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理財亂象不斷,如何防範「互聯網+非法集資
『貳』 如何防範理財風險
1、P2P投資理財平台風險防範的基本原則是:事前防範為主,事後追究為輔
2、高利率、自融、做資金池、自我擔保的平台要避而遠之
3、謹慎防範平台的擔保及第三方的擔保
『叄』 網路理財產品有哪些風險
一、違規促銷,無序競爭
一些網上企業為了吸引眼球,甚至不惜自掏腰包發「補貼」。《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基金銷售機構從事基金銷售活動,不得有「採取抽獎、回扣或者送實物、保險、基金份額等方式銷售基金」等行為。
一些貨幣基金宣揚的收益率僅僅代表歷史業績。投資者需明白,貨幣基金的收益是與貨幣市場利率走勢息息相關的,是有波動性的,因此不能簡單以歷史業績為唯一標准。
二、風險保障不足
多數網上理財產品均宣傳由保險公司全額承保,比如網路百發聲稱,「由中國投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提供擔保」。但是,投資者仍要注意賬戶的安全問題,因賬戶丟失導致資金損失而未得到賠付的報道屢見不鮮,對於大額資金的投入仍需謹慎。
三、理財平台的自身風險
網上理財平台自身風險,平台是否是正規經營的,是否有正規的營業執照、經營業務范圍是否合法、是否吸儲、是否放貸,所轉讓的債權是否是真實有效的、是否像「私人訂制」P2P平台這樣用戶資金交由銀行存管等,其中不接觸理財用戶的資金,才是保障用戶投資安全性的根本。
四、技術風險
由於多數網上理財都是在網路上進行交易,這對投資平台以及投資人自身的網路安全是一種雙重考驗,除了上述所說賬戶丟失問題以外,還將面臨黑客或平台自身技術原因,而導致的資金安全問題。
『肆』 網路理財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可靠嗎
有真的但是大復部分都是假制的,我搞過很多,絕大部分都是坑錢的,也被坑過,但現在手裡也有一個真的項目。16年開始的,每次按時到賬,從未出現什麼黑客啊,技術故障托詞不到賬的。同時期我也搞過其他三四個項目,其他項目都死了,就它還一切正常,每月也能拿4000左右,當領個工資,也不費心
『伍』 如何防範互聯網金融風險
互金協會建立開始就制定了三個目標:服務監管、服務行業、服務社會,即貫徹執行國家金融政策,更好為實體經濟服務,更好防範金融風險和更好推動深化金融改革。
首先要做好一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包括統計監測、風險預警、信息披露以及信息共享等項目的建設,為監管部門提供地區、項目和企業經營狀況的基本信息。
李東榮:首先要認識到,遵守信用是從事金融業務的最本質要求,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國家一直在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協會也一直致力於推動信用信息共享,推動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的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和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建立對於我國個人徵信市場建設具有非常現實和緊迫的意義,首先,從借款人的角度看,通過信用信息共享能夠使放貸機構更好的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狀況,對其合理的小額、分散的資金需求,在信息對稱情況下及時發放借款,滿足個人借款的合理需求,有助於普惠金融目標的實現。第二,從放款人的角度,通過信用信息共享以及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的建立,貸款人能夠准確的迅速的判斷對方的信用狀況,可以更加迅速准確做出貸款決策,並有效降低借貸管理成本。第三,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和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的建立,有利於規范個人徵信行業的發展,依法保護個人隱私。
『陸』 如何防範互聯網金融風險
風險存在: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讓人眼花繚亂,但實際上我國互聯網金融產業還處於初期發展階段,存在四大主要風險:
一是互聯網金融風險比傳統金融行業大。金融行業和互聯網行業本身就是高風險行業。互聯網金融屬於互聯網與傳統金融的融合與創新,其風險遠比互聯網和傳統金融本身要大。此外,互聯網金融中普遍存在的跨業經營,非傳統金融行業進入到金融領域,對金融風險和管控存在認識不足和能力不夠的問題。當下「余額寶」發展如日中天,但其實存在的風險與我國資本市場是一致的,任何企業無法保證投資者能持續不斷的獲得高於銀行存款的回報。一旦達不到所承諾的預期收益或出現基金困損,所帶來的風險將是巨大的。
二是互聯網金融創新太快,而監管模式和手段還比較落後。由於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互聯網公司、通信運營商等非金融類企業紛紛進入金融領域攪局,傳統金融產品加快了創新步伐,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新產品、新業態與新模式不斷涌現,而我國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還相當滯後。傳統金融監管缺乏對互聯網環境下的金融監管,跨部門的監管協調機制尚未形成,部門間職能不清等導致互聯網金融行業還存在很多不規范的地方。
三是整個社會信用環境缺失,產業發展環境還不完善。社會誠信體系是互聯網金融的心臟。而當前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社會誠信體系。有的公司利用互聯網非法吸收存款或非法集資,損害投資者利益;以個人信息牟利現象比較嚴重,個人信息安全得不到保護;社會民眾對互聯網金融知識還比較缺乏,影響了新型互聯網金融業務規模進一步拓展;政府對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相關優惠政策和有關公共服務未能及時配套。
四是金融市場環境還不完善。當前,我國金融行業發展不充分,金融業開放度不夠。金融牌照嚴格管制、行業壟斷明顯、利率市場化進程緩慢、存款保險制度缺失、多層次金融監管體系尚未建立等。金融市場環境不完善給互聯網金融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
