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理財融資 > 香港保費融資

香港保費融資

發布時間:2021-08-26 10:11:00

『壹』 香港保險有哪些種類

香港保險具備有費率低、收益高和覆蓋廣這三個特點。香港保險的優勢,不僅表現在其保障型保險產品的性價比更高,而且表現在其投資型保險產品的回報率更加誘人。內地的壽險預定利率被定為2.5%,演示利率普遍分為高中低三檔,最高檔收益不過7%;而香港的投資型壽險演示利率往往只有兩檔,收益水平為8%-12%,這種收益水平是國內保險公司無法企及的。現在最受歡迎的香港保險種類主要是:
第一是重大疾病保險。重大疾病保險是內地人去香港購買保險時,非常流行的險種。相比之下,國內本土保險公司保險疾病范圍小,而且年費高。據媒體報道,每年繳納一樣的保費,在同樣的繳費年限下,保額相差可以達到5倍之多。保險的價格是按照當地人口的平均壽命、發病率和死亡率等數據精算出的結果。香港人均壽命85歲,比內地平均高10歲,發病率和死亡率也低得多,所以保險自然比內地便宜。
第二是儲蓄類保險,其收益相對內地同險種高。以某內地保險公司的一個計劃為例,如果選擇10年繳費,每年1萬元的話,可以保障到80歲。60歲可以領取17000元祝壽金等,合計收益至80歲共計446300元。如果按照這么計算的話,這個保險計劃的年化收益率僅為3%。香港的保險產品設計則沒那麼復雜,以某英國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產品為例,每年交10萬元人民幣,連續繳納10年,到20歲時可一次性提取200萬元,或者30歲可以一次性提取415萬元。這么算下來,年化收益率將近5%。

『貳』 2010年保費各國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去香港買奢飾品越來越少,去香港買保險卻原來越時髦。2010年大陸赴港投保新單保費僅44億港幣,2015年這數據已經變成316億港幣,短短5年增長7倍。
現在為大家科普一下,我們所熱衷的香港保險究竟有哪些險種。
萬用壽險
香港的萬用壽險對應國內的產品叫萬能壽險。萬用壽險相當定期壽險和投資保險的組合。萬用壽險的特點體現在三個靈活:繳費靈活,可以一次性付款也可以不定期付款;保障靈活,保額可以在保險公司核定區間調整;領取靈活,保單價值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領取。
香港萬用壽險的優勢在於可以搭配保費融資,客戶可以出一部分錢或者不出錢就可以投保一份保額上千萬美金甚至更高的萬用壽險。香港的融資成本低,私人銀行保費融資年息僅2%左右,而保險公司的萬用壽險保證收益一般在2%—2.5%,總收益一般在年息4%左右。對於高凈值客戶,如果已經是香港私人銀行的客戶,就可以用在私人銀行的資產抵押,如果資產足夠就可以不出一分錢買到高額萬用壽險,如果資產不足就要自己付一部分保費。保險公司的保證收益基本可以跟銀行貸款利息持平,投保人享有高額保障同時還可以凈賺2個點的利差。
當然,這是有門檻的,私人銀行的起步價100萬美金。
國內的萬能壽險無法操作保費融資,主要是國內貸款利率太高,一般要年息6%以上,保險產品的收益一般在4%左右,利差是負的2%。
投資連結保險
香港的投資連結保險保障功能很弱,一般只是保單價值的101%或105%,所以香港投連險也簡稱101、105。但投資連結保險的投資能力很強,一般提供給客戶幾種或幾十種全球投資基金。每個經濟體都有自己的發展周期,比如大陸的股市,7年一個牛市,從最近的市場來看,2007年和2015年是兩個大牛市,其他年度基本是熊市或者慢牛。香港投資連結保險可以投資全球基金,理論上可以分享各國經濟增長紅利。收益如何,看個人的投資水平。總體來講,比國內的投連險選擇更多。
儲蓄分紅險
儲蓄分紅產品以教育金、養老金為主,一般資金存續期都在10年上。香港產品年復利收益在7%左右,保證收益2%左右;國內保險年復利收益4%左右,保證收益2%左右。保證部分基本一致,差異主要體現在浮動部分,通常所說的分紅。國內保險計劃書會有高中低三擋分紅假設,每年郵寄分紅報告,告知投保人當年分紅以及累計分紅。香港也會郵寄分紅報告,但香港會將實際分紅跟保單上的預期分紅做檢視,讓客戶非常清楚分紅的達成情況。香港各家公司都非常重視分紅達成,一般年度都是100%或者略高,只有大的經濟危機年份有可能低於預期值。
年收益4%和7%有多大差異,假設初始資金都是1萬元,50年後分別是7.1萬和29.5萬,後者比前者高出4倍多。
人壽保障
同樣的保額,香港的定期壽險的保費比國內保費便宜20-50%;終身壽險香港比國內保費便宜20-30%,長期年復利收益比國內產品一般高出2、3個百分點。有前面儲蓄分紅險的例子,大家就很容易判斷這2、3個百分點的分量了。
重疾保險
香港重疾險保障輕重症合計100種左右,國內重疾險保障輕重症合計50種左右,從保障范圍來看,香港重疾責任更廣泛。同樣保額香港重疾一般比國內保險保費低20-30%。
近幾年國內保險公司向國際先進學習的步伐非常快,已經有部分比較激進的公司,比如華夏,重疾險在保障疾病種類以及保費上媲美香港保險。但分紅部分依然後無法突破的。
意外保險
香港的附加意外是沒有優勢的,跟國內意外險相比,保險責任、保費沒有什麼差異。香港單獨的意外險像友邦的繳費12年,保障終身的,性價比比國內的意外險還是要好很多,但這款產品不單獨賣,一定是買了該公司的主險才有機會投保。
醫療保險
普通醫療建議在國內買就好了,高端醫療香港保險優勢明顯。尤其是准備出國生活或者經常出國的人士更需要投保。香港高端醫療優勢在於保費、保障范圍相當情況下保障額度更高,香港一般年度保額2000萬港幣、終身5000萬港幣,還有些產品是沒有終身限額的。國內保險年度保額100萬人民幣、終身保額300萬人民幣。
美元資產,平衡匯率風險,通脹可控,美元報單收益長期穩定,越到後期,收益越是可觀,避債避險,防止因債務,財產,離婚問題,所進行的分割
重疾險較國內分紅高,保障廣,保費低,大病,癌症等預付理賠,購買保險需要到香港購買,但理賠不用再飛到香港進行理賠
我也有到保險對比圖,可以定製計劃書

