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圖森互聯融資

圖森互聯融資

發布時間:2021-08-29 20:30:37

1. 智能駕駛投資熱度不減 三季度超30家企業獲投

車家號的網友,大家好!今天選車網為您帶來智能駕駛的最新消息,請點擊關注選車網,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的汽車資訊。

據統計,截至到9月,我國有融資信息的自動駕駛相關企業超過了70家,融資金額高達數百億元。其中三季度關於車聯網、自動駕駛相關的企業獲得新投資的有16家,如果加上國外獲投企業數量,共計超30家。

選車君觀點: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創新,智能駕駛能給用戶提供更安全和更舒適的出行體驗,因此各大企業都在智能駕駛上加大投資和研發力度,以便迅速佔領市場,分一杯羹。從目前的發展形勢來看,傳統車企很難獨立支撐智能駕駛的全部技術,唯有通過合作,才能實現共贏。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與圖森牽手量產無人卡車,采埃孚在自動駕駛上儲備了哪些關鍵能力

1.采埃孚牽手圖森未來,落子商用車自動駕駛

最近,德國一級零部件供應商采埃孚(ZF)與自動駕駛卡車解決方案開發商圖森未來宣布將聯合研發量產化的無人駕駛卡車系統。

兩家企業具體的合作內容包括:

融合攝像頭、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的感知技術;

自動駕駛控制技術;

車規級中央處理平台——采埃孚ProAI;

采埃孚將為圖森提供工程技術支持,推進自動駕駛卡車系統的前裝配置工作。

雙方的合作將在今年的4月正式啟動,未來合作的產品和系統將供應全球市場。

某種程度上這意味著,采埃孚+圖森將組成自動駕駛卡車領域的新型Tier1,這樣的一種合作模式值得行業內其他Tier1和創新公司借鑒。

在采埃孚和圖森未來達成合作之前,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好朋友叫英偉達。

一方面,英偉達2017年參與了圖森未來的B輪融資,作為戰略投資方取得後者3%的股份。圖森未來的自動駕駛卡車方案也採用英偉達的自動駕駛計算平台,每年英偉達的GTC大會上,圖森未來的原型車都沒有缺席。

另一方面,英偉達在2017年CES上與采埃孚建立了合作關系,采埃孚基於英偉達的Xavier打造了自動駕駛計算平台ProAI,這一產品被采埃孚寄予厚望,如今已經推進至第四代。

說起卡車的制動,圖森未來CEO陳默曾提到,「除了剎停難以外,卡車結構鬆散、高速行駛時零部件易抖動,對感測器的安裝和坐標定位有較高要求;同時,卡車重心高、車體長,導致轉彎容易翻車,車的載重也會影響車身平衡性。」

通過收購威伯科,采埃孚的工程師未來可系統化解決自動駕駛卡車制動難、抖動、側翻等相關問題。

當然,從更為長遠的目標來看,采埃孚是希望通過威伯科的技術積累,在商用車的自動駕駛商業化層面加快步伐。

4.可復制的「采埃孚+圖森未來」模式

通過收購、投資與合作,采埃孚已經在自動駕駛的「See」、「Think」和「Act」層面完成了比較全面的布局。

同時,在自動駕駛商業化推進策略上,采埃孚也確立了乘用車L2+與商用車L4的大方向。

采埃孚CEO沃夫翰寧·施艾德明確說過:「對於乘用車來說,我們看到了L2+概念的最大潛力,它能實現自動駕駛功能並使所有駕駛員都能使用;就商用車而言,我們已經看到了客戶對L4及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系統的旺盛需求。」

在這樣一條前進道路上,選擇與圖森未來合作是采埃孚在商用車自動駕駛領域率先落下的一子,未來還會有更多動作有待展開。

從整個大行業來看,傳統Tier1+自動駕駛創新企業的組合也有可能成為比較主流的商業合作模式,這樣的組合將成為服務於自動駕駛車輛量產的新型Tier1。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戴姆勒加速拯救這個「高危職業」

