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或接盤高瓴資本入股蔚來!吉利的雪中送炭,有多大的可能性
昨日傳出一則重磅消息,「吉利或投21億元入股蔚來汽車」。後經媒體求證,吉利和蔚來雙方均回應稱「不予置評」。
傳聞雖未得到實錘,可依然充滿了話題性。究竟是媒體捕風捉影,還是有人在刻意透露?尤其在蔚來正深陷「困局」之時,吉利的出現就頗有些耐人尋味。
更何況,吉利汽車本身已經有了幾何品牌,這一向電動化轉型的落地。或許有人說幾何品牌難以在短期內實現高端化,沒有入股蔚來來得更為激進和徹底。
可當特斯拉已然實現國產化的情況下,蔚來的高端化究竟還能堅挺到什麼時候,可能都需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退一步來說,不還有極星正在快速發育嘛,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去趟蔚來的「渾水」,這似乎有些說不過去。
我們不妨打開腦洞,或許吉利等等都是蔚來施壓廣汽的「抬價」者,這也並非全無可能。
馬曰:
一個月的時間里,從廣汽到吉利,紛紛被冠以了蔚來「救世主」的頭銜。然而,在沒有實際敲定的情況下,任何的傳聞也只能充當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至於真實的情況,或許只有蔚來自己最清楚。
我們無意揣摩蔚來的動機,但可以清晰地認識到,對於蔚來等造車新勢力而言,目前的「危機」和困難都是顯而易見的。無法實現盈利,始終是說不過去的。特別是在資本已經逐漸失去了興趣的當下,「活下去」大不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與高瓴分手,與吉利牽手,蔚來的難題誰能解
(文/張鈺翊)誰能想到,一場疫情,逼著全國人民都學會了做涼皮。同樣是這場疫情,給中國的汽車行業按下暫停鍵,整個汽車產業鏈都因此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
在大勢低迷的情況下,即便是資金和渠道已經有所積累的傳統車企,也叫苦不迭。此前,網傳北京賓士向天津市政府及天津市武清區政府發申請函,請求該轄區內的19家供應企業復工,申請函上寫著:「如果北京賓士不能在2月10日復工,經濟損失每天將超4億元人民幣。」
傳統老牌尚且如此,那些剛剛萌芽的造車新勢力又如何能擋住來勢洶洶的疫情攻擊?作為造車新勢力排頭兵的蔚來汽車,面臨的壓力似乎更大。
觀點:事實上,國內的大多數造車新勢力都和蔚來成長路徑相似,剛剛萌芽的它們必須依靠巨額融資得以生存。只不過,因為蔚來的棋局更大,圍觀的人群也更多。
正如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所言:「市場競爭是殘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新冠疫情更加劇了汽車市場的競爭,在市場緊縮的時候,競爭將更加激烈。處於末端的企業,也將加速被淘汰。」跌跌撞撞的蔚來何時才能迎來屬於自己的春天,何時才能走出虧損的泥沼,都將一直是行業關注的焦點。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高瓴資本已清倉蔚來股票
中國網汽車2月17日訊據高瓴資本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的文件顯示,高瓴資本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不再持有蔚來汽車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高瓴資本一直都是蔚來汽車的主要投資方,高瓴資本曾於2015年在蔚來汽車A輪融資中領頭1億美元,並在C輪及C+繼續跟投。至2018年9月12蔚來上市時,高瓴資本持股比例為7.5%,是蔚來汽車第三大股東。
蔚來ES6
高瓴資本在2019年第二季度曾增持蔚來汽車股份至4193.8286萬股,彼時股價一度跌至每股1.19美。直至2019年年底發布第三季度財高於市場預期後,蔚來股價開始反彈,但高瓴第三季度卻減持蔚來汽車股份至1336.8900萬股,減持幅度達68.12%。至2019年12月31日,高瓴則已經全部清空了蔚來股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高瓴清倉,淡馬錫減持,蔚來汽車近況復盤
剛拿到兩筆「救命錢」,第三大股東就「清倉」退出了,蔚來的前路似乎有些「命運多舛」!
