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全國基礎設施REITs試點項目庫啟動 包含三類項目
新京報快訊(記者 饒舒瑋)今日(1月2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關於建立全國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項目庫的通知。其中提到,為切實保障基礎設施REITs試點項目質量,發改委將按照統一標准和規則,設立覆蓋試點各區域、各行業的全國基礎設施REITs試點項目庫,並作為全國盤活存量項目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上述通知,基礎設施REITs試點項目庫包含意向項目、儲備項目和存續項目3類,項目須滿足相應條件才准入庫。
舉例來看,對於儲備項目須滿足以下條件:項目發起人(原始權益人)已正式啟動發行REITs產品准備工作,諸如已開始目標資產重組工作,或已基本確定公募基金管理人和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管理人,或已籌備成立項目公司,或相關股東已協商一致同意轉讓,或有權主管部門同意發行REITs產品等。入庫項目應符合中國證監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推進基礎設施REITs試點工作有關要求和規定。
此外,通知顯示,對符合條件的入庫儲備項目和使用募集資金投資的新項目,發改委方面將採取投資補助等方式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項目順利實施;對使用募集資金投資的新項目,在安排其他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時,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推動盤活存量資產、形成投資良性循環。
新京報記者 饒舒瑋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李項玲
⑵ 房地產調控持續從嚴 市場秩序整治將形成完整閉環
近期,「房住不炒」的預期再次得到加強,頂層結構逐步完善,房地產長效機制進一步被全面落實。
7月23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8部門發布《關於持續整治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主要從房地產開發、房屋買賣、住房租賃以及物業服務四個方面切入,對房地產市場秩序進行全面規范。
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出席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和進一步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並講話,韓正指出,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全面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房地產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同一天,住建部和央行分別對保障性租賃住房、房地產調控和房地產金融調控發表權威解讀。
住建部在解讀中表示,未來將對調控工作不力、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堅決予以問責,下一步還將加強房地產金融管控,完善房地產企業三線四檔融資管理規則,落實銀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堅決查處經營貸、消費貸、信用貸違規用於購房。
央行強調,下一步,將繼續圍繞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目標,持續完善房地產金融管理長效機制。
而在稍早前的7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力度空前,從土地支持、優化行政審批、資金支持、減稅降費和金融支持等五方面入手,明確保障性租賃住房基礎制度和支持政策。同日,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將保障性租賃住房納入基礎設施REITs試點項目,從資金端為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提供助力。
重磅信號頻現,調控政策的穩定性、延續性得到體現。
多家分析機構認為,中央層面的密集發聲以及本次綜合整治工作的開展,傳遞了重要的市場信號,表明未來房地產調控將繼續趨嚴,房地產秩序的整治工作將有效輔助和鞏固調控效果。
用3年時間實現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住建部等8部門本次通知的重點聚焦於房地產開發、房屋買賣、住房租賃、物業服務四個領域的整治,並提出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實現房地產市場秩序明顯好轉;違法違規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監管制度不斷健全,監管信息系統基本建立,部門齊抓共管工作格局逐步形成,群眾信訪投訴量顯著下降。
對於房地產開發企業,重點整治房地產開發企業違法違規開工建設,未按施工圖設計文件開發建設,房屋滲漏、開裂、空鼓等質量問題突出等行為;對於房屋買賣,重點提出了整治捂盤惜售、挪用交易監管資金、套取或協助套取「經營貸」「消費貸」等非個人住房貸款用於購房等;針對住房租賃,重點整治違規開展住房租賃消費貸款業務、違規開展住房租賃消費貸款業務等;針對物業服務,重點整治未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內容和標准提供服務、擅自利用業主共有部分開展經營活動,侵佔、挪用業主共有部分經營收益等行為。
實際上,對房地產市場進行整治和巡查,過去一直有,比如201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6部門聯合開展住房租賃中介機構亂象專項整治工作,為期半年。「只是過去的整治更像是暴風雨式的,整治和巡查過去了,可能就會恢復常態。」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相比之下,本輪整治更顯體系化、制度化、長效化。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則認為,從2019年6部門開展住房租賃中介機構亂象專項整治到今天8部門開展房地產市場整體秩序的全面整治規范,涵蓋的領域得到大幅完善,從前期土地獲取、開發、買賣、租賃以及後期的物業服務,涉及過程中的廣告宣傳、交易稅費、資金來源等等,至此房地產秩序綜合規范治理形成完整閉環。