『叄』 山西太原的誰做香港保險了

1、美元產品 轉
匯率優勢,隨著美國步入加息周期,美元必將持續升值,人民幣貶值壓力很大,因此配置美元資產,刻不容緩,請從香港保險開始,而且在香港資金可以合法地自由進出香港。

2、保費及保額 轉自香港保險圈
高保額,壽險保障額比內地高30%以上。
低保費,香港保費率比內地低兩三成。

3、回報 轉自香港保險圈
內地分紅型人壽保險的預訂利率不得高於2.5%,普通型人壽保險費率中,預訂利率市場化才剛剛開始,內地保險公司目前的投資渠道還很狹窄,只能靠提高保費來保障收益,轉自香港保險圈。
香港保險公司全球性運營,投資項目、地區、資金總額,皆比內地保險公司大,香港保險公司在世界各地投資回報潛力具大的項目,從而為客戶賺取較高的回報。

4、保障范圍 轉自香港保險圈
香港人壽保險,涵蓋若干內地不保項目,比如艾滋病,更全面地保障投保人的利益,投資儲蓄方面,香港作為世界金融中心,投資產品開發得尤其充分,保險類投資產品投資基金選擇更多,可以實現保障與投資兼備。

5、危疾保障
內地普遍只包括約40種左右疾病,而且原位癌等特殊重疾需要接受治療才能賠付。香港的危疾保障包括了100多種疾病,而且保費卻比內地低,轉自香港保險圈。

6、醫療保障 轉自香港保險圈
香港保險公司根據住院發票和醫生報告進行理賠,同時提供終身的全球保障,無論投保者是旅遊還是留學到世界其他地方,發生疾病或者意外而住院,都可以理賠。香港醫療保險,亦不會規定客戶不能使用進口葯品。

7、理賠 轉自香港保險圈
香港保險公司實行「嚴核保,寬理賠」的經營理念。保單條款更注重保護客戶的權益,理賠程序更是簡單、快捷、可靠。

8、不可爭議條款
內地:新《保險法》中,「不可抗辯條款」的規定過於籠統,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偏離「不可抗辯條款」的立法宗旨,並影響其實際運用。
香港:由保單生效日起記,當受保人在生期間保單已持續生效超過2年後,除非保單是欺詐性所得,否則香港保險公司將不會爭議受保人人壽保障的有效性。

9、稅收 抄襲香港保險圈
香港沒有資產增值稅及遺產稅。購買香港保險可以避稅,購買香港人壽保險,如投保人身故,受益人所得的賠償是免徵遺產稅的。

10、免體檢投保額高
內地:40歲以下,重疾保額超過30萬或壽險超過50萬均需體檢。
香港:不需要進行體檢的投保額要遠遠超過內地。
如40歲人士,人壽或重疾投保額400萬港幣一般不需要體檢。
投保時,需要如實申報自己的身體狀況,將加快核保效率。

