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上市公司利用自有資金進行委託理財的情形,大家怎麼看 謝謝!答得精彩有分分獎勵哦:)
上市公司如有閑置資金來進行委託理財,嘗試冒較低的風險獲取較高內的收益,無可厚非。但是這里容有個度的問題,如果上市公司的主要收益來源都來自於這樣的委託理財,那就極不正常了,這樣缺乏穩定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要警惕。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實體經濟缺乏好的投資機會,實體經濟運行狀況不是很良好。
② 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屬於對外投資么
屬於一種投資……
③ 信託公司以自有資金購買自己的信託產品,是否構成關聯關系要求給出詳細的論述和依據。
集合信託再去投另一個信託沒見過,一款單一資金信託去投另一款集合或者單一信內托也沒見過,唯容獨TOT是這樣的,即信託中的信託。
1、這類信託為成立一個母信託,母信託的投資方向為自己的子信託;
2、管理人一般為信託自己;
3、一般門檻較其它集合信託略低,50萬左右起步,收益較其它集合信託也略低。
補充:這種做法還是比較有優勢的,降低門檻有助銷售,分散風險有助風險控制。比較考驗信託公司的主動管理水平。
④ 上市公司以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可以不
你好,可以的。
但是要確保產品的安全性,畢竟自有資金是公司運營的根基。
⑤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規定有哪些
最近,銀行理財收益率超5%已成常態,甚至超7%的產品再現「江湖」。這種理財產品收內益的節節攀升,不但吸引容了個人投資者,也令A股上市公司嗅到了「錢味」。據統計,6月份以來,已有298家上市公司耗資629億元購買理財產品。
不過今年以來證監會對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已經開始不淡定了,年初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再融資新規,明確規定上市公司不得將募集資金投向理財等財務投資領域。對於廣大股民和實體經濟發展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此外,投資者還要留意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比例情況,留意相關公告信息。根據相關規定,上市公司發生的重大訴訟、仲裁事項涉及金額占公司最近一期審計凈資產絕對值10%以上且絕對金額超過500萬元,上市公司應該及時披露。
對於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規定,相信監管層後續會繼續完善相關規定內容,更有效的發揮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的作用,而不是簡單的用投資者的錢或者自有閑置資金用於財務投資。
⑥ 國有公司用公司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是否合法,有無文件依據
國有企業用流動抄資金購買理財的情況目前很常見,幾乎每天都有上市公司公告稱用自有資金購買了理財產品。
如果按以下流程操作購買理財產品,是被允許的:
1、公司章程沒有明確禁止購買理財產品。
2、報方案給上屬集團公司。
3、原則上需要國資委審批。
⑦ 國有企業用資本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可以嗎
國有復企業用流動資金購買理財的制情況目前很常見,幾乎每天都有上市公司公告稱用自有資金購買了理財產品。
如果按以下流程操作購買理財產品,是被允許的:
1、公司章程沒有明確禁止購買理財產品。
2、報方案給上屬集團公司。
3、原則上需要國資委審批。
⑧ 使用部分閑置自有資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公告 利好還是利空
銀行理財產品哪有利空利好之說,它是一種相當於定期存款的理財方式,大都投資於國債、同業存款等,假設理財產品時間是35天,這35天就拿不出來,一定要等到期後才能支取的。
⑨ 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需要向國資委申報,誰給寫個申請報告呀,謝謝
國有企業用流動資金購買理財的情況目前很常見,幾乎每天都有上市公司公告稱用自有資金購買了理財產品。
⑩ 使用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是利好嗎
是利空
使用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只能說明該公司不能很好的利用現有資金
或者說資金已經嚴重過剩
資金嚴重過剩公司的盈利能力也會下降
說句不好聽的這公司有些「不務正業」指望他股票大幅上漲幾乎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