在如今無人不知的無人駕駛領域,由人工智慧引發的多種變革正在持續發酵,而在物流行業,這場變革似乎比預計的來得更為兇猛,它正蓄勢待發。

如果推廣順利,到2021年無人駕駛物流車即將投放於市場,它們將出現在高速公路上開始運輸貨物,這些物流車是我們廣義上理解的卡車。

2021年,距離無人駕駛物流車正式上路不到一年的時間,在這倒計時的日子裡,無人駕駛技術正在一點一滴滲透進全球運輸業的「血液中」,試圖改變著這個龐大的物流行業。

為什麼是卡車

美國時間10月27日,一向熱衷於無人駕駛卡車研究的戴姆勒又有最新動向了。

消息稱,戴姆勒將與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專門負責自動駕車技術的Waymo部門建立合作夥伴關系。

想像一下,以封閉的高速公路上,無人駕駛卡車被設置在安全且高效的行駛軌跡中,它們可以被安排成60厘米間隙排列的車隊,甚至可以擁有更短的間隙,這比當下隨意駕駛在高速路上,可以隨意變道的有人駕駛卡車的安全系數高太多太多。

無人駕駛卡車如同工廠內自動化的生產線一般,從系統運行效率、速度和質量上完成了量變到質變的突破,這條有關高速公路的「生產線」聽上去格外誘人。

文/Aad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Waymo首輪22.5億美元融資背後的四大看點

[億歐導讀]?2020年3月3日,Waymo獲得首輪22.5億美金的融資,摺合約156億人民幣。這也是Waymo在自動駕駛領域投入10年來的首次融資。此次融資後,中國自動駕駛公司與Waymo的博弈將更加激烈。

2019年Waymo員工結構

TheInformation近日的一份報告顯示,Waymo的員工數量在2019年幾乎翻了一番,從950人增加到1500人。

而從Waymo官網當前的崗位需求來看,軟體工程的崗位需求遠遠超過其他崗位需求,這也說明Waymo在第五代自動駕駛系統上投入了更多的人力成本,Waymo依舊是一家完全以技術人才為主的「創業公司」。

2020年Waymo招聘需求

結語

目前看來,國內外自動駕駛已經開始下一輪熱潮,此時Waymo也與其他地區的自動駕駛企業拉開了全面競爭。

借業內一位人士的評價:「現在只有一個問題,中國自動駕駛公司還有無機會像當年的滴滴和Uber掰手腕,和Waymo大戰幾個回合?」

機遇很大,挑戰更大。在此之時,國內的自動駕駛企業應該不止於抱團取暖,而是應該變未共進退的合作夥伴,這才有可能在這場博弈中增添幾分勝算。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圖森未來聯手采埃孚,合力量產無人駕駛卡車系統

[億歐導讀]?此次合作,采埃孚將提供工程技術支持,將圖森未來的無人駕駛系統集成到量產化無人駕駛卡車中。

作者丨何奇

商用車無人駕駛似乎來得更快一些。

3月27日,圖森未來宣布與汽車供應商采埃孚(ZF)建立全面的合作夥伴關系,進一步推動無人駕駛卡車的技術研發和商業化落地。該合作夥伴關系將於2020年4月開始,涵蓋全球最大的市場,包括中國、北美和歐洲。

據悉,圖森未來和采埃孚將聯合開發的量產化無人駕駛卡車系統包括融合攝像頭、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的感知技術,無人駕駛控制技術,以及車規級中央處理平台「ZFProAI」。值得注意的是,雙方將一起推進無人駕駛系統的前裝配置工作。

早在2017年,采埃孚與英偉達達成合作,基於NvidiaDRIVEPX2AI平台,雙方共同開發了超級運算自動駕駛系統ZFProAI。2018年,奇瑞便宣布搭載ZFProAI系統推出L3自動駕駛汽車。

作為一家專注於無人駕駛貨運卡車技術研發與應用的人工智慧企業,圖森未來L4級無人駕駛半掛卡車能夠實現「倉到倉」商業貨運,服務於干線物流場景和半封閉樞紐場景。2019年9月,圖森未來獲得1.2億美元的D2輪投資,並完成總額為2.15億美元的D輪融資。

