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怎樣理財才能以錢生錢錢生錢需要考慮哪些問題
1、學會節流。工資是有限的,不必要花的錢要節約,只要節約,一年還是可專以省下一筆可觀的收屬入,這是理財的第一步;
2、做好開源。有了余錢,就要合理運用,使之保值增值,使其產生較大的收益;
3、善於計劃。理財的目的,不在於要賺很多很多的錢,而是在於使將來的生活有保障或生活的更好(所以說理財不只是有錢人的事,工薪階層同樣需要理財),善於計劃自己的未來需求對於理財很重要;
4、合理安排資金結構,在現實消費和未來的收益之間尋求平衡點;
5、根據自己的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考慮收益率。高收益的理財方案不一定是好方案,適合自己的方案才是好方案,因為收益率越高,其風險就越大。適合自己的方案是既能達到預期目的,風險最小的方案,不要盲目選擇收益率最高的方案。
㈡ 女人如何理財才能讓錢生錢
我覺得女人理財有時候確實會比男人要好的多,畢竟心思比較縝密,所以可以選擇一些投資的品種嘗試嘗試。
對於女人來講,特別是那些家庭主婦,一般結婚後在家打理家務,沒有外出工作的女人,我覺得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試試股票投資。對於股票投資,一定要先學好技術,然後根據自己的操作思路,操作習慣去操作。另外,自己操作的每一單都要有自己的規劃,要明確自己的盈利以及虧損的點位,並且落到實處。慢慢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投資理財的資金就會慢慢的增加,自然也就達到了錢生錢的目的了。
我有個朋友就是這樣,她結婚之後沒有什麼事情做,所以自己就學著炒炒股票,慢慢的,自己的技術越來越成熟,然後就嚴格的按照自己的操作思路去理財,去年過年的時候偶然碰見,她都已經自己買了一輛自己的小車了。所以理財其實也很簡單,只要你了解了其中的原理,然後有計劃的執行,自然就能夠使自己的資金逐漸增加。
㈢ 如何理財可以讓錢生錢
理財不在乎自己的年收入是多少,資金多了有資金多的辦法,資金少有資金少的渠道。
理財的目的是保值增值,不一定是需要有多高的收益,在保本的基礎上有增值就是理財的最終目的。
如果你是工薪階層,每個月拿出自己收入的10-20%做理財。
如果是風險厭惡型,最好的選擇就是銀行定期存款、大額存款、大額存單、國債等等之類。
現在的銀行存款無論是哪種方式,只要是三年期以上的年化利率都在4%左右,如果是大額存款,小型銀行的年化利息也許會更高一些。
三年期的國債基本上都維持在4%的年化收益率,這個基本上是保本保收益的產品了。
如果能夠承擔一定的風險,可以選擇空間就更大了。
指數型基金,股票,期貨都是不錯的選擇。不過以上三種理財方式風險較高,最好有一個心理准備。
對於理財這件事情很多人都覺得只有資金量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才開始,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理財最重要的就是開始和堅持。只要開始理財了,就踏上了正軌,堅持才是獲得收益的關鍵點。
理財要注重風險管理,建議資金分流,放在不同的渠道裡面,獲得收益的同時也可以規避虧損的風險。
㈣ 告訴我怎樣理財,怎樣讓錢生錢
理財的三個環節:
1、攢錢:掙一個花兩個一輩子都是窮人。一個月強制拿出10%的錢存在銀行或保險公司里,很多人說做不到。那麼如果你的公司經營不好,老總要削減開支,給你兩個選擇,第一是把你開除,補償兩個月工資,第二是把你一千元的工資降到九百元,你能接受哪個方案?99%的人都能接受第二個方案。那麼你給自己做個強制儲蓄,發下錢後直接將10%的錢存入銀行或保險公司,不邁出這一步,你就永遠沒有錢花。
2、生錢:基金、股票、債券、不動產
3、護錢: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知道會出什麼事,所以要給自己買保險,保險是理財的重要手段,但不是全部。生錢就像打一口井,為你的水庫注入源源不斷的水源,但是光有打井還不夠,要為水庫修個堤壩–意外、住院、大病。因為開車撞人傾家盪產的例子。坐飛機的例子:一個月如果有時需要坐十次飛機,每次飛機起飛和降落的時候有的人會雙手合十,並不是信什麼東西,只是他覺得自己的生命又重新被自己掌握了,因為在天上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所以建議每次坐飛機給自己買保50萬-200萬的意外險,這是給家人的愛心和責任,這50萬-200萬夠家人和孩子生活一段時間。
㈤ 理財新手如何讓自己的錢生錢呢
許多人理財,通常會碰上這些問題:不知道用什麼辦法才能存下更多錢?賬上利息確實很低,有什麼好的想法?有哪些更穩當的理財計劃?……這些問題,看起來不好處理,但實際解決起來很簡單。一套靠譜的《理財訓練營》就可以幫到你,這就是我從入門進階為投資行家的捷徑通道,所以想在文章靠前部分先推薦給各位:點擊報名《理財訓練營》,提升你業余賺錢的能力。
下面我就來講講普通人如何通過理財,攢到1000萬元!