11、保險公司更具實力
香港的保險業擁有超過170年歷史,在香港這個自由競爭的經濟體系中,保險公司更具國際競爭力。提供多種不同類型的金融產品,可為客戶做出妥善的財富管理及投資選擇。香港保險圈

12、服務更專業
香港保險公司林立,競爭激烈,通過更專業和優質的服務,吸引客戶,而非返佣等惡性競爭。香港保險持牌人必須經過嚴格的資格認證考試,並且需要持續的學習,每年必須完成12個學分,而且香港保險的持牌人流動性低,誠信不誤導。

13、監管更嚴格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其保險監管體制以高效率、高透明和嚴格聞名於世,而健全的法制,也最大程度的保護客戶的利益。

14、隱私保護 抄襲香港保險圈
香港的《個人資料隱私條例》要求所有保險公司對客戶的資料絕對保密,所以購買香港人壽保險,隱私問題完全不必擔心。香港保險是離岸資產保障的最佳途徑。

15、離岸資產管理工具
在香港,保險本身就是有效的財富管理工具。保險產品在幾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功能已經變得相當完善,不再局限於單純的身故賠償。憑借保險,可以幫助客戶實現不同的人生目標。香港保險圈。
香港保險業是區內第二發達的保險市場,僅次於日本,其發達程度及完善的監管體系,令客戶可以安心享受優質的服務。
香港保險,具備綜合性財富管理,多元化財富增值方式,可以通過香港保單貸款,保費融資,靈活融資管理。

16、香港保監局於2016年成立
保監局接管保險業監理處的工作,肩負保險中介人的重任。保監局是財政獨立的法定機構,可以更靈活變通及具有更大的權利規管保險業,並致力促進業界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保險索償投訴局(投訴局)於2013年5月1日起,將處理索償服務范圍擴大至內地居民,為保障內地居民的合法權益提供有力的途徑和保障。從2016年1月1日起提高可裁決的賠償限額,由原來80萬港元上調至100萬港元。

『肆』 香港保險有哪些優點和不足的地方

香港保險的優勢
1、保費便宜
首先,香港保險人均壽命全球第一,女性平均壽命為87歲,男性平均壽命為81歲,而我國內地的平均壽命只有76歲。香港的醫療水平發達,在人均壽命和發病率低的情況下,香港保障類保險的保費會比國內的保險便宜很多。
其次,香港作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制度優勢,相比內地的保險公司的資金運用只能限於銀行存款、買賣債券、股票等運用形式,香港保險擁有更多的投資渠道和可投資的全球市場。
最後,香港保險的費率會區分吸煙和不吸煙的人群, 費率差在30%左右,如果你不吸煙,那麼費率會便宜很多,內地的保險通常沒有對吸煙者做區分,因而保費會略高一些。
2、重疾保額上浮
香港的重疾險保單是有分紅功能的,人們可以通過投保分紅的重疾險達到抵制通貨膨脹的作用。而國內的重疾險產品從購買之日起,保額確定了就不會再發生變化,比如投保保額是50萬,那麼一直都是50萬保額,香港保險則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增長,可能投保是50萬保額,30年後可能變成100萬了。
3、滿足境外美金資產配置需求
香港的保險通常是以港幣和美金來結算的,對於有境外資產配置需求的,或者有留學、海外工作和移民需求的人來說,可以將人民幣換成美金,這樣既能保證安全性,也能兼顧到收益性,可謂一舉兩得。
4、部分病種理賠寬泛
在內地,保監會規定的25種必保疾病以及理賠條款,作為行業的統一標准,各家保險公司都是一樣的。而香港保險的疾病定義和賠付條件是可以由保險公司自己制定的,比如腦中風後遺症,內地要求超過180天才能達到重疾理賠的條件,但是香港保險可以要求超過24小時就理賠。整體來看,香港保險和內地保險對於高發的重疾定義差異並不大,一部分疾病大陸定義的更加明確,而香港保險則更加寬泛。某種程度上,香港保險更加方便消費者理賠,但是由於保險概念過於寬泛和不明確,也很容易造成理賠糾紛。
香港保險的劣勢
1、採用無限告知
在內地,健康告知通常是「有限告知」,問什麼答什麼?不問不答。而香港保險採用的則是無限告知,對於投保人和被保險人不太確定的內容,香港保險會要求投保人或者被保險人盡可能地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等到拿到結果之後,再進行如實告知,如果沒有告知,一旦出現理賠糾紛,則需要投保人承擔結果。
2、理賠時效長
國內的保險都是受銀保監會嚴格監管的,根據監管條款的規定,保險公司必須在投保人申請理賠後30天內給出理賠結果,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樣的條款約定無疑更加的人性化和規范化。
再看香港保險,由於受到市場化運作的影響,所以理賠時效通常無法保證,很多買了香港保險的客戶需要用3—6個月才能拿到理賠結論,可見香港保險的時效性遠不及國內的保險。
3、保險理賠不受法律保護
很多人都知道,如果理賠遇到糾紛,上訴到法院,很大程度都是消費者贏。而相比國內保險,香港保險法是十分中立的,當消費者和保險公司產生理賠糾紛時,消費者並不佔優勢,也不會因為一些模稜兩可的原因而獲得理賠。而且,如果買了香港保險,投訴的時候需要向香港保險索償投訴局進行理賠投訴,而且這個投訴局能夠裁決的賠償上限只有100萬港元,超過這個數目就不能通過它來判決了。而且,在香港打官司訴訟費是非常高的,消費者很可能面臨較高的時間成本和費用成本。
4、外匯管制
外匯管制就像是內地人買香港保險的定時炸彈。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從2016年10月份開始,我國國內發行的銀聯卡只能在香港購買旅遊香港的項目保險,對於具有資本項目投資性質的人壽保險,銀聯卡是不能購買的。
而對於消費者來說,香港保險最吸引人的就是帶有分紅性質和身故責任的重疾險,然而根據相關的外匯政策,消費者是不能直接刷銀聯卡消費的。
引自:https://www.dby.cn/detail-116399.html