政策持續穩預期
近幾年中央多次重申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全面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房地產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住建部表示,自2018年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房地產市場調控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22個試點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和二手住宅價格漲幅,分別比2019年收窄了3.1個百分點和1個百分點,表明房地產長效機制符合中國國情,符合房地產市場發展規律,是精準有效的。
今年以來,監管層連續發布「三線四檔」和房地產貸款集中管理制度,重點城市供地「兩集中」政策逐步落地,但上半年首批集中供地穩地價、穩預期效果並不明顯,部分城市土拍熱度高的同時,長三角和珠三角三四線土拍升溫。
7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今年上半年樓市相關數據,數據顯示,上半年房地產市場一直保持著交易熱度,不僅月度交易規模明顯高於往年同期,市場預期也頗為高漲,房地產銷售創同期歷史新高。
交易熱度處於高位的背景下,調控政策不斷加碼。據中原地產的統計,今年上半年,監管層和各地出台的樓市調控政策達到286次。
針對這些房地產市場新情況新問題,近日召開的會議、住建部與央行的表態、住建部等8部門發布的通知,都在為下半年定調,房地產金融收緊趨勢不改,地方政策調控延續常態化,加快完善穩地價機制,對房價上漲過快城市予以問責,並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
預計下半年「三線四檔」融資管理將逐步擴大試點范圍,房地產貸款集中管理制度持續發力下房貸額度和放款現狀或將延續,土地市場升溫城市加快優化後續地塊土拍規則,長三角部分熱點城市短期內調控預期上升。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表示,本次通知還提出了建立制度化常態化整治機制,強化監督評價考核,要求地方政府切實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把打擊違法違規行為作為整治房地產市場亂象的重中之重,預計更加靈活地踐行因城施策,精準調控成為接下來樓市調控的關鍵詞。
⑶ 公租房納入REITs試點 助力盤活存量資產
我國基礎設施REITs試點行業范圍進一步擴大。2021年7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基礎設施REITs試點范圍拓展到保障性租賃住房。基於對各地租賃住房的調研及實踐經驗,公共租賃住房(公租房)具有起步早、規模大、經營模式成熟的特點,符合基礎設施REITs服務實體經濟、盤活存量資產的初衷。
公租房具備
納入REITs試點基本條件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在國家層面明確了我國住房保障體系以三種住房為主體,包括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其中,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面向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賃住房都具有保障屬性、都以租賃方式進行供應、互為補充,主要區別在於重點供應對象不同。公租房受市場和經濟周期波動影響較小,現金流相對穩定。因此,從民生保障屬性、歷史發展沿革、經營特徵角度,具備納入REITs資產范圍的基本條件。
納入試點具有重要意義
將公租房納入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試點具有重要意義。一是響應「房住不炒」的號召,保障「居者有其屋」。通過REITs盤活公租房,滿足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的居住需求,有益於抑制住房投機行為、構建租售並舉的長效機制。
二是助力存量資產的盤活、改善租賃住房類資產的投融資機制。歷經長時間的發展培育,我國沉澱了大量的公租房資產。而公租房的開發建設和運營維護主要由政府部門或國有平台承擔,大部分資金來源於財政撥款。高土地成本、高建設成本及不通暢的退出機制難免帶來投入高、回收期長、收益率低等局面。納入REITs試點范圍後,能夠盤活龐大存量、帶動更多權益型資金。同時,能夠幫助公租房主體降低資產負債率,實現投融資閉環。
三是豐富REITs投資種類,充分體現普惠性。我國基礎設施REITs試點從萌芽到逐漸成熟,加之租賃住房類REITs的市場實踐,均為公租房REITs的推出奠定了基礎。通過REITs向機構及個人投資者持續分享公租房資產收益,能夠充分體現普惠性。
制度建議與展望
一是適當進行補貼,保障民生屬性。公租房面對的客群,決定了其租金水平較低,往往相較於同地段市場化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存在較高的折讓比例。因此,在發行REITs後,為繼續保有其民生屬性,配套適度比例的補貼有益於保障社會公共服務設施的穩定運營,亦為投資人提供持續、穩定的收益。
此外,受香港地區REITs經驗啟發,將配套底商納入公募REITs底層資產中,有助於提高項目市場化運作效率和現金流水平。此點也符合《關於進一步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工作的通知》中關於項目土地用途的規定,即「項目土地用途原則上應為非商業、非住宅用地,租賃住房用地以及為保障項目正常運轉而無法分割的辦公用房、員工宿舍等少數配套設施用地除外。」
二是同一市級財政下的不同公租房資產可納入同一REITs產品。通過對各地公租房項目的調研走訪,筆者發現,當前公租房房源分布較為分散,單個企業、區級政府或區級平台公司持有的公租房項目規模大小不一,不同主體投融資實力差異較大,運營管理及服務水平也參差不齊。為解決上述問題,建議以市為單位、同一市級財政下的公租房資產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將不同原始權益人的資產納入同一基礎設施公募REITs產品,統一進行管理,有助於進行規模化管理、穩定租賃關系、培育符合當地住房租賃市場需求的專業化管理機構和團隊、提高管理的透明度與運營效率,從而進一步反哺當地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