據悉,在美國,圖森未來目前服務於18位客戶,並與UPS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鳳凰城和圖森市之間進行日常無人駕駛試運營,以配備安全員的無人駕駛卡車為其運輸貨物。不久前,圖森未來宣布與UPS的無人駕駛運輸服務合作已增加至每周20次,並新開通了一條連接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和德克薩斯州埃爾帕索的運輸線路。

在商用車無人駕駛領域,圖森未來擁有豐富的技術積累和商業落地案例。這也是采埃孚選擇與其合作共同研發量產化無人駕駛卡車系統的重要原因。據悉,在此次合作中,采埃孚將提供工程技術支持,將圖森未來的無人駕駛系統集成到量產化無人駕駛卡車中。

圖森未來首席產品官ChuckPrice表示:「與采埃孚並肩工作,完善和集成我們的可量產技術,並優化我們的硬體能力,可以讓圖森未來進一步專注於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發,使無人駕駛卡車的批量生產真正成為可能。」

汽車自動化轉型已經是大勢所趨,采埃孚作為傳統汽車領域的Tier1自然不甘於落後於時代,以及擁抱變革。近年來,加速布局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戰略重心。

3月26日,采埃孚公布了2019年財報,並宣布完成了2019年夏季調整後的全年目標。在過去的一年當中,進一步加速自動駕駛領域布局,采埃孚收購了荷蘭一家自動駕駛電動客運系統的老牌供應商2getthere公司60%的股權。此外,與微軟達成合作協議。2019年,其研發投入達到了27億歐元。

采埃孚自動駕駛系統部門執行副總裁TorstenGollewski表示:「無人駕駛系統成功研發的關鍵,是確保該系統及所有組件的開發和生產,都是符合車規級要求的。通過采埃孚系統解決方案與圖森未來無人駕駛技術的結合,將建立起首個可商業化的無人駕駛卡車平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東風集團投資博泰/軟銀或再投滴滴3億美元|小智一周要聞

盡管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車市蒙上了厚厚的一層冰霜,然而在智能駕駛領域,卻依舊是融資捷報不斷。3月24日,智駕科技宣布獲得瑞立集團戰略投資,緊隨其後,博泰也傳出獲得東風集團戰略投資的消息,與此同時軟銀則被曝欲投資滴滴自動駕駛部門……除此之外,本周智能駕駛領域還有哪些大事發生?下面一起來看看!

圖森未來與采埃孚合作研發量產化無人駕駛卡車系統

近日,外媒報道稱商湯科技將推遲今年首次IPO計劃,轉戰私募市場,尋求5至10億美元融資。此前,商湯科技計劃今年在香港IPO至多融資7.5億美元。

作為中國估值最高的AI公司之一,商湯科技成立於2014年11月,自成立至今公司總計獲得超過30億美元的融資,其最新一輪融資被報道於2018年9月公布,彼時的估值約為60億美元。而去年7月,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徐立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公司估值已超過75億美元。盡管如此,當前金融市場受疫情影響嚴重受挫,現在之於商湯科技確實不是一個上市的好時機。

小智點評:在人工智慧領域,商湯科技憑借龐大的業務版圖獲得了眾多國內外頂級投資機構的青睞,並一度被認為是「融資機器」,不過就算此前商湯對資本市場的吸引力再大,也抵不過疫情對市場的沖擊,只盼商湯能在此次調整之後,重新出發,打上漂亮的一仗。

豐田提名外籍董事會成員?加快自動駕駛進程

近日,豐田公司提名該公司自動駕駛和機器人部門CEO詹姆斯·庫夫納(JamesKuffner)從今年6月份開始進入公司董事會。這標志著豐田公司接下來的發展重心,正從傳統汽車生產轉向下一代移動出行業務。

