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魯能英大信託

魯能英大信託

發布時間:2021-08-29 20:49:52

Ⅰ 山東英大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官網

共37個直屬單位,如下:
國家電網公司運行分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直流建設分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交流建設分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國家電網公司客戶服務中心
國網節能服務有限公司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國網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
國家電網公司高級培訓中心
國網技術學院
國網國際發展有限公司
魯能集團有限公司
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中國電力技術裝備有限公司
許繼集團有限公司
平高集團有限公司
山東電工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南瑞集團有限公司
英大傳媒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國網中興有限公司
國網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國網物資有限公司
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電力財務有限公司
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英大泰和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英大長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
英大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全球能源互聯網集團有限公司
國網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國家電網管理學院(中共國家電網公司黨校)
英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Ⅱ 山東魯能足球隊隊衣廣告為什麼是 "英大信託"

贊助商購買的胸前廣告

Ⅲ 魯能英大信託和勝利油田哪個好

「專業與公司基本上不對口」那還是去勝利吧,我有同學去那工作,說勝利對新人還好,待遇也好,推薦你去!

Ⅳ 山東魯能集團是上市公司

山東魯能集抄團不是襲上市公司。
山東魯能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團化發展、多元化經營的大型現代企業集團,是魯能集團的核心企業。魯能集團具有銀行、信託、證券、基金期貨、保險經紀等完備的金融功能。魯能集團是廣宇發展(000537)控股股東。是華夏銀行第二股東、交通銀行第三股東。分別是湘財證券公司和蔚深證券公司的第一股東。控股經營英大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山東金穗期貨公司、魯能保險經紀公司。在全國首家以非金融機構身份發起成立合豐基金管理公司。控股經營「魯能泰山」、「金馬集團」兩家上市公司,間接參股「京西旅遊」、「南開戈德」兩家上市公司。

Ⅳ 請問:山東魯能集團的實力到底怎麼樣

在魯能上百個子公司里,魯能泰山足球俱樂部充其量只能算個小弟。
前幾年魯能俱樂部投資版多,主要是投在權了魯能基地和魯能足校的基礎設施建設上。現在這幾項基礎建設都已基本完成,投入肯定會大幅下降,而魯能足校也到了見效益的時期。
就算魯能俱樂部一年投資一個億,這對於一個年營業收入900億的大集團來說,又算得了什麼呢?
而在國內,魯能年投資連前三都進不去,實德,國安,申花,每年的投資都比魯能多,為什麼沒人去質疑一下他們的錢呢?
魯能的投資見到了效益,俱樂部取得了好成績,而其他俱樂部呢?錢打了水漂,咋就沒人管了?

Ⅵ 魯能和國家電網是什麼關系

簡單來說,魯能的控股方是山東電力,山東電力是國家電網下屬的一個公司。

這個復雜的產權關系是一個完美的從國有大企業的壟斷地位中獲取個人利益的好局,就像股份公司與母公司的資產注入一樣,當國有企業「山東電力」的某個投資很有潛力時,「魯能集團」就會從「山東電力」的「山東電力鑫源控股」手中接過收益權。

當民營企業「魯能集團」投資失誤時——比如2005年魯能集團投資金馬失手——山東電力的強大金融實力就會出面護航。

在山東電力強大金融實力的支撐、和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公司剝離非主營業務」的政策支持下,注冊資本僅32億的魯能集團目前資產達700餘億,凈資產140億,控制著三家上市公司,資產規模已超過山東電力,成為山東第一大企業。

(6)魯能英大信託擴展閱讀

企業理念

堅持發揚;魯能精神:自我加壓的負責精神、精誠團結的團隊精神、頑強拚搏的奉獻精神、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