三是在當前「收支兩條線」基礎上,完善現金流歸集機制。對政府投資建設公共租賃住房取得的租金收入,部分地區按照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規定繳入同級國庫,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而根據監管要求,基礎設施REITs項目收益應持續穩定且來源合理分散,直接或穿透後來源於多個現金流提供方。
公租房特有的收支模式如何與基礎設施REITs要求相匹配?筆者提供了以下思路:借鑒資產證券化業務實踐中,證監會對收費權類的收支兩條線的相關意見進行安排,以填補目前的空白。即「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或公共服務的產品,最終由使用者付費,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專款專用,並約定了明確的費用返還安排」類的資產(公租房),具備進行資產證券化的條件。同時,還應獲得地方財政或有關部門按約定劃付購買服務款項的承諾或法律文件,明確政府和房源持有主體在運營管理方面的權責利安排,以釐清公租房項目申報REITs的現金流收支路徑、管理模式,形成標准化投融資產品。
四是加強協同、完善配套機制。公租房REITs涉及鏈條長、環節復雜,從資產生命周期角度,完善土地供給方式、引導更多的權益型資金支持建設期資產。從REITs發行審批角度,通過聯席審批或綠色通道方式,加強住建、國土、發改、財政、國資、稅務等各部門的協同。在財稅政策方面,建議完善相應配套機制。舉例而言,根據現行財稅政策,公租房在重組過程中涉及的土地增值稅免徵條件與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房產行為基本一致、無特殊優惠。
⑷ 進一步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工作
7月2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提出,要充分認識基礎設施REITs的重要意義。「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推動基礎設施REITs健康發展,有效盤活存量資產,形成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開展基礎設施REITs試點,對推動形成市場主導的投資內生增長機制,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構建投資領域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各地發展改革委要把基礎設施REITs作為一項重點工作,高度重視、積極推動,盤活存量資產,促進形成投資良性循環。
《通知》明確,加強投融資機制創新。鼓勵重點領域項目原始權益人用好基礎設施REITs模式,開展投融資創新,打通投資合理退出渠道,形成投融資閉環,推動企業長期健康發展。探索結合本地區實際,加強項目和行業優化整合,提升原始權益人資產規模和質量。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多措並舉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盤活存量資產,促進「兩新一重」和補短板項目建設。
以下是全文: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
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
(REITs)試點工作的通知
發改投資〔2021〕95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十四五』規劃《綱要》」),以及我委與中國證監會聯合印發的《關於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相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40號文」)等要求,進一步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以下簡稱「基礎設施REITs」)試點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不斷深化認識,加強支持引導
(一)充分認識基礎設施REITs的重要意義。「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推動基礎設施REITs健康發展,有效盤活存量資產,形成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開展基礎設施REITs試點,對推動形成市場主導的投資內生增長機制,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構建投資領域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各地發展改革委要把基礎設施REITs作為一項重點工作,高度重視、積極推動,盤活存量資產,促進形成投資良性循環。
(二)結合本地實際加大工作力度。各地發展改革委要充分發揮在發展規劃、投資管理、項目建設等方面的經驗,做好項目儲備,加強協調服務,幫助解決問題,促進市場培育,充分調動各類原始權益人的積極性。鼓勵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研究出台有針對性的支持措施,促進基礎設施REITs市場健康發展。
(三)加強政策解讀和宣傳培訓。採取多種方式加強政策解讀,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宣傳推介成功案例,推動有關方面充分認識基礎設施REITs的重要意義和積極作用。組織開展多種類型的業務培訓,幫助有關部門、地方政府、原始權益人、基金管理人、資產支持證券管理人、中介機構等,掌握和了解與基礎設施REITs相關的政策法規、管理要求,進一步熟悉基礎設施REITs的操作規則,不斷提升參與試點的意願和能力。
二、加強項目管理和協調服務
(四)加強項目儲備管理。及時梳理匯總本地區基礎設施REITs試點項目,將符合條件的項目分類納入全國基礎設施REITs試點項目庫,做到應入盡入,未納入項目庫的項目不得申報參與試點。督促有關方面適時更新項目信息,動態掌握入庫項目進展,及時剔除不符合要求的項目,切實保障入庫項目質量。
(五)推動落實項目條件。對納入項目庫的意向項目,要結合發展需要和項目情況,推動做好相關准備工作。對儲備項目,要及時掌握項目進展,與中國證監會當地派出機構、滬深證券交易所、有關行業管理部門、有關行政審批部門等加強溝通,依法依規辦理相關手續,幫助落實發行基礎設施REITs的各項條件。
