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創業板上市融資的概念是什麼
1.創業板:
發行人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發行人是依法設立且持續經營三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續經營時間可以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計算。
(二)最近兩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於一千萬元,且持續增長;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凈利潤不少於五百萬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少於五千萬元,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於百分之三十。凈利潤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者為計算依據。
(三)最近一期末凈資產不少於兩千萬元,且不存在未彌補虧損。
(四)發行後股本總額不少於三千萬元。
2.上市條件
創業板公司首次公開發行的股票申請在深交所上市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股票已公開發行;
(二)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3000萬元;
(三)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到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4億元的,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
(四)公司股東人數不少於200人;
(五)公司最近三年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六)深交所要求的其他條件。
『貳』 創業板首日融資額度是多少
10/30是28家創業板股票上市日。融資情況見下網中300***的資料。
http://data.eastmoney.com/xg/xg/default.html
『叄』 創業板成立8年市值有多少
深圳10月31日消息,自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掛牌上市以來,創業板上市公司8年間增至690家,總市值達5.5萬億元。
自2009年成立以來,創業板發展迅速。深交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0月27日,創業板共有690家上市公司,占上市公司總數量的20%,總市值5.5萬億元,佔A股總市值的9.5%。創業板已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深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深交所將加快推進創業板改革,優化創業板定位和制度安排,提高創業板對早期科技企業的支持能力;努力打造創新資本形成中心,加快建設融資功能完善、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的資本市場,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肆』 企業上創業板的費用是多少
統計數據顯示,在2006年至2008年中小板上市企業共計154家,除海亮股份與華銳鑄鋼之外,剩下的152家企業的上市費用總支出為24.78億元,平均下來每家企業需支付1630萬元,保薦機構共收取承銷費和保薦費17.85億元,平均下來,保薦機構每單收取費用1174萬元。聯合證券一位券商保薦人算了一筆券商的成本賬,在正常情況下,假設項目在會一年,保薦人的費用(包括簽字費、持續督導費用等)150萬元左右,項目組成員差旅成本100萬元左右,分攤的項目人員工資(含保薦代表人工資)約200萬元左右,還有稅金、綜合成本等等,在不計獎金的情況下,做一個項目費用大概在500-600萬左右,但如果2年才能出一個項目,收費1400萬,券商估計都不賺錢。對於一些券商而言,創業板形同雞肋,投入的精力與收入不符合,但是對於一些擅長中小板項目的券商而言,也許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投行進入微利時代創業板還未落地,關於上市費用爭議已沸沸揚揚。擬上市公司深圳市脈山龍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汪書福表示,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存在募集資金成本的問題,因為上創業板的企業融資金額少,企業財務實力也弱,企業募集資金總額有限,但卻要支付與中小板相同的費用。上述數據顯示,152家企業中,僅36家企業的保薦承銷費低於1000萬元,在這36家企業里,國元證券保薦承銷的報喜鳥(002154.SZ)費用最低,僅450萬元。報喜鳥的上市費用合計為748萬元,發行2400萬股,募集資金凈額為2.9億元,也就是說,該公司每股的發行費用約為0.31元。餘下的116家企業保薦承銷費均高於1000萬元,主要集中在1000萬元至2000萬元之間。