現在我們假設一下,如果你每年都拿出2.4萬元,即每個月拿出2000元,投資年化率10%的理財產品,10年後,你就能攢到38萬。
如果一直堅持下去,到了第20年,就可以積累出一筆137萬元的資產。
復利的魅力遠不僅於此,它更為誘人的還是在突破臨界點的時候,假設你能持續堅持40年,那麼你將擁有1,062萬元的驚人財富。
這就是復利投資的神奇之處,聽到以後會不會很動心呢?
然而,這個10%的收益率我們並不能保證每年都有,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理財,在專業的實操之後,讓自己的投資收益逐漸逼近這個值。
而且隨著我們年齡和經歷的增長,能存下的2000塊不是固定的,畢竟我們以後的月工資也會增長。
如果能夠把握住兩個比較核心的因素,可以實現理財收益的暴漲:一個是收益率,一個是時間
第一,收益率的一點點變化都會產生很大影響。
房貸利率嚴重影響每月還款額的變化,房奴都很清楚。
年化率僅為2%多的余額寶,是目前不少人的投資產品,如果我們能通過理財,使年化收益率達到5%多,在到手的利息方面,我們每年可以拿到的數就能夠有較大的增長。
有一個計算方法非常值得介紹給各位小夥伴,它被稱為72法則。如果你想知道在復利的作用下,資金增長一倍需要的時間是多久,就可以通過72法則得知。
72除以年化率可以得到一個大概的數值,這個數值就是投資本金翻倍所需要的年數。
例如:假設最初投資金額為10萬元,你投資的是余額寶,假如年利率為2.5%,那麼這個計算公式得出的結果就是你的資金翻倍時間:2÷2.5(年化率)=28.8。
如果你的年化收益率提高到5%,是通過理財的方式實現的,那麼你僅需要72÷5(年化率)=14.4年就能獲得資金翻倍。
當然,假設你的收益率提到了10%,你就只需要7.2年就能實現原始資金的翻倍了。
那些想要合理做好資產配置,然後在更安全的情況之下,去完成理財收益率的提升的話,理財訓練營是能給大家傳授這樣的知識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鏈接報名聽課,多學習總是不會錯的:報名《理財訓練營》,和其他小夥伴一起學,不掉隊。
第二點,理財最主要的就是堅持,也就是時間。
舉一個思維題:一片池塘出現了一小塊浮萍,如果每天都要增長一倍的情況,專家對此估計10天能長滿整個池塘,問,需要多少天可以讓水面長滿一半?
