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理財軟體騙局

理財軟體騙局

發布時間:2021-09-04 23:34:24

『壹』 我被網路app投資理財騙了,能不能找回我投資的錢呢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 不要在網上找什麼律師追回 都是騙子 我就是在APP投資理財被騙20萬之後 在網上找的什麼狗屁律師說能追回 要交1千多 才能幫你追 把錢一交 就把你拉黑 又一次受騙 大家看到我這條相信的一定不要在上當了 現在這個社會網上騙子太多

『貳』 理財APP詐騙頻發,哪些「套路」可以識破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20日電(張芷菡)近兩年來,理財數量出現爆發式增長,並在市場中迅速鋪開。如今,大多數人在購買理財產品往往選擇足不出戶,使用手機理財APP直接下單。在4月20日中新經緯舉辦的「財經V熱評」活動中,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中新經緯研究院簽約專家黃震對此表示,以前的金融機構和用戶之間缺乏粘性,APP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讓用戶隨時隨地的了解金融機構的新產品、新情況等,激勵效益非常明顯,提高了客戶的忠誠度。但他同時認為,當前,理財APP也存在一些風險。

活動現場中新經緯張芷菡攝

「理財APP數量眾多,是否納入監管及是否擁有相應牌照是應首先了解的。」黃震詳細談到,用戶可以選擇理財APP范圍很廣,其中,傳統金融機構利用開發理財APP維系客戶,這部分機構持有正規牌照並有提供金融服務經驗,相比之下更值得信賴;而新型准金融機構、類金融機構,比如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利用APP提供金融服務主要是為開拓客戶;此外,部分提供金融信息服務的平台、電商平台等都在開發理財APP,對於此類平台,要注意其是否有代銷理財產品的資格。

使用理財APP購買理財產品雖然便利,也並非絕對安全。近期,理財APP之一錢寶網就以高額收益為誘餌,向社會公眾大量吸收資金,最終無法償還投資者本金達300億而被調查。對理財類APP的加強監管顯得更加迫切。黃震認為,如今APP涉及各類金融交易業務,對其監管也呈現跨業、綜合、協調的趨勢,要從對工具類的監管過渡到業務監管上,APP中的業務是否得到相關批準是未來要關注的。

對投資者而言,在魚龍混雜的理財APP進行甄別,保障投資的安全性,互聯網金融領域的詐騙也有「套路」可以識破。

他表示,投資者一要警惕高收益且保本保息的承諾。高出市場普遍收益率水平的「理財產品」往往是高風險的;二要警惕高調宣傳。所謂明星代言的理財產品未必就一定值得相信;三是不要貪圖小便宜。以送紅包、送禮物等方式吸引投資者購買產品也可能是「套路」之一。「金融產品要以它對風險的控制能力及合理的收益吸引客戶。在無法辨別金融產品真實性時,可以藉助專業平台,分辨騙局。」

《財經V熱評》由中國新聞社旗下財經新媒體中新經緯主辦的系列財經沙龍活動。每期活動結合當周熱門財經話題,邀請中新經緯研究院知名專家,與主持人一起對話題內容進行分析點評,並與現場觀眾和網友互動交流。活動於每周五上午10:00在北京外研書店二層舉行,並由中新經緯客戶端等直播平台同步進行網路直播。(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叄』 光大投資理財app是騙人的,我家人朋友被騙了幾十萬,有其他朋友被騙嗎我報警了,還有一個群都是被騙

