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般情況下,融資租賃期滿時租賃物的殘值我們應該如何處置了
《合同法》第十四章「融資租賃合同」中,第二百五十條規定,出租人和承租人可以回約定租賃期間屆滿租賃物的答歸屬。對租賃物的歸屬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租賃物的所有權歸出租人。而第六十一條規定,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因此,如果融資租賃合同進行了約定,融資租賃期滿時租賃物的殘值按照合同約定處置。如果沒有約定,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如果還是不能確定,融資租賃期滿時租賃物的殘值歸出租人所有。
㈡ 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計提折舊時預計凈殘值和預計清理費用如何處理
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應當採用與自有應計折舊資產相一致的折舊政策。
1、能夠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將會去的租賃資產所有權的,應當在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內計提折舊。
2、無法確定上述情況的,應當在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限內計提折舊。
3、應提取的折舊總額為固定資產原價減去預計殘值加上預計清理費用。
㈢ 某企業向租賃公司融資租入一套設備,設備原價600萬元,租賃期5年,預計設備殘值2
承租人對融資租賃的處理:
租賃期開始日: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孰低)未確認融資費用。
貸: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最低租賃付款額)
折現率的確定(計算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時,其折現率可按下列順序確定)。
出租人的租賃內含利率;
租賃合同規定的利率;
同期銀行貸款利率。
初始直接費用的處理——手續費、律師費、差旅費、印花稅等,計入租入資產價值: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初始直接費用)
貸:銀行存款等
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的處理——按實際利率法分攤。
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3)融資租賃的殘值擴展閱讀:
融資租賃業務本身確實具有融資服務和貿易服務的兩種市場功能。以融資租賃業務具備的市場功能來界定融資租賃公司是從事融資服務的金融機構,還是從事促進租賃物流通銷售的非金融的貿易機構,顯然都不太合適。
融資租賃公司從事的債權投資業務對承租人來說就是融資服務,具有金融服務的性質。但是並不是提供融資租賃服務的機構就一定是金融機構。融資租賃公司本身是否是金融機構完全由公司的股東背景和公司依照市場准入標準的相關法規取得的經營范圍來確定。
㈣ 融資租賃中 什麼是直線法 什麼是殘值
在融資租賃中,長期應付款與確認進固定資產之間的差額計入「未確認融資費用」,在付款期間內攤銷。以前可以直線攤銷,即將該未確認融資費用按剩餘年限平均攤銷。現在不允許按直線法攤銷了,必須按內在報酬率攤銷。
殘值就是固定資產使用到期剩餘價值。
㈤ 融資租賃對殘值處理的幾種方式
承租人留購 出租人回收 轉讓給第三方
㈥ 融資租賃資本成本或租金的計算中是否考慮設備的殘值
「設備價值」是出租人目前的投資額。是出租人目前現金流出的現值。
如果殘值內歸出租容人,則出租人未來獲得殘值現金流入,殘值現值可以補償部分投資額,所以需要通過收取租金補償的部分為「設備價值-殘值現值」,即設備價值=年租金×年金現值系數+殘值現值,需要考慮殘值現值
如果殘值歸承租人,則出租人的投資額全部通過收取租金補償,所以設備價值=年租金×年金現值系數。此時殘值不能補償出租人的投資,所以計算時不需要考慮殘值現值。
㈦ 融資租賃租期結束後,資產的殘值風險有誰承擔
融資租賃一般側重融資而不是租賃,資產一般指承租設備,更多時候是為了融資而採取的一種購置或降低資產負債率的一種融資手段,承租設備的實際所有權一般都在承租方,承租方為了實現融資,一般都會承擔相應的責任和風險。
㈧ 融資租賃的固定資產能否計提折舊
需要。企業採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由於在租賃期里承租企業實質上獲得了該資產所提供的主要經濟利益,同時承擔了與資產有關的風險。因此承租企業應將融資租入資產作為一項固定資產計價入賬,同時確認相應的負債,並且要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財稅[2005]165號第六條:一般納稅人注銷時存貨及留抵稅額處理問題
一般納稅人注銷或被取消輔導期一般納稅人資格,轉為小規模納稅人時,其存貨不作進項稅額轉出處理,其留抵稅額也不予以退稅。
因此,融資租賃固定資產需要計提折舊;一般納稅人撤銷後,其進項稅額不予以退回。當月新增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下月開始計提折舊;當月減少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下月開始不計提。
