保險來保障收益和控制風險。
信託公司一直都是以「專家代人理財」為口號,那麼專家是如何收費的那?
絕大多數產品都採取了與績效掛鉤的收費模式,如中煤信託北京市車公庄危改小區貸款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書規定:「(1)若當年的信託財產可分配收益率不超過4.6%,財當年不收取信託報酬;(2)若當年的信託財產可分配收益率超過4.6%但末超過5.7%,則當年收取的信託報酬為:信託資金*(可分配收益率-4.6%);(3)若當年的信託財產可分配收益率超過5.7%,則當年收取的信託報酬為:信託資金*[1.1%+(可分配收益率-5.7%)*0.5]。這種收費模式與目前基金業採取的固定管理費率形成鮮明的對比,也是當前信託產品的一大賣點。
以上是對信託公司推出的信託業務總體的概覽,為了便於投資者更好地了解,我將根據信託資金運用方式不同,通過相應的典型案例,盡可能涵蓋主要的資金投向,對當前信託公司推出的信託品種進行進一步介紹。
信託貸款
信託貸款即,委託人基於對信託投資公司的信任,將自己合法擁有的資金委託給信託投資公司,由信託投資公司按委託人的意願以自己的名義,通過貸款的形式給指定的借款人融資,為受益人謀利的行為。信託貸款是目前信託公司推出主流業務,截止2003年上半年運用資金總規模約為99億元,佔到總資金規模的70%左右;信託資金主要投向房產、基礎設施;期限大多為1-3年;受央行貸款利率的限制,收益率在3%-5%之間浮動;主要採用第三方擔保或質押的方式控制風險保障收益。
舉個例子說一下好嗎?
以我公司業推出的青島房地產開發貸款信託計劃為例:近幾年,由於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福利分房制度的改革,房地產行業持續升溫,行業的利潤率非常豐厚,但作為一個資本密集型的產業,普通的投資者很難分享,而房地產商又由於央行政策的種種限制,較難獲得商業銀行的貸款,面臨較大的資金缺口。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三面環水,背倚道教名山嶗山,是享譽海內外沿海旅遊開放城市,作為2008年奧運會唯一的分會場,更是為當地的房地產業提供巨大的想像空間。魯信未央花園位於青島石老人旅遊渡假區,北依浮山森林公園,南臨雕塑公園。用地面積111422平方米,規劃總建築面積76660平方米,容積率0.688,綠化率41.5%。分兩期開發建設。第一期規劃建築面積地上59800平方米,全部是5-7層的公寓;地下11000平方米,為半地下式停車場。第一期工程計劃2004年底前全部竣工驗收並投入使用。第二期規劃建築面積16660平方米,為極品別墅。兩期合計,預計可實現銷售收入79502萬元。我公司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對山東魯信置業有限公司開發的魯信未央花園項目提供了信託貸款.
資金的期限和規模,
貸款資金運用
信託收益的來源及分配、投資者的預計年收益率和信託報酬
Ⅲ 浙江東方有沒有上漲空間
600120的資料:【最新公告】
【2009-11-06】因未披露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停牌一天
浙江東方因未披露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11月6日全天停牌。【2.最新報道】
【2009-11-05】浙江東方(600120)或變"金融控股" 但重組進程存諸多不確定
浙江東方或變身「金融控股」知情人士稱,大股東有意將名下金融資產分批註入,但重組進程尚存諸多不確定
在「女星徐帆和鄧婕參股」的傳聞下,浙江東方(600120)這兩日也儼然成為資本市場的明星,公司股價已連拉兩個漲停。在其背後推動僅僅是明星效應嗎?記者調查發現,浙江東方有望成為浙江省金融資產整合的重要平台之一,這或許是該公司股價上揚更深層次的推手。
「金融控股平台」路徑清晰
就在市場對於浙江東方的重組滿腹狐疑之時,浙江東方轉型為「金融控股平台」的路線圖浮出水面。浙江東方前日晚公告稱,擬參股金信信託並參與其重組,目前正進行信託行業股東資格的申報。而金信信託擬按有關規定實施破產重整,目前債務清償、老股東清退等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擬定重整計劃並待報有關部門審批,公司管理層正與金信信託就參股事項進行商談。
記者查閱公開信息後發現,浙江東方在金融領域的擴張路線實際上早已有之。2008年6月,浙江國貿完成了對浙江東方股權的收購,持股44.44%。浙江國貿在收購完成後即表示,收購的目的在於加快推進浙江省省級國有資產戰略性重組和產業布局調整,促進浙江省屬外貿集團公司的做大做強。2008年10月,浙江國貿又通過二級市場對浙江東方進行了增持2%,將持股比例提升至46.44%。
「這次增持也暗示浙江國貿對浙江東方更深層次的計劃。」一位知情人士在接受采訪中透露,浙江東方的上市公司資源未來將被當作浙江國貿核心資產證券化的重要平台,目前浙江國貿已經開始醞釀把名下的金融類資產分批註入浙江東方;同時,浙江國貿還將通過浙江東方在資本市場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為集團涉足其他金融資產提供條件。
重組進程尚存不確定
事實上,金信信託的股權重組一直進行得十分低調。而重組計劃還需要獲得政府層面的認可,即使開始操作也還要經過相關部委的審批。
「關於參股金信信託的問題,傳聞和小道消息很多,公司目前還沒有到公布的時候,不方便透露,一切以上市公司公告為准。」浙江國貿一位內部人士昨日也在接受采訪中謹慎地表示。而據報道,浙江國貿辦公室主任朱杭烈也曾表示,目前浙江國貿重組金信信託「還有較多不確定性因素」。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在金信信託重組的不確定性因素中,銀監會的態度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理由是,當初對金信信託實施停業整頓決定的就是銀監會,銀監會的態度一直以來認為應當撤消金信的牌照,因此金信重整無疑需要銀監會的態度轉變。但在國務院已原則通過浙江方面對金信信託的重整方案之後,銀監會繼續堅持原來意見的可能性也不大。
