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
解析:
在金融資產中,只有交易性金融資產屬於特例,其交易費用不需要計入到初始投資成本中,其他的金融資產取得時交易費用則都是要進入初始投資成本的。這是與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持有性質直接相關的,因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是不確定的,並且是隨時可以處置與出售的,所以這一規定就以人們的交易習慣而將此交易費用不計入成本,而是計入到了當期損益(投資收益)中。以上交易費用的處理的規定與背景,記住了就好了。
其次,就是關於你所說到的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核算問題了。
下面我就先說說,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與投資收益二者的本質區別及異同: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投資收益都是損益類科目,並且都是當期損益,都是反映企業的當期應計入到損益表中的損益。這就是二者的相同點。
但是二者卻有本質的區別:
公允價值變動是一種潛在的損益,是沒有得到最後實現的損益,只是在其相關資產或負債在持有期間內以市場公開的牌價,而得到的潛在的收益或損失,如你10元買來的股票,今天漲到了13元,你很高興,哇塞,能賺3元,這個就是公允價值變動,是一種潛在的收益,並沒有最終實現,沒有最終的落袋為安,第二天,股票跌了,價格為8元錢了,這時,你還會高興嗎?但是你也不必須悲傷,只要你不出售,那麼這個損失,也是不會成為現實的,它總有一天還會漲回來的。我經常將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這一特徵比作是「鏡中之花」,看得心理很美,但你實際上得不到,只可遠觀卻得不到。
而投資收益就不同了,這是實實在在的收益或損失,是已真實的實現了的收益和真實發生了的損失。如果上例,你高興漲了3元,然後立即出售了,這時你就會真真正正的得到可以摸得到的3元。這就是叫做「落袋為安」。也就是說,潛在的損益轉化為真實的收益時,就得記入到投資收益科目中了。
再說說交易性金融資產吧:
投資之初的交易費用,是要記入到投資收益的借方的,這是真實發生的看作為一種損失了。在持有期間,不論其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如何變動,其都是一種潛在的,虛的收益與損失,不是真實實現的,所以都要記入到「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中來反映,這一科目就是反映潛在收益與損失的。而當你最後出售時,所有的這些公允價值變動的代數計算的和,就要在你出售這一時點上得以實現了,或收益或損失,都是在這時點上實現了,這一時點都變得真實了。所以在出售金融資產時,我們的會計處理上會有「同時」的一筆: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投資收益
或是相反的處理,這就是將潛在的、虛的收益或損失轉化為真實的收益,這一筆處理是不會影響會計損益的,是損益科目內部的轉化,但卻其實質意義就不同了。
在做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練習題時,出題經常會給你一些文字游戲來考核你對此相關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如:出售時企業應確認的投資收益是多少?這實質就是持有期間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的余額結轉到投資收益,另加上上一期末賬面價值與出售價之間的差額(這是按會計處理步驟的表述)。也可以是出售價與原始投資時記入到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科目的金額之間的差額,實際,就是老婆兒算賬,我的成本是多少,我賣了多少,很算的。(這適用於選擇題的回答與計算)。
還有一種問法:該交易性金融資產累計確認投資收益?這就是要求計算與該交易性資產相關的全部投資收益,這里你還得考慮取得時所支付的交易費用(投資收益借方)的事項,合並計算後,就是全部最終的答案了。
例如交易性金融資產,還有其他的問法:如某月該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失額是?出售該交易性金融資產對企業的損益的影響額是多少等等的一些,說白了,就是文字游戲。只要你對其核算原理掌握了,再就關注其所說到的時間點與表述的意思,一切的一切,都是浮雲。
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我提問!!!