堅持先進的發展戰略、正確的操作思路、有效到位的操作措施。

堅持效益第一、品牌至尚、以人為本的指導方針。

堅持把管理作為兩個文明建設的最佳結合點。

堅持三重方針:慎重投入、注重產出、任重發展。

堅持兩改兩重組兩加強(改革所有制、改造機制、重組產業、重組資產、加強融資、加強營銷),推進三制(所有制、體制、機制)聯動改革。

堅持求三實,戒三表:力求實干、實用、實效,力戒表面、表層、表演。

堅持以效益論英雄,以結果定成敗。

堅持是公雞就要打鳴,是母雞就要下蛋,是公司就要賺錢。

堅持兩干:一要幹事、二要干凈。

Ⅶ 魯能球衣上英大信託、英大證券是什麼公司啊大神們幫幫忙

英大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英大信託」)成立於1987年5月,是經中國人民銀內行批准容成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也是全國唯一一傢具有電力行業背景的信託公司。2001年12月,經中國人民銀行銀復[2001]264號文批復,公司獲得重新登記。2006年初,英大信託進行了增資擴股,注冊資本金增至15億元,國家電網公司成為第一大股東。2007年9月,經中國銀監會銀監復〔2007〕408號文正式批復,獲准變更公司名稱和業務范圍,並成功換發了新的金融許可證。 國家電網公司控股經營後,逐步走出了一條依託電力、服務大企業集團、服務社會大眾的獨具特色的經營之路。截止到2007年底,公司管理的資產總規模為533億元,其中信託類資產516億元,固有資產17億元 英大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全國性的證券經營機構,注冊資本12億元,注冊地在深圳,在深圳、北京、上海、天津、沈陽、南京、武漢、南昌、長沙、蘭州、重慶、福州等國內經濟發達地區和省會所在地設有16家證券營業部,構建了面向全國的經紀業務框架及完善的營銷和服務網路

Ⅷ 山東魯電電氣集團是不是魯能的下屬公司或者說,他的後台是不是魯能

可是很確切的告訴你,不是魯能的下屬公司。魯能足球到底是誰的?——魯能集團相關資本結構試解
本文寫於2006年6月,在2007年1月,魯能私有化已有最新信息被披露,請移步我最新的文章《魯能私有化年鑒》

近來魯能泰山足球隊成績喜人,不過也招來了國內媒體對其國有資產背景的質疑。出於樸素的家鄉情節,我一直都很關心魯能泰山隊的新聞。從魯能俱樂部的新聞里,我能感到魯能集團的管理很先進,制度很完善。所以我一直想寫一篇文章,為魯能介入足球的合理性搖旗吶喊。但在追究魯能與電費有無關系這個問題時,我驚訝的發現原來隱藏「魯能」二字背後的有一個極其復雜的資本關系,根本不是用國資或民營就可以簡單概括的。

說到魯能泰山足球股份公司,恐怕大多數人都會理所應當的認為「魯能集團」是其大股東,但查閱相關資料,魯能足球成立於98年,但現在的「魯能集團」卻是成立於2002年12月、注冊資本為31.54億元的非國有控股型公司。如此看來,似乎當時出資魯能俱樂部的應為成立於1995年的「魯能發展集團」才對。1998年後魯能足球的控股方變更為魯能控股公司,它是山東電力的全資子公司,所以目前魯能俱樂部的大股東其實是「山東電力」。

那麼「魯能集團」又是誰的呢?根據公開資料,魯能集團是2002年12月由「中國水利電力工會山東省電力委員會」和「魯能物業公司」發起設立的,後來又增加了48家股東單位,注冊資本共31.93億元。「中國水利電力工會山東省電力委員會」原名「山東省總工會電業工作委員會」,是一個受中國水電總會和山東總工會雙重領導的工會法人組織。這個工會下設的「中國水利電力工會山東省電力委員會職工持股會」在冊會員31702人,持股會總股本金12.1033億元,控制著魯能集團大約31%的股份,是魯能集團的第一大股東。而魯能集團的其他49家股東也都是山東電力系統的三產企業或者專門為入股而成立的公司,而這些三產企業也大多是由職工持股的私人企業。尤其是其中的「山東省電力工業局機關工會委員會」,明顯是原電力局機關職工的入股渠道。而持股2%余的「魯能物業公司」,是山東電力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這也是魯能集團與「國有資產」唯一的聯系。從一份國家稅務總局對山東地稅的批復也能看出,山東地稅在查帳過程中發現山東電力自96年起就有計劃的將職工「績效滾動工資」通過「水電工會職工持股會」投資企業,並試圖以企業稅標准少繳職工的股息收入個人所得稅。而魯能集團的基礎業務主要是電力相關設施、產業的經營,比如礦業、地產、建設、煤炭、電力設備安裝研發等,同時通過「魯能發展集團」進行金融投機。