據美國SEC網站文件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曾是蔚來汽車第三大股東的高瓴資本已清空蔚來的所有股權。
對此,蔚來汽車方面對外表示,「蔚來尊重投資人的自由選擇,對此我們不做過多評論」。
高開低走,蔚來走了一條最難得路,可以說是自主車企未曾走過的路。傳統車企熬了多少年,才敢小心翼翼的嘗試將產品賣過20萬元?而李斌的蔚來汽車首款產品ES8卻賣到了46.8萬元起。盡管蔚來的服務做的比特斯拉好的不是一星半點,但是高昂的成本卻是難以承受之重。
原本資金已經捉襟見肘的蔚來,在疫情之下更是雪上加霜。2020年,蔚來能熬得下來嗎?我們希望答案是肯定的,希望蔚來能夠順利走過2020年,並且擁有一個更加廣闊的未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㈤ 蔚來汽車遭高瓴資本清倉
財經網汽車訊在經歷了領投、增持、減持之後,高瓴資本終於清倉蔚來。
當地時間2月14日,高瓴資本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遞交的文件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高瓴資本已不再持有蔚來汽車股份。
2015年,蔚來A輪融資中高瓴資本曾領投1億美元。
2016年6月的C輪以及2017年3月的戰略融資中,高瓴資本都持續跟投。
2017年2月9日,蔚來向LONGWINNERINVESTMENTLIMITED和HHRSV-XHoldingsLimited(高瓴資本旗下基金)發行9,814,613股B系列優先股,總金額為2700萬美元。
2018年9月12日,蔚來正式登陸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時,高瓴資本持股比例為7.5%,是蔚來第三大股東。
2019年二季度,高瓴資本曾增持蔚來至4193.8286萬股;2019年三季度,高瓴資本減持蔚來至1336.8900萬股,減持幅度達68.12%。
2019年12月31日,高瓴資本正式清倉蔚來,不再持有其股份。
雖遭高瓴資本清倉,但蔚來最近也有融資的好消息傳出。
2020年2月14日,蔚來在其投資者關系網站發布公告,宣布再次完成1億美元的可轉債融資項目。根據協議,蔚來將以非公開發行的方式向購買方發行和出售本金總額1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預計不晚於2020年2月19日完成。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蔚來汽車遭高瓴資本無情拋棄,吉利慾砸3億美元抄底
在疫情影響下,那個被稱作「2019年最慘的人」和他的企業蔚來汽車更是難上加難,不僅遭第三股東高瓴資本清倉,還曝出延遲發放工資,擬用股票抵年終獎的消息……
吉利是否會入股蔚來,現在尚不得而知。不過大家對吉利的投資行為已司空見慣,從收購沃爾沃,到入股戴姆勒,再到收購路特拉,吉利的擴張並沒停止過。如果此次交易能共贏,何樂而不為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高瓴資本徹底退場後,蔚來能期待比吉利入股更好的歸途嗎
面對近日吉利汽車計劃投資3億美元入股蔚來汽車(NIO.NYSE),有望成為蔚來汽車第三大股東的消息,吉利汽車與蔚來汽車快速回復「對該消息不予置評,市場信息以官方公告為准。」
雙方均未否認的態度讓外界更加肯定此事並非「空穴來風」。
事實上,年前就有傳言稱吉利汽車、廣汽集團、上汽集團正在競購蔚來,其中,蔚來曾就廣汽的收購發布聲明,稱「雙方的討論處於初級階段,尚未達成最終協議」,而廣汽方面也發布了類似的公告。至於上汽與吉利方面,當時並未對此作出評價。
雖然吉利入局尚未最終敲定,但目前來看可能性相對較大。對此,有不少業內聲音認為吉利入股蔚來是為了提升資本含金量,又可納入高端電動車板塊,可謂是一舉多得——但從企業的角度出發,近日,吉利才剛剛放出與沃爾沃計劃合並重組的消息,並入沃爾沃這塊優質資產,恐怕比並入巨虧的蔚來汽車來得更加實際;至於高端電動車板塊,先不說3億美元資本入股對於企業實際運營方面影響有限,吉利本身還有純電動高端品牌Polestar,其次更有沃爾沃和領克,綜上而言,即便成為蔚來第三大股東,短時間內對於吉利的「強化」作用也不甚明顯。