『伍』 買香港保險有哪些好處

香港保險到底有哪幾種類別?值不值得買呢?高凈值人士又能如何玩轉香港保險?

第一類:重大疾病類(保障類)

重疾類險種無論在配置順序還是受歡迎程度都是穩居榜首的,為什麼重大疾病產品最受歡迎?因為重大疾病險是最體現保險轉移風險這個功能的。重疾險與醫療險最大的差別是一筆過賠償,而非實報實銷。意味著這筆錢的作用不僅僅能覆蓋部分報銷不了的醫葯費,還在於彌補疾病及康復期內收入和積蓄的損失。換句話說,就是在疾病來臨前,將疾病所帶來的財產風險轉移出去。

香港的重疾險主要優勢在於:

1)保障范圍廣、定義較寬松

保障的范圍和定義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理賠的門檻,但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講,對醫學的專有名詞無法作出敏感的判斷,很多時候只能由代理人牽著走,容易被誤導銷售。香港重疾通常都覆蓋近100種疾病,50餘種重症,30餘種輕症,覆蓋面相對來說非常廣。

2)保額大,但費率低

同等費率下香港的保障額度高,同等保額下香港的費率低。主要原因有兩個:香港人均壽命長、患病率低,而保費是依據這些數據精算出來的;香港是自由貿易港、亞洲金融中心,投資渠道廣、收益高,為保費的釐定做出貢獻。

3)兼並儲蓄功能、分紅作用大

返還型重疾險說白了就是存一筆錢,免費送一個保障。這筆錢如果不出險,將來是可以連本帶利退保收回的,分紅就是這個利。當然了,對於一份保障型保險,分紅的作用不在於得利,而在於抗通脹。舉個例子,如果重疾險的保額不變,比如50萬保額的重疾險在二三十年後出險時還是50萬,但二三十年後的50萬可能只有5萬的購買力。

4)嚴核保寬理賠

香港的保險公司和大多數代理人,都會在投保前讓客戶提交體檢報告或是仔細詢問身體狀況及病史並如實申報,體檢不合格或者資金來源不明會直接拒保,一旦受保,理賠就輕松加愉快。這才是最大程度的尊重大多數誠信客戶的做法。

第二類:儲蓄分紅類(重收益)

這類產品很簡單,就是長期、穩健、現金流。長期的特徵決定了這筆錢的作用,服務於兩大剛需—教育和養老。穩健的特徵是為了平衡家庭理財的風險和收益。現金流的特徵是指靈活存取,存期可選,取的方式也靈活,可以散取也可以一筆過取。

香港儲蓄分紅險的優勢在於:

1)美金儲蓄,實現資產多元化

儲蓄險統一使用美金計價。人民幣從去年開始狂跳水,前一兩周回暖之後本周又開始貶值。匯率市場水太深,不懂的老百姓沒辦法作出預料和掌控。但實際上美金儲蓄的意義不在於利用匯率差賺錢,而在於將資金分散開來,對沖單一貨幣的風險,讓我們辛苦得來的財富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被莫名其妙地蒸發掉。而對於資產達到一定基礎,有意進一步開展海外投資的人而言,香港保險可以作為一個分散風險的緩沖墊,做好風險管理之後再做財富增值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2)復利分紅,回報高