(六)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用好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盤活國有存量資產中央預算內投資示範專項,支持回收資金投入的新項目加快開工建設,促進形成投資良性循環。在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時,對使用回收資金投入的新項目,以及在盤活存量資產方面取得積極成效的項目單位,可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充分調動盤活存量積極性。
三、嚴把項目質量關
(七)規范編制申報材料。督促指導項目原始權益人、基金管理人、資產支持證券管理人、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等有關方面,嚴格落實本通知規定,按照統一的申報要求,認真編制項目申報材料。項目申報材料應真實、完整、有效,不得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重大遺漏等情況。
(八)切實保障項目質量。嚴格按照試點有關政策規定、項目條件、操作規范和工作程序,堅持標准、寧缺毋濫,認真把關申報項目質量,成熟一個、申報一個。項目申報工作要對各種所有制企業、本地和外埠企業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優先支持貫徹新發展理念,有利於促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推進縣城補短板強弱項、增強創新能力等的基礎設施項目。
(九)提高申報工作效率。各地發展改革委要在嚴格防範風險前提下,切實承擔責任,優化工作流程,及時向我委申報項目,不符合試點條件和要求的項目不得申報。如相關省級發展改革委向我委申報明顯不符合要求且情況比較嚴重的項目,我委一定時間內將不再受理該省級發展改革委項目申報。我委將持續完善工作程序,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及時將有關項目推薦至中國證監會、滬深證券交易所。
四、促進基礎設施REITs長期健康發展
(十)引導回收資金用於新項目建設。引導原始權益人履行承諾,將回收資金以資本金注入等方式投入新項目建設,確保新項目符合國家重大戰略、發展規劃、產業政策等要求。加強跟蹤服務,對回收資金擬投入的新項目,協調加快前期工作和開工建設進度,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對原始權益人未按承諾將回收資金投入到相關項目的,要及時督促落實。
(十一)促進存續項目穩定運營。推動基金管理人與運營管理機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提高運營效率,提升服務水平,保障基金存續期間項目持續穩定運營。引導運營管理機構依法合規運營,處理好基礎設施項目公益性和商業性關系,切實保障公共利益,防範化解潛在風險。
(十二)加強投融資機制創新。鼓勵重點領域項目原始權益人用好基礎設施REITs模式,開展投融資創新,打通投資合理退出渠道,形成投融資閉環,推動企業長期健康發展。探索結合本地區實際,加強項目和行業優化整合,提升原始權益人資產規模和質量。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多措並舉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盤活存量資產,促進「兩新一重」和補短板項目建設。
五、加強部門協作和政策落實
(十三)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合作。各地發展改革委要與中國證監會當地派出機構、滬深證券交易所密切協作配合,加強信息共享,共同穩妥推進試點相關工作。加強與本地區行業管理、城鄉規劃、土地管理、生態環境、住房城鄉建設、國資監管等部門溝通交流,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促進形成工作合力。
(十四)抓好政策貫徹落實。嚴格落實40號文,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證監會相關工作要求,確保試點工作穩妥推進。不得出台不符合40號文等精神的配套文件,不得違反40號文等明確的規則、規范、條件和程序推薦項目。對向不符合40號文等精神的項目提供發行基礎設施REITs相關服務的中介機構,及時進行提醒和約談。
自本通知發布之日起,基礎設施REITs試點項目申報等有關工作依照本通知執行。
特此通知。
附件: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項目申報要求
國家發展改革委 2021年6月29日
⑸ 發改委:完善長租房政策 開展基礎設施領域REITs試點
5月18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5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發改委新聞發言人金賢東出席會議並答記者問。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關於保障租賃住房問題,新聞發言人金賢東表示,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區域消費中心,推進步行街、標准化菜市場等改造提升。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完善長租房政策。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建立完善適應農產品網路銷售的供應鏈體系、運營服務體系和支撐保障體系,改善縣域消費環境。
提及民營企業投資融資問題,金賢東表示家將進一步完善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政策,用好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長效機制。規范有序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發揮政府資金引導帶動作用,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市政、交通、生態環境、社會事業等補短板領域建設。是進一步完善混改政策,加快推動混改試點落地,以更大力度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入落實交通基礎設施、環保、鮮活農產品流通等領域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具體舉措,著力降低民營企業市場准入門檻。
