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p2p理財跑路案例能追回錢嗎
一般都不會追回來的。真正的p2p一般都是不會出現平台跑路等現象的,
⑵ 請問:競優理財跑路兩月多了,公安偵破案情進行得怎樣主犯抓到沒有
曝光曝光,可以加快破案進度
⑶ 理財平台跑路了我投資的錢怎麼回來,我怎麼報警,是打
第一,搜集證據。保留與P2P平台往來證據,例如:與平台簽訂的投資協議,資金交易記錄等等,然後盡快確定平台的跑路去向。
第二,協商解決。個別P2P平台並不是以欺詐為初衷而是因為公司經營不善所致,從而平台流動性出現了問題。並且在案發初期,平台大多希望息事寧人,此時抓住機會與之交涉,盡量讓平台使用不動產和抵押物進行變現賠償,回款可能性大。
當然協商解決是有前提的,你得聯系的到平台負責人,對方也有意願協商,要麼合同里就有仲裁條款,可以由仲裁機構出面進行調解。
第三,加入維權群。受傷的肯定不會是一個人,俗話說「人多力量大」,加入維權群組能夠獲得更多的信息,而且能夠增加訴求的影響力。但是提醒大家,不要輕信於人,即使對方和你一樣是受害人。之前就發生過有人將受害人組織起來,以代表大家維權為由籌集資金,最後逃之夭夭的事情。
第四,發律師函。律師函是法律途徑的一種,相當於「合法的恐嚇信」,說不定借款人收到以後就扛不住法律的壓力「束手就擒」。
第五,報警。如果已經到了無法協商的地步,一定要及時報警。最好可以聘用專業律師,對案件進行跟蹤、推進,這樣可以防止人情關系對案件的影響,從而可以減少投資人的損失。
融 資易P2P平台告訴你投資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希望題主收到回答能夠採納一下唄,十分感謝您。
⑷ 理財平台跑路了怎麼辦
報警,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
建立維權的群,人多力量大;
找到該公司的員工,問清老闆去向,順藤摸瓜。
理財有風險不要只追求高收益
⑸ 理財公司老闆跑路所觸犯的法律有哪些
老闆跑路來不違法,但自是理財公司在日常業務中很多都是在打擦邊球,可能會涉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甚至是涉嫌詐騙等。
無非就是沒有跑路投資人沒有意識到裡面的違法行為,但是一旦跑路就去公安報案,公安一查就查到問題了。
⑹ 理財平台老闆跑路,法院沒定性、可以民事訴訟嗎
如果理財平台老闆跑路,法院沒定性,是不可以進行民事訴訟的。
即使你民事訴訟了,老闆跑了,你又起訴誰?
還是摧殘辦吧。
⑺ 理財公司跑路了如何維權
樓上說的很全了,不過在選擇理財投資公司的時候還是需要考察考察,現在國家一步一步的在專規范這個行業,銀屬行資金存管,就是用戶投資的錢,不是在這個公司,而且是在銀行,這樣就減少了理財公司捐款跑路的情況發生,小資錢包就是屬於這一類,由銀行來存管資金,這樣小資錢包的用戶就有安全保障了!
⑻ 理財老闆跑路 員工有60萬業績 會被拘留嗎,會不會被判刑,目前刑拘了,
如果員工是直接責任人員,那麼會被拘留,會被判刑。情節較輕的情況下,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如下:
第一百七十六條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8)理財跑路案件擴展閱讀
對於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是否立案偵查,取決於有沒有涉嫌以下三種情形中的一種:
一是從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數額上來看,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2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數額在100萬元以上的。
二是從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的戶數上來看,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30戶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150戶以上的。
三是從造成的經濟損失上來看,個人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單位非法吸收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給存款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參考資料來源:最高人民檢察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