這點是買儲蓄最重要的一點,香港的儲蓄類產品在兼顧安全系數高的情況下也可以達到5.5%-7%的收益率,後期的回報呈指數型上漲,這是非常難得的。原因在於其得天獨厚的投資環境和巨大的資金池為分紅做出了貢獻。

3)避稅避債

香港保險不用交稅,以投資型保險的形式在海外做一筆資產配置,避免了被「割肉」;另外做生意的朋友有虧有賺是常態,但如果孤注一擲放在生意上,牽扯到債務,這個危險系數是相當大的。事先拿出一部分資產與生意做好隔離,即使虧了也能給自己和家人留條後路,為以後的生活做個保障,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第三類:高端醫療類 (高凈值人士)

這個險種主要推給年收入過百萬級的朋友,其餘中產階層居民醫保+大保額的重疾足夠了。高端醫療類產品相當於一張私家醫院VIP卡,主要設計給追求生活品質的、時間比金錢還貴的高凈值人士,免去了在公立醫院排隊、住院及醫療條件有限的狀況。簡單來說就是吃飽和吃好的問題。居民醫保就是沙縣小吃、蘭州拉麵,已經足夠填飽肚子了,但如果追求高檔的環境、稀有的食材和不浪費時間排隊,那麼可以選擇每年花一筆錢吃米其林三星。

第四類:財富傳承類 (富豪階層)

這個險種有三種玩法:大額保單(基礎版)、保費融資(進階版)、家族信託(高階版):

基礎版大額保單是走保守路線,基本沒有流動性,最大的目的是避開遺產稅將財富傳給後代。至於具體能留多少給後代,保單越大、投保人壽命越長,賠得越多。

進階版保費融資簡單說就是利用保單抵押的形式向銀行貸款進行再投資,只要再投資的收益超過貸款的利息(香港銀行貸款利率較內地低很多),穩賺不賠的情況下還免費拿到一張大額保單。

高階版家族信託就是將資產的所有權分離,該資產的所有權不再歸資產所有人,但依然根據他的意願收取和分配。如果將來遭遇離婚分家產、意外死亡或被人追債,這筆錢都將獨立存在,不受影響。一旦投保人不幸身故,這筆大額保單的現金價值和收益將根據投保人生前的意願,選擇受益人的分配比例(全數/部分)和支付方式(一筆過/定期定額)。

溫馨提示:

除以上四種外,意外險也是受關注的一個險種,大家都有接觸過,在這里不做詳細解釋。意外險因為其費率低、保額大,通常不作為主險購買,作為重疾、醫療、儲蓄險的附加契約是常見的形式。

來源:香港保險服務站

『陸』 為什麼買香港和國外的保險 – 保險海

去香港買奢飾品越來越少,去香港買保險卻原來越時髦。2010年大陸赴港投保新單保費僅44億港幣,2015年這數據已經變成316億港幣,短短5年增長7倍。
現在為大家科普一下,我們所熱衷的香港保險究竟有哪些險種。

萬用壽險
香港的萬用壽險對應國內的產品叫萬能壽險。萬用壽險相當定期壽險和投資保險的組合。萬用壽險的特點體現在三個靈活:繳費靈活,可以一次性付款也可以不定期付款;保障靈活,保額可以在保險公司核定區間調整;領取靈活,保單價值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領取。
香港萬用壽險的優勢在於可以搭配保費融資,客戶可以出一部分錢或者不出錢就可以投保一份保額上千萬美金甚至更高的萬用壽險。香港的融資成本低,私人銀行保費融資年息僅2%左右,而保險公司的萬用壽險保證收益一般在2%—2.5%,總收益一般在年息4%左右。對於高凈值客戶,如果已經是香港私人銀行的客戶,就可以用在私人銀行的資產抵押,如果資產足夠就可以不出一分錢買到高額萬用壽險,如果資產不足就要自己付一部分保費。保險公司的保證收益基本可以跟銀行貸款利息持平,投保人享有高額保障同時還可以凈賺2個點的利差。
當然,這是有門檻的,私人銀行的起步價100萬美金。
國內的萬能壽險無法操作保費融資,主要是國內貸款利率太高,一般要年息6%以上,保險產品的收益一般在4%左右,利差是負的2%。
投資連結保險
香港的投資連結保險保障功能很弱,一般只是保單價值的101%或105%,所以香港投連險也簡稱101、105。但投資連結保險的投資能力很強,一般提供給客戶幾種或幾十種全球投資基金。每個經濟體都有自己的發展周期,比如大陸的股市,7年一個牛市,從最近的市場來看,2007年和2015年是兩個大牛市,其他年度基本是熊市或者慢牛。香港投資連結保險可以投資全球基金,理論上可以分享各國經濟增長紅利。收益如何,看個人的投資水平。總體來講,比國內的投連險選擇更多。