無形資產與固定資產恰恰相反:
當月增加的無形資產,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的無形資產,當月不再攤銷。
折舊方法
平均年限法
又稱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式,各期計提的折舊額是相同的。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折舊年限(也可是月數)。
例:甲企業有一廠房,原值為300000元,預計可使用10年,預計報廢時的凈殘值為5000元,廠房採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要求計算該廠房的年折舊額。
年折舊額:(300000-5000)/10=29500元。
工作量法
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時先計算出每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再根據每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乘以預計使用的工作總量計算出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例:乙企業有一輛專門用於運貨的卡車,原值為30000元,預計總行駛里程為300000公里,(假設報廢時無凈殘值),當月行駛30000公里,要求計算卡車的月折舊額。
解: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30000/300000=0.1(元/公里)
月折舊額=30000×0.1=3000元。
如今最常用的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這種方法。
㈨ 融資租賃資產的殘值怎麼定或怎麼計算
融資租賃的固定資產,應當採取與自有固定資產一樣的折舊政策。但有一定的特殊性:
(1)折舊期間的確定:①如果能夠合理確定租賃期滿時承租人將會取得租賃資產的所有權,應以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的尚可使用年限作為折舊年限;②如果不能合理確定是否能夠取得所有權,應以租賃期與租賃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者作為折舊年限。
本例中融資租賃的設備以6年為折舊年限,但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故折舊期從2010年7月至2016年12月共66個月(12*5+6)。
(2)殘值的確定:①如果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提供了擔保,則應提的殘值為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減去擔保余值加上預計清理費用;②如果承租人或與其有關的第三方未對租賃資產余值提供擔保,則應提的折舊總額為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入賬價值減去預計殘值加上預計清理費用。
本例中,融資租賃設備應提殘值=660+5+25-30=660萬元
該設備在2010年應計提的殘值=(660+5+25-30)÷(12×5+6)×6=60萬元
㈩ 融資租賃如何計提折舊
融資租賃的固定資產和自有資產折舊方法一樣,共有四種折舊方法:
一、平均年限法
又稱直線法,是將固定資產的折舊額均衡地分攤到各期的一種方式,各期計提的折舊額是相同的。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折舊年限(也可是月數)。
二、工作量法
根據實際工作量計提折舊額的一種方法。計算時先計算出每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再根據每單位工作量的折舊額計算出某項固定資產月折舊額。
目前最常用的最簡單的一種方法就是這種方法。
三、年數總和法
年數總和法是將固定資產原值減殘值後的凈額乘以一個逐年遞減的的分數計算年折舊額,分子代表固定資產尚可使用的年數,分母代表固定資產使用年數的序數之和。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殘值)╳可使用年數÷使用年數的序數之和
年折舊率=該年尚可使用年數/各年尚可使用年數總和=(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數)/[預計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年限+1)÷2]年折舊額=應計提折舊總額×年折舊率
四、雙倍余額遞減法
雙倍余額遞減法是不考慮固定資產殘值的情況下,根據每期固定資產帳面凈值和雙倍直線法折舊率計算固定資產折舊的一種方法。
年折舊率=2÷折舊年限*100%
月折舊額=年折舊率╳固定資產帳面凈值÷12
年折舊額=每年年初固定資產賬面凈值×年折舊率
最後2年折舊額=(固定資產賬面凈值-預計凈殘值)÷2
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的固定資產,應當在其折舊年限到期前二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殘值後的凈額平均分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