我的朋友就因為聽信別人的話,以及別人的建議,被騙了將近20萬。好託人維權追回損失資金了

『肆』 理財app詐騙有哪些

所有的理財APP 都是詐騙平台,千萬不要相信,高利誘惑進坑裡悔之晚以。

『伍』 是否有投資APP,是騙局的,如果遇到應該怎麼辦

建議找正規的投資app做理財,以防騙局,比如在支付寶這樣的正規可靠的平台。

『陸』 零錢罐理財軟體就是個騙人公司,不是提現成功不到賬,就是提現時收不到簡訊驗證碼,怎樣舉報這樣的,謝謝

那就報警吧,或者去經偵隊反映。

『柒』 你好錢生錢理財軟體是騙人的嗎

理財沒有什麼騙人不騙人的,只是風險的大於小,就是銀行也不可以說,保本保息,收益高的自然風險就高,沒有那個項目是絕對真實的,都有灰色地帶,包括銀行

『捌』 理財是不是都是騙局

不一定是:但要注意這幾種騙局:(一)「公安防護」類

近日,家住錫山區的劉女士報警,稱其於5月21日接到一個自稱是通信局的電話,對方告知其曾在北京某移動營業廳辦理的電話卡涉案,並稱接到北京最高人民法院的通知要將其的銀行卡凍結。

隨後,電話又轉接到自稱是北京延慶公安局,對方讓其添加了一個QQ號,並發了一張警官證照片給劉女士,讓其點開對方提供的所謂「最高人民檢察院」網頁鏈接下載一個「公安防護」的APP。不知有詐的劉女士按對方要求先後從四張信用卡以及支付寶借唄套現等方式轉入該APP約22萬元。不久,劉女士發現被騙,於是報警。

(二)投資薦股類APP

今年4月,家住梁溪區的張女士使用手機上網時無意點開一個叫紅星杯賭王爭霸賽的頁面,內有老師講課,稱比賽結束後可購買強勢股票。隨後,一自稱「管理員」的網友加張女士微信並發了一個「紅賽牛」的股票APP投資軟體讓其注冊軟體賬戶。於是,張女士通過手機銀行先後向對方提供的賬號轉了27.5萬元購買所謂的「牛股」。然而,張女士不久後發現買的對方推薦的股票都虧錢,想把錢轉出來,對方則讓其等到6月10日再轉。6月10日,張女士發現該股票軟體打不開了,損失共計27.5萬元。

(三)投資虛擬貨幣類APP

今年5月底,家住梁溪區的周女士在一微信理財群里獲悉了投資比特幣的信息,並在群里「老師」指引下注冊了APP賬號然後開始投資,購買一手比特幣保證金是1000美元,以此類推,可買漲買跌,如果購買的比特幣行情與購買方向相同,就贏了,反之則輸了。至7月5日,周女士共「盈利」20餘萬元。7月6日,周女士發現無法登陸平台,經咨詢「客服」告知其本金和盈利都爆倉了,周女士損失共計73萬元。

(四)網路貸款類APP

6月13日,家住梁溪區的朱先生在家中接到一自稱「某氧氣貸」網路平台工作人員電話,問其是否有資金需求。隨後,朱先生添加對方微信,並按對方提供的網址下載了「某氧氣貸」APP操作申請貸款。期間,對方以需要交保證金、手續費等理由讓朱先生轉賬8.1萬余元到指定賬戶,但一直未放貸款。不久,朱先生發現上當遂立即報警,損失共計8.1萬余元。

(五)游戲博彩類APP

近日,江陰市民季先生來到華士派出所報警,稱一微信好友在4月初向其推薦了一個名為「恩佐娛樂」的網站,並號稱該平台是大平台,信譽好,回報效益高。隨後其又向季先生發送了一個網頁鏈接,並讓其下載該APP。截至5月中旬,季先生通過自己銀行卡向該平台共注入88萬元,雖期間提現17萬余元,但隨後發現平台無法登陸,損失共計70萬余元。

『玖』 在一個投資理財app中綁定了銀行卡,但是現在那個平台是騙局跑路了app不存在,對於個人信息有危險嗎

已經捲款跑路了,他們肯定會銷毀所有證據,以免被警察查到,你只是留個空頭戶,應該沒什麼影響的

『拾』 仟金所理財軟體是不是騙人的啊,一年的定期理財加上加息卷年化利率達到21%,客服電話打不通,軟體里的

達不到這么高哦
我在官網查的最多10%
滿意請採納回答!

閱讀全文

與理財軟體騙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