這個復雜的產權關系是一個完美的從國有大企業的壟斷地位中獲取個人利益的好局,就像股份公司與母公司的資產注入一樣,當國有企業「山東電力」的某個投資很有潛力時,「魯能集團」就會從「山東電力」的「山東電力鑫源控股」手中接過收益權,當民營企業「魯能集團」投資失誤時——比如2005年魯能集團投資金馬失手——山東電力的強大金融實力就會出面護航。在山東電力強大金融實力的支撐、和國家電網公司「電力公司剝離非主營業務」的政策支持下,注冊資本僅32億的魯能集團目前資產達700餘億,凈資產140億,控制著三家上市公司,資產規模已超過山東電力,成為山東第一大企業。

而山東電力在這場游戲中的位置是什麼呢?應該說山東電力的主要實力在於金融領域,其不但是華夏銀行第一大股東、交通銀行第四大股東,還大舉進入金融、期貨、證券、基金、保險等領域,湘財證券、蔚藍證券、英大信託、金穗期貨等都是行業內很有重量的企業。山東電力的金融體系中的領導層大多同時擔任魯能相關企業的負責人,所以實際上魯能也完全可以控制這個金融帝國為自己服務。於是在山東電力與魯能集團間層出不窮的左手換右手游戲就不奇怪了。而利用具有壟斷電力優勢地位和穩定現金流收益的國有企業進軍風險相對較高的金融領域,也降低了「親兒子」魯能集團的經營風險。

但另一方面,雖然「職工持股會」是魯能集團的實際控制人,但根據內部人的說法,當年的集資款每年的分紅只有6%左右,而且最近魯能集團在勸說職工退股,有傳言某北京民企將以50億左右投資魯能。有人指出,魯能所經營的地產、礦產等行業均須佔用大量資金,以前的大量債券融資增加了財務成本,降低了利潤,勸說退股是為了簡化股權結構,以利引進戰略投資者、進行股權融資。但在清退了職工股後,魯能集團是誰的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只能是:9個「職工持股會理事」或者其他未清退的股份持有者(當然此時其具體控股份額我們是不可能知道了,而且必然是其最大的秘密:)。但到此時回頭來看,職工集資款實際成了魯能集團代價極低的一筆過橋資金(其中似乎必然存在隱瞞利潤吧,呵呵)。

然而隨著國家電力改革,山東電力成為了國家電網公司的子公司,同時深諳金融之道、也是山東電力金融帝國締造者的劉振亞升任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前幾天,國家電網公司宣布要在上海建立以原山東電力金融體系為基礎、國家電網公司直屬的金融體系。業內指出「國家電網如果能夠將魯能以及其直接擁有的金融資產全部有效整合的話,將威力無窮」,但由於原魯能的人員構成不會變,所以是誰事實整合了誰還很難說。但從長期看,山東電力最終會蛻變成單純的電網企業,已經沒有了利用的價值。

歸根結底,以劉振亞為首的幾十名(也許更少)「山東電力家族」成員左手控制國有巨型企業、金融帝國——山東電力(甚至也許將是整個國家電力),右手控制著自家的資源型企業——魯能集團,成為了一個規模巨大、實際控制資產超過千億人民幣、領域多元的利益體,而且最重要的——還沒有被曝光:)

補充:剛看到一篇寫於2003年的文章,基本預見了直到職工股清退前的魯能集團民營化過程,《魯能暗推民營化》。但魯能的這個「曲線的」「對一部分企業的」MBO,同時擔任國有企業管理層的做法完全合法嗎?還待我查閱相關法規:)

根據文中的說法,早自1990年開始,由上文的工會控股52.3%的「魯能發展集團」就開始控制了大量的優良電力資產,它是傳統意義上所謂的「電力三產」。而自該文中所述的集資後,魯能用集得的30餘億資金建立了新的民營「魯能集團」,並收購了之前的工會所控制的股份,從而把很麻煩的、2003年前的考慮職位、工齡的職工集資款權益徹底甩下了。從而為今天順利勸退職工股埋下了基礎。真是好棋,呵呵。

Ⅸ 山東魯能隊服上是具體何時開始出現英大信託四個字的呢之前還有過什麼標志呢比較關注信託業,請教一下大

好久了 以前後面 我記得是佳寶乳業.那陣還是02年..後來是英大信託

閱讀全文

與魯能英大信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