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工智慧正火,但創業者為何沒能擁有自己的孵化器
在1987年,在當時還是遠郊的武漢東湖,中國第一家孵化器武漢東湖創業中心誕生了。自此直至2000年左右,政府機構提供優惠政策→孵化器機構低價拿地→出租給創業團隊做二房東的邏輯進行了幾十年,到後期也出現了一些房租減免、稅務優惠等等政策,但本質上販售的還是辦公場所+物業這一商品。這一情況在2010年左右開始改變,自從「雙創」口號開始喊響,孵化器由以往的政府機關主導演變成了「遍地開花」。同時孵化器的形式和功能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孵化器、加速器、創客咖啡、眾創空間等等多種形式共存,最主要的,孵化器提供的不僅僅是一個工位,而是投融資、項目路演、創業指導甚至經歷背書等等多種服務。這時的泛孵化器們,已經開始販賣機會、人脈和增值服務。今年三月,矽谷知名孵化器Y Combinator在官方微博上宣布要成立一個垂直的小組,專門面向人工智慧公司。到了八月,YC夏季路演開場,已經出現了不少人工智慧企業,前段時間被網路收購的渡鴉科技,也曾經到YC渡過金。
於是今天,我們把目光放到人工智慧企業的孵化器上,看看這個行業存在哪些可能。
2. 百度失敗的產品有哪些
網路正在改變。它的路線變化,正直觀映射到了它的產品上。
「All in AI」和宣布回到「內容分發」業務一年後,網路在feed流上的廣告營收開始逐漸逼近今日頭條,日前,網路又推出了「熊掌號」。愛奇藝要用AI打造「大娛樂生態場」的同時,網路新的短視頻App「好看視頻」亮相。
網路也開始涉足智能硬體產品。2017網路世界大會上,網路新推出的渡鴉智能音箱Raven H,因為亮眼的顏值和1699元的售價在朋友圈裡刷了屏。
這不是網路第一次「求變」。在此之前,網路在「搜索引擎」之外,也曾推出過大量產品,但在最後,其中的大多數,卻都難逃最後銷聲匿跡的命運。
昔日網路「失敗」產品的列表中,包括了網路空間、網路有啊、網路游戲、網路Hi等產品,從電商、社交、游戲到軟體平台,不一而足。在網路的「全家桶」中,無論是自行開發還是收購的產品,大多都被冠以網路的品牌名,是網路基於自身的流量,尋求更多變現方式的嘗試。而過重的品牌意識和對網路搜索數據與流量的依賴,也許正是它們失敗的主因。創業家& i黑馬在這些年網路「做死」的產品里挑選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也許能夠通過它們的命運,讓我們窺見網路產品路線的發展軌跡。
7.網路游戲
誕生日期:2014年4月
結果:2017年1月被第三方收購
失敗主因:並不想做好游戲內容研發,憑什麼打破游戲江湖的壟斷?
與靠游戲賺得盆滿缽滿的騰訊、網易相比,網路游戲的命運實在令人唏噓——甚至很多人並不知道,網路還有過游戲業務。2013年7月,網路花19億美元收購91無線轟動一時,並在2014年4月將多酷游戲業務與91無線的游戲業務融合,正式推出「網路移動游戲」。遺憾的是,在持續的高層人事動盪、內部腐敗中,原本有過優秀發行作品的的福州團隊核心成員(創業家&i黑馬注:原91游戲)陸續離職。 2016年3月,網路移動游戲宣布戰略升級為「網路游戲」,同時裁撤了福州分公司運營團隊。
升級後網路游戲依然不重視游戲內容的研發,而是希望藉助渠道優勢做代運營和游戲分發,而此時游戲行業也已形成騰訊、網易兩巨頭的格局。自此,網路游戲逐漸邊緣化,並於2017年1月僅僅以12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被「賤賣」。至於4年前斥巨資收購的91無線,目前已經沒有任何實質業務。
8.網路mall
誕生日期:2015年11月
結果:無聲地消失
失敗主因:網路做電商,三而竭
