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表,能不能通俗的講解一下
a買不起機器,找到b,b出錢向c購買了a需要的機器,機器市價十萬,b買回後出租給a使用十年,ab雙方約定每年a給b五萬合計五十萬,這時五十萬和當初的買價十萬的差額四十萬就確認為未確認融資費用。
② 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表中,算應付本金減少額是什麼意思
未確認融資費用里
包含未確認融資的本金和利息費用
按照實際利率乘以攤余成本
計算出每一期
歸還的長期應付款中包含的利息。用長期應付款減去該利息
就是歸還的本金,又叫做應付本金減少額。
③ 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表裡的應付本金減少額和應付本金余額什麼意思,是不是隨著交納的租金年數。
1)租賃期滿時購買價遠低於行使購買選擇權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時,優惠購買價要作為長期應付款的組成部分。
2)不是交納的租金年數。在採用實際利率法對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時,採用期初攤余成本計算出一個利息,企業每一期支付的租賃款中其實是包含本金+利息兩部分,你將利息減去,剩餘的就是當期歸還的本金。
④ 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表如何理解
首先要確定「未確認融資費用」的來源。
以債券發行為例:
如果債券以大於面值回的價格答發行,即債券面值100元/張,以101元/張發行,票面利率為6%(假設兩年期)。這個時候,購買債券的債權人多花了1元錢,表明該債券的實際利率低於6%,購買者需要提前把未來要得到的利息收益返還給債券發行者。
這里的6%是債券發行人的名義的融資費用率,上述情況中實際的融資費用率低於6%,假定為5.8%。對於債券發行企業來說,未來要支付100*6%*2=12元的利息,也即融資費用。但是在發行當日實際收到101元,100元是票面價值,1元則相當於未確認融資費用,按照實際利率法(5.8%)應在兩年內攤銷完畢。
其實,對於企業來說,未來支付的利息就是票面價值*票面利率,發行當日如果未按面值發行,不論是大於面值發行還是小於面值發行,差額就是未確認融資費用。
只不過,大於面值發行說明票面利率定的過高,高於實際市場利率;小於面值發行說明票面利率定的過低,低於實際市場利率。
⑤ 長期應付款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額怎麼計算
長期應付款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額計算公式: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額=(期初長期應付款余額-期初未確認融資費用余額)×實際利率=期初應付本金余額×實際利率。長期應付款是指企業除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以外的其他各種長期應付款項。
賬務處理:
方式一
本科目核算企業除長期借款和企業債券以外的其他各種長期應付款項,包括以分期付款方式購入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發生的應付賬款、應付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租賃費等。
方式二
本科目應當按照長期應付款的種類和債權人進行明細核算。
方式三
長期應付款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購入有關資產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價款、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應按購買價款的現值,借記"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研發支出"等科目,按應支付的金額,貸記本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
按期支付價款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二)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在租賃期開始日,應按租賃准則確定的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金額,借記"在建工程"或"固定資產"科目,按最低租賃付款額,貸記本科目,按發生的初始直接費用,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
按期支付租金時,借記本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等科目。
方式四
四、本科目期末貸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支付的各種長期應付款。
頻道。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長期應付款未確認融資費用攤銷額怎麼計算?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⑥ 編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表的一道會計題
2007 1.06 0.00
2008 1.12 0.00
2009 1000.00 1.19 839.62
2010 600.00 1.26 475.26
2011 400.00 1.34 298.90
1613.78
2007年
借:固定資產 1613.78
增值稅 340
未確認融資費用 386.22
貸:長期應付款 2000
銀行存款 340
2007 1613.78 1.06 1710.61 96.83
2008 1710.61 1.06 1813.25 102.64
2009 1813.25 1.06 1922.05 1000.00 922.05 108.8
2010 922.05 1.06 977.37 600.00 377.37 55.32
2011 377.37 1.06 400.01 400.00 0.01 22.64
融資費用分錄
借:財務費用 96.83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 96.83
付款的分錄
借:長期應付款1000
貸:銀行存款 1000
⑦ 長期應付款的分錄,每一期的應分攤融資費用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大哥,你都考注會復了,厲害厲害~
這個制是怎麼來的呢?
首先,400萬,分了5期,每一期80萬,此次交易具有融資性質,400萬的現值根據年金系數推算,也就是說這400萬,其實只值3369891元,那剩餘的差額部分呢?只能當做融資費用來核算。
其次,每一期的80萬包含一部分貨款,一部分融資費用。融資費用根據現值×折現率計算,3369891×6%=202193.46。也就是這80萬裡麵包含202193.46元的容易費用和597806.54元的本金。
最後,你已經支付第一期了,第二期本金相應減少。3369891-597806.54=2772084.46,再以這個數來算第二期的融資費用。方法同上。
同為注會狗,共勉。
⑧ 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表裡的期初應付本金余額怎麼理解,到底應該填哪個數字
承租人採用實際利率法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時,每期分攤確認的融資費用是用期初「應付本金余額」乘以融資費用分攤率來計算的。這里的「應付本金余額」即尚未支付的最低租賃付款額中的本金部分。應付本金沒有單設科目核算,是承租人最低租賃付款額的主要組成部分,包括在「長期應付款」中。應付本金余額通過計算得出:
本期末應付本金余額=本期初應付本金余額-本期應付本金減少額=本期初應付本金余額-(本期支付的租金-本期確認的融資費用)
其中:各期確認的融資費用因採用的分攤費用不同而不同:
採用實際利率法時,本期確認的融資費用=本期初應付本金余額×融資費用分攤率。由於應付本金余額隨著租金的支付而逐漸減少,所以在租金支付期內,各期確認的融資費用是逐漸減少的。在期初先付租金的情況下,期初應付本金余額是指扣除了當期期初支付的租金後的余額。
採用直線法時,本期確認的融資費用=未確認融資費用總額÷租金支付期數。在租金支付期內,各期確認的融資費用是相同的。
採用年數總和法時,本期確認的融資費用=未確認融資費用總額×以租金支付期為基礎按年數總和法確定的本期分攤率。在租金支付期內,各期確認的融資費用是逐期抵減的。
如果根據賬戶資料計算,則「應付本金余額」=「長期應付款」科目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科目余額。
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滿意,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