「加大融資支持力度。一是持續支持民營企業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幫助民營企業渡過難關。二是進一步支持民營企業發行債券,加大「信易貸」模式推廣力度,著力破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三是穩妥開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有效盤活基礎設施存量資產,吸引各類資金參與,形成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
此外,關於推動消費持續恢復問題,金賢東續稱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充分發揮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作用,統籌協調各部門力量和資源,多措並舉穩定和擴大消費。
「不斷拓展城鄉消費。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區域消費中心,推進步行街、標准化菜市場等改造提升。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完善長租房政策。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建立完善適應農產品網路銷售的供應鏈體系、運營服務體系和支撐保障體系,改善縣域消費環境。」
⑹ 國家發改委:將建立全國基礎設施REITs試點項目庫
7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召開7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
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金賢東介紹,今年1—6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審批核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40個,總投資2464億元,主要集中在交通、能源、信息化等行業。其中,6月份審批核准7個項目,總投資389億元,主要集中在能源、水利等行業。
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袁達表示,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也就是基礎設施REITs,是存量基礎設施項目以公開募集基金的形式進行融資的一種金融工具,既有利於盤活基礎設施存量資產,回收資金用於新的項目建設;也有利於促進資金「脫虛向實」,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量和效率。6月21日,首批9單基礎設施REITs產品掛牌上市,標志著中國基礎設施REITs市場正式建立。據統計,9個項目發售基金規模314億元,扣除償還債務、繳納稅費、按規則回購份額後,用於新增投資的凈回收資金約149億元,可帶動新項目總投資超過1700億元,對盤活存量資產、帶動新增投資具有積極示範意義。
去年4月試點啟動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地方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充分發揮投資項目管理經驗優勢,積極採取有效措施,穩妥開展基礎設施REITs試點相關工作,主要從以下5方面推進。
一是加強調查研究,明確工作安排。先後赴多個項目實地調研,召開30餘場座談會,廣泛聽取各有關方面意見,研究明確試點基本原則、區域行業范圍,以及相關工作安排和操作路徑等,為開展試點打下堅實基礎。
二是做好頂層設計,多措並舉加強政策支持。將支持發展基礎設施REITs寫入「十四五」規劃《綱要》。建立全國基礎設施REITs試點項目庫,設立盤活國有存量資產中央預算內投資示範專項。
三是明確項目標准,穩妥做好項目評估。制定發布項目申報工作要求,明確統一的項目評估標准,委託有關方面組織專家認真開展評估,確保依法合規、客觀公正。按照「成熟一個、推薦一個」的原則,穩妥審慎地向證監會推薦試點項目。
四是加強部門地方合作,落實項目條件。國家發展改革委、證監會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加強配合、密切合作,推動基礎設施REITs試點順利開展。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發展改革部門牽頭出台政策措施,積極做好協調服務,支持開展試點工作。
五是擴大試點范圍,完善試點項目申報要求。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認真總結前期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工作的通知》,合理調整擴大試點范圍,將有利於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綠色能源項目,以及有利於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困難問題的保障性租賃住房等基礎設施納入試點范圍,同時進一步明確項目申報等具體要求,細化完善政策規定。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綱要》精神,繼續穩妥做好項目推薦等工作。同時,與證監會等部門加強協作、不斷探索,推動形成成熟完善的制度規則體系,更高效率盤活存量基礎設施資產,促進形成投資良性循環。
此外,關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農村部近期開展了實施第三方中期評估。總的來看,《規劃》實施3年來,鄉村振興取得階段性成效。主要指標完成情況看,總體符合預期。《規劃》提出的22項主要指標,有6項提前完成,11項達到2020年階段性目標。同時,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接待人次等3項指標進展低於2020年預期;農業勞動生產率等2項指標進展偏慢。
⑺ 基建類信託為什麼被叫停了現在買什麼信託產品好呢
監管層以來「窗口指導」的方式叫源停此類信託,主要原因有:
第一,目前基建類信託存量已經很大,為總量控制,必須控制增量;
第二,從融資成本講,同一平台或基建項目,發行城投債、企業債成本更低,優於信託融資,監管應引導這些融資人降低成本、提高資金效率;
第三,已經發行的平台、基建信託或將有「兌付壓力」,不希望新的「麻煩」出來;
第四,已經發行的可能有些項目把關不嚴,部分夾雜馬甲信託,一些並非平台、基建的房地產或工商企業也穿上「政府平台」、「基建」項目的馬甲來發信託,這令人憂慮。
推薦的信託產品有:
中原信託 中瑞集團
中鐵信託 眾益41期
愛建信託 南太湖建投應收賬款(1年)
方正東亞信託 方興1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