庫夫納於2016年1月加入豐田,此前供職於谷歌的機器人部門,是該部門的聯合創始人。加入豐田之後,庫夫納幫助豐田在矽谷成功建立了耗資10億美元的豐田研究院,該部門負責開發人工智慧技術,此技術將成為自動駕駛和聯網汽車的支柱。庫夫納表示,豐田的自動駕駛汽車計劃,就是屬於他這一代人的「登月計劃」。

小智點評:豐田近日在自動駕駛領域動作頻頻,除了提名新董事,還先後投資了兩家中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分別是Momenta和小馬智行,再加上此前牽手的一汽、廣汽、四維圖新、滴滴等,可以發現豐田儼然將中國市場當做了轉型的關鍵一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7. 圖森未來開啟沖刺IPO計劃,自動駕駛的春天來了嗎

圖森未來開啟沖刺IPO計劃,自動駕駛的春天我認為來了。

1.自動駕駛是接下來的風口行業;

2.智能技術經過幾年的積累已經成熟;

3.自動駕駛已經成為了未來汽車行業新的突破口。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能夠改變未來,中國科技的不斷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人工智慧和自動駕駛受到了越來越多企業的關注。圖森未來開啟沖刺IPO計劃,自動駕駛的春天我認為來了,因為自動駕駛是未來幾年汽車行業的新風口,這也是未來汽車行業的突破口,誰能夠率先佔領市場,誰就擁有更大的優勢。自動駕駛技術經過幾年的積累已經成熟,很多汽車廠商已經開始量產自動駕駛汽車,這會讓汽車進入一個新時代,這是我認為自動駕駛春天來了的原因。

三、圖森未來開啟沖刺IPO計劃的目的是什麼

企業上市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做大做強,圖森未來開啟沖刺IPO計劃目的很簡單,希望融資然後用這些資金加大自動駕駛的投入和研發,提高核心競爭力,從而快速佔領市場,這是他們計劃IPO的真正原因。

8. 3.72億元!創企Outrider融資發展自動駕駛卡車技術

原名為現名為Outrider,是一家為貨運行業提供軟體即服務解決方案,以實現自動駕駛卡車的公司,該公司宣布最近籌集了3.7萬億元資金。

蓋世汽車訊無人駕駛汽車技術有潛力可以改變整個行業,而且也確實做到了。瑞典斯德哥爾摩?Einride公司已經籌集了3200萬美元,研發運輸原木、集裝箱和其他貨物的貨運系統。與此同時,Alphabet旗下的Waymo也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部署了一項商用機器人計程車服務。

Outrider表示,由其軟體編排的基於計算機視覺的車輛(SAEL4自動駕駛)不僅超越了效率和安全標准,而且也超越了嚴格的環境標准。雖然對於該軟體的細節尚不清楚,不過Outrider表示表示其三向系統包括了一個管理引起以及前面提到的堆貨場卡車和場地基礎設施,可與許多大企業已經使用的供應鏈軟體一同工作。

目前,Outrider正在開拓一個在發貨量方面幾乎無人可及的市場。2013年,僅在美國,每天以貨運形式運輸的貨物價值約為500億美元。2019年,全球無人駕駛卡車市場的總市值預計達到了542.3億美元,總數達到6700輛,每年將為物流和航運業節省700億美元,同時將生產率提高30%。

除了節省成本之外,人力短缺也是推動無人駕駛卡車市場增長的部分原因。2018年,美國卡車運輸協會(AmericanTruckingAssociates)估計,美國需要5萬多名卡車司機來填補人力短缺,盡管美國交通部(U.S.TransportationDepartment)對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疾病卡車司機的篩查計劃被擱置。

因此,Outrider其他強大的競爭對手還包括圖森未來(TuSimple)、Xos(之前稱為ThorTrucks)、Pronto.ai以及Aurora(2019年2月籌集了5.3億美元資金,估值超過20億美元),以及由前蘋果、谷歌和優步先進技術團隊(UberAdvancedTechnologiesGroup)工程師創辦的自動駕駛卡車初創公司?Ike和KodiakRobotics公司,後者是PazEshel和優步及Otto公司工程師DonBurnette共同創辦。此外,還有Embark公司,該公司將其無人駕駛系統整合至半掛卡車中,並與亞馬遜合作推出了一項貨運試點計劃,並與戴姆勒和沃爾沃等企業合作自動駕駛卡車解決方案。