Ⅱ 金融資產的分類 與 投資收益的確認
公司投資地方銀行一般是不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產,因為基本上公司投資銀行都不是短期持有的。大部分計入長期股權投資。
投資分紅就可以確認投資收益了。
Ⅲ 確認投資收益會計處理
2008年5月10日,借: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 230 000 【(12-0.5)*20000】
應收股利 10 000 【0.5*20000】
投資收益 5 000 【交易費用】
貸:銀行存款 245 000
2008年5月22日,借:銀行存款 10 000
貸:應收股利 10 000
2008年12月31日,應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市價-成本=20.5-23=2.5萬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5 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5 000
2009年2月5日,出售投資收益=賣價-賬面成本=26-(23-2.5)=5.5
借:銀行存款 260 000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25 00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股票 230 000
投資收益 55 000
Ⅳ 關於交易性金融資產應確認投資收益的問題。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856
投資收益 4
應收股利 100
貸:銀行存款 960
借:銀行存款 100
貸:應收股利 100
借:銀行存款 105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856
投資收益 194
194-4=190,問的是2009年利潤表的投資收益,購入時的交易費用-4也要考慮在內,不能只考慮處置時的。
Ⅳ 金融資產的投資收益怎麼算
取得時: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應收股利(應收利息)
投資收益
貸:銀行存款或相關科目
持有期間享有股利和利息:
借:應收股利(應收利息)
貸:投資收益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股利(應收利息)
期末計量:
公允價值大於賬面余額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否則相返
處置
投資收益=出售的公允價值-初始入賬金額
1.按售價與賬面余額之差確認投資收益
借:銀行存款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投資收益
2.按初始成本與賬面余額之差確認投資收益、損失
借(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貸(借):投資收益
Ⅵ 交易性金融資產應確認的投資收益
取得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成本 856
投資收益 4
貸:銀行存款 860
2012.12.31
借:交易--公允價值變動 44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44
2013.3.10
借:應收股利 1
貸:投資收益 1
借:銀行存款 1
貸:應收股利 1
2013.3.20
借:銀行存款 950
貸:交易--成本 856
--公允價值變動 44
投資收益 50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44
貸:投資收益 44
累計=-4+1+50+44=91
Ⅶ 關於交易性金融資產確認的投資收益計算
題目問的是:甲公司2014年12月2日因出售該交易性金融資產確認的投資收益為(2400)萬元。
又不是問:甲公司2014年因該交易性金融資產確認的投資收益為(2320)萬元。
還有就是這步分錄是多餘的,不應該做的。
借:應收股利 320
貸:投資收益 320
Ⅷ 處置交易型金融資產,確定的投資收益怎麼算
購買時:含有尚未領取的利息應單獨出來,作為應收利息。不做為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成本。支付的相關費用進到投資收益,也不構成成本。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成本 1000
應收利息 40
投資收益 0.5
貸:銀行存款 1040.5
收到利息:
借:銀行存款 40
貸:應收利息 40
公允價值變動: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公允價值變動 6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60
持有期間收到利息確認為投資收益:
借:銀行存款 40
貸:投資收益 40
出售時:
借:銀行存款 1080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 -成本 1000
交易性金融資產 -公允價值變動 60
投資收益 20
同時,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60
貸:投資收益 60
所以,出售時影響的投資收益是80(20+60)
Ⅸ 交易性金融資產確認的投資收益是多少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體系(2006)的有關規定,題中:
出售債券時確認的投資收益 = 出售價款405 – 購入價款410 = –5萬元
另外,購買債券支付的相關稅費1.5萬元,應在支付時直接計入投資收益;收到的利息,也應在收到時直接計入投資收益。由此,題中買賣該債券共計實現的投資收益 = –5 – 1.5 + 8 = 1.5萬元。但出售時確認的投資收益僅為–5萬元。
Ⅹ 交易性金融資產應確認的投資收益,求解釋!
2008.4.1 購入時 :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 200w
應收股利 6w
投資收益 0.5W
貸:銀行存款 206.5W
2008.4.30 收到現金股利時: 借:銀行存款 6W
貸:應收股利 6W
2008.12.31 公允價值上升 : 借: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 80W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80W
2009.2.20 出售股票時: 借:銀行存款 300W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 280W
投資收益 20W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80W
貸:投資收益 80W
投資收益金額=80+20-0.5=99.5W,我算的是出售時的累計收益,扣除了開始的手續費。
為了保證「投資收益」數字正確,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要將交易性金融資產持有期間形成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轉入「投資收益」。該項結轉影響處置時計入「投資收益」科目,但由於屬於損益內部之間的結轉,所以不影響利潤總額即不影響處置損益。
如果只是確認2009年出售時確認的投資收益,可以這樣 206-6=200 萬元(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實際收到的貨款300-成本200=100萬元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