「當時銀監會認為金信信託的問題主要出在管理上,是因為其民營的性質,而現在由國企來進行重組,相信銀監會的態度就不同了。」該人士稱。
浙江東方也在公告中稱,根據銀監會規定,成為信託公司的股東需由相關監管部門進行股東資格審查,因此公司需首先進行信託行業股東資格的申報。而「上述參股事項及申報結果目前仍存在不確定性,且最終尚需公司按決策程序進行決策」。
而在浙江省政府的強力支持下介入金信信託的股權重組,只是浙江國貿進軍金融業的一個開端。記者還了解到,浙江國貿正在參與籌備新的基金管理公司,除基金、信託和期貨之外,浙江國貿還准備通過收購一定商業銀行股權,以財務投資的性質涉足銀行業。而作為浙江國貿唯一控股的上市公司,浙江東方無疑將在擴張金融業務的過程中發揮巨大作用。
鄧婕徐帆盈利過270萬元
浙江東方屬浙江地區外貿龍頭之一,主營各類紡織品和各類紡織設備的出口業務。浙江東方三季報顯示,自然人「徐帆」與「鄧婕」均為股東。如果按照其三季度平均股價6.8元計算,目前「徐帆」和「鄧婕」盈利均超過270萬元。
有意思的是,9月初,市場曾傳出「阿里巴巴公司將受讓浙江省國貿集團(浙江東方第一大股東)所持浙江東方46.44%股權,從而實現借殼上市」的消息。不過浙江東方此後立即否認。但市場還是將此事件的矛頭指向了阿里巴巴的掌門人馬雲。而「徐帆」、「鄧婕」是否從馬雲處得到消息成為最大懸疑。
對此,阿里巴巴有關負責人昨日在采訪中的回答是,公司對毫無根據的傳聞不予置評。
Ⅳ 金新信託擠兌風波是什麼
你說的是來應該是金信信自托吧?金信當年以7個人、5000萬元資本金起家,到2005年末,已經成為擁有10.18億元注冊資本金、經營82.50億元資產、控制200多億元證券資金的全國性金融機構。後因涉嫌違規操作而陷入擠兌和破產的境地。金信其實是另一個德隆,都因盲目擴張而導致資金鏈斷裂。
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Ⅳ 1995年後哪些國有信託破產
1997年末,全國共有信託機構242家,資產規模約為4600億元左右。這些信託機構舉步維艱,普遍存在資產質量差、支付困難和破產危機等問題。
1997年2月,我國農村信託投資公司因到期債務不能償還被關閉;1998年6月,我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因同一原因被關閉:1998年10月,按照市場原則和法律處理程序,號稱我國信託業「老二」的廣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也因資不抵債和支付危機被關閉。1999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華融、長城、東方、信達、中保等五家信託投資公司撤銷;
2004年慶泰信託投資公司投資證券市場資不抵債被關閉;2004年伊斯蘭信託投資公司和金新信託投資公司挪用委託人資產等問題被接管;因為炒作雲大科技(*ST雲大,600181)導致巨額浮虧,北方信託法人代表、董事長、總經理霍津義涉嫌重大違紀,於2005年12月2日被實施雙規;2005年12月30日,銀監會浙江監管局發布公告:由於金信信託違規經營和經營不善,造成較大損失,責令金信信託停業整頓。
從242家信託公司到今天的68家信託公司。被叫停的、破產的信託公司總共有174家。
Ⅵ 新疆金信銀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新疆金信銀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新疆金信銀通總部,是國家商務部備案核準的特許經營企業,西北地區首家在新疆股權交易中心掛牌的,全國連鎖第三方金融服務機構,股份代碼:660198。成立於2012年4月,總部位於新疆烏魯木齊市。作為新疆投融資商會副會長單位,新疆陽光借貸聯盟的發起機構,新疆金信銀通踏著國家政策的步伐,圍繞「以資源創新方案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以資產配置理念滿足客戶財富增值祈願」這一基本戰略定位,通過對各類金融機構,金融衍伸產品、金融投資工具、投融資信息平台的整合搭建,為中國中小企業和個人客戶提供專業高效的理財與融資服務。我們始終奉行為客戶提供最具價值的第三方金融服務為企業發展理念,以打造中國最具公信力金融資源整合平台為己任,遵循「客觀、公平、獨立的經營准則,為新疆的中小企業發展、為家庭財富的安全增值,為金融服務業體系的創新完善,積極貢獻我們的一份綿薄之力。新疆金信銀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從創建至今始終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吸引並凝聚了一批證券、銀行、信託、基金、保險、資管、投行、法律等多領域多技能近百名人才加盟。
法定代表人:楊建平
成立時間:2012-03-26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50100050173009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新疆烏魯木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新市區)高新街258號數碼港大廈2507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