不過Outrider研發的是整體解決方案,其團隊擁有超過75名員工,其中50名是來自英偉達、特斯拉、iRobot、LockheedMartin、通用CruiseAutomation、美國武裝部隊、卡內基梅隆大學、喬治亞理工大學、普渡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西北大學的工程師,可將其與其他公司區別開來。(文中圖片均來自venturebeat.com)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9. 大家看好哪些自動駕駛公司

第一梯隊

第一梯隊的主要有兩家:

第一家公司Momenta相對低調,但團隊和實際進展卻名聲響於行業內。他們目前執掌研發的聯合創始人,是目標檢測和圖像識別領域先進框架Faster R-CNN和ResNet的作者任少卿。

在我看來Momenta是一家被嚴重低估的公司。他們的目標是打造自動駕駛大腦,所以不止走了一條看起來更快能實現的L3之路,L4以上的自動駕駛也在研發。在實際進展方面,Momenta先L3,跟車廠供應商合作,走特斯拉模式,然後再L4。Momenta還得到賓士母公司戴姆勒、蔚來汽車的產業資本的加持,依靠資本+資源,可能會更快走通技術方案的商業閉環。

這種「閉環」也在最近半年進一步得到資本認可,據稱Momenta目前已累計完成融資超過2億美金,估值超過10億美金,推進速度和進展十分驚人。

第二家公司是Pony.ai,就是彭軍和樓教主聯手創業的小馬智行。他們當前估值已接近10億美元,還獲得了北京路測牌照,同時跟廣汽達成戰略合作,招攬了一幫大牛建起自動駕駛研究院。

在技術方面,Pony.ai開始使用32線激光雷達完成64線甚至128線才能達到的效果。當然更被關注的八卦依然是樓教主。之前有傳聞稱,教主中道改意,出走小馬加盟滴滴,出任滴滴外賣CTO,甚至有人親眼目睹教主頻繁進出滴滴。

然而真相是:滴滴外賣和Pony.ai同住一棟樓而已。

總之,在過去半年競速里,Pony.ai和Momenta已經閃出了一個身位。

第二梯隊

第二梯隊估值圍繞6億美元上下波動,相比起上一輪,整體也有2-3倍增長。

首先是景馳科技。景馳自創業以來,勢頭洶涌,團隊分工配置也相對健全,特別對於這個技術與落地並重,產品和資源同舉的行業,前CEO王勁的作用不可謂不關鍵。

然而網路的精準一擊,對景馳造成了不可承受的影響。所幸王勁之變後,景馳迅速度過了動盪期,也吸引了一批高級人才加盟,公司重新進入了穩定發展階段。

另一家RoadStar.ai,近期剛宣布了一輪1.28億美元的融資,投後估值5億美元左右。他們是一家網路車廠開出的無人車公司,主打L4以上自動駕駛。但去年早些時候就開始的融資,進展算不上一帆風順,而且如今領投方雙湖資本的4000萬美元,原計劃似乎也更偏向另一家公司一些,但後來那家公司風雲突變,RoadStar.ai守得雲開見月明。

除了乘用自動駕駛,還有幾家貨運相關的無人車公司也在該梯隊中。

圖森未來在去年年底官宣了一輪Composite Capital Management領投的5500萬美元融資,據說當時投後估值就達到了4.5億美元。圖森未來最近一次對外亮相是無人集卡在港口的應用,意味著圖森開始進入商業化試運營階段,但現在沒有更多融資的進展可分享。

在貨運自動駕駛領域,2018年上半年最受關注的可能要屬何曉飛創辦的飛步科技。飛步科技主打輕卡貨運,方案落地中包含了城際、高速等場景,而且貨運相關的高級輔助駕駛可能會最先對外推出。他們之所以受關注,還有另一個原因是全棧技術中還包括的專為自動駕駛研發的AI晶元。