儲蓄分紅險
儲蓄分紅產品以教育金、養老金為主,一般資金存續期都在10年上。香港產品年復利收益在7%左右,保證收益2%左右;國內保險年復利收益4%左右,保證收益2%左右。保證部分基本一致,差異主要體現在浮動部分,通常所說的分紅。國內保險計劃書會有高中低三擋分紅假設,每年郵寄分紅報告,告知投保人當年分紅以及累計分紅。香港也會郵寄分紅報告,但香港會將實際分紅跟保單上的預期分紅做檢視,讓客戶非常清楚分紅的達成情況。香港各家公司都非常重視分紅達成,一般年度都是100%或者略高,只有大的經濟危機年份有可能低於預期值。
年收益4%和7%有多大差異,假設初始資金都是1萬元,50年後分別是7.1萬和29.5萬,後者比前者高出4倍多。
人壽保障
同樣的保額,香港的定期壽險的保費比國內保費便宜20-50%;終身壽險香港比國內保費便宜20-30%,長期年復利收益比國內產品一般高出2、3個百分點。有前面儲蓄分紅險的例子,大家就很容易判斷這2、3個百分點的分量了。

重疾保險
香港重疾險保障輕重症合計100種左右,國內重疾險保障輕重症合計50種左右,從保障范圍來看,香港重疾責任更廣泛。同樣保額香港重疾一般比國內保險保費低20-30%。
近幾年國內保險公司向國際先進學習的步伐非常快,已經有部分比較激進的公司,比如華夏,重疾險在保障疾病種類以及保費上媲美香港保險。但分紅部分依然後無法突破的。
意外保險
香港的附加意外是沒有優勢的,跟國內意外險相比,保險責任、保費沒有什麼差異。香港單獨的意外險像友邦的繳費12年,保障終身的,性價比比國內的意外險還是要好很多,但這款產品不單獨賣,一定是買了該公司的主險才有機會投保。
醫療保險
普通醫療建議在國內買就好了,高端醫療香港保險優勢明顯。尤其是准備出國生活或者經常出國的人士更需要投保。香港高端醫療優勢在於保費、保障范圍相當情況下保障額度更高,香港一般年度保額2000萬港幣、終身5000萬港幣,還有些產品是沒有終身限額的。國內保險年度保額100萬人民幣、終身保額300萬人民幣。
美元資產,平衡匯率風險,通脹可控,美元報單收益長期穩定,越到後期,收益越是可觀,避債避險,防止因債務,財產,離婚問題,所進行的分割
重疾險較國內分紅高,保障廣,保費低,大病,癌症等預付理賠,購買保險需要到香港購買,但理賠不用再飛到香港進行理賠
我也有到保險對比圖,可以定製計劃書

『柒』 2016年還可以去香港買保險進行投資嗎

當然可以啦
1. 美元堅挺
匯率優勢,隨著美國步入加息周期,美元必將持續升值,人民幣貶值壓力很大,因此配置美元資產,刻不容緩,請從香港保險開始,而且在香港資金可以合法地自由進出香港。

2. 低保費,高保額
高保額,壽險保障額比內地高30%以上。
低保費,香港保費率比內地低兩三成。

3. 高回報
內地分紅型人壽保險的預訂利率不得高於2.5%,普通型人壽保險費率中,預訂利率市場化才剛剛開始,內地保險公司目前的投資渠道還很狹窄,只能靠提高保費來保障收益,轉自香港保險圈。

香港保險公司全球性運營,投資項目、地區、資金總額,皆比內地保險公司大,香港保險公司在世界各地投資回報潛力具大的項目,從而為客戶賺取較高的回報。

4保障范圍廣
香港人壽保險,涵蓋若干內地不保項目,比如艾滋病,更全面地保障投保人的利益,投資儲蓄方面,香港作為世界金融中心,投資產品開發得尤其充分,保險類投資產品投資基金選擇更多,可以實現保障與投資兼備。

5危疾保障全面
內地普遍只包括約40種左右疾病,而且原位癌等特殊重疾需要接受治療才能賠付。香港的危疾保障包括了100多種疾病,而且保費卻比內地低,轉自香港保險圈。

6全球保障
香港保險公司根據住院發票和醫生報告進行理賠,同時提供終身的全球保障,無論投保者是旅遊還是留學到世界其他地方,發生疾病或者意外而住院,都可以理賠。香港醫療保險,亦不會規定客戶不能使用進口葯品。