風險規避:四大問題不僅制約著互聯網金融發展,同時也給互聯網金融產業鏈中的企業與投資者帶來了極大風險。如何規避風險,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快速發展,需要政府、行業和投資者三方共同努力。
對政府而言:需要盡快改變傳統的金融監管模式,建立金融監管部門與互聯網監管部門聯合的跨部門監管機制。將互聯網金融企業由審批制逐漸過渡到備案制,列出負面清單。盡快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探索保護投資者利益的機制。加快利率市場化和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的進程,倒逼傳統金融機構改革。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嚴厲打擊非法買賣個人信息行為。
對行業而言:加強行業自律,對損害投資和利益、導致行業惡性競爭的市場主體形成行業懲罰機制。充分發揮金融行業協會、互聯網行業協會的作用,倡議互聯網金融行業維護行業競爭秩序,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自覺防範管控風險和維護公共利益,共同維護行業利益。同時,要倡導建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探索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規范。
對投資者而言:投資者需要提高風險意識和投資管理水平,認清互聯網金融的本質,不要輕信企業所承諾的固定收益率和「零風險」的過度宣傳。形成良好的網路使用習慣,提高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和技能。
唯有政府、行業和投資者齊心協力,共同打造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環境,互聯網金融才能在不斷創新中承載更多使命,倒逼金融機構改革,推動金融行業市場化進程和給普通投資者更多投資理財選擇,金融行業也將成為一個充滿競爭的行業。(作者: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高級經濟師)
『柒』 互聯網理財的風險防範措施有哪些
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一個安全正規的理財平台,必然有優秀的產品和嚴格的風控。金融行業都是以風控為王。而選擇一家權威性的理財平台非常重要。但是,如何評估平台是否正規,以下五個方法可以對其有所幫助。
第一:從成立時間、注冊規模、業務范圍、管理團隊等方面對平台進行初步的了解;
第二:了解P2P平台資金是否是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或者銀行監管,銀行監管的安全性要大於第三方平台;
第三:明確P2P平台的信用審核是否完善,是否充分掌握借款人的信息,借款人是否具有一定的還款能力;
第四:看P2P平台的壞賬率的高低,越低壞賬率的P2P平台其安全性就越高;
第五:關注平台各種最新動態,了解其是否融資等重大信息。
很多投資者認為,互聯網理財是高收益的投資理財產品,所以在選擇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時候,只看重互聯網理財的高收益,收益越高的平台"可信度"越高;事實上,這與投資者常規的思考恰恰相反。從短期來看,P2P平台年化收益率不超過15%是合理的;從長期來看,未來的P2P平台年化收益率都在12%到15%是最合理的。P2P理財平台的收益率,源自於借款人的融資成本,如果借款人的融資成本增加,逾期壞賬率也會隨之增加,投資者的資金也較為危險。所以,在選擇互聯網理財的時候,不能只看理財的高收益。
很多投資者在認准了一個平台之後,把自己全部的資金都放在了一個平台,結果當平台發生風險的時候,投資者往往會傾家盪產。所以,不要把資金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在選擇上要選擇多個優質的平台,與平台和平台上其他用戶保持良好的溝通,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己的投資風險。同時也不要只投同一種資產,或者同一個標,學會將分險分散,以防發生集中性風險。
『捌』 投資互聯網理財產品有哪些風險,如何進行防範
互聯網理財產品有以下風險:
1、收益率風險
互聯網企業對風險提示不足,片面強調安全性和收益率,貨幣基金雖然風險較小,但貨幣市場的利率浮動仍然會影響收益率。一些貨幣基金宣揚的收益率僅僅代表歷史業績。貨幣基金的收益是與貨幣市場利率走勢息息相關的,因此不能簡單以歷史業績為唯一標准。
2、贖回風險
互聯網理財產品普遍採取「T+0」模式,存在集中贖回帶來的流動性風險。
3、保障風險
多數互聯網理財產品均宣傳由保險公司全額承保,但是,投資者仍要注意賬戶的安全問題,因賬戶丟失導致資金損失而未得到賠付的報道屢見不鮮,對於大額資金的投入仍需謹慎。
4、技術風險
由於多數互聯網理財產品都是在網路上進行交易,這對理財平台以及投資人自身的網路安全是一種雙重考驗,除了上述所說賬戶丟失問題以外,還將面臨黑客或平台自身技術原因,而導致的資金安全問題。
如何防範這些風險?
1、選擇一個安全的理財平台當然是前提,投資前應在互聯網上充分搜索投資平台的相關信息,一旦發現有大量涉及該平台的負面舉報、投訴,那麼對此類平台你就應避而遠之。以P2P理財為例,就可通過實地考察P2P平台和網路考察P2P平台來鑒定平台的安全性。
2、應盡可能多地留下平台方提供的實物資料,比如在理財咨詢階段,應索要平台相關宣傳手冊。既是了解各項數據的途徑,也是日後面臨損失時的憑證。此外,投資人應及時備份交易電子數據,雖然未經公證固定的電子數據證據效力較弱,但至少比什麼都沒有強。
3、鑒於某些互聯網理財產品需要簽訂協議,建議不要與代理商簽訂協議,應直接與平台簽訂書面投資服務協議。 代理商僅負責代理開戶,並不提供平台服務。如沒有書面協議,一旦發生糾紛,既無法確認投資者交易商的身份,也無法確認投資者與平台之間是否存在合同關系。現實中,很多投資人投訴無門,就是因為沒有書面合同。
4、分散投資是萬能法則。分散投資不僅適用於傳統投資領域,同樣適用於互聯網理財領域。不要將資金過於集中在某個理財平台,可分散投資在不同的理財平台或項目中。
『玖』 想在網路理財投資安全嗎需要注意什麼風險
國內銀行的理財產品,主要分為兩大類:
所以說網路理財到底可靠不可靠這個問題說到底也是因人而議。如果資質過硬,信息透明。企業信息隨處可查,那麼這類投資還是比較放心的,做互聯網理財重要的就是高收益,這是線下無論如何也達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