第三梯隊

此外,還有幾家更為低調的無人車公司,估值在3億美元維度。但比起上一輪也有3倍以上的推進。

同樣出身網路系的領駿科技,該團隊5月對外發布的「完全看不出經過改裝」的無人駕駛原型車,在一輛國產SUV基礎上,領駿實現了整套自動駕駛方案,轉向過彎、高速場景、收費站等均在路測中順暢實現。最引人注目的是,領駿無人車將所有感測器「隱藏」,頭頂沒有醒目的激光雷達,可能會成為車廠追求的目標。

相似思路的還有領駿創始人楊文利的「老戰友」倪凱。他們在網路都是最早一批無人車團隊成員,倪凱創辦禾多科技後,也是以L4降維應用L3的思路在推進,目前融資進展可獲悉的比較有限,但聽說跟車廠簽到了大單。

另外「悶聲發財」的或許還有吳甘沙,馭勢科技在今年上半年的新聞並不多,但在無人駕駛清掃、擺渡車和停車場等有限場景的自動駕駛方面,具體落地案例一個接一個,資本方面的消息可能也快了。

與馭勢科技落地場景相類似的是酷哇機器人,這家已在長沙橘子洲頭落地無人駕駛掃地車的公司,近兩月來氣勢洶洶,而且還在落地中找到了長沙中聯重科這樣的環境產業龍頭。最近,酷哇宣布了一輪1.35億元的B輪融資。

OMT:巨頭在側

最後,同步一下BAT們的自動駕駛進展:

網路,起步最早,積累和探索也最豐富,Apollo亦在業內打響了名氣和口碑,但陸奇的走,影響很大,不僅影響的是Apollo的對外發展,也影響著網路工程師的心緒。

目前,網路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啟用了「老網路」陳競凱,這位首席架構師性格謙和、為人低調,內部頗有口碑,也深受李彥宏信任,但能否握穩網路無人車的方向盤,需要一些時間來給出答案。

騰訊,進展最快,去年年底完成了組織框架搭建,今年在滿世界挖人推進,L3、L4並行,L3方面會最先推出產品,而且騰訊以深圳為大本營,已經拿到了深圳的第一張路測牌照。

阿里巴巴,BAT中布局最晚,實際進展也對外透露不多,半年來最大進展是透露了團隊由阿里AI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王剛在領導,目前團隊規模50多人。

最後的最後,華為也在進行自動駕駛研發布局,但進展可能更慢——因為華為還在為團隊找leader呢。

總之,目前天下大勢就是這樣,再過半年可能就要分出勝負,最關鍵的時間點也已經來臨。

10. 2019年新造車融資額超268億元,仍依賴資本救火

[億歐導讀]?風口在變,不變的是價值創造,不變的是暗流涌動,資本趨利。

(來源/Unsplash)

風口在變,不變的是價值創造,不變的是暗流涌動、資本趨利。從2019全年投資行為來看,資本市場對於汽車賽道越來越謹慎,投資將更為精準,耐心關注長線的成熟投資人將沉澱下來,更高瞻遠矚、不拘泥於短期效益。

技術驅動產業變革,下一站,資本的機會將同樣站在推動汽車全產業鏈的升級的一端。汽車生態的細分布局中,用實力說話的硬科技領域資本仍將高潮迭起,裸泳者謂誰?潮水褪去後將一目瞭然。

編輯:郝秋慧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閱讀全文

與圖森互聯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
理財王冠 瀏覽:623
理財客戶細分 瀏覽:16
st興業股票 瀏覽:136
怎麼購買印度基金 瀏覽:876
證券投資基金運作費用 瀏覽:84
企業如何通過基金融資 瀏覽:570
項目融資的結構 瀏覽:379
融資33 瀏覽:370
拆借信託 瀏覽:484
信託查詢平台 瀏覽:80
要約價格低於提示性 瀏覽:202
今日中國銀行匯率港幣兌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312
北京富勤理財 瀏覽: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