網路mall最後消失得無聲無息。雖然接連在電商領域折戟,但網路做電商的心依然沒死,只是在2015年11月上線網路mall的時候顯得低調許多。與前兩次不同,此次網路mall定位於中高端品質電商,只和品牌官方直接合作,面向25-40歲的中產階級,頗有些「消費升級」的意味。值得注意的是,此時的背景是網路已經將重點放在O2O上,網路mall也肩負了打通線上線下的重任。理想雖然豐滿,但在執行層面,產品設計依然讓人吐槽不斷,此後長時間停止更新、退換貨無人回應,最終難逃悄悄下線的命運。
9.網路醫生(網路醫療)
誕生日期:2015年1月
結果:2017年4月關停
失敗主因:「KPI文化」遭遇「慢」醫療
網路血友吧被賣、魏則西事件讓網路醫療相關業務臭名昭著,但其實這些都與網路醫生無關。網路醫生是一個醫患雙選平台,是2015年1月8日網路醫療事業部成立後開始重點打造的一款產品,希望從「預約掛號」切入醫療服務。
然而,在後續執行上卻頻頻遭遇困境。首先,掛號業務難以從根本上解決醫療資源短缺問題,也因此一直沒有找到合理的盈利模式;其次,遭人詬病已久的「KPI導向」在醫療事業部里展現得尤為淋漓盡致——所有人都只關注最容易量化的「掛號量」,通過買量等方式燒錢補貼,而不顧醫療本身是個慢行業的事實。此外,涉及醫療相關的業務有7個,很難在短時間內整合,從而造成了管理混亂,醫療事業部也連續幾年被貼上了「業績最差」的標簽。
2017年4月1日,網路醫生正式被關停,醫療事業部也在同一時間遭裁撤。
10.網路外賣
誕生日期:2014年5月
結果:2017年8月被餓了么收購
失敗主因:O2O是場惡戰
網路外賣的興衰一直是被眾媒體津津樂道的好故事。從2014年5月成立開始,網路外賣就機智地選擇建立外賣專送隊伍、攻佔白領市場——這是當時餓了么和美團外賣在校園市場里廝殺正酣時忽略的陣地,網路外賣也因此得以迅速佔領市場份額,最高時達到了33%,一度被美團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風光無限的網路外賣在2015年下半年正式拆分獨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了李彥宏「要拿200個億支持O2O」。
然而,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1月,餓了么、美團點評相繼完成巨額融資,阿里、騰訊分別入局,更大的戰役一觸即發。面對糧草充沛的對手們,網路外賣卻把精力分散到了外賣生態鏈的搭建上,而16年春節後騎手短缺、內部管理混亂等問題接二連三襲來。不得不說,2016年也是網路最為風雨飄搖的寒冬,網路外賣也躲不過這樣的陰霾——在集團持續降低投入的情況下,網路外賣的市場份額急速衰落。2017年8月24日,昔日的對手餓了么正式宣布收購網路外賣,作價為42億元(創業家&i黑馬注:由網路2017Q3季度財報「其他收入」一欄推算)。合並完成後,網路外賣成為餓了么的全資子公司。日前,餓了么召開雙方合並後的戰略發布會,公布融合進展,並且表示,合並18個月後,「網路外賣」這個名字將被新的品牌名代替。
在不同的領域,網路基於自身的搜索流量,經歷了一次次產品變現的嘗試和失敗。而「錯過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後,網路卻成為國內最先布局人工智慧的互聯網巨頭,並且,在現在的產品戰略中,網路開始了立足AI的產品和商業化的布局。對於網路而言,這是否是一個新的產品時代的開啟?還值得我們期待。
3. 如何評價百度收購渡鴉科技的前景
網路收購渡洋科技的前景,這個前景是很泛的,網路收購渡鴉前景
4. 百度全資收購渡鴉科技,如何看待百度人工智慧未來發展
聖經上說,當大洪水毀滅了世界,諾亞在方舟上放出Raven(渡鴉)來確認洪水的褪去和新時代的來臨。而渡鴉科技就是准備做這樣一個無畏的先驅,開啟科技的新一個世代(按鄙人殘破的記憶重述)
於是那個團隊有了--Raven這個極具信仰的名稱,CMO文筆不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