在這116家企業中,高盛高華保薦承銷的 寧波銀行(行情 股吧)(002142.SZ)費用拔得頭籌,高達10450萬元。寧波銀行發行45000萬股,募集資金凈額402696萬元,上市總費用支出11304萬元,每股發行費用約為0.25元。2005年1月1日,證監會為進一步做好《證券發行上市保薦制度暫行辦法》實施工作的通知顯示,自2005年1月1日起,在保薦代表人具體負責推薦的發行人證券發行前,中國證監會不受理該保薦代表人具體負責推薦的其他發行人的證券發行申請。這表明,一個保薦代表人只能有一個在會項目,那這名保薦代表人在項目報會至發行期間為「凍結期」,無法簽署其他項目。有投行人士表示,在當前IPO暫停的情況下,在會的項目已高達400個左右,按照一個項目需兩個保薦代表人保薦的要求,大約有800個保薦代表人處於凍結期,無法簽署其他項目,如此便形成了保薦代表人的稀缺與高薪,券商的成本高企。「聽說有保薦機構表示創業板收費450萬就可以做。」廣州某券商投行人士無可奈何地說到:「這樣的收費標准,保薦機構可說無盈利,對中金,中信這樣的大機構來說,創業板的IPO形同雞肋。」對此,深圳某券商投行部門負責人坦言:「對於只做大項目的中金、中信之類的(券商),投入太大精力做創業板意義並不大,利用創業板做直投會更好一些,和承銷業務一樣,直投同樣是強者為王的生意,只有少數券商可能成為勝利者。」2008年,中信證券就開始嘗試中小板業務,來自WIND的數據顯示,2008年中信證券共承銷中小板項目4家,合計收取承銷及保薦費用9718萬元。而 中金公司(行情 股吧)投資銀行的業務結構相對比較單一,依舊維持著一貫的承攬大型項目。國泰君安(行情 股吧)研究梁靜也表示,創業板預期明朗,直投業務能力強的中信等也將受惠於所投資企業的上市。誰的機會?創業板的漸行漸近,對於在中小板長袖善舞的 國信證券(行情 股吧)、平安證券、 廣發證券(行情 股吧)等券商來說,卻是一塊大蛋糕。上述數據顯示,國信證券以共計保薦承銷企業21家名列榜首,保薦承銷收入總額為35783萬元,平均每單收入為1703萬元,高於行業平均值1174萬元。排名第二的平安證券共計保薦承銷18家,收入總額為26859萬元,排名第三的廣發證券則保薦承銷中小上市公司13家,除海亮股份未統計之外,其餘12家收入總額為17261萬元。海通證券(行情 股吧)與 光大證券(行情 股吧)分別以保薦承銷8家、7家排名第四、第五。五家券商在2006年至2008年期間,中小板承銷及保薦的收入總額已高達10380萬元,占據總保薦承銷金額的42%左右,成為大部分收益的獲得者。國泰君安研究員梁靜指出,雖然創業板推出的時間難以確定,但創業板的制度設計逐漸明朗,這將有助證券公司創業板業務的開展以及收益預期的明確。據她預期,2009年創業板承銷收入約4-6億元,2010年將提升至15-20億元。國信證券投行部一位人士也透露,「目前我們已經成熟的創業板項目在40個左右。」。據其介紹,國信證券投行總部下面設立的17個投行部門,每個部門手中至少有2個已經相當成熟的項目,每年的凈利潤增長都在30%以上,許多項目甚至符合 中小企業(行情 股吧)板的上市標准。投行人士稱,包括位列中小板前三位的國信、廣發、平安三大券商,目前儲備的成熟的創業板項目已超過100個。其中,國信約40個,廣發約30個,平安約30個。截至5月14日,來自證監會網站信息顯示,國信證券目前擁有保薦代表人91名,廣發證券60名、平安證券52名。「雖然目前創業板的保薦制度細則尚未出台,但保薦人數量還是成為券商能上多少創業板項目的保證。」國信證券投行一位人士認為。
『伍』 什麼是創業板融資又是什麼
創業板市場也即人們通常所稱的二板市場,即股票第二交易市場,這里的「第二」是相對於主板市場而言。
在國外,二板市場又叫另類股票市場,也就是針對中小型公司、新興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上市的市場。二板市場主要功能是為中小型創業企業,特別是為中小型高科技企業服務,一般說它的上市標准與主板市場有所區別。開設創業板市場是世界上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的普遍做法,旨在支持那些一時不符合主板上市要求但又有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的上市融資。因此,它的建立將大大促進那些具有發展潛力的中小型創業企業的發展
狹義上講,融資即是一個企業的資金籌集的行為與過程。也就是公司根據自身的生產經營狀況、資金擁有的狀況,以及公司未來經營發展的需要,通過科學的預測和決策,採用一定的方式,從一定的渠道向公司的投資者和債權人去籌集資金,組織資金的供應,以保證公司正常生產需要,經營管理活動需要的理財行為。公司籌集資金的動機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通過一定的渠道和一定的方式去進行。我們通常講,企業籌集資金無非有三大目的:企業要擴張、企業要還債以及混合動機(擴張與還債混合在一起的動機)。從廣義上講,融資也叫金融,就是貨幣資金的融通,當事人通過各種方式到金融市場上籌措或貸放資金的行為。
融資可以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直接融資是不經金融機構的媒介,由政府、企事業單位,及個人直接以最後借款人的身份向最後貸款人進行的融資活動,其融通的資金直接用於生產、投資和消費。間接融資是通過金融機構的媒介,由最後借款人向最後貸款人進行的融資活動,如企業向銀行、信託公司進行融資等等。
『陸』 創業板對於企業的融資
創業板和主板融資是有區別的, 如果按照主板的上市標准, 絕大部分創業板企業是無法上市的, 所以創業板企業上市標准較低, 而且普遍企業規模小, 融資數量少.