7嚴核保,寬理賠。
保單條款更注重保護客戶的權益,理賠程序更是簡單、快捷、可靠。

8不可爭議條款
內地:新《保險法》中,「不可抗辯條款」的規定過於籠統,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偏離「不可抗辯條款」的立法宗旨,並影響其實際運用。

香港:由保單生效日起記,當受保人在生期間保單已持續生效超過2年後,除非保單是欺詐性所得,否則香港保險公司將不會爭議受保人人壽保障的有效性。

9. 香港沒有資產增值稅及遺產稅。
購買香港保險可以避稅,購買香港人壽保險,如投保人身故,受益人所得的賠償是免徵遺產稅的。

10.免體檢投保額高
內地:40歲以下,重疾保額超過30萬或壽險超過50萬均需體檢。
香港:不需要進行體檢的投保額要遠遠超過內地。
如40歲人士,人壽或重疾投保額400萬港幣一般不需要體檢。
投保時,需要如實申報自己的身體狀況,將加快核保效率。

11保險公司更具實力
香港的保險業擁有超過170年歷史,在香港這個自由競爭的經濟體系中,保險公司更具國際競爭力。提供多種不同類型的金融產品,可為客戶做出妥善的財富管理及投資選擇。

12服務更專業
香港保險公司林立,競爭激烈,通過更專業和優質的服務,吸引客戶,而非返佣等惡性競爭。香港保險持牌人必須經過嚴格的資格認證考試,並且需要持續的學習,每年必須完成12個學分,而且香港保險的持牌人流動性低,誠信不誤導。

13監管更嚴格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其保險監管體制以高效率、高透明和嚴格聞名於世,而健全的法制,也最大程度的保護客戶的利益。

14隱私保護
香港的《個人資料隱私條例》要求所有保險公司對客戶的資料絕對保密,所以購買香港人壽保險,隱私問題完全不必擔心。香港保險是離岸資產保障的最佳途徑。

15離岸資產管理工具
在香港,保險本身就是有效的財富管理工具。保險產品在幾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功能已經變得相當完善,不再局限於單純的身故賠償。憑借保險,可以幫助客戶實現不同的人生目標。

香港保險業是區內第二發達的保險市場,僅次於日本,其發達程度及完善的監管體系,令客戶可以安心享受優質的服務。

香港保險,具備綜合性財富管理,多元化財富增值方式,可以通過香港保單貸款,保費融資,靈活融資管理。

16香港保監局於2016年成立
保監局接管保險業監理處的工作,肩負保險中介人的重任。保監局是財政獨立的法定機構,可以更靈活變通及具有更大的權利規管保險業,並致力促進業界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保險索償投訴局(投訴局)於2013年5月1日起,將處理索償服務范圍擴大至內地居民,為保障內地居民的合法權益提供有力的途徑和保障。從2016年1月1日起提高可裁決的賠償限額,由原來80萬港元上調至100萬港元。
一經在香港合法投保,客戶將來的售後和理賠服務均無需親自到香港保險公司辦理。香港保險業實行代理制度,每個客戶終身都有一個保險代理或經紀專人服務。

如有需要,客戶可以選擇兩種理賠方式:1、客戶直接寄索償單據或別的服務申請給代理人或經紀人,帶回公司,理賠完畢,由公司直接寄有客戶姓名的現金支票予客戶,並去信確認。2、客戶直接跟保險公司服務部聯系,將索償資料寄往公司,公司理賠完畢,將現金支票寄予客戶。

另外,每個客戶,都會擁有一個網上服務賬戶,可以透過公司網址,了解自己賬戶數據。並每年均可收到紅利派發信息的信件,以及與服務有關的信件通知。

實際上,香港保險的索償流程很簡單,只需要填妥申請表格,提供所需的醫療文件和收據,郵寄給香港的理財顧問(保險代理人),剩下的就是等理財顧問把理賠的支票郵寄回去!

『捌』 亞星亞保險香港保險

1、美元資產

匯率優勢,隨著美國步入加息周期,美元必將持續升值,人民幣貶值壓力很大,因此配置美元資產,刻不容緩,請從香港保險開始,而且在香港資金可以合法地自由進出香港。

2、保費及保額

高保額,壽險保障額比內地高30%以上。

低保費,香港保費率比內地低兩三成。

3、回報

內地分紅型人壽保險的預訂利率不得高於2.5%,普通型人壽保險費率中,預訂利率市場化才剛剛開始,內地保險公司目前的投資渠道還很狹窄,只能靠提高保費來保障收益。

香港保險公司全球性運營,投資項目、地區、資金總額,皆比內地保險公司大,香港保險公司在世界各地投資回報潛力具大的項目,從而為客戶賺取較高的回報。

4、保障范圍

香港人壽保險,涵蓋若干內地不保項目,比如艾滋病,更全面地保障投保人的利益,投資儲蓄方面,香港作為世界金融中心,投資產品開發得尤其充分,保險類投資產品投資基金選擇更多,可以實現保障與投資兼備。