答案:9天。
也就是,第9天就是一個「臨界點」,最後1天的成長卻是翻倍。
再舉一個例子:在沃倫巴菲特50歲的時候,他只有3.76億美元的個人凈資產;這一數字飆升到38億美元,是在他59歲的那年。因此巴菲特的「臨界點」可以說是在他59歲那年。
成功做完一件事,首先要有資源的積累,而成功的關鍵就在於能不能堅持。只有經歷很長時間之後才能夠看出投資的勝負。
一年當中能省下來存的錢只有一兩萬,但是當你的收入逐漸增多時,你的存款也會大幅度提升,而且每年都積極投資,你的投資收益經過時間的沉澱就會暴漲。
在理財訓練營里,類似於如何去積累第一桶金、如何去提高投資收益率以及如何去實現財富積累等的老師都講到了。如果你和我一樣是月光族,並想提高自己積累財富的能力,那麼歡迎你和我一起學習:《理財訓練營》手把手帶你輕松穩健掘金,點擊報名
㈥ 怎樣理財,怎樣才能錢生錢做投資是什麼意思
怎樣理財我來告訴你,
理財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手裡的錢。錢要是不理的話會就會產生這樣的糊塗賬:有些人盡管收入不菲,但是就不見財富增長,一旦有點急事需要用大一筆資金的話,拿不出收。想理財的話就要全面分析自己的收入與開支情況,對資金做合理的安排。把收入分為幾部份,一部份用於固定生活開支,一部份做為機動開支,一部份做為存款用余以後的大筆開支,比如買房,買車。對於存款這一部份還可以做細分,按自己的計劃做定期存款、活期存款、購買國債、用於投資等。在這只做簡單回答。
怎樣才能錢生錢:
只有錢才能生錢,這個是硬道理。但不是有錢就能生錢。資金是需要流動的,放在家裡的現金是不會生錢的。存銀行可以生錢,比較保險,但是收益最低。想要收益高就要做投資,投資是有風險的,收益越高,風險也就越高。如果自己不懂投資,可以找專業的投資公司委託理財,但是一定要選好,風險控制最重要。
第三個問題:
投資指的是用某種有價值的資產,其中包括資金、人力、知識產權等投入到某個企業、項目或經濟活動,以獲取經濟回報的商業行為或過程。
一般人講的投資就是指用資金投入到某個企業、項目或是經營活動。
具體的投資如果你有興趣,對本公司信的過的話,可以進一步聯系。
㈦ 怎樣理財讓錢生錢
你好,知友!
首先,拿出每個月必須支付的生活費。如房租、水電、通訊費、柴米油鹽等,這部分約占收入三分之一。它們是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滿足你最基本的物質需求。離開了它們,你就會像魚兒離開了水一樣無法生活,所以無論如何,請你先從收入中抽出這部分,不要動用。
其次,是自己用來儲蓄的部分,也約占收入的三分之一。每次存錢的時候,都會很有成就感,好像安全感又多了幾分。但是到了月底的時候,往往就變成了泡沫經濟:存進去的大部分又取出來了,而且是不動聲色,好像細雨潤物一樣就不見了,散布於林林總總自己喜歡的衣飾、雜志或朋友聚會上。這個時候,你要大聲對自己講:「我要投資自己的明天,我要保護好自己的財產。」起碼,你的存儲能保證你3個月的基本生活。要知道,現在很多公司動輒減薪裁員。如果你一點儲蓄都沒有,一旦工作發生了變動,你將會是非常被動的。而且這3個月的收入可以成為你的定心丸,實在工作幹得不開心了,你可以無需再忍,憤而揮袖離職,想想是多麼大快人心的事啊。所以,無論如何,請為自己留條退路。
剩下的這部分錢,約占收入的三分之一。可以根據自己當時的生活目標,側重地花在不同的地方。譬如五一、十一可以安排自己旅遊;服裝打折時可以購進自己心儀已久的牌子貨;還有平時必不可少的購買CD、朋友聚會的開銷。這樣花起來心裡有數,不會一下子把錢都用完。最關鍵的是,即使一發薪水就把這部分用完了,也可當是一次教訓,可以懲罰自己一個月內什麼都不能再幹了(就當是收入全部支出了吧),印象會很深刻而且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