現在已經有150餘家企業成為創業板上市備選企業, 只要符合創業板上市條件,經過ZHANG JIAN HUI創業板發行審核委員會的審核就能上市.
股份制銀行應該在中小板或主板上.
『柒』 什麼是融資額度,創業板融資額度怎麼計算
發行數量:1700萬股 × 發行價格:17.86元 =融資額度:1.83億元
所以要抽簽配新股 不一定能中
『捌』 創業板有多少只股票,一季報盈利有幾只
創業抄板的股票總數一直襲在變化,有上市的也有退市的,盈利和虧損狀態也一直在變化。
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
創業板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低門檻進入,嚴要求運作,有助於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
(8)上創業板融資多少擴展閱讀:
19世紀末期,一些不符合大型交易所上市標準的小公司只能選擇場外市場和地方性交易所作為上市場所。到了20世紀,眾多地方性交易所逐步消亡,而場外市場也存在著很多不規范之處。
自60年代起,以美國為代表的北美和歐洲等等地區為了解決中小型企業的融資問題,開始大力創建各自的創業板市場。發展至今,創業板已經發展成為幫助中小型新興企業、特別是高成長性科技公司融資的市場。
『玖』 創業板股票需要什麼條件嗎有沒有資金限額
創業板沒有資金限額,但要買賣創業板股票需要開通創業板交易許可權。
創業板開戶條件:
1、具有兩年以上(含兩年)股票交易經驗的自然人投資者可以申請開通創業板市場交易。具體辦理方法為:投資者向所屬證券公司營業部提出開通申請後,認真閱讀並現場簽署《創業板市場投資風險揭示書》,上述文件簽署兩個交易日後,經證券公司完成相關核查程序,即可開通創業板市場交易。投資者在此期間也可以撤回開通申請。
2、對未具備兩年交易經驗的投資者,原則上不鼓勵直接參與創業板市場交易。投資者可以通過購買創業板投資基金、理財產品等方式間接參與。如果投資者審慎評估了自身風險承擔能力堅持要申請,則必須在營業部現場按要求簽署《創業板市場投資風險揭示書》,並就自願承擔市場風險抄錄「特別聲明」。
(9)上創業板融資多少擴展閱讀
具體表現
中國政法大學劉紀鵬教授認為,創業板市場培育和推動成長型中小企業成長,是支持國家自主創新核心戰略的重要平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創業板市場滿足了自主創新的融資需要。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建立起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直接融資機制,可以緩解高科技企業的融資瓶頸,可以引導風險投資的投向,可以調動銀行、擔保等金融機構對企業的貸款和擔保,從而形成適應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投融資體系。
第二,創業板市場為自主創新提供了激勵機制。資本市場通過提供股權和期權計劃,可以激發科技人員更加努力地將科技創新收益變成實際收益,解決創新型企業有效激勵缺位的問題。
第三,創業板市場為自主創新建立了優勝劣汰機制,提高社會整體的創新效率,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事前甄別。就是通過風險投資的甄別與資本市場的門檻,建立預先選擇機制,將真正具有市場前景的創業企業推向市場;二是事後甄別。就是通過證券交易所的持續上市標准,建立制度化的退出機制,將問題企業淘汰出市場。
『拾』 創業板股票一手是多少股
創業板一手100股。
1、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與專主板市場不同的屬一類證券市場,專為暫時無法在主板上市的創業型企業、中小企業和高科技產業企業等需要進行融資和發展的企業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是對主板市場的重要補充,在資本市場有著重要的位置。
2、創業板股票的交易單位為「股」,投資基金的交易單位為「份」。申報買入證券,數量應當為100股(份)或其整數倍。不足100股(份)的證券,可以一次性申報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