那麼,在雙方談判的過程中,這3億美元目前究竟對誰的意義更大?無疑是蔚來。
誰都知道,蔚來真的非常缺錢。據蔚來此前發布的三季報,截至當季末,蔚來汽車賬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資金以及短期理財總額為19.61億元人民幣,較上季度末減少14.95億元;短期借款及應付賬款余額則較上季度末增加11.4億元人民幣,至46.77億元人民幣。彼時,蔚來汽車就曾作出預警,公司現金余額不足以提供未來12個月繼續運營所需要的營運資本。
而屋漏偏逢連夜雨,本以為能熬過1、2月傳統銷售淡季的蔚來又遭遇突如其來的疫情「暴擊」。
據悉,本該於今年2月8日下發工資的蔚來汽車並沒有如期發放,同時公司還啟動員工自願將十三薪置換成股票的計劃,員工可以在相應金額內選擇拿工資或者是拿公司的股票。雖然對此,蔚來表示是因為疫情造成復工時間推遲,導致經營管理節奏變化,但流動性嚴重不足卻已是不爭的事實。
有分析甚至在結合財報數據後給出了更「極端」的預測,稱疫情當中,蔚來的現金流恐怕只能「挺住」三個月的時間。
一邊是嚴重的「虧血」狀態,另一邊是前期風投接二連三的退出。
此前,作為蔚來第三大股東的高瓴資本在2月15日完成了對蔚來股票的「清倉」。
高瓴資本是蔚來上市前的重要投資者。2015年,高瓴資本領投蔚來1億美元A輪融資,並在C輪及C+輪繼續跟投蔚來。蔚來IPO時,高瓴持股比例達7.5%,是蔚來第三大股東。去年1月30日,蔚來汽車宣布發行6.5億美元可轉換債券,當時騰訊和高瓴資本分別認購3000萬和1000萬美元。據悉,高瓴資本從2019年三季度起開始大規模減持蔚來汽車。盡管2019年四季度末蔚來汽車大漲,股價累計上漲40%,但高瓴資本還是在12月31日之前堅決清空了所持有的蔚來汽車股份。
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前三季度,蔚來累計虧損金額已高達429億元,蔚來股價的持續低迷是高瓴資本退出的重要背景。
無獨有偶,2月7日,淡馬錫減持蔚來股票1391萬股,持股比例從原先的5.4%大幅下滑至1.8%。從前期資本的迅速「抽身」不難看出,在高瓴資本和淡馬錫的示範下,資本市場對於造車新勢力開始從起初的「狂熱」轉而變得更為「謹慎保守」,這也意味著,蔚來的未來融資之路並不輕松。
值得注意的是,在風投退出之際,傳統車企尤其是自主車企的入局變得更富深意。目前,蔚來不僅僅是新勢力造車企業中交付量最大的車企,其還是唯一一家將產品賣入30萬元價格區間的企業,一旦這樣一家新勢力頭部企業倒下,多少會讓那些還處於「向上突圍」的自主車企感受到「唇亡齒寒」。尤其是特斯拉剛剛在華建廠投產,隨著這匹「狼」的闖入,羊群只有抱團才能求生。
因此,吉利汽車、廣汽集團、上汽集團競購蔚來的消息,從某個角度來看,也讓我們看到傳統車企對新造車公司的「惺惺相惜」。
只是,天下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知情人士透露,事實上,在雙方的前期談判中,吉利汽車條件的苛刻讓蔚來很難接受。
但從吉利汽車的角度來看,在蔚來急需資金的當下,它在談判中佔有不少優勢。
比如,蔚來與吉利的牽手將進一步擴大想像空間。近年來,吉利的發展有目共睹,除了銷售體量上已經成為國內自主車企絕對的「龍頭」,更憑借與沃爾沃的技術共享完成了向品牌高端化的轉身,領克就是最佳案例。
眾所周知,目前,除了特斯拉實現階段性盈利之外,新能源車企鮮有不被虧損纏身者,包括高昂的電池造價在內,其餘還有供應鏈、工廠、製造環節無一不考驗著新勢力的現金流動性。而吉利的體系力包括產業鏈的把控,低成本的運作模式正是蔚來未來完成自身「造血」中最急需的能力。與此同時,投奔吉利,沃爾沃的技術背書也將成為蔚來繼續進軍高端電動車領域的助力。
換言之,對於蔚來而言,如果能夠背靠吉利這棵大樹,意味著有足夠的規模來分攤高昂的成本,這也是為什麼傳統車企轉型新能源往往比新勢力造車企業的抗風險性更強。
更何況,因為吉利的「背書」,此時3億美元看似「杯水車薪」,但很可能在資本市場起到「拋磚引玉」的良效,讓蔚來的融資之路變得容易一些。
而反觀吉利,用3億美元換來蔚來在軟體層面、銷售服務以及充電布局模式上的創新,這筆投資不會是虧本的買賣。有分析認為,按照蔚來汽車剛剛在一級市場進行的可轉債3.07美元核算,吉利此輪投資後,將佔到蔚來汽車10%不到的股份,這恰好與高領資之前7.5%的持股比例相似。