5、危疾保障

內地普遍只包括約40種左右疾病,而且原位癌等特殊重疾需要接受治療才能賠付。香港的危疾保障包括了100多種疾病,而且保費卻比內地低,轉自香港保險圈。

6、醫療保障

香港保險公司根據住院發票和醫生報告進行理賠,同時提供終身的全球保障,無論投保者是旅遊還是留學到世界其他地方,發生疾病或者意外而住院,都可以理賠。香港醫療保險,亦不會規定客戶不能使用進口葯品。

7、理賠

香港保險公司實行「嚴核保,寬理賠」的經營理念。保單條款更注重保護客戶的權益,理賠程序更是簡單、快捷、可靠。

8、不可爭議條款

內地:新《保險法》中,「不可抗辯條款」的規定過於籠統,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偏離「不可抗辯條款」的立法宗旨,並影響其實際運用。

香港:由保單生效日起記,當受保人在生期間保單已持續生效超過2年後,除非保單是欺詐性所得,否則香港保險公司將不會爭議受保人人壽保障的有效性。

9、稅收

香港沒有資產增值稅及遺產稅。購買香港保險可以避稅,購買香港人壽保險,如投保人身故,受益人所得的賠償是免徵遺產稅的。

10、免體檢投保額高

內地:40歲以下,重疾保額超過30萬或壽險超過50萬均需體檢。

香港:不需要進行體檢的投保額要遠遠超過內地。

如40歲人士,人壽或重疾投保額400萬港幣一般不需要體檢。

投保時,需要如實申報自己的身體狀況,將加快核保效率。

11、保險公司更具實力

香港的保險業擁有超過170年歷史,在香港這個自由競爭的經濟體系中,保險公司更具國際競爭力。提供多種不同類型的金融產品,可為客戶做出妥善的財富管理及投資選擇。

12、服務更專業

香港保險公司林立,競爭激烈,通過更專業和優質的服務,吸引客戶,而非返佣等惡性競爭。香港保險持牌人必須經過嚴格的資格認證考試,並且需要持續的學習,每年必須完成12個學分,而且香港保險的持牌人流動性低,誠信不誤導。

13、監管更嚴格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其保險監管體制以高效率、高透明和嚴格聞名於世,而健全的法制,也最大程度的保護客戶的利益。

14、隱私保護

香港的《個人資料隱私條例》要求所有保險公司對客戶的資料絕對保密,所以購買香港人壽保險,隱私問題完全不必擔心。香港保險是離岸資產保障的最佳途徑。

15、離岸資產管理工具

在香港,保險本身就是有效的財富管理工具。保險產品在幾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功能已經變得相當完善,不再局限於單純的身故賠償。憑借保險,可以幫助客戶實現不同的人生目標。

香港保險業是區內第二發達的保險市場,僅次於日本,其發達程度及完善的監管體系,令客戶可以安心享受優質的服務。

香港保險,具備綜合性財富管理,多元化財富增值方式,可以通過香港保單貸款,保費融資,靈活融資管理。

16、香港保監局於2016年成立

保監局接管保險業監理處的工作,肩負保險中介人的重任。保監局是財政獨立的法定機構,可以更靈活變通及具有更大的權利規管保險業,並致力促進業界的可持續發展。

此外,保險索償投訴局(投訴局)於2013年5月1日起,將處理索償服務范圍擴大至內地居民,為保障內地居民的合法權益提供有力的途徑和保障。從2016年1月1日起提高可裁決的賠償限額,由原來80萬港元上調至100萬港元。

閱讀全文

與香港保費融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外匯什麼指標最准 瀏覽:291
招商銀行滬深300理財怎麼樣 瀏覽:967
投融資會上的講話 瀏覽:45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基金封閉期 瀏覽:120
bf一款神奇的游戲理財 瀏覽:11
招商融資發布會 瀏覽:20
租賃表外融資 瀏覽:575
中國股票價格為什麼高 瀏覽:803
適合20歲怎麼理財 瀏覽:83
理財保險的意義與功用 瀏覽:533
黃金藤價格價格 瀏覽:503
85港幣摺合人民幣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505
江蘇八方貴金屬軟體下載 瀏覽:344
證監會首批批准證券投資機構 瀏覽:928
趨勢投資利潤回吐 瀏覽:593
益民集團產業投資 瀏覽:398
平安綜合理財 瀏覽:461
不良貸款不良資產 瀏覽:307
如何用100萬來投資理財 瀏覽:793
縣域理財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