目前,故事的兩位「緋聞主角」尚未粉墨登場,但以蔚來如今對於資金的渴求和吉利的前瞻果決,「一出好戲」很可能即將上演。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㈧ 分道揚鑣!高瓴資本清倉蔚來汽車 夾縫之間求生存
情人節剛剛結束,蔚來汽車便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投資方:高瓴資本。
北京時間2月15日凌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布了高瓴資本2019年第四季度的最新持倉報告。數據顯示,高瓴資本共計持有股份市值達80.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1億元),較第三季度的72.7億美元增長超10%。
除此以外,營收的增長源於新車銷量的增加,為了進一步完善銷售網路提升銷量,蔚來計劃2020年年底,在全國范圍內建成約200家線下門店(現有55家NIOSpace和22個NIOHouse)。蔚來現有的線下渠道主要分為NIOSpace和NIOHouse,目前看來蔚來更加傾向拓展NIOSpace,每座NIOSpace的建設成本約100萬元,加上租金及人工成本,一年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當然不僅僅是新車的研發和渠道拓展需要用錢,在完善充電服務和保證團隊規模上也少不了資金的投入。2億美金對於李斌而言只能夠解燃眉之急,要想讓蔚來良性發展,還得盡快把車賣出去,迴流資金,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新年伊始 蔚來汽車被資本大鱷拋棄
剛剛公布完2020年1月份銷量後,蔚來汽車又上了熱搜。一是蔚來汽車2月17日宣布再獲1億美元的融資,預計將在2月19日前完成。加上一周前蔚來汽車1億美元的融資,本月蔚來汽車已經有了2億美元的融資;再者就是蔚來汽車的第三大股東高瓴資本,從2019年12月31日起,已經不再持有蔚來汽車的股票。
作為國內的資本大鱷,高瓴資本從2015年起領投蔚來汽車A輪融資以來,在蔚來汽車的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無論怎麼說,現實是,高瓴資本的清倉,讓蔚來汽車來雪上加霜。
該來的來,該走的走。對於極度缺錢的蔚來汽車來說,路,還得走下去。再難,也得撐著!
版權聲明:本文為車快評原創,轉載請聯系授權,未經允許嚴禁轉載,且圖文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盜用,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文章部分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使用到您的作品,請聯系我們索取稿酬或者刪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㈩ 高瓴資本准備減持蔚來,2021年蔚來能繼續狂奔大發展嗎
高瓴資本准備減持蔚來,2021年蔚來我認為能夠繼續狂奔大發展,因為新能源汽車處於時代風口,這是一個時代變革的產業,蔚來作為新能源汽車肯定會繼續發展,我看好他們的未來。
新能源汽車作為清潔能源受到了大家的歡迎和喜歡,隨著對環境越來越重視,新能源汽車有可能代替傳統汽車,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幾萬億的規模,這么大的市場肯定只要風口企業都能夠發展很好。高瓴資本准備減持蔚來,2021年我認為蔚來能繼續狂奔大發,因為蔚來已經開始賣新能源汽車,恆大汽車一輛都還沒有香港市值已經達到千億以上,蔚來已經有了新能源汽車,估值應該更高,資本減持是正常現象,對企業不會帶來多大影響。
三、你看好蔚來汽車的發展嗎。
我非常看好蔚來汽車的發展,因為新能源汽車是時代變革產物,如果能夠代替一半的傳統汽車,這個市場空間都是幾萬億,這么大的市場作為新能源汽車肯定會成為最受益的企業,我是非常看好蔚來汽車未來的發展。